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册第五单元第13课《城市的复兴》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三课城市的复兴

第十三课城市的复兴

城市:发自乡土社会中的自由空间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 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 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才 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
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
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它任何
提示: 椅子上的人并非自愿坐在上面
神断法(中世纪的一种裁判法)
当时有一种说法:假如被告浮在水面上, 一定是有魔鬼在帮助他们,他们将会被 作为巫婆烧死,但是假如他们沉了下去, 一样也会被淹死。 另外一种神断法是从一个装满着正沸 腾的水的壶底捞起一块石头。捡起石 头的手会被缠住绷带,一段时间之后, 如果手上没有烫伤的水泡,那么这个 被告就被定有罪。 D) 假如被告人浮起在水面上, 他们就会被定为有罪,假如 他们是沉下去的,就会被赦免
庄园
城市
经济上 农业为主生产 生产力进步推动商品经济 力低 复兴 封闭性 开放性 领主 社会 结构上 农奴(依附)
市民(自治)
文化上 教会控制思想、 快速发展的世俗文 垄断文化 化 政治上 分裂割据的 专制的
相对独立自治的 民主的
推荐书目:
(比)亨利· 皮雷纳 《中世纪的城市》 , 商务 1985 年中文版
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
农民的房屋
房屋一般取材于周围有的材料。顶部常常都是铺的茅草。 只有庄园领主的房子才会用石头来建。在当时,石头会用 来建造一些重要的建筑物,譬如教堂。
茅草屋——以柳条为主要框架, 外面抹上泥,同时用茅草覆盖屋 顶
木屋
刑罚
中世纪庄园里头,有多种刑罚手段,其中包括最轻的鞭刑 ,如果农民没有努力干活,便可能受此刑罚;如果农民撒 谎或者偷盗的话,则会被带上劲手枷。如果面包师烤坏了 面包的话,那么他就会被放在一块雪橇板上被拖走,同时 脖子上挂一块面包。

第13课《城市的复兴》PPT课件

第13课《城市的复兴》PPT课件

农奴
市民
人身不自由的劳动者, 生产主要为满足领主, 与封建主有严格的人 身依附关系
人身自由,生产一 般面向市场,生活 相对吗?
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 句谚语:“城市 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 是按照惯例, 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
城市里住满101天,就取
国王与市民的共同利益:国王权力加强,新兴市民阶级要发展 经济。封建割据阻碍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改变封建割据局面,
将国家统一在君主权力之下。
2.参加的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 3.职能: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5.形成标志 :1265年英国议会的召开;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的举行 4.本质: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 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共同参政,在一定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
(11世纪)
城市的复兴
中世纪城市
一、城市复兴
1、原因背景:
A.11世纪开始西欧封建制度确立,随着铁犁等先进农具的广
泛使用,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B.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方便的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 销售产品,手工者和商人自发地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
香槟伯爵领地的集市
市洲 贸 个 法 贸规 易 城 国 易模 的 市 香 。最 统 轮 槟 大称流伯 的。举爵 国是行领 际当的地 性时集内 集欧市四
•威尼斯
• 布 鲁 日
最意在 大思佛 的。兰 商十德 港四语 之世中 一纪有 。时“ 为桥 欧” 洲的
4、城市复兴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模有限,人口稀少 城市空间狭小 公共设施落后,城市环境脏乱,一旦遇到大规模瘟疫 会迅速传染。
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

华师版高中历史高一上册 第五单元第13课城市的复兴(共22张PPT)

华师版高中历史高一上册 第五单元第13课城市的复兴(共22张PPT)

