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食品辐照
国际辐照食品与食品辐照装置的发展与趋势分析课件

调味品的辐照正在审批阶段。
澳洲食品辐照的发展现状
近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取消了1989年以来对 食品辐照的禁令。
1999年下半年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委员会 (ANZFSC)核准了澳新食品主管局(ANZFA)标 准AI7《食品辐照》。
1997年,FDA批准红肉的辐照。 2000年,美国农业部USDA的食品安全监督机
构FSIS批准了牛肉的辐照。FDA批准了新鲜鸡 蛋和易发芽种子的辐照。
2002年,美国农业部USDA就已经接受采用辐 照方式对进口水果、蔬菜进行检疫处理。
2005年,FDA批准了软体贝壳类的辐照以用于 控制新鲜的或者冰冻软体贝壳类中的病原体 (如弧菌类和其他食源性病原体)。
经欧盟批准的食品辐照装置清单
国家名称 法国 装置数量 7
欧盟成员国
德国 西斑牙 比利时、捷克、匈牙利、
荷兰
意大利、波兰、英国
4
2
1
国家名称 装置数量
非欧盟成员国
南非
泰国
3
2
瑞士、土耳其 1
日本食品辐照的发展现状
日本北海道的土豆辐照设施是世界上较 早的商业化运行的辐照设施,其在1974 年就开始运营主要应用于土豆的抑制发 芽;
减少是由于运输受阻的原因。
食品辐照装置
食品辐照装置的分类
用于食品加工的辐照装置有γ辐照装置、 电子束辐照装置和X射线辐照装置等三 大类。
为了保证食品辐照的安全,用于食品辐 照的射线能量有所限制:加速器的电子束能
量不大于10MeV;X射线的能量不大于5 MeV;γ辐 射源采用钴-60和铯-137。
辐照食品资料

01
辐照食品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势
什么是辐照食品及其发展历程
辐照食品是指通过辐射处理的食品
• 辐射处理可以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和害虫 •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防腐剂的使用
辐照食品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初,开始研究辐射技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 20世纪50年代,辐照技术成功应用于食品保鲜 • 20世纪90年代,辐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辐照技术的原理及其过程
辐照技术的原理
• 利用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射线对食品进行照射 • 射线可以破坏食品中的微生物细胞结构,杀死微生物 • 射线还可以改变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提高食品的抗氧化 性能
辐照食品的过程
• 将食品放入辐照装置中 • 关闭辐照装置,进行辐射处理 • 辐射处食品的安全性及其争议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及其结果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研究
• 国内外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动物 实验和人体实验 • 研究结果表明,适量辐照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明 显的健康风险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研究结果
• 辐照食品在正常使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 辐照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不 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04
辐照食品的发展趋势及其前景
辐照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辐照技术的创新
• 新型辐照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如电子束辐照设备、γ射线辐照设备等 • 辐照技术的优化,如提高辐照效率、降低辐照成本等
辐照技术的改进
• 减少辐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副产品,降低辐照食品的安全风险 • 提高辐照食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食品的辐照保藏

一般而言,碳水化合物对辐照处理相当稳定,只有在大剂量辐 照处理下,才引起氧化和分解。
低分子糖类在进行辐照时,不论是在固态或液态,随辐照剂量 增加,都会出现旋光度降低、褐变、还原性及吸收光谱变化等现象。
多糖辐照后会发生糖苷键的断裂,淀粉和纤维素被降解成较小 的单元。在低于20kGy的剂量照射下,淀粉粒的结构几乎没有变化, 但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葡聚糖的分子断裂,碳链长度降低。
图1-4-3 吸收剂量的定义
