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课件1.1《古代两河流域》(华东师大版第一分册)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上华师大版课件:古代两河流域 2 精品

高一历史上华师大版课件:古代两河流域 2 精品
1901年12月发现,高 2.25米,底部圆周1.9米, 顶部圆周1.65米。这个石 碑就是著名的“汉穆拉 比法典”,也是世界上 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 法典。现存巴黎罗浮宫 美术馆。石柱上半部浮 雕为太阳神沙马什将象 征权力的王笏(音hu)授给 站在面前的汉谟拉比 . 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 4000行,约8000字。它是世界上现存的一 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
第 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前 言
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部分,实际上包 括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初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从时间上来说,迄今人类历史不过300—400万 年,而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历史不过300多年, 可见人类社会历史99.9%以上的时间属于古代历 史的范围之内。
美 洲 印 第 安 文 明
古代两河流域遗址的发掘Fra bibliotek二、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
5000年前,苏美尔人发明并开始使用楔形文字,他们 通常用小木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道的形状 很象楔子,因此叫楔形文字,又称钉头文字。
象形文字——
中国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两河流域著名史诗
三、《汉穆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空中花园实际上是座假山花园,它采用立体造园方法,将 花园置于高高的平台上。假山每边长120多米,高25米,用石 柱和石板一层层向上堆砌,直达高空。远远看去,花园就象在 天空中一样。
巴别塔
巴别塔
在新巴比伦王国时 期,巴比伦也是古 代两河流域地区最 壮丽最繁华的都城, 巴比伦古城有内外 两道城墙,城里最 壮观的建筑物,就 是著名的“空中花 园”,以及那座据 说让上帝感到又惊 又怒的巴别通天塔。
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

华师版高中历史高一上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23页 (共23张PPT)

华师版高中历史高一上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23页 (共23张PPT)

空中花园想象图
通往花园的道路象山坡一样倾斜着,建筑物的几个部分一层一层地向上 交错排列着……泥土在这些上面堆积着……并且浓梦幻般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密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它们以其巨大的身躯和其他一些魅力,令观赏 者赏心悦目……抽水的机器把大量的水从河中(提升到)上面,尽管没有人 从外面能看到它。 ——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His伦王 国
迦勒底人 定都巴比伦城,统治两河流域
思考: 为什么说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 社会的标志?
●文字是人类所发明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பைடு நூலகம்流思想的工具,还
是文化的载体,同时,文字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文字,人类可以更好地交流思想、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
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文化艺术。
思考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幼发拉底河 和底格里斯河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 什么呢?
泛滥的洪水带给人们灾难; 但同时也带给人们可靠的收成 和建筑房屋的材料。这是一个 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定居生活的 所在。
一、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摇篮
材料三: 为了适应河水泛滥期易涝,非泛滥期易 旱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古代居民从 公元前 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4000年前后就开始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 并逐步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灌溉系统。 2、这种需要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形式,加 ——教材 第2页 强了较大范围内居民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促 1 、大型的灌溉工程是否能够以一家、 思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 1、不能。灌溉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型 一人之力就可完成呢?为什么? 了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加速了国家形 考 灌溉工程的修建需要大规模集体协作的 2、灌溉农业的发展最终带来了什么 成的进程,从而使两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 生产方式。 影响? 明的发祥地之一。

高中历史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PPT1 〔华东师大版〕

高中历史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PPT1 〔华东师大版〕

两河流域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古巴比伦城想象图
汉 谟 拉 比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强 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前1595年被外族灭亡。
古巴比伦城遗址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是迄今已知 _世__界__上__第__一__部___较为完
整的成文法典。
三、《汉谟拉比法典》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上,史称_“_贝__希___斯__敦__铭__文___”。1835年为英国学
者罗林生发现。 用了12年的时 间,他释读古 波斯文成功, 为以后进一步 释读楔形文字 创造了条件。
想想看,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 什么进位制?
二进制、四进制、六进制、 十进制、十二进制、 十六进制、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过程:
A D.空中花园是其文明的象征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历史第一分册《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历史第一分册《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历史第一分册《古代两河流域》说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是高中历史第一分册的内容之一,属于古代史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主要围绕两河流域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特点展开,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掌握两河文明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

–熟悉两河流域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两河文明的兴衰原因。

–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能够归纳总结历史周期律,并运用到其他历史时期的学习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

三、教学重点•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

•掌握两河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难点•理解两河文明的兴衰原因。

•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意义。

五、教学内容及学习活动安排1. 探究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文本材料,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两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当地文明的影响。

2. 了解两河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学生通过看视频材料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两河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3. 了解两河文明的文化特点•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和图表,了解两河文明的语言文字、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归纳总结两河文明的文化特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4. 分析两河文明的兴衰原因•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和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两河文明的兴衰原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并展示两河文明的兴衰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5. 运用历史周期律分析两河文明•学生通过复习和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初步领会历史周期律的概念。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共33张PPT)