行政权、司法权
允许市民选举他们自己的郡治安官和司法官
——威廉一世授予伦敦的特许状
确 保 既 得 利 益
瓦 解 封 建 体 制 的 力 量 !
共 同 利 益 诉 求
政治结构变化
封建等级制
等级君主制
等级代表会议
限制王权!
英国议会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王室座上宾!
经济功能丧失
复兴的动力
西欧人口的增长
封建主的扶持
农业的进步
行商到坐商
多余的人
轻犁
重犁
三圃田
封建主的扶持
农业的进步
行商到坐商
多余的人
有何特征?
北 海 南 部 意 大 利 北 部 法 兰 西 南 部
生存环境恶劣
受封建义务束缚
“领主可以征发劳役,征收各种实物及货币的 权利……征发军役,征收市场税,对某些产品 的专卖权,高级或低级的司法审判权等。” ——吴于廑《世界史》
行会
城市自治!
裁缝
面包
酿酒
如何保障?
金 钱 赎 武 买 装 斗 争
1112年琅城起义
特许状是国 王或大封建 主给一个城 市居民颁发 的一种法律 意义上对城 市自治权的 认可证书。
比利时佛来芒公社接到城市特许状时情景
自由民—摆脱封建义务
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内居住期已达一年零一日, 且已照章纳税,未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则准 许彼等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1157年英王亨利二世授予林肯城之特许状
开通了农奴逃入城市 上升为自由民的通道
保障财产权不受侵犯
任何人在林肯城内购买土地,保有时间达一年 零一天而无人反对,同时购买土地之人又能证 明在此期间内,此人确在英格兰境内,我们将 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不受任 何干扰与迫害 。 ——1157年英王亨利二世授予林肯城之特许状

从古代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ppt 华东师大版

从古代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ppt 华东师大版

《汉穆拉比法典》与“十二铜表法”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国 王制定并颁布的,是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的法典, 也是世界古代著名的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古 罗马共和时代前期的法典,也是世界“古代法” 中最著名的法典之一。 《汉穆拉比法典》与《十二铜表法》在法律文 化上都处于起源、初创阶段。因此,二部法典具 有若干本质性的共性特点。 古巴比伦王国与古罗马制度不同,两者的经济 基础不太一样,建筑在不同经济基础上的法律文 化,各有特色。
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 联系:1、性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法; 2、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3、到前3世纪初两者合为一体,成为统一的 法律体系。 区别:1、渊源不同。“公民法”是罗马社会固有的 法律,主要是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或是元老院的 决议等。“万民法”还包括其他民族的规范及商 人通用的规则。 2、适用对象不同。“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 公民;“万民法”适用于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 非罗马人之间的纠纷。 3、内容不同:“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国家的 行政管理、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功法方面的内 容。“万民法”主要是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司 法司法内容。
古代罗马
一、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1、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 (1)早期:贵族寡头政治; (2)前5世纪: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平民获得 担任公职的权利,贵族寡头政治衰落。 (3)共和国时期:贵族共和制度 (4)公元前后:军事强人政治——凯撒 (5)前27年:罗马帝国元首政治(维持共和 制形式的君主专制)
二、基督教 1、创始:公元1世纪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 统治下的亚洲巴勒斯坦地区,相传为耶稣 所创立。基督教信仰上帝,尊奉耶稣为 “救世主”。 2、经典:基督教的经典被称为《圣经》,包 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 3、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正式宣布为罗马帝 国国教。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第二版)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第二版)

第13课城市的复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11世纪后,西欧城市再度兴起。

意大利北部、法兰西西南部和北海南部沿岸城市兴起最早。

城市争取自治斗争的常用方式是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

知道英、法等级代表会议召开的时间。

理解等级君主制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解读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从中发现历史信息的过程。

初步掌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历史现象(事物)出现及发展变化原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接受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二、重点:城市复兴的原因及影响三、难点如何理解等级君主制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五、教学过程(一)城市的复兴与自治1.背景(1)中世纪初期,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了,经济上与农村相差无几。

中世纪初期的欧洲,罗马时代的城市因日耳曼人的入侵和破坏,多已衰败,有的已经成为废墟,在经济上与农村无甚差别。

绝大多数中世纪城市都是在10和11世纪重新兴起的。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时期。

(2)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问题:11世纪欧洲生产力发展最早表现在哪里呢?A.10至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B.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聚居于交通便利之处,成为最初的城市居民。

(3)一些封建领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参与中世纪城市的复兴活动A.三种形式:或同意在自己的领地上建造新城;或为最初的城市居民提供庇护;或直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B.目的:招徕手工业者和商人,扩大商品生产规模,开辟新财源。

问题:中世纪的城市是怎样出现的?为了方便的购买原料,组织生产和销售产品,手工者和商人自发地聚集到港湾、河口、城堡、寺院、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附近,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封建制度》优质课件(22张)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册第五单元第12课《封建制度》优质课件(22张)

