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及展望
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生物制药行业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上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生产的药物,其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具有使用范围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势,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来看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生物制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猛。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药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生物制药在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罕见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也是推动生物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其次,生物制药领域的技术革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随着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正朝着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方向发展。
例如,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应用,为个体化药物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个体基因的分析,可以精确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情况,从而实现个体化治疗。
生物制药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
传统的生物制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限制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然而,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超滤膜技术等的应用,生物制药的生产工艺逐渐趋于规范化和自动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未来,生物制药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生物制药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例如,生物制药在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生物制药技术不断涌现。
如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能够精确改动基因序列,为疾病的治疗和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此外,药物输送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生物制药提供了更好的途径,如纳米技术和基因传递技术等,有望使药物更加高效地靶向治疗。
最后,生物制药的国际化合作也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生物制药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跨国合作能够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生物制药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制药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在当今社会中,生物制药被认为是医药行业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
2020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8.3%。
而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生物制药市场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本文将分析生物制药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市场现状1、生物制药是什么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药物的一种方法。
它使用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发酵等技术将生物材料(如细胞、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基因序列等)通过特定的制造工艺转化为药物分子。
2、市场规模目前,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接近3000亿美元。
其中,美国占据了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份额达到40%以上,欧洲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也在不断崛起。
据预测,到2024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美元,增长率约为8.5%。
3、主要产品目前,生物制药产品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生长激素、疫苗、生物类似物、蛋白质等。
目前全球最畅销的生物制药产品是赫赛汀(Humira),该产品由艾伯维公司生产,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2019年,该产品的全球销售额高达194亿美元。
二、未来发展前景1、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人们对现有疾病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这些因素都将推动生物制药市场的发展。
2、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生物制药是一个高度技术性的行业,技术创新将一直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主要驱动力。
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技术平台和工具,以提高生物制药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例如,基因编辑、细胞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有望为生物制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3、政策环境的变化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将制定更多针对这个行业的相关政策,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生物制药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生物制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用于医疗用途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药物、肽类药物、疫苗、抗体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制药领域经历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展望。
一、生物制药的现状1.生物制药市场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生物制药市场不断壮大。
据统计,2019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3272亿美元,其中,美国和欧盟市场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随着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逐渐崛起,未来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生物制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的制备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应用之一,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培养、组织工程等。
这些技术为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生物制药产品生物制药产品主要包括蛋白质药物、疫苗、抗体等。
这些产品在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4.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制药企业是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范围内,拥有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不乏领先企业如强生、罗氏、默克等。
二、生物制药的未来展望1.个性化治疗未来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个性化治疗。
随着基因技术和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治疗正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新趋势。