10
第二节 食品辐照保藏的原理
吸收剂量的概念适用于各种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 线、α射线、β射线等,也适用于各种介质,包括空气、生 物组织和其他物质。
吸收剂量的国际单位为焦尔/千克(J/kg),国际专用名 称为戈瑞(Gy)。1Gy = 1J/kg,表明1Gy的吸收剂量就等 于1kg的受照物质吸收1J的辐射能量。
20
第二节 食品辐照保藏的原理
(一)DNA的辐射损伤
主要包括碱基的损伤、核糖的损伤、核酸的交联等。
(二)微生物的辐射效应
①受辐射前期,微生物的DNA迅速降解,随后减慢。DNA降解程 度取决于辐照量,辐照量越高,降解程度越大。在低剂量范围内,DNA 降解的程度与辐照量几乎呈线性;
②辐照后微生物DNA合成受到干扰抑制,有氧存在时的抑制比无氧 存在时大;
50%死亡。
24
第三节 食品辐照保藏的应用
一、食品辐照加工装置 辐照装置主要由辐射源、产品输送系统、安全系
统、控制系统、辐照室及其他辅助设施等组成。 核心是处于辐照室内的辐射源与产品输送系统。
25
第三节 食品辐照保藏的应用
(一)γ射线辐照装置
➢ 典型的γ辐照装置的主体是带有很厚水泥墙的辐照室, 主要由辐射源升降系统和产品传输系统组成。
食品辐照的原理及具体应用

食品辐照的原理及具体应用食品辐照是利用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等辐射源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的一种技术。
辐照处理的原理是通过辐射源向食品中释放能量,这些能量与食品中的物质相互作用,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
具体应用包括食品保鲜、杀菌消毒、杂质检测和品质改善等方面。
食品辐照所使用的辐射源主要有电子束辐照、γ射线辐照和X射线辐照。
其中,电子束辐照是通过高能电子束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电子束可以在食品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失活或繁殖受限。
γ射线辐照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如钴-60或铯-137)释放出的γ射线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γ射线能够穿透深度较大,对食品进行全面辐照。
X射线辐照是利用X射线设备对食品进行辐照处理,X射线能够调节能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食品。
食品辐照有多种具体应用,其中之一是食品保鲜。
辐照处理可以抑制和延缓食品的成熟和腐烂过程,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辐照处理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食品的腐败和变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食品保鲜是辐照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减少食品损失,保持食品的新鲜度。
食品辐照的另一个主要应用是杀菌消毒。
辐照处理能够杀灭或抑制食品中的细菌、寄生虫、真菌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辐照处理可以在不改变食品味道、营养和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杀灭微生物,使食品达到卫生标准。
这对于一些易受微生物污染的食品来说尤为重要,如肉类、海鲜、禽蛋、果蔬等。
辐照处理还可以杀灭一些潜伏在食品中的微生物,减少食品传播疾病的风险。
此外,食品辐照还可以用于杂质检测。
辐照处理可以引起食品中一些特定成分(如氧化物、硝酸盐和辐射引起的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和发光,进而通过检测辐射引起的电离和发光来判定食品中是否存在杂质。
这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识别和追踪食品中的污染源,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
此外,食品辐照还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品质。
辐照食品是什么意思

辐照食品是什么意思
辐照食品的意思是利用辐照加工帮助保存的食物,具体指的用一定量伽马射线、x射线或电子束照射过的食品。
也就是采用辐照的方法可消灭食品中的细菌和寄生虫,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
它可使食物更安全,并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而且辐照能杀死细菌、酵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新鲜食物类似水果和蔬菜等的腐烂变质。
辐照还能使食品长期保持原味,并能保持其原有口感。
辐照食品的主要品种有:
1、特殊食品:病人食用的无菌食品。
2、脱水食品:洋葱粉、八角粉、虾粉、青葱、辣椒粉、蒜粉、虾仁等脱水产品。
3、延长货架期的食品:月饼、袋装肉制品、果脯等产品。
4、冻品:冻鱿鱼、冻虾仁、冻蟹肉、冻蛙腿等产品。