确立 完形
长期渐变
现代 社会
5
6
的世
地纪
中末
海 世 界
世 纪 初
4
500年
5世纪 6世纪
古典 三种元 终结 素结合
……
8世纪
采邑
改革
1500年
… … 11世纪 11世纪以后
确立 完形
长期渐变
现代 社会
日耳曼人的选择:
VGaonthdal
Frank
5
蛮族遗风:
(日耳曼奴隶)每人都有自己的 一所房屋和一个家庭……奴隶主只 从奴隶那儿索取一定的谷物、牛和 衣服。
建 等 级
地 庄 园
由 农 民
士 制 度
会 有 序


供 役

查理·马特
租 “主人的主人不是我
化化 农 化化 奴 化
农奴
的主人,附庸的附庸
不是我的附庸。”
16
500年
5世纪 6世纪
……
古典 三种元
终结 素结合
8世纪
采邑 改革
1500年
… … 11世纪 11世纪以后
确立 完形
长期渐变
现代 社会
9
世 纪 的 法 兰 克 王 国
法兰克征
封 建
封 建
服者上层
依附于主人的 独立生产者
地租剥削
经 济
统 治
基督教会
模 式
集 团
臣服的原
罗马贵族
13
500年
5世纪 6世纪
……
8世纪
1500年
… … 11世纪 11世纪以后
古典 三种元 终结 素结合
采邑 改革
确立 完形