生物制药将向个性化药物研究和开发领域深入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2.新型疫苗新型疫苗是生物制药领域的另一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新型病毒和细菌的不断出现,传统疫苗已很难满足人类的免疫需求。
新型疫苗通过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毒素抗原、纳米技术等手段,不仅拥有更强大的免疫效果,而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
3.生物仿制药生物仿制药是指仿制已经上市的生物制药产品。
随着生物制药市场的不断扩大,生物仿制药也在不断壮大。
生物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借助高端技术和设备,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行业作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之一,迅速崛起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角度,探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一、市场发展生物制药行业作为创新性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药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治疗慢性疾病和癌症的需求更加迫切。
据统计,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已超过4000亿美元,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在市场方面,云端医疗、家庭医疗等新兴业态的兴起,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生物制药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布局,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
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药物研发技术和制造工艺,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
例如,重组蛋白技术、核酸技术等的应用,不仅加速了新药的研发速度,也使药物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引入,为生物制药行业带来了更多创新机遇,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三、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加快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等,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
此外,政府还积极引导资金和资源向生物制药行业倾斜,为企业的投资和研发提供更多的支持。
四、未来趋势生物制药行业的未来充满希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生物制药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首先,个性化医疗将成为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基因测序等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效提高疗效。
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化学合成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生物制药逐渐成为医疗领域的新宠。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品,是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多肽、抗体等)为活性成分的制药产品。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物制药的技术现状1. 生物制药生产技术目前,生物制药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制备体积较小的肽类药品和蛋白质药品的首选技术。
2. 生物制药药物分子生物制药的药物分子主要由蛋白质、多肽和抗体构成。
蛋白质是复合的,这就使得制定药剂时需要考虑非常复杂的因素。
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制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合成、纯化和赋予特定的功能。
多肽药物分子相对较小,制备流程也更简单。
3. 生物制药药剂类型生物制药药剂类型包括注射剂、冻干剂和口服制剂等。
注射剂是生物制药的主要剂型,且药剂质量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二、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趋势1. 个体化定制药物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特定的基因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药物。
基于基因组分析,药物可以被设定为适合特定个体的药物,有效性得到提高,副作用得到减小。
这能够促进生物制药的进一步发展。
2. 特异性制剂特异性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药,在制备和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抗体结合特定的分子靶点,可以设计出仅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起作用的生物制药,从而提高药物效果,减少副作用。
3. 开发新的制药方法传统的生物制药制剂生产方法,如发酵、细胞培养等,存在一些问题。
最近几年,利用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现代 biotech 技术,可能会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药物发现和创新领域。
比如,利用人类肠道微生态研究,可以发现一些新的、优异的蛋白质药物产品。
总体来看,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生物制药将会为全球的医药产业带来更多的前景和机会。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技术也逐渐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大热点领域。
生物制药产品通过细胞或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制造而成,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安全性,对人体作用快、副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因此,生物制药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1.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尽管生物制药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在技术上有着较高的门槛,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大规模生产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普及的设备成本的降低,使得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从进入市场到取得成功的时间逐渐缩短,这对生物制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利好的消息。
2.生物制药产品市场持续扩大另一方面,生物制药产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并保持稳定的增长。
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亿美元,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这也会为生物制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3.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推动生物制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单克隆抗体技术、重组蛋白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应用,生物制药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随着遗传工程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
二、未来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将加速向创新技术领域迈进,如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将给往后的药物研制和生产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2.产业链整合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在产业链中不断求进,提高产业链的完整度,加强生产能力和科研力度。
通过利用传统的药品原料制药、临床研究、医疗保险、研发等多个环节,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更强的提升。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在当今世界卫生事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制造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具有高效、高质量、高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强等优势。
