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手册【精编版】

机械设备维修手册【精编版】
机械设备维修手册【精编版】

机械设备维修手册

第一章概述

本手册是维修部技术人员和维修工的作业参考书,其资料来源有:

1.设备随机说明书;

2.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的部分管理文件;

3.机械修理及工艺技术等参考书藉.

本手册由计划室整理,内容难免有不详及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事补充修正.

第二章机械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程序

1.目的

建立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规范设备检修维护的管理程序、目标、内容和方式,保证设备检修维护活动有计划、高

效率地进行,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运行的需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全厂机械设备包括移动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

3.引用文件

《机械设备管理程序》

《机械设备检修维护规程》

4.设备维修的目标

4.1 提高设备可靠性系数:通过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巡检监测、适时维修、更新改造等活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可靠性系数。

4.2 降低维修成本:通过预防性维修活动,对设备进行恰

当的、适时的维修,以合理控制人力、材料、工器具等费用要素。

5.设备检修维护的管理模式

5.1 实行全员参与的预防预知维修体系(简称PPM),以巡检、计划、执行、改善提高的程序开展维修活动。见PPM 流程图

6.部门职责

6.1 维修部

维修部是公司机械设备维修的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预防性维修体系。

6.2 设备使用部门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责任范围内的维修工作,停机检修时,在维修部的组织下有计划地参加维修。

7.巡检

7.1技术巡检

7.1.1维修部计划室设2名巡检工程师/技术员,分区域对全厂生产设备进行巡检(主要是机械部分),机械工程师、主管分别对重要设备进行巡检。通过巡检及时发现事故预兆,提出初步处理方案,为下达工作命令单提供依据,以便及时组织维修,迅速排除故障隐患,为计划工程师编制年、周计划提供依据以便合理安排时间和维修内容,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

7.1.2维修部设备巡检工程师/技术员依据《巡检工程师/技术员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

7.2设备润滑巡检

7.2.1维修部设备润滑执行“五定”原则:即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以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7.2.2维修部润滑工程师必须依据《润滑工程师作业指导书》开展工作。

7.3生产岗位巡检

7.3.1生产部的巡检工必须严格依据其《岗位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超负荷运转。

7.3.2生产部的巡检工要认真巡视设备,随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如实填写设备运行记录。

7.3.3生产部的巡检工通过一定的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设备性能和设备维护知识。

7.4巡检记录和报告

巡检工程师/技术员、润滑巡检工和岗位巡检工必须及时认真地填写巡检记录、交接班记录。

8.计划

8.1计划的组织机构

维修部设计划工程师及计划主管,负责维修计划及与维

修计划相关的文件制定。原则上所有的维修计划均以维修工作命令单的形式执行。

8.2维修计划的编制依据

维修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预维修计划、巡检工程师/技术员的报告、设备使用部门的维修申请、其它安排。

8.3计划的种类

8.3.1年度大修计划:单项维修费用超过伍万元(暂定)的项目,由维修部在每年的12月5日前上报,经生产副总和常务副总审核后方可执行。

8.3.2月检修计划:由维修部于每月的28日前编制出下个月的维修计划。

8.3.3周检修计划:维修部应将月计划分解成周计划来执行。

8.3.4紧急计划:在发生突发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制定的维修计划。

8.4计划的级别:

维修部计划工程师在巡检工程师/技术员和设备使用单位提交的“维修申请单”基础上,应对设备实际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并根据允许停机时间及生产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计划的级别,并编制维修工作命令单。

8.4.1 一级状态:可下次停机时执行,一般指停窑;

8.4.2 二级状态:可一个月以后执行;

8.4.3 三级状态:可一周以后至一个月以内执行;

8.4.4 四级状态:可一周以内执行;

