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基本历史事实。

b.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2、思想情感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兴趣。

b.激发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欲望。

c.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3、教育对象适用于九年级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和过程。

(2)理解城市和大学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2、难点(1)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理解城市和大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教师引入(1)打开课程:为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简要讲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重要影响。

(2)概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介绍时空背景等基本概念。

(3)宣读主题。

二、引入课内知识(1)了解城市的起源及其特点。

(2)城市和中世纪社会经济结构的联系。

讲解城市的职业分化和市民和商人等社会群体。

(3)讲解大学的起源和特点。

三、解读课文1、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介绍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城市的职业分化。

城市的商业和工业发展。

(2)城市在教会和封建贵族影响下的变化。

教会和封建贵族都重视城市的商贸和手工业。

但是,他们也限制了城市市民的自由。

(3)介绍城市的政治变化。

城市维护市民的权利。

城市也经常发生暴力事件。

城市和封建贵族爆发战争。

2、了解大学的兴起和发展(1)介绍大学的起源和传统。

在教会影响下,大学成为学术研究、传播知识和教育的中心。

(2)讲解大学的组织和运行。

大学的学制和行政机构的规范。

(3)介绍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

大学通常设置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

老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

四、总结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1、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影响(1)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城市民主的兴起。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
5.个性化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性地深入学习相关内容。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课外活动等途径,拓宽知识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授了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这一章节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并识别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城市自治、商业发展等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这可能是由于我在讲解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具体的历史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的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讨论问题设计得不够吸引人。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随堂练习中的错误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技能训练时没有提供足够的指导。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示范和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需的技能。最后,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意义理解不够深刻。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这一重要历史主题。
2.辅助材料:
-收集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图片、图表,展示城市建筑、布局、市井生活等,增强学生对中世纪城市面貌的认识。
-搜集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图片、古籍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筛选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相关的视频资料,如纪录片片段、动画解说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0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城市兴起的著名代表,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及典型例子。

城市居民的来源,大学的兴起,主要课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城市兴起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了解大学的兴起使欧洲的教育出现新的变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原因;难点: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城市的兴起1、原因: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著名城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

3、兴起的城市特点: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

13世纪,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屈指可数。

巴黎佛罗伦萨米兰4、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

所以,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5、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看课本相关史料:法兰西琅城市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反映了什么?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

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世纪城市的重新兴起,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知识,如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

但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产生疑问,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欧洲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的理解;学生对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 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过程与方法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多数人认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相比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是一种倒退,中世纪意味着落后、腐朽、禁锢和迷信。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诞生的城市成为中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材料和图片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乡村);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极端贫困。

3.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提示:逃往城市。

4.教师过渡:“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5.教师提问:西欧城市复兴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

其中兴起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有意大利北部、法兰西南部和北海南部地区等。

6.教师提问: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提示: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

中世纪城市大学兴起教案

中世纪城市大学兴起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九年级教材:《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及典型例子。

2. 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认识城市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原因、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材、图片、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中世纪城市风光、大学建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城市和大学在哪个时期兴起?2.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思考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有何影响。

二、讲授新课1. 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封建领主对城市的控制减弱- 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2. 市民阶级的形成- 商人和手工业者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来源- 市民阶级的形成推动了城市自治和自由的发展3. 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手段- 结成城市同盟,共同抵御封建领主的压迫- 通过金钱赎买城市自治权- 以武力争取城市自治权三、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为争取自由、自治而斗争的史实。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以及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手段。

2. 引导学生认识城市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市民阶级是如何形成的?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1. 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2. 大学的兴起- 城市兴起为教育提供了条件- 大学的兴起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城市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以及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和大学逐渐兴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实,旨在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仍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城市和大学兴起对后世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史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教学资源:相关史实资料、图片、地图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相关史实。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教案《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的身份、市民阶层的形成等基本史实,思考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将会对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知道学生和教师组织的行会性质的自治团体是欧洲早期大学的起源,在国王、教皇的支持下,大学取得了免税、司法独立和教育自主等多项特权;尽管在课程上还受到教会的影响,但是大学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背景资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并得出合乎实际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法兰西的琅城市民为争取自由、自治而斗争的史实,感受早期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力求获得市民身份的战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材料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教师提问: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试着描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提示:封建庄园。

关键词:缴纳租税、承担杂役、无人身自由、生活贫困。

教师提问:请你给乔治出出主意,他可以怎么做呢?提示:逃往城市。

2.教师讲解:中世纪初期,人口绝大多数集中在庄园,只有少部分人生活在城市中。

中世纪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

【新课讲授】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教师提问:请同学自读课本,梳理以下知识点。

3.材料展示:在中世纪城市建立前期,其统治权力常常被带有一定封建性质的城市贵族所把持……贵族的独裁终于激怒了市民群众,他们开始组织起自己的团体,选出了领导人和草拟有关章程,开始进行反抗斗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
的兴起》课堂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2.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
句谚语。

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__手工业和商业_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金钱赎买__和__武力斗争__。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__自由城市__。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__自由人__,享有__财产权__。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