5、保健品:减肥茶、洋参、花粉、灵芝制品、袋泡茶、口服美容保健食品。
扩展资料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所谓辐照,是一种最为安全有效的灭菌方法。
研究证实,对食品进行辐照,可以防止微生物繁殖,延缓食物腐败,延长保存期。
只是由于微生物对辐照的敏感程度低于人体,因此使用剂量较大,但这并不等于说辐照食品是有害的。
就像我们平时家里用水煮沸的方法加工食品一样,经过煮沸的食品,不仅能煮熟,营养成分破坏也少,而且更清洁、安全。
常用的食品防腐方法有添加防腐剂、高温灭菌和辐照灭菌。
其中防腐剂对人体的损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温灭菌有时效果欠佳,且容易损失食物的营养成分。
相比之下,辐照可以说是一种最佳食品灭菌法。
食品辐照保藏知识

食品辐照保藏1辐照保藏的原理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用电离辐射照射的方法来保藏食品,以达到抑制食品发芽、杀虫、灭菌、调节熟度保持食品鲜度和卫生、延长货架期和贮存期,从而达到减少损失保存食品目的的一项技术。
食品在辐照过程中,通过辐射区域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辐照剂量,通常以Gray或kiloGray(kGy)为计量单位(1Gray=0.001 kGy=1J/k曲。
2 辐照保鲜技术的生物效应及机理●利用高能射线的电离能力和强大的穿透能力,引起生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的激发和电离,从而扰乱了生物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了生命和酶的活动。
●辐射处理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和昆虫,而对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并无明显的影响。
2.1 生物学效应(1)使细胞分子产生辐射诱变,干扰微生物代谢,特别是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受影响;(2)破坏微生物细胞内膜,引起微生物酶系统紊乱,导致微生物死亡;(3)水分子受辐射后离子化,形成—H、—OH、—HO2、—H2O2等基团,这些中间产物能在不同途径中参与化学反应,在水基团的作用下,生物活性物质钝化,细胞受损,当损伤达一定程度后,微生物细胞生活机能完全丧失。
2.2 生理学效应通过辐射水平来抑制其后熟期,其机理主要是改变水果体内乙烯的产生率而影响其生理活动。
辐照还可以改变蔬菜的呼吸强度,防止细胞老化,其效果与辐射剂量有关。
同时,也可延滞果蔬种子的萌发。
●电离辐射对微生物的直接作用●电离辐射对微生物的间接作用被激活的水分子或电离的游离基与微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相互作用,而使细胞生理机能受到影响。
病毒:一般采用加热和辐照并举的方法,可有效抑制病毒的活动。
细菌:辐照剂量愈高,对细菌的杀灭率愈强。
霉菌和酵母菌:对辐照的敏感性与无芽孢细菌相同。
●电离辐射对虫类的作用昆虫辐照的损伤作用:致死、缩短寿命、不育、延迟发育、减少进食和抑制呼吸。
寄生虫辐照剂量(猪旋毛虫)3~5kGy致死0.2~.03 kGy抑制生长0.12kGy不育2.3 化学效应表达:用G表示辐照化学效应的强弱。
辐照食品标准规范及标识

辐照食品标准规范及标识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新型物理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用价值,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抑芽、杀虫、杀菌等,辐照食品也逐渐商业化和产业化。
谈到“辐照食品"大家很容易与“核辐射区食品”相混淆,随着日本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再次引起了大家对“核辐射区食品”与“辐照食品”的关注,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担忧,那么辐照食品和核辐射区食品一样吗?在此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区别以及辐照食品相关的内容。
一、食品辐照VS辐照食品VS核辐射区食品食品辐照,依据GB185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的规定,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微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辐照过程。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食品辐照定义为一个过程,依据《食品辐照加工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XC19-1979)的规定,食品辐照是指按照辐照食品法典通用标准的规定,通过电离辐照,特别是Y射线、X射线或加速电子对食品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