8.4.5 五级状态:立即执行。

8.5计划的内容

8.5.1机械设备检修维护规程,由维修部编制,规范设备的维修技术方案及质量验收标准。

8.5.2维修安全计划,由维修部编制,并得到工艺部的指导。

8.5.3人工、材料、工具计划。

8.5.4外协维修计划:对超出公司现有维修技术或维修力量的工作,经生产副总批准后可外协维修,维修部负责外协维修的经济分析、分承包方的选择与人员工作安排。

8.5.5时间计划:明确工作开始及结束的时间。

9.执行

9.1维修部的机修工段负责具体执行维修工作命令单。

9.2机修工段应根据工作命令单的要求,精心组织、调配人力资源,及时将工作命令单落实到人。

9.3每个维修项目必须指定一名主修人员,对维修质量、进度、安全负有责任。

9.4停机前,必须将所有需要的材料备件、工器具、安全用品等准备就绪。

9.5维修人员应认真阅读消化检修维护规程及安全作业计划,重要/重大的维修项目,技术人员应现场作技术交底与技术指导。

9.6维修工作过程中,维修人员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停送电规程,正确穿劳保用品,做到“三不伤害”。

9.7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同时妥善保管好现场材料备件、工器具等。

9.8维修结束后,维修工应做到工完场清。

9.8维修过程中,计划人员应现场检查工单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为今后制定维修计划总结经验。

9.9工作命令单的工作内容完成后,机修工段应及时将工作命令单的实际执行结果反馈计划室。

10.检查与验收

10.1工作命令单的检修内容完成后,维修部应组织试车及验收,参加人员包括主修、技术负责人、设备使用部门人员。

10.2验收标准:设备检修维护规程、相关技术要求、试车结果等。

10.3经检查确认或试车合格后,验收人员须在工作命令单上签字认可,否则视为未完项目。

10.4未经过验收确认的项目,设备不得投入运行。

11.改善与提高

11.1维修任务完成后,计划人员应认真做好维修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设备技术档案),对于外协项目由维修单位填写并提交维修记录,该记录须经计划人员签字确认。

11.2维修部计划室负责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及改进措施。

11.3维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维修成本进行分析,对工时定额及材料、工器具等成本要素进行优化调整,以降低维修成本。

11.4总结零部件磨损/失效规律,确定合理的备品备件储备定额。

11.5修改巡检标准,改善PPM工作流程。

11.6提出新的培训需求。

11.7对更换下来的零部件进行修旧利废等处理。

12.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

12.1维修部资料管理人员必须确保技术档案的有效性,完整性。

12.2改造或新增加设备的技术档案都必须送交维修部资料管理人员处保管、复印、存档。

12.3维修部资料管理人员依据《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作业指导书》工作。

13.设备的现场管理

13.1巡检工、润滑工、维修工密切配合,应保持设备和环境卫生清洁,做到“四无”“六不漏”即无积物、无杂物、无松动、无油污;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风、不漏电、不漏物料。

13.2工厂卫生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监督。

14.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

14.1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和事故,生产部巡检工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要求及时上报并记录。

14.2维修部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检修。

14.3生产部要积极协助维修部处理故障和事故。

14.5事故分析小组要及时组织对事故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查明责任,订出预防措施,并详细填写《设备事故报告》。

15.附则:

15.1本程序由维修部起草并归口管理。

15.2本程序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第三章设备维修安全规程

一、挂牌上锁程序

(德阳利森水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2007年6月20日发)

1目的

凡是在有可能对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上进行检修检查作业(如进入密闭容器内或检修旋转设备时等),必须切断该设备上所有的能量源(包括电源、气源等)并进行有效上

锁控制,以防止作业时设备突然启动,从而保证检修检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2相关人员

现场检修人员、现场维修负责人员、中控室操作员、电工

3步骤

3.1确定需停电上锁的设备

根据检修工作的需要,由维修现场负责人确定应停电上锁的设备,凡是有可能对人员安全造成危险的设备均属上锁范围。

3.2设备停电

由维修负责人通知中控室,将相关设备断电。

3.3上锁

上锁设备要求:

对低压设备,必须将相应的ICV上锁

对中压控制的设备,合上相关中压设备地刀后在将相应的中压柜上锁。

ICV的上锁:

首先由检修人员将现场的ICV停下,然后由检修人员自己上锁,钥匙由检修人员保留。

电气室中压柜的上锁:首先由检修人员用对讲机通知电工,在电工的陪同下进入相应电气室,首先在上锁登记表上登记,然后由现场检修人员在电工指定的位置上锁,钥匙由上锁人员自己保持。

