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病句类型归纳总结
语文病句的八种类型

语文病句的八种类型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良好的语文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思想,还能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语文问题,其中病句是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它会严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语文病句的八种类型,以便我们更好地识别和改正这些错误,提高我们的语文表达水平。
第一种类型: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匹配。
主谓不一致会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语言表达失去清晰度。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和“他喜欢吃苹果”之间的不一致就是主谓不一致的错误。
第二种类型:动词形式错误动词形式错误是指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形式使用错误。
比如误用了过去时代替了现在时,或者动词的被动形式使用不当等等。
这种错误会使句子的逻辑结构混乱,表达不清楚。
例如:“我是在学校昨天看到他”,正确的应该是“我昨天在学校看到他”。
第三种类型:成分不完整成分不完整是指主、谓、宾、定、状等句子成分缺失或使用不当。
如果一个句子的核心要素缺失,会导致句子表达不明确,逻辑关系混乱。
例如:“我看到了”这样的句子,缺少了宾语,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
第四种类型: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是指句子的结构不规范、层次不清晰,造成语言表达混乱、欠缺条理。
这种错误会导致读者理解困难,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在学校上学的小明是一位非常用功的学生”,正确的应该是“小明是一位非常用功的学生,在学校上学”。
第五种类型:词义搭配错误词义搭配错误是指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当,违背了语言的习惯用法。
这种错误会使句子表达不通顺,语言表达在逻辑上不准确。
例如:“我喜欢看报纸”,正确的应该是“我喜欢读报纸”。
第六种类型: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是指使用的标点符号不符合语法规则,造成句子表达模糊、含义不明确。
正确的标点符号使用可以让句子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例如:“中午,我喜欢吃饭。
”正确的应该是“中午我,喜欢吃饭。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种类型及方法大全(附练习及答案)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2.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3.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4.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5.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6.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7.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

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一)语序不当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句子成分残缺【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语文病句类型实用归纳

病句类型典型归纳一、指代不明句中出现指示代词时,要结合语境详细辨析所指对象,看是否有指代错误或歧义等语病。
1、2021年10月河南安阳一彩民中德双色球3.599亿元巨额奖金,2021年10月河南驻马店一彩民又中得2.58亿元。
中国福彩中心网站称,这是中国彩票巨奖第三名。
〔“这〞指带有歧义〕2、南方没有集体供暖企业,只能实行个体式采暖,居民可采用电取暖或燃烧取暖方式,他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取暖问题。
〔同上〕3、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与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局部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同上〕4、中国皮影戏艺术魅力曾经倾倒与征服了无数热爱它人民,它传播对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无视作用。
〔把“它〞改为“皮影戏〞〕二、正反两方面是否照应句中出现正反两方面词语,如成败、升降、好坏、优劣、能否、是否、有没有等,要考虑句子前后是否照应,有没有存在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情况。
1、一个民族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民族文化能够得到很好传承。
2、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国现代化建立根本出发点与归宿,这是人心向背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绝不能动摇。
3、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根底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
三、多义短语多义词或短语只有在孤立情况下才具有多义性,一旦进入句子,通常只能表示一种意义。
如果在具体语境中仍可表示多种意义,那么就犯了歧义错误1、蒙古总统包勒德在承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承当局部大学生费用。
〔从语境来看,应是“大学生局部费用〞〕2、、2021年4月底,墨西哥与美国局部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整个墨西哥,美国局部地区;墨西哥局部地区,美国局部地区〕3、刘先生热心支持家乡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反乡,主动提出要与局部福利院参加高考孤儿合影留念。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修改方法及解析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修改方法及解析一.成分残缺1.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解析:这道题缺少主语,我们不知道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读起来特别的怪,所以在被的前面加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动作前加小明,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
答案: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小明被老师批评。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解析:这道题缺少谓语,缺少了一个和习惯搭配的词语,所以在应该后面加上养成。
答: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花草树木搭配的词语。
在花草树木后面加发芽了。
答:.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4.老师耐心学生。
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耐心搭配的词语。
在耐心后面加教导。
答:老师耐心教导学生。
5.这次的运动会,取得了第一名。
解析:这道题我们不知道是谁取得了第一名,在取得第一名前面在小明。
答案:这次的运动会,取得了第一名。
6.我肚子饿了,很想吃。
解析:这是一道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题,是一道送分题。
答:我肚子饿了,很想吃东西。
二.成分累赘1.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
忍不住和不禁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答: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2.我的作业几乎全部做完了。
解析:这道题是一个表大概,一个表肯定的词语混用的病句。
几乎和全部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最好删几乎,留全部)答: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
3.盼望已久的故事书即将终于到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解析:这道题是一个表大概,一个表肯定的词语混用的病句。
即将和终于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最好删即将,留终于)答:盼望已久的故事书终于到了,同学们快乐极了。
4.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
一碧千里和到处都是绿色。
去掉一个即可。
(记住逗号变句号)答: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
5.邻居家的哥哥很十分高兴的跑了进来。
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整理

