相山铀矿田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合集下载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模式探讨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模式探讨

相山铀矿田矿床勘查模式探讨付湘【摘要】相山铀矿田最后一期大规模火山熔岩喷发结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铀成矿流体活动,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热液活动中心.铀成矿流体在运移过程中,遇到圈闭构造发生矿质沉淀,形成铀矿石.因此,在相山铀矿田可以通过采用“热液活动中心十圈闭构造十多种物探方法”的铀矿床勘查模式,实现找矿新的突破.%After the final phase of large-scale lava eruption, large-scale ore-forming fluid activity was started in xiangshan orefield, and some hydrothermal activity center was formed in the beneficial structural parts; when the ore-forming fluid met trap structure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 the fluid precipitate and form orebody. Therefore we can use the mode as "center of hydrothermal activity + trap closed structure +many kinds of geophysical technique" to explore uranium deposit in Xiangshan orefield so as to get breakthrough in the prospecting.【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5页(P137-141)【关键词】相山铀矿田;热液活动中心;圈闭构造;铀矿床勘查模式【作者】付湘【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08相山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之一,经过几代铀矿地质工作者50余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的铀矿科研及勘探成果。

相山铀矿田游坊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董保平

相山铀矿田游坊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董保平
矿 区 有 两 条 北 东 向 断 裂 构 造 通 过,即 邹 家-布 水断裂和沙洲-游坊断裂。两者是相山矿田其中两 条主要断裂构造,相山北部一些矿床受其控制。
邹家-布 水 断 裂,分 布 矿 区 西 部,从 邹 家 至 布 水,向北东、南西分别延伸,长约 8 km。该断裂不仅 切穿火山盆地盖层,而且深切基底,为继承式新华 夏系断裂构造,盆地盖层由一组构造破碎挤压带组 成,破碎挤压带总体宽度一般达数十米,单条破碎 带宽度一般十米左右,走向北东 30° ~ 40°,倾向北 西,在南段有南东倾之势,倾角 75° ~ 80°,呈舒缓波 状展布,由于构造的继承性活动特点,它使早成的 北东向控 岩 构 造 所 产 生 的 节 理 构 造 得 以 改 造、加 强、扩大,为 容 矿 提 供 良 好 的 空 间,特 别 是 邹 家-布 水断裂在成矿期活动,成为矿床的导矿构造,而它 的次级裂隙则容矿。
第 36 卷 专辑 2013 年 12 月
东 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3504. 2013. s2. 015
Vol. 36 s2 Dec. 2013
邹家,东至云际,北边横涧—横排山—梅峰山以南, 南边脑似上—响石一线以北( 图 2) 。
区内火山岩系地层发育较齐全,各种断裂构造 十分发育,次火山岩沿层间离张构造充填,矿化蚀 变以碱交代为主。
2. 1 地层
矿区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基底主 要为中元古界变质岩,盖层由上侏罗统打鼓顶组、 鹅湖岭组酸性( 中酸性) 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陆 相碎屑沉积岩及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物等组成。 次火山岩有次斑状花岗岩和次花岗斑岩。 2. 1. 1 中元古界( Pt2 )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探讨

江西省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探讨

0 引言
状 。从整 个 盆地来 看 , 铀矿床 分布极 不 均匀 , 部 和 西
随着 国家 的飞速 发展 , 对能 源 的需求 越来越 大 , 核 能 的地位也 日益 突 出。铀矿 作为 一种 清洁高效 的
北部矿床分布十分密集 ,而南部仅稀疏地分布一些
战略性能源矿产 , 其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 江西省相
岩穿插其 中