辐照食品,依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是指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
核辐射区食品,通常是指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农产品或加工品,这些产品可能携带高水平的放射性元素,例如的、锯、碘、京等,这些元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其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是放射性碘(碘T31)及放射性钝(钝-134和钠-137)o由此可以明确,食品辐照是纯物理加工过程,辐照处理的目的是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
与核辐射区食品不同,辐照食品仅接受射线的能量,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而经辐照的产品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残留,按照规定剂量辐照的食品也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辐照食品≠核辐射区食品。
二、被辐照过的食品是否有害?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成的国际食品辐照卫生安全评价联合专家委员会(FA0/WH0/IAEA)宣布,经过IOkGy(辐射吸收剂量单位)以下剂量辐照的食品不会有放射性残留的感生放射性,辐照后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其他加工方法没有区别,因此是安全的,今后无须再进行毒理学评价试验。
食品辐照技术的工艺流程

食品辐照技术的工艺流程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来处理食物的方法。
它被广泛用于食品的灭菌、抑菌和保鲜。
下面是食品辐照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
1. 食品选择:首先,选择适合辐照处理的食品。
食品辐照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食品,包括肉类、禽类、鱼类、水果、蔬菜和谷物等。
2. 预处理:在辐照前,食品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污物、异物和大颗粒的杂质。
这可以通过洗涤、切割、去皮等方式完成。
3. 包装:预处理后的食品需要进行包装,以防止辐射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的,能够有效阻隔辐射线的穿透。
4. 辐照设备准备:辐照设备是进行食品辐照处理的核心设备。
根据不同的辐照源(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设备的种类和配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辐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设备的准备。
5. 辐照参数设定:设备准备好后,需要设定适当的辐照参数,包括辐照剂量和辐照时间。
这些参数的选择取决于食品的种类、目的(如灭菌、抑菌还是保鲜)以及法规要求。
6. 辐照处理:将包装好的食品放入辐照设备中进行处理。
设备会释放出电子束、γ射线或X射线来照射食品。
辐照过程中,食品内的微生物和昆虫会被杀灭或抑制,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保鲜性。
7. 质量控制:辐照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这包括检验辐照剂量是否符合要求、包装是否完好以及食品外观和质地等是否受到不良影响。
8. 包装和储存:通过合适的包装材料将辐照处理后的食品包装起来,并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这有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9. 监控和记录:进行辐照处理的食品需要进行监控和记录。
这包括记录辐照处理的日期、时间、食品种类、辐照剂量等信息,以确保符合法规和质量标准。
10. 出厂和销售:经过质量控制和记录的食品可以进行出厂和销售。
辐照处理后的食品需要贴上特定的标签,以提示消费者食品已经进行了辐照处理。
总结而言,食品辐照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食品选择、预处理、包装、辐照设备准备、辐照参数设定、辐照处理、质量控制、包装和储存、监控和记录以及出厂和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辐照
食品辐照原理 食品辐照方法及应用 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食品辐照安全性
学习目的与要求
• 了解食品辐照的概念、原理 • 了解食品辐照保藏用射线的种类及各自 的特点 • 了解食品辐照在食品保藏和加工中的应 用现状 • 掌握食品辐照的化学效应、物理效应和 生物学效应机理 • 掌握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现有保藏技术的优缺点