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整理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语序不当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2)表时间或处所的;(3)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4)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目的或原因、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1)副词的位置不对。
(2)介词位置不当(3)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4)虚词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主客体颠倒4、分句语序不当5、主语与关联词语或并列词语语序不当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2)缺谓语(2)缺宾语2、赘余(1)应删去"的"字(2)重复(3)可有可无(4)堆砌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结构混乱(1)举棋不定(2)藕断丝连(3)中途易辙(4)反客为主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2)歧义语文常见病句六种类型: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2)范围不清(3)强加因果(4)主客倒置拓展:辨析病句的步骤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语文病句类型归纳

小学必须掌握的病句类型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规律方法: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检查主语和谓语搭配是否得当。
2、动宾搭配不当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执行”与“工作”不搭配“执行……任务”或“开展……工作”)规律方法:句中出现多个谓语或多个宾语,检查谓语与宾语是否一一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例:规规矩矩的两条平行线始终是两条可望而不可及的端点。
(平行线不是端点)规律方法:看见“是”字句,检查是否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定、状、补)与中心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搭配不当例: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一支”与“歌声”搭配不当,应改为“一支动人的歌曲”)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聪明”不能修饰“手”)二、语序不当1、多层定语的次序不当定语位于中心语之前。
如果有多个定语,这些定语的语序是:A、表领属的(这东西是属于谁的)或时间、处所的,如果三者同时出现,次序为领属、时间、地点;B、表示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的次序(主语+(目的或原因-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对象)+谓语)例: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例: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目的),今天早晨(何时)在寝室里(何地)还(范围)仔细地(何种情态)把它(何对象)看了一遍。
3、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这次会议对节约原材料的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语文病句的类型和例子

语文病句的类型和例子语文病句的类型和例子如下:一、语序不当1. 名词修饰语:一般来讲,名词前面的修饰语按照从领属、时间、范围、目的、条件的顺序排列,若顺序混乱,就属于语序不当。
2. 动词修饰语:动词的修饰语一般应放在动词之后,按照从时序、目的、条件的顺序排列,若顺序颠倒,就属于语序不当。
3. 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一般地讲,定语修饰中心词应放在中心词之前,即“前偏后正”,如果定语顺序紊乱,就产生语序不当的问题。
4.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二、搭配不当1. 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谓之间无关联词,使语句更加不通。
2. 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应该形成合理的支配关系,如果不能,则属于动宾不当。
3. 主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之间应该形成合理的搭配关系,如果不能,则属于主宾不当。
4. 修饰词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词和中心词应该形成合理的修饰关系,如果不能,则属于修饰词不当。
5. 前后照应不周:前后照应是对句子前后关系的对应和呼应,如果句子前后关系出现矛盾或重复,就会产生照应不周的问题。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 主语残缺:句子中没有主语,或者主语残缺不明确,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2. 谓语残缺:句子中没有谓语或谓语残缺,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完整。
3. 宾语残缺:句子中没有宾语或宾语残缺,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4. 附加成分残缺: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等残缺不全,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完整。
5. 成分赘余:句子中某些词语或短语多余且重复,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晰。
四、结构混乱1. 句式杂糅:句子中包含了两种或多种句式结构,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
2. 结构错乱:句子中各部分的结构应该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如果结构错乱就会产生病句。
五、不合逻辑1. 概念不清:主要指同一概念所指的概念范围大小不同造成的混乱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句类型归纳总结:
一、语序不当
1.句中有关联词语,应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修饰语长的句子,即有多重状语或多重定语,应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分句较多的复句,应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二、搭配不当
1.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2.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3.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4.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5.“是”字句,检查是否患动宾搭配不当症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介词打头的句子,检查是否患主语残缺症。
2.定语过长的句子,检查动词是否带有宾语。
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命题者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发展、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行、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3.句中有“否则”,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4.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5.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6.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四、结构混乱
1.见到宾语过长的句子,检查是否患有句式杂糅症。
2.识记常见的杂糅句式(括号内的为正确的表达形式,二者任选一种)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由于……下(由于……,在……下)
(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经过……下(经过……,在……下)
(8)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
(11)有……组成(有……,由……组成)
(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
(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4)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五、表意不明
1.数量词+名词时,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症。
2.有“和”“或”(连词或介词)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3.多重定语、状语、补语时,检查是否患歧义症。
六、不合逻辑
1.句中使用了表否定意义的,如“防止、禁止、忌讳、阻止、制止、忌、杜绝、避免、忘”等词时,看是否犯否定不当的毛病。
“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
2.句中使用了数词,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如“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词。
“倍数”、“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量的增加。
3.句中使用“和、与、及、以及”等词和顿号表并列关系时,看并列是否合理,尤其要注意交叉、属种关系的概念是否并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