为铀矿的形成提供 了新 的热源和大量
的矿 化剂

相 山铀矿 田所处 的拉 张 断陷地 带也 是相 山铀 矿 田形成 的重要 条件之


综上 所述

2 3物 质条 件

山 地 部 形 的 陷 造 式 发 程 有 盆 各 位 成 塌 构 形 和 育 度 很
大差别。在盆地北部 巴泉矿床有一个呈椭 圆锥形 , 长约 7 米 , O 宽约 4 米 , 0 深约 20 o 米的属于鹅湖岭旋 回的次花岗斑岩爆发角砾岩筒。 相山盆地断裂构造可划分为前 中生代基底构造 和中生代盖层构造 。基底构造以东西 向为主 , 盖层 构造 以北东向为主。相山西部盖层构造除北东向断 裂之外 , 北西向断裂也较发育 , 两者构成菱形构造系 广
庵 地段 铀成矿 的地 质条 件 【. 界 核地 质科 学 ,0 9 J世 ] 2 0,
2 (4: 7 16 60 ) 8 —9 . 1
震旦
千枚岩 片岩
不整合 >0 0 10
变质
根据 以往 的研究 结 果表 明 , 山火 山盆 地 的基 相
底变质岩系原始铀含量普遍较高。相 山矿 田的成矿
火 山塌 陷 、 次火 山岩 体侵 入之后 相 山火 山盆 地形 成 了较 大规 模 的断块 陷落 正是 因为 此时 的强 烈 的拉 张裂 陷 又受到更 深层 岩浆 的侵 入 , 地下 深 使 部 的含矿流体和热液向上流动 同时幔热抬升, 提供 了地热场 从而 矿液运 移 的稳 定 热动力 为成 矿做 了 充足的准备 强烈 的火 山喷发 和其 后 的地壳拉 伸导 致 盆地 大规 模塌 陷 形成 了一 个大 型破火 山 F , I为成 矿 提供 了 良好 的赋矿 空 问和 有 利 的地 球 化学 环 境

相山矿田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

相山矿田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

相山矿田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及资源潜力周玉龙;高琰【摘要】居隆庵地区位于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铀矿田西部,处在东西向基底断陷带、周边被4条断裂构造所圈闭的菱形断块中.铀矿化受构造、蚀变、岩层组间界面及其界面变异部位控制.断裂构造与岩层组间界面及基底界面复合的"三面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现有的矿化信息显示,其垂幅近千米.各矿带和矿床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以往矿床勘查的深度不够,留下很大的找矿空间.采用不同方法对该区铀资源量进行预测也表明本区铀资源潜力巨大.综合研究认为,深部岩层组间界面与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沿矿体走向、倾向追寻新矿体是今后的主攻方向.【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0(026)005【总页数】6页(P271-276)【关键词】居隆庵地区;控矿因素;成矿部位;资源潜力;相山铀矿田【作者】周玉龙;高琰【作者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江西,鹰潭,33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居隆庵地区是相山铀矿田重要的矿床聚集地之一。

以往虽然对相山铀矿田进行过比较系统、全面的区域性、基础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但仍缺乏针对某个具体矿床的解剖、系统分析和总结,尤其是矿床深部矿化的探索和研究还不够完善。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进展,对区内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本文拟从居隆庵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入手,对区内铀资源潜力进行评价,期望为攻深找盲、扩大矿床资源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山铀矿田位于华南铀成矿省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西南端,受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控制[1]。

盆地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

基底地层主要为震旦系(Z)浅变质岩,盖层由总厚度>2000 m的上侏罗统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

大规模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岩浆侵入,所形成的花岗斑岩以不规则的弧形和半弧形出露。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成矿模式

相山铀矿田特富矿成矿模式相山铀矿田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的铀矿田之一,特富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成矿类型。

特富矿成矿模式是指特殊富集矿物的形成过程,其特点是矿石中含有大量的铀和稀有金属元素,如钍、钴等。

本文将从特富矿的定义、成矿过程、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机制等方面,探讨相山铀矿田特富矿的成矿模式。

一、特富矿的定义特富矿是指矿石中含有大量的铀和稀有金属元素的矿石。

在相山铀矿田中,特富矿主要以钍矿和钴矿为代表。

钍矿是一种富含钍元素的矿石,常见的有钍石、钍钛石等。

钴矿则是一种富含钴元素的矿石,常见的有辉钴矿、钴铁矿等。

二、特富矿的成矿过程特富矿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流体运移密切相关。

在相山铀矿田中,特富矿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构造活动期间。

在这一时期,地壳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形成了大量断裂和褶皱。

同时,岩浆活动也很活跃,使得地下的矿物质得以熔融和重分布。

特富矿的成矿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源区形成、流体运移、沉淀富集和后期改造。

首先,在源区形成阶段,地壳中的铀和稀有金属元素被熔融岩浆携带,并随着岩浆的上升逐渐聚集形成矿源。

然后,在流体运移阶段,岩浆中的矿物质通过断裂和裂隙进入地下水系统,并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迁移至适宜的沉积环境。