本文将对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生物制药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生产制备药品的一种新型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不断推进,生物制药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细菌、真菌等生长直接制取天然物质来制药,如青霉素的生产。
第二阶段:生物制药的生产开始使用大肠杆菌等细胞进行重组DNA技术,大量生产人类生长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蛋白质类药物。
第三阶段: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细胞表达的人源化蛋白质开始商业化,如Fusion蛋白、表达单克隆抗体。
第四阶段:基础科学新技术为生物制药开发奠定了积极基础,蛋白质组、组学技术、单细胞分析等技术为生物制药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生物制药技术的现状1、抗体药物市场日趋旺盛目前,世界范围内制药公司逐渐将转向生物技术制药研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抗体药物研究。
现如今,抗体药物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的“明星产品”。
其具有作用特异、高效、低毒性、小剂量、长效等特性,成为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成熟和新兴市场中,抗体药物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成本较高。
但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单克隆抗体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且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确立,一些重要单克隆抗体已悄然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千亿级“明星产品”。
3、新型生物制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在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新型制备技术如CRISPR、基因光开关技术、基因修饰技术等不断涌现。
这些技术拥有基因精准定位和修改能力,能够对人或动物基因进行精确调整或调控,将进一步丰富生物制药技术的手段和层次。
生物制药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

生物制药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制药技术已成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药研发途径。
本文将探讨当前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和参考。
一、生物制药技术研究现状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的核心基础,通常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和修饰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可控的特点在抗癌、抗炎、抗感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是制药生产的必要手段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系的筛选和大规模培养。
目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足以支持几乎所有生物制药产品的生产水平,为各大制药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生物工艺学生物工艺学是生物制药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发酵和纯化等方面。
目前,基于基因改良和细胞培养等技术的生物反应器设计和优化已成为生产生物制药品的关键,可有效提高产量和纯度。
4. 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始终是制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技术上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提高科技附加值一直是制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充足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高质量创新药物。
二、未来趋势1. 基因低成本测序技术基因低成本测序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除了有助于生物制药研究外,基因低成本测序技术也将改变临床医疗的方式,使医生能够在遗传学、药物筛选等方面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2. 全球化合作未来生物制药技术研究的趋势是合作必成,各大生物制药公司将会协同发展、分享资源、加强合作。
全球多国科研机构、生物制药公司和制药企业将会建立全球化的合作网络,建立起更全面、更完整的生物制药技术研究体系。
3. 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未来生物制药技术研究的另一大趋势。
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取得了极大进展的生物医学将走向十分精细化的方向,以癌症和糖尿病等为代表的各种疾病的基因型和表型研究将能够更为准确地制定个体治疗方案,推动人体基因组研究更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首先通过分析其主要药物和药物趋势,紧接着了解它的市场和发展问题,以及技术研究对策和产业现状。
Summary:Bio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s a high-tech, first by analyzing the major drugs and drug trends, followed by the market and understand it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industry status .关键字:主要药物市场概况发展面临问题技术研究对策产业现状和发展Keyword:Major drug,Market,Problems facing the development,Research measures,Industry status and development生物制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现代生物工程,即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DNA进行切割、连接、改造,生产出传统制药技术难以获得的生物药品。
三十多年来,生物制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疗业、制药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生物制药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兴产业。
一.生物制药的主要药物就目前来看, 生物制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向:1. 肿瘤在全世界肿瘤死亡率居首位, 美国每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为100万, 死于肿瘤者达54. 7 万。
用于肿瘤的治疗费用1020 亿美元。
肿瘤是多机制的复杂疾病, 目前仍用早年在期诊断、放疗、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
今后lO年抗肿瘤生物药物会急剧增加。
如应用基因工程抗体抑制肿瘤, 应用导向IL一2受体的融合毒素治疗CTCL肿瘤, 应用基因治疗法治疗肿瘤(如应用C 一干扰素基因治疗骨髓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frNMPs)可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阻止肿瘤生长与转移。
这类抑制剂有可能成为广谱抗肿瘤治疗剂, 已有3 种化合物进入临床试验。
2、神经退化性疾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脑中风及脊椎外伤的生物技术药物治疗,胰岛素生长因子rh IGF) l已进入Ó 期临床。
神经生长因子( NGF) 和BDNF(脑源神经营养因子) 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 肌萎缩硬化症, 均已进入Ó 期临床。
美国每年有中风患者60 万, 死于中风的人数达l5 万。
中风症的有效防治药物不多。
尤其是可治疗不可逆脑损伤的药物更少,Cerestal已证明对中风患者的脑力能有明显改善和稳定作用, 现已进入Ó 期临床。
Gen en tech的溶栓活性酶: ( activase重组tPX )用于中风患者治疗, 可以消除症状30%。
3.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炎症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 如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4OOO万, 每年医疗费达上千亿美元, 一些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攻克这类疾病。
如G enen tech 公司研究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 E 用于治疗哮喘, 已进入Ò 期临床;Cetor s公司研制一种TNF - A 抗体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达80% 。
Ch iton公司的B- 干扰素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病。
还有的公司在应用基因疗法治疗糖尿病, 如将胰岛素基因导人患者的皮肤细胞, 再将细胞注人人体, 使工程细胞产生全程胰岛素供应。
二.目前生物制药药物的趋势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生物制药的发展初期都是表达一些分子量较小、结构简单的蛋白质, 如胰岛素、干扰素或集落刺激因子, 氨基酸残基都在以下, 一般只有对二硫键甚至没有二硫键, 因此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既经济又简便。
