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

合集下载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完善自我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问题一:你非常认识或了解自己吗?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一、认识自我
1、斯芬克斯之谜 神的箴言“人,认识你自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为神的使者,她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谜语来告诫人们:作为人, 你必须要认识你自己!
人有认识自己的需求,人有认识自己的能力,人有认识自己的使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第二,遵循认识自我的原则 原则一,认识自我必须是辩证的,不能非此即彼。 原则二,认识自我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弄虚作假。。 原则三,认识自我必须是动态的,不能固步自封。 原则四,认识自我必须是实践的,不能闭门造车。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怎样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突破自我设障的行动练习
行动练习二: 今天,把自己多年来积压不敢说出来的
意见,直接告诉你的家人、朋友或同学。怎 么,你害怕?好吧,把你认为最坏的结果写 出来。然后,你一定要真诚坦率地把自己的 想法说出来,对照上面你自己预料的结果, 请思考,真的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糟糕吗?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平心静气,让心 理的杂念减少。然后放松身体,调缓呼吸,想象自己 沿着一个楼梯向下走,在楼梯拐角处有一面大镜子。 在想象中,你在镜子中看到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另一 个面目,另一种形态,不要想应该是什么样子,只要 等着这个镜子中形象慢慢地清晰起来。这镜子出现的 现象,就是自己心的形象容貌。 (动物,其他性别,植物……)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自我接纳的练习
练习二: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放松。想象一个曾 经是令自己不堪或沮丧的场面,看见那时候的自己 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看到他的眼睛和表情。然 后,从心里发出一束光送给他,再从心里送一些爱 出去给他,这时候的他应该会显得比较自然和放松 了。然后,你在心里对他说:“我接纳你。你是我 生命的一部分。感谢你给我的支持和帮助,从这次 经验中我学到了很多,而且,无论你做过什么,我 都会一直支持你,接纳你,我会把你放在我的心里 并和我融为一体。”想象对面的自己一点点走近, 直到两人心贴着心,最后完全合为一体。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

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关键信息项:1、自我认识的定义与范畴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优点和缺点的认知对自身价值观和信念的理解对自身兴趣和激情的发掘2、自我接纳的内涵与表现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自身不完美的方面停止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以积极心态看待自身特质3、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的相互关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是接纳的基础接纳促进更深入的认识两者共同对个人成长的影响4、实现真正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的方法与途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省与反思寻求他人反馈学习心理学知识实践自我关爱5、阻碍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的因素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比较和外界评价过去的创伤和负面经历固定型思维模式6、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焦虑和抑郁提升自尊和自信改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11 自我认识的定义与范畴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它不仅包括对自身外在特征如外貌、身体状况的认识,更涵盖了对内在特质如性格、情绪、智力、能力等的洞察。

111 对自身优点和缺点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能增强自信,发挥优势;而清晰认识自身的缺点有助于自我改进和成长。

这需要我们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不夸大也不缩小。

112 对自身价值观和信念的理解价值观和信念是指导我们行为和决策的核心。

通过反思自己在各种情境中的选择和反应,我们能够明晰自己坚守的价值准则和深信不疑的理念。

113 对自身兴趣和激情的发掘兴趣是我们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活动,激情则是强烈的内在驱动。

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所在,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满足感。

12 自我接纳的内涵与表现自我接纳意味着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不完美的地方。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作文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作文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超越自我的作文英文回答:
I believe that recognizing and accepting oneself is the first step to transcending oneself.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who we are, our strengths, weaknesses, and our unique qualities. For example, I used to be very critical
of myself and would often compare myself to others. However, I've learned to accept my flaws and embrace my
individuality. This has allowed me to grow and become more confident in myself.
中文回答:
我相信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超越自我的第一步。

了解自己,我
们的优点,缺点和独特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我过去总是
很挑剔自己,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但是,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
缺点,拥抱自己的个性。

这让我能够成长,变得更加自信。

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征文

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征文

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征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以及征文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些关注点都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求而产生的。

在今天的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确定的未来让人们更需要关注自我,了解自我,并能够接纳自我。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对这些主题的思考。

关爱自我关爱自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当我们感到疲惫、不安或者沮丧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令自己愉悦的事情。

这些可以包括:阅读一本好书,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听音乐,或者去一次旅游。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能够让我们放松且感觉良好的环境。

另外,我们也需要把握每一个机会去和自己交流,增强对自己的认知并培养自己的情感。

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牢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质,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了解自己,意味着我们要进行自我审查,找到自己的弱点,积极改进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

接纳自我接纳自我,意味着我们要忠实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必须记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缺点和瑕疵。

接纳自我,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还可以更快地适应变化,积极应对生活的挑战。

发展自我发展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我们必须不断地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潜力。

