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9、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 、在敲响大钟时,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 未止” 其原因是( 未止”,其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钟声的回音。 B、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 、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 这是因为( ) 绝,这是因为 A、雷在不停的打。 、雷在不停的打。 B、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
11、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等高、等 、 截 面积;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c与d不等高, 但截面积相同。各量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某同学根据所听 声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 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横截面积有关;3、水柱的长 度有关。 (1)若探究“气柱愈长,发声的音调愈低”,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 . (3)若他们选择的是量筒c、d,试猜想,他们探究的问题 是: .
14)( 08江苏常州)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 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 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 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 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 (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声音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 音的能力 (强/ 弱)于玻璃板.

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②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
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关。一般
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频
率越低;长度越短,频率越高。
知识三、音色
1. 音色
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
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2. 音色的决定因素
结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溅起水花则说明音叉在振
动,也就说明音叉发声靠振动;故说明了声音发生的条件;故①符合题意;
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频率不同,音
调不同,故说明了音调的影响因素;故②不符合题意;
提出问题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
设计和
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摇动转
台使齿轮旋转,手持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
硬纸片随之振动发声;
②使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发现在齿轮转速相同的
情况下,齿数越多,纸片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分析与
论证
快慢
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得快,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思维导图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传播
①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初二物理上册(全)复习资料

初二物理上册(全)复习资料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 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面细致)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全面细致)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是发声停止,不是声音停止——两者有区别)。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2. 声音的传播a. 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空气)、固体、液体(比较不同状态下介质传声的速度、优劣)b. 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3. 人耳听声的原理:(1)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 声源振动发声。

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等。

C.听觉器官完好。

人耳的结构: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振动)、听神经(传导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等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个途径:A:空气传导: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骨传导: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3)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3.回声: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转化法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中的应用探究声音的产生中所用到的方法叫转换法或者叫转换放大法。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

9、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作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10、对因衣物没有放平引起的洗衣机机身振 动产生的噪声,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 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 C. 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 D. 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17、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响度 出的声音____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______高. 音调
18、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 度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 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 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 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 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 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
声音的特色
声源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物体振动的幅度。
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如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有关响度、音调的注意点 响度大小除了与声源的振动振幅大小有关,还与距 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
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3)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右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 生的噪声降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 方法是(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答案:B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 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物体在1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答:海底得深度是4500m。
练习:海面上有一只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 竖直向下发射一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已知 此处海底深2000m,则超声波在此海水中的速度 是多大?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3. 声音的特性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 声音的利用
1.声的产生与传播
1)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传播:
①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② 声速:15℃时空气中声速为340m/s ③ 回声:发声物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17m, 人耳就 能区别回声和原声。回声测距原理:s 1 vt
一般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来源:
主要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生活噪声。
2)等级:
用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3)控制:
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方面着手。
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声呐。 B超
2)传递能量
超声清洗 击碎体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石
回升测距例题:利用超声波可测海洋的深度, 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 船上发出信号6秒钟后在海面收到反射回来的 波,求海底的深度是多少? 解:声音在6秒钟传播的路程: s=vt=1500m/s×6s=9000m 海底的深度 l 1 s 1 9000m 4500m 2 2
2
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耳朵:
空气 听小骨等 声源振动 鼓膜振动 (一般)
听觉神经 大脑
2)骨传导
头骨、颔骨 声源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一、知识梳理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的;固体、________和________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传播。

3、声波与声能:声音是一种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

4、声速: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___中次之,在________中最慢。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5、声音的特性(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响度:表示声音的________。

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近有关。

(2)音调:表示声音的________。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音调越________。

一般情况下,女生比男生的音调________。

(3)音色:声音的________。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的声音就是________不同。

6、令人厌烦的噪声
(1)乐音、噪声的划分:
①从物理角度看:乐音的波形是________的,噪声的波形是________的。

②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________噪声、________噪声和________噪声等。

(3)噪声的等级划分:物理学中用________划分噪声的等级。

(4)减弱噪声的途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HZ~________HZ。

(2)超声波:①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波。

②特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次声波:①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波。

②特点:可以______________、很容易绕过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③应用:可以预报________、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

二、典型例题分析
1、(09杭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09江苏)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
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09济宁)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
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答案:B 4、(09山东平原县)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
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9福州市)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
缶声是由于缶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6、(09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
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
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8、(09四川自贡).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
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
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

三、课堂练习
1、(09烟台)1.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
音.这主要是依据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09成都).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
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
3、(09湖南娄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 .振幅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4、(09河南)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5、(09广州)3.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2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09山东潍坊).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7、(09贵阳).如图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
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均是
8、(09湖南娄底).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
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
是.
9、(09山东平原)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
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的方
法来减弱噪声的。

10、(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
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1、(09南昌)(多选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12、(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