接着,在沉淀富集阶段,流体中的矿物质逐渐沉积富集,形成特富矿矿体。

最后,在后期改造阶段,地壳的变动和岩浆的再次活动使得特富矿矿体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造和重分布。

三、相山铀矿田特富矿的地质特征相山铀矿田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

在这个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特富矿矿体,其中以钍矿和钴矿最为常见。

这些特富矿矿体一般呈层状或脉状分布,与断裂和褶皱密切相关。

同时,特富矿矿体常常与变质岩、花岗岩和沉积岩等岩石共生,形成矿化带或矿化体。

四、相山铀矿田特富矿的成矿机制相山铀矿田特富矿的成矿机制主要与岩浆活动和地下水运移有关。

在构造活动期间,岩浆活动使得地壳中的铀和稀有金属元素得以熔融和重分布,形成了特富矿的矿源。

相山矿田牛头山铀矿床铀-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相山矿田牛头山铀矿床铀-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Ur a ni u m— po l y me t a l l i c me t a l l o g e ni c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pr o s pe c t i ng
d i r e c t i o n o f Ni ut o u s h a n ur a n i um de po s i t i n Xi a ng s ha n o r e ie f l d
t he d e e p a nd p e r i ph e r a l p r o s pe c t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o f u r a ni u m— po l y me t a l l i c o e i n Ni u t o u s h a n de p o s i t i s po i nt e d o u t . Ke y wo r ds : Ni u t o u s ha n u r a ni u m d e p o s i t ; u r a n i u m— p o l y me t a l l i c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me t a l l o g e n i c g e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r e —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Abs t r a c t :F i f t y y e a r s o f ur a n i u m g e o l o g i c a l de v e l o p me n t h i s t o y r i n Ni u t o u s h a n a r e a i s s u mma r i z e d,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u r a n i u m— — p o l y me t a l l i c mi ne r a l i z a t i o n i n Ni u t o us ha n u r a n i um— — p o l y me t a l l i c d e po s i t a r e i n t r o du c e d, e s p e c i a l l y t h e d i s c o v e y o r f d e e p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n Ni u t o u s h a n a r e a a r e a n a l y z e d a nd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

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浅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各类矿产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都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用途和战略意义不同,有些矿产资源可以作为重要的发电物质,比如铀矿,是核电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本文针对铀矿找矿前景及找矿方向进行略做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铀矿;找矿前景;找矿方向前言:按照矿床的规模,中型铀矿和小型铀矿在整体的铀矿矿产资源分布中占据60%左右,但是这类矿产资源的质量相对不高,里面通常会参杂一些其他的物质[1]。

在矿床的开采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矿床进行综合的分析,包括矿床的赋存类型和矿床的分布范围[2],通过对目前铀矿床的了解,主要的矿床类型大概分为花岗岩铀矿床,火山岩由矿床和砂岩铀矿床等等。

铀矿对我国核电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也大力开展铀矿的探索[3],并进行不断地技术优化和创新,铀矿的储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1铀矿的成矿规律铀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铀矿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大区域范围内,不同的区域矿产资源的性质和类型也存在差异。

南方区域主要以花岗岩型为主,而北方主要以火山岩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中,含煤地层的碱性岩中铀矿床具有找矿潜力。

关于铀矿的找矿技术和找矿方法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近些年来,关于铀矿的开采技术和方向有了更大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铀矿找矿前景分析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矿产储备量的比例相对较少,其中铀矿床在含煤的地层中储量是最少的,但是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分析,我国仍然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

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江西相山铀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第1章引言1.1 选题依据及意义铀资源是一种军民两用的、高度敏感的战略资源,除作为核武器填料之外,也是核潜艇和核电站所需的基本原料,是发展核电的基础。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核电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改善环境和能源结构不合理情况,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更具现实重大意义。

根据国家核电发展目标,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约4%,达到4000万千瓦。

核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天然铀需求的极大增长。

充足的铀资源供给和储备是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加强铀矿资源勘查,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对顺利实施我国核电发展战略非常重要。

加速铀矿找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寻找新的铀资源基地,确保天然铀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铀矿地质战线面临的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山铀矿田位于中生代赣-杭火山岩带相山火山盆地内,是赣-杭火山岩构造带中最重要的铀矿田。