食品冷冻保藏—低温。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减少酶活。
优点:能够较好保持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缺点:能耗大,需建立冷藏链。
食品罐藏—提高温度杀灭微生物和酶。
优点:绝大部分杀灭微生物,可以长期保藏; 缺点:热对风味组织结构和色泽有影响。
食品干藏 — 降低水分活度( aw ),控制微生物和减少酶活。
水辐射产物的间接作用
水辐射效应的重要性在于:电离形成的中间产物 (如: 高度活性的e-水化、OH · 、和H · 等),会导致食品和其 他生物物质发生变化(水的间接作用)。对稀水溶液, 间接作用可能是化学变化的唯一重要原因,甚至在水含 量低的体系中,间接作用仍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氢原子 水化电子(e-水化) 羟基自由基(OH -)
适应范围广:能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品种,如从装箱的 马铃薯到袋装的面粉、肉类、水果、蔬菜、谷物、水产等。 多种体积的食品;不同状态,固体液体。 加工效率高、整个工序可连续化、自动化。
只要规模大,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因此,辐射保藏是一种获得经济效益和有发展前途的保藏 方法,也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
•
美国最早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进行辐射 ( 照 ) 保藏食 品的研究,当时主要是用于军事上。1943年发表了对汉 堡包进行辐照杀菌的论文后,美国由此解决了海军食品 保存问题。尔后研究遍及美国90多所大学及科研单位。
五十年代初前苏联、欧洲和日本也相继进行了广泛的研 究。 我国食品辐射 ( 照 ) 的研究则最早于 1958 年开始, 70年代 中在四川、河南、天津、北京、上海、东北地区、湖南、 广东等地相继开展了食品辐照的研究。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和世 界卫生组织(WHO)的倡议下,1970年在巴黎成立了“食 品辐射(照)国际计划”(IFIP),先后共有24个国家参加该 计划,分工协作进行研究。
节省能源:据 76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通报的估计, 食品采用冷藏需消耗能量为90kw· h /T,巴氏消毒230kw· h /T, 热力杀菌300kw· h /T,脱水处理(干燥)700kw· h /T,而辐 射杀菌只需6.34kw· h /T,辐射巴氏消毒0.76kw· h /T。
食品辐射保藏就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对新鲜肉类及 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粮食、水果、蔬菜、 调味料、饲料以及其他加工产品进行杀菌、杀虫、抑制发芽、 延迟后熟等处理。
辐照食品——经辐照技术处理后的食品。在我国《辐照食品 卫生管理办法》附则中定义:辐照食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 加工保藏的食品。 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的损失,使它在一定期限内不发芽、不 腐败变质,不发生食品的品质和风味变化,由此可以增加食 品的供应量,延长食品的保藏期。 辐射保藏技术是一门新的技术,比现有保藏技术有其优越性 的一面。是继传统的物理、化学保藏之后又一发展较快的食 品保藏新技术和新方法。
• •
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的支持和组织下,进行了种种 国际协作研究。到 1976年 25 种辐射处理食品在 18个国家 得到无条件批准或暂定批准,允许供作为商品供一般使 用。 1980 年 10月 27 日上述组织联合举行的第四次专门委员会 议作出结论:用 10kGy 以下平均最大剂量照射任何食品, 在毒理学、营养学及微生物学上都丝毫不存在问题,而 且今后无须再对经低于此剂量辐照的各种食品进行毒性 实验。
一般情形
辐照的化学效应是指被辐照物质中的分子所发生的化
学变化。
初级辐射与次级辐射化学变化: 初级辐射是使被照射物 质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 或分子碎片,由激发分子 可进行单分子分解产生新 的分子产物或自由基,而 辐射的产物相互作 用,生成与原始物 质不同的化合物。 次级辐射是初级
转化成较低的激发状态。
我国自1958年开始,70年代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
1984年 11月国家卫生部批准 7项(马铃薯、洋葱、大蒜、 花生、蘑菇、香肠)辐照食品允许消费。之后又有20多 种食品通过了不同级别的技术鉴定。 80年代,一些省市建立了一起容量较大的辐射应用试验 基地,如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四川、广东等地。
能量不高的电子射线能把自己的能量传递给被照射物质
原子中的电子并使之受到激发。 若受到激发的电子已达到连续能级区域,它们就会跑出 原子,使原子发生电离。 电子射线能量越高,在其电子径迹上电离损耗能量比率 (物理学称线性能量传递)越低:电子射线能越低,在 其电子径迹上电离损耗能量比率反而越高。