上锁确认

将设备上锁后,对上锁情况应进行有效确认,并进行试验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3.4解锁

检修工作结束后,清理好检修现场,由上锁人员解开上锁设备,到电气室去解锁的人员还应在上锁登记表上将自己的名字注销。现场解锁及试车后通知中控室。

3.5对于没有正确执行该程序的人员或是任何忽视挂牌上锁程序人员将视其情节轻重将分别受到扣分或直接经济处罚。

二、钳工作业安全规程

1.一般规定

1.1在检修运动的机械设备时,必须断电停机,且在设备主控开关上挂牌并上锁或派专人负责。

1.2必须对运转时会对作业造成危险的相关设备实行断电停机并挂牌上锁。

1.3必须确认设备已完全停止,对制动系统可靠性不能完全确认或维修时可能改变系统受力稳定性的维修作业,应

另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后才能作业;

1.4作业场所及交通通道应经常保持清洁,畅通无阻;零部件摆放要整齐平稳;

1.5操作人员在2米以上施工时,要佩戴安全带和采取防护措施;

1.6两人以上共同操作,必须有主有从,必须指定一人为主修;互相关照,密切配合;

1.7装卸或搬运工具、工件时应认真仔细;需用吊车时,必须与吊车司机和挂钩人员配合协作;吊装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并有安全保护措施;

1.8使用砂轮机、钻床、手电钻、油压机、电炉、电烙铁等设备、工具时,必须熟悉其性能、操作方法,并严格遵守它门的操作维护规程;

1.9修理机械设备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变压器要解除电压;若有气、水阀门,也应关好,然后才能进行修理;

1.10机械设备修好后,要将防护罩装好;

1.11工作时要按要求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女工的辫发必须放入帽内;

1.12工完场清:工作结束后,关闭工具电源;整理好工具、工件,清理环境卫生。

2.安全技术要求及规定

2.1工作前必须检查所用的工具(扁铲、凿子、刮刀、冲子、锤柄等),不得有裂纹、毛刺,大小锤柄要装牢,手据松紧要适宜,挫刀必须有柄;

2.2手工作业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眼睛不得离工件太近;不准用口吹和用手摸金属屑沫;

2.3使用大锤时,拿锤的人与拿扁铲的人不准站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业,以免锤头脱出伤人;

2.4划线时,工件必须摆放平稳;严禁在运转的工件上划线;划线用的划针和圆规,用完后必须戴上保护套,避免刺伤

人;严禁将划针放在衣袋内;

2.5不准戴手套进行铲削工作,手心出汗或有油时,要及时擦干,避免手锤或扁铲飞出伤人;

2.6握手锤必须握在锤柄的端部,不能离锤太近,避免碰伤;严禁戴手套操作和将锉刀扳手当作手锤使用;

2.7严禁使用锉柄破裂或不带柄的锉刀,在锉削过程中,要避免锉柄碰着工件,使其脱落造成事故;

2.8不得用大锤直接打击脆性材料如轴承等。

2.9攻丝时用力要稳,不要过猛,以免损坏丝锥或把手碰伤;攻盲孔时,不要让丝锥接触孔底;

2.10套丝时,必须把工件牢固地夹在夹具上,严禁手持工件套丝;

2.11使用扳手时,只充许向里拉,不能往外推,以防扳手脱落,身体失去平衡,造成事故;

2.12使用扳手时,扳手开口宽度要恰好和螺帽配合,以防止滑落造成事故;

2.13使用虎钳工作时,必须将工作物钳入三分之二虎钳内及靠近中心处,以免损坏虎钳或工件跳出伤人;夹小工件时,手指要离开钳子少许,以免夹伤;

2.14在钳工工作台上相对作业时,中间需设防护网,或采取相应措施;

2.15清冼设备时,尽量避免用汽油,如用汽油清冼,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2.16进入设备内部检修时,应使用安全灯,并设置通风装置;

2.17进入高温设备检修时,应穿好石棉制品;

2.18用盐酸等酸冼时,应避免和皮肤接触;

2.19特殊场所,如煤磨系统、库房等,必须有动火证才能进行产生火花的作业(如磨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