相山矿田是我国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典型代表,所包含的矿床不仅数量多、储量大,而且矿化类型也比较复杂。

近几年由于基础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加强,矿田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批新矿床被发现,老矿床不断扩大,其中邹家山矿床已跨入超大型铀矿床的行列,表明相山矿田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所以对其成矿作用特征的研究对以后的找矿工作意义重大。

1.3 相山铀矿田研究现状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富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该矿床所处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座落在区域性南北向长期活动的赣中南花岗岩隆起带与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拗陷带复合的巨型大地构造带上。

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1-3]。

四十多年来,对相山地区进行全面深入的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为1963-1965年,原华东608队12分队在相山地区进行了1: 5万的地质填图,提出了相山是个火山岩盆地,这是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上的一个重点突破;第二次是1970-1972,二机部北京地质局组织的由“3队1所1矿”人员参加的联合科考队,对相山矿床以往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了矿床北部控矿的花岗质小岩体是次火山岩体,对其展布特征编制了系统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山铀矿田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相山铀矿田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乐安-东乡成矿亚带内的相山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中,当前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几十年来由于单一找矿的计划经济模式,相山矿田多金属找矿没有得到重视并投入勘查研究工作,本文利用前人的资料及近几年牛头山及马口地区找矿的成果,阐述了该矿田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矿田地质特征、铅锌银矿化特征,并提出了下一步的铅锌银找矿方向。

标签:相山铀矿田地质特征铅锌银矿矿化特征找矿方向0引言相山铀矿田是我国业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火山岩型铀矿田,其勘查研究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相继发现了邹家山、沙洲、居隆庵、李家岭等富大铀矿床,提交大中小型铀矿床近30个,在我国铀矿地质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现列为国家整装勘查区。

在过去铀矿勘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铅锌银矿化现象,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并投入勘查研究工作。

近年来,在矿田牛头山地区发现了垂深近400米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现象,并有较好的工业矿体,但尚未查明规模,这表明此矿田除了放射性矿产外,还存在铅锌银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开展该地区铅锌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地质背景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位于钦杭成矿带的北东段,处在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的过渡部位,相山矿田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乐安—东乡成矿亚带内的相山中心式火山塌陷盆地中,是北东向的赣杭火山岩成矿带与北北东向展布的大王山—于山花岗岩成矿带的交汇处,北东向遂川—抚州深断裂与北北东向宜黄—安远深断裂交汇部位。

该区域火成岩和构造的形成受深部地球动力学和板块俯冲动力学的双重影响,同时形成了一系列NE向展布的压扭性构造,改变了东亚前侏罗纪EW向构造格局。

紧随这期事件,东亚陆缘区发生了明显白垩纪-早第三纪的伸展减薄活动,其地球动力学背景可能是地幔柱活动引起的(李子颖,2006),在东亚陆缘火山岩带形成了一系列NE-NNE向的断陷盆地群和火山杂岩体。

铀多金属矿床的分布与这类断陷盆地的空间关系非常密切。

相山矿田所在的区域多个火山盆地发现了铀矿床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的火山喷气-热液作用有关。

特别是與江西贵溪冷水坑铅锌银矿田同处钦杭成矿带东段,同处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盆内沉积了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的火山岩系,北东向及其配套断裂和燕山中期的花岗斑岩均有发育,花岗斑岩侵位于火山岩中,与金属矿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关系。

2矿田地质特征相山火山盆地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图1)。

基底为中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Pt2),变质岩多属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中、低变质程度。

岩性以千枚岩、片岩为主。

盖层火山岩系地层主要由侏罗系上统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喷发相的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积岩夹层构成。

打鼓顶组地层与中元古界变质岩呈沉积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该组的下部以正常沉积碎屑岩为主,上部以火山熔岩和火山沉积碎屑为主。