华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庄园和城市》ppt

华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庄园和城市》ppt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一、中世纪庄园
练习与测评:
结合史实,描述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基本格局
一、中世纪庄园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 织,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庄园中心区域:领主居住的堡垒、教堂、法 庭等。 庄园的土地:庄园的耕地大致分三部分—— 领主自营低、农奴份地和自由农民份地。庄 园范围内的其他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 和牧场等,皆为公有地。 农奴和自由农民的生活区:农舍、菜园、牲 畜园等。
一、中世纪庄园
1、特征: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领主自营地 农奴劳动
2、格局
一、中世纪庄园
1、特征: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领主自营地 农奴劳动
2、结构 3、职能:生产单位
拥有一定的行政、司法权力
4、衰败:14世纪以后,生产力水平提 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中 世 纪 的 庄 园 生 活
• 公元812年,查理大帝颁布了著名的 《庄园敕令》,共70条,详细规定庄 园的组织和生产管理。
第23条:每个庄园之中,管 理员应当尽量多建造牛厩、猪圈、 羊圈、山羊圈,不得缺少。并且 要由农奴供给牛只,此为他们义 务的一种,因此牛牢与耕犁在我 的田里也不得缺乏。当他们供肉 食时,可用跛足而健康的阉牛, 但不得用有癣疥的,或有病的牛 马,或其他病畜,并且不得因供 给肉食而减少牛牢与耕犁的数目。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一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3课 城市的复兴》(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第一分册_华东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13课城市的复兴》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以下哪个城市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A. 罗马B. 佛罗伦萨C. 巴黎D. 阿姆斯特丹2、题干:文艺复兴时期,以下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代表了人文主义思想?A. 达·芬奇B. 拉斐尔C. 米开朗基罗D. 沃尔特·惠特曼3、【题目】在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A. 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晚上禁止B. 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C. 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乡村商业衰落D. 商业活动仅限于个体经营,没有形成大的商业网络4、【题目】以下哪项不是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原因?A. 政府对商业的放宽管制B. 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商品C. 城市人口增长,市场需求扩大D. 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乡村商业活跃5、下列哪个城市在公元10世纪开始复兴,并成为欧洲中世纪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A. 巴黎B. 佛罗伦萨C. 阿姆斯特丹D. 伦敦6、以下哪个现象是城市复兴的直接表现?A. 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B.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科学的进步7、【题干】下列哪项不是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A.商业活动突破了市坊界限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许多专业市场D.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8、【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宋代城市生活的一个突出表现?A.市民阶层壮大,文化艺术繁荣B.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C.出现夜市和早市D.城市人口数量激增9、【题目】唐朝时期,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人口数量达到多少?A. 30万B. 40万C. 50万D. 60万 10、【题目】北宋时期,为了适应城市商业发展的需要,哪种货币开始广泛使用?A. 铜钱B. 纸币C. 银两D. 钱钞11、《第13课城市的复兴》中,以下哪个城市被称为“世界之都”?A. 阿姆斯特丹B. 伦敦C. 巴黎D. 罗马12、《第13课城市的复兴》中,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诞生?A. 伦敦地铁的开通B. 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举办C. 布鲁塞尔市规划方案的提出D. 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创建13、【题干】北宋时期,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问题,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 建立坊墙B. 拆除坊墙C. 设置栅栏D. 增加街道宽度14、【题干】以下哪项是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A. 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B. 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C. 商业活动主要在白天进行D. 商业活动以农业产品交换为主1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A.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B. 封建领主的直接推动C. 商业贸易的发展D. 手工业的进步16、在中世纪的城市中,市民为了获得自治权利,通常会采取哪种行动?A. 组织武装起义B. 向国王或领主购买特许状C. 逃离城市加入流浪者D. 请求教会介入调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随着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开始逐渐复苏和发展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邑改革 封建等级制
势力 权力 四分 坐大 有限 五裂
商品经济 等级君主制
参政 参政 主导 进步
市民文学
机智、狡猾的列那狐——市民阶层 狮子——国王
学与材料思考,11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 ,是否是古罗马城市的再度兴起呢?
罗马帝国时期城市有许多富有商人和手工业者,但这些平民社会 地位并不高。即使在城市自治制度仍发挥作用的条件下,某些人被 选进城市管理机构,但他们仍然是皇权、军队和元老贵族统治下的 效力者,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工商业者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地位 低下的状况,也反映了他们在罗马国家受压迫、被支配的社会现实 。
如果没有从国王购得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 毛织工。凡从国王购得执照者,可以国王的名义,出售这种执 照,讨价高低,悉听其便。织工行会会长必须召集夜间哨兵, 在这方面他是国王的官吏。
——选自齐涛主编: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资料选译》,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修建于13世纪的佛罗伦萨市政厅
华东师大版历史高一上 册第五单元第13课《城
市的复兴》课件
2020/8/21
废墟
(中世纪早期盎格鲁—撒克逊诗歌) 多么坚固美观的石头城墙, 厄运所催,城堡崩殇, 巨大工程化作泥灰飞扬, 屋顶坍塌,城楼倒下,
城墙和城门浩劫一场,满地灰浆如同涂霜。 城墙撕裂,断壁残垣,全都毁于这吃人时光。
——选自《英国古代诗歌选译》
中世纪城市则呈现出另一种格局:工商业者执掌市政权力。这些 市民阶层参与了城市的市政管理,有时他们自己的行业组织就构成 了城镇管理机构——市议会或市政会,行会的上层分子和富裕的工 匠、商人后来都逐渐变成了城市上层。
——黄秋狄等著:《中世纪城市与古典城市比较》
场景一:11世纪初兴的西欧城市
场景一:11世纪初兴的西欧城市
11世纪末,位于英国的贝里·圣埃德蒙兹的修道院边上住着 一批寺院所需要的手工业者和小商贩,他们中有面包师、啤酒酿 造者、裁缝、洗衣妇、鞋匠、厨师和各类代理商等。出于自身的 需要,修道院向他们提供各种保护,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城市 。
—选自1086年英国国王威廉一世下令编写的地方名册:《末日审判书》, 转引用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英王亨利二世授予林肯城的特许状
场景二:12世纪的西欧城市
12世纪画家笔下的意大利城市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
场景二:12世纪的西欧城市
琅城是法国东北部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是毛纺织业中心。其 统治者是主教高德里,他对城市市民肆意盘剥。12世纪初,琅城 市民付出大宗赎金,向主教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得自治权。但是不 久之后,高德里贪得无厌、背弃誓约,重新统治该城,压榨市民 阶层。
1112年,愤怒的市民发动起义,杀死了高德里及其帮凶。路 易六世派遣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城市自治。琅城市民坚持斗 争,于1128年再度得到路易六世的特许建立公社。路易六世开始 把城市作为自己的同盟,扩大王室领地。
——整理自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时期》,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场景三:13世纪的西欧城市
场景一:11世纪初兴的西欧城市
雷吉那尔多著:《芬查尔的隐修士圣戈德里基的生平和奇迹》 人生轨迹:出身——发家——归宿。 出身:没有得到土地的农奴之子。
发家:从事商品活动,跟随商队从集市到市场,再到城市的商人 。
归宿:捐献所有财富给教会的修士。
场景一:11世纪初兴的西欧城市
……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 ,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要求,而此人能按照本城之法律与 习惯证明此具有申请权之人在此期间确在英格兰国境之内,但并未 提出不利于彼之异议,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 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