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一分册 第1课 古代两河流域 (共33张PPT)

6.周杰伦曾在“爱在西元前”这首歌中唱到:“我
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
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版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泥版上的字迹”应是(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印章文字
7.2001年,某国举行纪念其祖先发明楔形文字5000
年的庆祝活动,该国位于( B )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时间的限制,记录历史、积累文 化知识、才使得后人能直接从前人那里继承生产经验、 文化科学艺术。
有了文字,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各地区间文明 的交流和交融。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墨西哥
3.某史学家指出:“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
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这
片“荒原”位于今B天的( )
A.埃及
B.伊拉克
C.印度
D.墨西哥
4.古希腊人称赞一个美丽的地方为“美索不达米亚”
意思为“两河之间的地方”。其相应位置在图中的(B
A.① B.② C.③ D.④
(1千年代)
考点3.《汉穆拉比法典》(前18世纪中期)★
背景 目的 特点 意义
又称:石拄法
探索与争鸣: 通过阅读《汉穆拉比法典》片段, 结合课文相关内容,你对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 状况有了哪些了解?
说明当时已形成奴隶、自由民、贵族。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关系
说明明显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特征
1.右图是刻有目前已知世界历史上第一
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石柱柱头。镌刻
在石柱上的文字应该是( B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罗马字母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古代两河流域》PPT课件

知识梳理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1)苏美尔人: 楔[xiē]形文字 阴历
60进位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 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 “个位”和“十位”。60进位 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 如1小时等於60分;1分等於60 秒;角度制等。
60进位制
知识梳理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1)苏美尔人: 楔[xiē]形文字 阴历
60进位制
(2)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知识梳理
4、《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 汉谟拉比
(2)使用的文字: 楔形文字
(3)内容:①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②家庭奴隶制 ③经济领域

④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 ⑤同态复仇的原则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建

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者,是

世界已知最早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
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
明始于公元前40世纪,约公元前20世纪末终止,被阿摩利
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朝所取代。
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是公认的
亚非文明地图
知识梳理
2、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发展线索: 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国家
统一 约在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汉谟拉比的统治措施:
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②制定法典; ③神化自己; ④大兴水利。
强盛 灭亡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 的奴隶制国家。
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至此终结。

高一历史上华师大版课件:古代两河流域 3 精品

高一历史上华师大版课件:古代两河流域 3 精品

• 法律制度是社会发展演变的产物,反过来, 法律的完善又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 过法律的规范,巴比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 昌盛景象,汉穆拉比王朝成为古巴比伦时 期最强盛的王朝。
汉穆拉比为什么要颁布这样一部法 典?
《汉穆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
• 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 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 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 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比较 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 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 文献。
(2)阿卡德王国
• 在苏美尔地区的北部 阿卡德人的势力越来 越强大,约公元前 2371年,它们的杰出 领袖萨尔贡率领他的 精锐部队长驱直入, 统一了苏美尔地区, 建立了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个统一国家,并 在北部地区建立了新 首都定名为阿卡德。
• 阿卡德王国覆灭后,两河流域迎来了新的统一王 朝——乌尔第三王朝,乌尔第三王朝又称为新苏 美尔时期,这个新苏美尔王朝的创建者乌尔纳姆 原来是乌尔城的一个军官,他重新统一了两河流 域南部阿卡德和苏美尔地区 。 • 《乌尔纳姆法典》 • 公元前2006年,周边居民又一次入侵巴比伦尼亚, 乌尔第三王朝遂告解体,两河流域南部再度陷入 分裂局面。但苏美尔文明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 是被其他民族继承和发展,可以说苏美尔文明是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核心和基础。
• 它是从泥板中发现的,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王, 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乌鲁克是最大的苏美尔城 邦之一,据说吉尔伽美什建造了乌鲁克的城墙, 史诗讲述了他敢于对抗神灵、与命运抗争、最终 不得不服从命运的曲折经历,也汇集了古代两河 流域的各种神话传说。
• 尽管史诗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但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真实的历史过程,因此, 该史诗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也有 重要的史学价值。它的泥板现藏于大英博 物馆。

《古代两河流域》-完整版PPT课件

《古代两河流域》-完整版PPT课件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思考:阅读材料从以上内容可看出此法典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的?
汉谟拉比法典:
目的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制定者 汉谟拉比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
文 出现:约前3500年出现小国。
明 统一: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
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 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
(2)统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 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
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 时期。
两河流域
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
小测
1.埃及有一条大河叫什么? 2.古代埃及什么时候出现国家?什么时候实现统一? 哪个法老统治时期,成为强大军事帝国? 3.古代埃及先后被哪三个帝国灭亡? 4.古代埃及历法是什么?文字是什么? 5.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 6.古代埃及国王称为什么?
【课程标准】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
约公元前 2400年
约公元前 3500年起
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两河流域南部产生了一些小国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 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 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 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 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 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 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 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 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