优点:简便宜行,重量减轻或体积变小,食品可增香变脆; 缺点:自然脱水后的食品难复水,易变色。
化学保藏—通过外加化学物质抑制微生物及酶等作用。
优点:操作简便易行。 缺点:化学物质残留。
辐射保藏的优点
1. 2. 3. 4. “冷杀菌”; 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辐照处理食品能耗低; 对环境的污染小。
的性质,如
10.5MeV的γ射线对14N照射可使其射出中子,并产生 N的放射性同位素;
18.8MeV的γ射线对12C照射,可诱发产生放射线;
15.5MeV 的γ射线对16O照射,下可产生放射线。 因此,为了不引起感生放射作用。食品辐照源的能量水平 一般不得超过10MeV。
(二)电子射线的作用
和一个电子结合)而消失,产生湮没辐射。
湮没辐射发出两个光子,每个光子能量为 0.5lMeV。 光子的能量越大,电子对的形成越显著。
感生放射
射线能量大于某一阈值,射线对某些原子核作用会射出中 子或其他粒子,因而使被照射物产生了放射性,称为感 生放射性。为防止感生放射,必须谨慎选用辐照源。 能否产生感生放射性,取决于射线的能量和被辐照射物质
缺点与局限性
投资大, 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 安全防护并需要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辐射线不 泄露;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 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高剂量下的感观性状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接受性由于各国的历史、生活习惯及法规差异,目前
世界各国允许辐照的食品种类仍差别较大,多数国家 要求辐照食品在标签上要加以特别标注。
电子射线最终去向
• 电子射线经散射、电离、轫致辐射等作用后, • 消耗了大部分能量,速度大为减慢,
• 有的被所经过的原子俘获,使原子或原子所在的分子
变成负离子; • 有的与阳离子相遇,发生阴、阳离子湮灭,放出两个 光子,其光子对被照射物的作用与上述的光子一样。
二、食品辐照的化学效应
一般情形 化学效应强弱的表示
辐射保藏的特点
食品在受辐射过程中温度升高甚微,因此,被辐 射适当处理后的食品在感官性状如色、香味和质 地等方面与新鲜食品差别很小,特别适合于一些 不耐热的食品和药品。 射线穿透力强,在不拆包装和解冻的情况下,可 杀灭其深藏于谷物、果实或冻肉内部的害虫和微 生物,避免再污染。
射线处理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与化学 处理相比是一大特点。
第一节 食品辐照原理
食品辐照时,射线把能量或电荷传递给食品以及 食品上的微生物和昆虫,引起的各种效应会造成它们 体内的酶钝化和各种损伤会迅速影响其整个生命过程, 导致代谢、生长异常、损伤扩大直至生命死亡。 而食品则不同,除了鲜活食品之外均不存在着生 命活动,鲜活食品的新陈代谢也处在缓慢的阶段,辐 射所产生的影响是进一步延缓了它们后熟的进程,符 合储藏的需要。 辐照效应,主要有物理学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
氢原子
在水的辐照中,即使氢原子数目低但也可以由某些有 机化合物的直接激发或电离产生。
在水溶液中,氢原子的反应介于羟基自由基和水化电 子的反应之间,其加成到芳香族化合物或烯属化合物 的速度常数为羟基自由基的几分之一,也可以从醇、 糖等脂肪族化合物的碳一氢键中抽除氢原子;
它们在与硫代化合物的每一次碰撞中抽去氢原子,但 氢原子也可以迅速地加到二硫化物上,分裂-S -S 键为 -S. 和 HS-;与蛋白质的反应主要可能是含硫氨基酸和 芳香族氨基酸。
轫致辐射
电子射线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下,本身速度减 慢的同时放射出光子,这种辐射称轫致辐射。
轫致辐射放出的光子,能量分布的范围较宽,能量很
大的相当于γ射线的光子,能量较大的就相当于X射线 光子,这些光子对被照射物的作用如同γ射线与X射线。
若放射出的光子在可见光或紫外光范围,就称之为契
连科夫(Cerenkov)效应。该效应放出的可见光或紫 外线,对被照射物的作用就如同日常可见光或紫外线。
康普顿散射
• 如射线的光子与被照射物的
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当光子 的能量略大于电子在原子中
的结合时,光子把部分能量
传递给电子,自身的运动方 向发生偏转,朝着另一方向
散射,获得能量的电子(也
称次电子,康普顿电子), 从原子中逸出,上述过程称 康普顿散射。
湮没辐射(电子对效应)
光子能量较高(>1.02MeV)时,光子在原子核库 仑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子和正电子对(正电子
(一)原子能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 原子能射线(x射线、γ射线、β射线)都是高能电磁辐 射线“光子”,本质上是电离辐射,具有波粒两相性。 与被照射物原子相遇,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电离作用 康普顿散射 湮没辐射(电子对效应) 感生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