但是, 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是从细胞因子等激动剂为主的产品, 转变为以拮抗作用为主的新生物技术药物, 如天然拮抗剂、中和作用的单抗如、拮抗剂受体一融合蛋白, 一一蛋白水解酶抑制剂、抑制与细胞融合的等。
越来越多的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功能性蛋白得到开发, 如抗体。
2.治疗性抗体发展迅猛由于抗体分子与靶标抗原具有高度特异的亲和力, 抗体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专一性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成为各大制药公司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年批准了第一个治疗性鼠源单抗川竹用于防止肾移植的超急性排斥。
但是, 随后抗体药物的开发却陷人低潮, 在将近年的时间内, 都没有批准治疗性抗体药物。
主要原因是在这段时间内, 许多用于临床治疗试验的单抗均源自小鼠细胞, 这些鼠源单抗在临床试验中疗效很不理想, 存在以下缺点半寿期很短, 只有一小时, 远小于完整人源抗体的半寿期天, 在人体中易被清除。
人体免疫细胞受体结合鼠舀的段的能力很差, 不能有效引发抗体依赖性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 即不能发挥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反复使用鼠源单抗会产生人抗鼠抗体认, 反应可以有效快速地破坏这种鼠源单抗, 并且反应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3.分子大、结构复杂的蛋白质的生产许多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溶酶体贮积病、肺囊性纤维化等都是难于治愈危及生命的疾病, 其病因都是基因突变等导致体内缺乏某种生理活动代谢过程所需要的酶。
这些酶都是分子量大、结构非常复杂的蛋白质, 在基因工程时代到来之前, 有的只能通过从人体血液或组织中提取才能获得, 不仅来技术可以制备人源抗体, 这些技术又为治疗性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么刃年勺批准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单抗, 就是使用噬菌体显示技术构建的人源抗体, 标志着治疗性抗体的研究与开发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些药物在治疗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器官移植排斥、防治病毒感染、抗血小板凝聚等方面表现出非常理想的疗效。
三、生物制药市场概况1、国际生物技术药品市场发展迅猛。
2000年全球医药产业市场预计共3000~3250亿美元,其中生物制药市场240~260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的8%,而市场占有率仍以EPO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为最大,占全球整个生物技术市场28%;其次为胰岛素(insulin)占18%;干扰素(interferon)及集落刺激因子各占15%,人生长激素占11%;纤维蛋白溶酸原活化剂占4%,其它药品类占9%。
在发达国家,医药工业已成为蓬勃发展的庞大产业,而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愈来愈成为医药产业中的焦点。
目前全世界约有36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有人预测到2025年美国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将达到25200亿美元,欧洲国家在5年内也将达到3360亿美元,日本到2010年将达到2080亿美元。
2、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也是令人瞩目的。
政府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中给予了优惠和扶持;国内各大企业为生物技术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我国金融界也积极参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许多有实力的公司进行了生物技术开发,并且从金融市场融资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我国现有200多个单位在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有14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从事生物医药制品的开发,预计2000年全国生物制药年产值将达72亿元。
四.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国际生物医药发展形势的推动下,政策强调“必须抓住世界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将生物产业培育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经济中,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达到70%以上,政策同时强调把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放在首位。
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地方也先后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园,出台了许多扶持生物医药的优惠政策。
各大型医药企业行及业外资本,也纷纷积极介入生物医药行业。
生物医药已经成为投资热点。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世界相比,差距仍很大,处于实力较弱、发展较快的产业化初期。
该时期的特点是:1)生物技术药物发展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都高于化药和中药;2)与后两者相比,生物技术药物药在中国市场内,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此,生物技术药物具有高附加值及高收益等市场优势。
2009年,我国生物药物已突破4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2%,远远高于化药和中药。
五.我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问题1,关税下调给国产生物药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入世使外药进入中国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进口药品在我国医药市场所占份额大幅攀升, 洋药的大量涌入势必严重冲击年轻的中国生物制药产业。
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 在今后的10 年内, 我国制剂药品进口的关税将从20% 减到6.5%, 而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等方面都无法与国外大公司抗衡, 人世将使得国内的生物制药企业失去靠关税政策保护下的竞争力。
2,外资企业蚕食国内医药市场的速度进一步加剧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军我国。
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可以享受特殊的优惠政策, 加上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致使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3,新药开发投入不够带来的压力生物药品的开发费用是惊人的, 美国仅1997 年对生物工程的风险投资就已超过500 亿美元, 并以每年50 亿美元的速度追加。
由于国力所限, 我国十几年来对生物制药的总投入还不到100 亿元人民币。
开发经费上的捉襟见肘使得我国在新产品的研究上极其缺乏竞争力, 新药开发进程缓慢。
有时因经费的原因导致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药品专利权, 使得国内的前期开发投资落空。
六、生物制药技术研究对策1.引进风险资金。
科技创新与企业运营规模是生物制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两个主要手段。
然而新药的三发往往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据统计,仅1999 年,美国医药企业销售额的20.8%用于了新药的研发,而同期的用于美国电讯业的研发费为 5.7%,其他行业的研发费甚至更低, 新药研发的资金需求可见一斑。
随着WTO 的加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成为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过去传统的各自为阵的小本经营与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需求, 面对新的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只有引进风险资金,才能有效地扩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化的转变。
2.建立吸引人才机制。
目前,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人力资本集约,而不是设备集约。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和企业都是市场的主体,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
人力资源应通过市场,在利益的驱动下实现优化配置。
因此,能否在利益驱动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生物医药技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健全市场机制。
3.如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健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避免过度竞争,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