上侏罗统鹅湖岭组(J3e)是盖层火山岩系的主体,岩性岩相组合是一巨厚层状的酸性熔岩,少量火山碎屑岩及正常沉积碎屑岩,平行不整合于打鼓顶组之上。

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其次为褶皱构造。

北东向断裂主要有贺山—王龙(F Ⅰ)、芜头—小陂(FⅡ)、邹家山—石洞(FⅢ)、邹家—布水(FⅣ)、沙洲—游坊(FⅤ)。

北西向断裂有书堂—济河口、小陂—河元背断裂等,东西向构造主要有徜坑—源头—横上逆掩断层和巴泉背斜等。

相山火山盆地本身是一个大型火山机构,它所包含的火山构造成分有:主火山口和火山管道,火山塌陷构造,火山爆发角砾岩筒。

相山的岩浆岩为次火山岩,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东、南部,呈三个不连续的半环,岩性为次斑状花岗岩或次花岗斑岩。

它侵入充填于区域基底断裂、火山环状断裂和火山塌陷层间离张构造中。

3铅锌银矿化特征相山矿田铅锌银多金属矿化发育于矿田西部及北部地区,当前见矿较好的地段为西部牛头山地区、北部沙洲地区。

3.1构造与矿化关系断裂构造是矿田西部牛头山地区和矿田北部沙洲地区控矿的主要因素。

牛头山地区,铅、锌、银矿化带产于深部铀矿化带之下紧靠主构造(小陂—河元背断裂))介面上下盘围岩中,明显受主构造控制(图2)。

而在沙洲地区马口雷壁石矿点,银金矿化及围岩蚀变明显受位于次斑状花岗岩北、南接触带的F1、F2断裂构造及其旁侧次级裂隙控制,工业矿体主要就赋存于两构造带之中。

在仓下及贯下的银金异常也明显受F3 、F4 断裂构造控制。

火山岩层组间界面控矿。

鹅湖岭上段(J3e2)碎斑熔岩与打鼓顶组上段(J3d2)流纹英安岩是牛头山矿床赋矿主岩。

由于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在应力作用下岩层接触界面往往是构造薄弱地段,岩石容易破碎,特别是相对刚性的岩石更易产生裂隙群组,甚至破碎带,有利于含矿热液的聚集和多金属矿体的形成。

3.2斑岩与矿化的关系除产于花岗斑岩、次斑状花岗斑岩的铅锌银多金属矿与斑岩的空间关系密切外,产于碎斑熔岩、流纹英安岩的矿化也都位于斑岩附近,说明矿田铅锌银矿与斑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

矿田西部牛头山铅锌银矿化带产于主构造上下盘J3d2流纹英安岩及其下盘J3e2碎斑熔岩中,而在其北部、西部即有斑岩初露。

矿田北部的多金属矿化与沙洲斑岩体有着密切的赋存空间和成生时间关系,马口雷壁石矿点铅锌银矿化产于紧靠次斑状花岗岩接触带的震旦系变质岩及次斑状花岗岩之中。

3.3围岩蚀变特征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和赋矿围岩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围岩蚀变有许多共同之处,都经历了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

两地区铅锌银金多金属矿化均为多次热液活动产物,成矿期热液活动及围岩蚀变的强烈程度是控制矿化的主要因素和直接标志。

离矿体较远的围岩有弱绢云母化、碳酸岩化、绿泥石化、弱高岭土化、少量长石斑晶与基质发红,偶见黄铁矿化,矿化强烈处见普遍绢云母化、网脉状碳酸盐和硅质细脉发育,脉状黄铁矿和团块状、脉状铅锌矿发育,见少量黄铜矿化和毒砂。

矿化蚀变有一定分带性。

3.4矿石类型及矿石物质成分3.4.1矿石类型在沙洲马口雷壁石银矿点的多金属硫化物矿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产于震旦系变质岩中的破碎带蚀变型矿石,另一类为产于次斑状花岗岩中的碳酸盐—石英脉型矿石。

在牛头山地区则仅见一类产于火山岩中的碳酸盐—石英脉型矿石,此类矿石在两地区均形成多金属矿化,石英—碳酸盐脉叠加于火山岩或次斑状花岗岩围岩的绢云母化带之上,围岩均强绢云母化,并伴有不同程度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硅化。

破碎带蚀变岩型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及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绢云母。

碳酸盐—石英脉型矿石中金属矿物则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及石英,有时伴有较少绢云母、绿泥石。

3.4.2 矿石物质成分矿田银多金属矿石的矿物成分相似,均以黄铁矿、闪锌矿及方铅矿为主。

其差异为西部矿石中还常见较多毒砂及白铁矿,黄铜矿含量很少,且均呈不混溶包体包于闪锌矿之中;北部矿石中毒砂及白铁矿仅局部可见,而黄铜矿则数量较多,常成堆聚集与方铅矿、闪锌矿等共生。

两地区矿石中,几种主要金属矿物的特征相似,其形成顺序也相同。

根据单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及化学分析结果,雷壁石矿点中多种金属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的Ag含量较全样高出数倍至20倍,均可称为载银矿物,其中方铅矿、闪锌矿,在矿石中数量较多,应为主要载银矿物。

牛头山地区仅据单矿物化学分析结果看,闪锌矿中Ag含量也较全样高出三倍,方铅矿中Ag含量也较全样高一些,而此两种矿物在矿石中数量多,也应为主要载银矿物。

综合原有各种分析结果所显示的银的不均匀分布特征,可以推断两区矿石中银在载银矿物中主要是以微小银矿物或小于0.5u的次显微银以质点狀机械混入物形式不均匀赋存于金属硫化物之中。

4铅锌银找矿方向探讨相山铀矿田与江西贵溪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同处钦杭成矿带中段南侧边缘,同属火山盆地内。

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的火山喷气-热液作用有关。

北东向及其配套断裂和燕山中期的次火山岩体均有发育。

冷水坑银多金属矿该矿区的发现与勘探经历了从“脉带型”铅锌矿、斑岩型铅锌矿、斑岩型银矿、层控叠生型银矿和金矿等几个相互交织的阶段。

在相山矿田西部牛头山矿床深部火山岩内施工的5个钻孔中发现了品位高、厚度大的铅锌(伴生银)矿体,受断裂控制。

在成矿部位上,铅锌矿体位于铀矿体下部,因工作程度低,有关铅锌矿与铀矿时空关系不明朗。

牛头山矿床定位于近南北向河元背-小坡断裂、火山塌陷构造与东西基底断陷构造交汇附近。

矿体受河元背-小坡断裂控制。

此区侏罗统火山岩出露几乎全为上侏罗系鹅湖岭组上段的碎斑熔岩,在工程揭露中深部出露上侏罗系打鼓顶组上段的流纹英安岩。

河元背-小坡断裂与岩层组间界面交汇部位有矿脉及矿化异常,矿化幅度达400米垂深,并有多个几米厚的铅锌银矿体,银最高品位达1080克∕吨,铅锌最高品位达7%,是成矿有利地段。

距矿脉带1km紧挨河元背断裂附近发育次花岗斑岩。

在相山北部沙洲矿床的勘探过程中,发现金属硫化物与铀矿产紧密共生,并计算了伴生的Pb金属几千吨,Ag金属近10吨,往深部多金属矿化有加强的趋势,但由于以前以找铀为主,没有继续往深部探索和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

但它显示了相山北部也存在多金属矿产的潜力。

特别是沙洲斑状花岗岩体东延区段,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展的找Au、Ag工作中,地化分析资料发现了包括Ag在内的多种金属元素异常带,地表工程还揭露到Ag矿体,它赋存于斑状花岗岩接触带和它北侧的石英角闪片岩与破碎蚀变带中。

后因工作调整而停止工作,未作出系统评价,但在该区的斑状花岗岩中和它的接触带、石英角闪片岩带、破碎蚀变带,以及与南侧的变质岩中都存在多金属成矿的有利条件。

因此,相山铀矿田具备了铅锌银多金属的成矿地质背景,发现多处矿体、矿化体的地质特征也表明有较好的找矿远景,特别是矿田西部的牛头山地区、北部的沙洲地区是相山矿田寻找铅锌银多金属矿突破的首选地区。

在找矿工作中要加强斑岩与多金属矿成生关系的研究,确定斑岩系的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不同斑岩的产出时间、空间、产状规模与多金属成矿的专属性。

参考文献[1]江西省乐安县相山矿田牛头山矿床最终储量报告,内部资料.[2]江西省乐安县相山铀矿田大基地规划报告,内部资料.[3]江西省乐安县相山矿田牛头山(6121)矿床最终储量报告,内部资料.[4]马口地区90年工作总结,内部资料.[5]孟祥金,侯增谦. 江西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热液蚀变与成矿时限地质学报,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