这些包括自我学习、成长和探索。

我们需要持续挑战自己,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技能,重点是注重成长和改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中拥有更好的位置和更高的声誉。

总之,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和发展自我都很重要。

这些都是我们的内在需求和社会责任,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互动。

它们将帮助我们实现个人的发展,并与家人、朋友和社会取得更好的联系。

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主题班会教案

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正确认识自我1.1 活动名称:寻找自己的亮点1.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增强自信心。

1.3 活动步骤:1.3.1 学生写下自己认为最擅长的一件事,可以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或者其他方面的。

1.3.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亮点,大家对其进行点赞和鼓励。

1.3.3 教师总结,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学会欣赏自己。

第二章:接纳自我2.1 活动名称:我的自画像2.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外貌、性格等各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2.3 活动步骤:2.3.1 学生每人绘制一幅自画像,可以是漫画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2.3.2 学生互相展示自画像,分享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2.3.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大家努力改进。

第三章:自我肯定3.1 活动名称:肯定日记3.2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肯定,提高自尊心。

3.3 活动步骤:3.3.2 学生互相分享日记中的亮点,大家对其进行点赞和鼓励。

3.3.3 教师总结,强调自我肯定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继续坚持。

第四章:消除自我烦恼4.1 活动名称:心情分享会4.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解决自我烦恼。

4.3 活动步骤:4.3.1 学生写下自己最近的烦恼,可以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或者其他方面的。

4.3.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烦恼,大家一起为其出谋划策。

4.3.3 教师总结,强调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共同解决。

第五章:塑造美好自我5.1 活动名称:我的梦想树5.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激发前进的动力。

5.3 活动步骤:5.3.1 学生绘制一棵梦想树,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写在树上。

5.3.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梦想,大家一起为其加油鼓劲。

5.3.3 教师总结,强调要有信心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第六章:积极心态的重要性6.1 活动名称:积极心态的力量6.2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调整心态。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大学生心理作文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大学生心理作文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大学生心理作文《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篇一《我是个“怪胎”?》在大学生活里,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个怪胎。

你瞧,宿舍里的哥儿几个都喜欢熬夜打游戏,那键盘敲得啪啪直响,还时不时兴奋地嗷嗷叫。

可我呢,天一黑,眼皮就开始打架,到了十点就想往被窝里钻。

就像那次宿舍团建,大家打算通宵开黑,我本来也答应得好好的。

可真到了晚上,他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坐在电脑前,我却困得像条死狗。

强撑着玩了一会儿,我那操作简直不忍直视,反应慢得像蜗牛。

在他们热火朝天地喊着“上啊上啊”的时候,我却在心里默默想着我的小床。

在社交方面,其他人都很擅长在各种聚会场合谈笑风生。

有一回参加社团活动后的聚餐,一张大桌子围满了人。

别人在那聊什么时尚潮流、最新的电子产品,我就像个局外人一样。

我满脑子想的是我在图书馆看到的那本关于古老建筑的书,根本插不上话。

而且我说话还直愣愣的,不会拐弯抹角。

有次我直接指出同学穿的衣服颜色很怪,把人家弄得有点尴尬,我还后知后觉。

我就一直纳闷,为啥我这么不合群呢?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这就是我。

早睡早起让我白天精神饱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像研究那些古建筑的历史文化。

虽然在社交场合不那么能聊时尚和数码,但一聊到我感兴趣的历史建筑,我也能说得头头是道。

篇二《独一无二的我》就说我这奇怪的爱好吧,收藏各种小树叶。

我每次在校园里看到形状特别或者颜色好看的树叶,就忍不住捡起来。

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

一次去操场跑步,看到草地上有一片叶脉特别清晰的枫叶,我眼睛都放光了。

当时周围好多人在踢球跑步,我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冲过去捡,结果差点被一个飞过来的足球砸到脑袋。

把周围同学都吓了一跳,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个外星人。

我还把捡回来的树叶小心地夹在书本里,宿舍桌子上那本被压得有点变形的字典里,全是我珍藏的树叶。

舍友开始总是拿这个调侃我,说我像个老爷爷收集邮票似的。

我一开始还觉得有点难为情,觉得这爱好是不是太幼稚了。

如何发展自我意识演讲稿

如何发展自我意识演讲稿

如何发展自我意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发展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顾名思义,是指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是认识自我、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发展自我意识呢?首先,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审视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因此,我们需要时常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审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努力改进和提升自己。

只有不断地审视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

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优点而自满,要有一个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接纳自己的一切,并且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发展自我意识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发展自我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审视自己,学会接纳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感悟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感悟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感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感悟人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这些特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是,有些人并不接受自己的特点,甚至会因为不接受而对自己产生厌恶感。

这种心态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继而感悟生活。

1. 认识自我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听取他人意见、多与他人沟通等方式来更好地了解自己。

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并且不断尝试改善。

2. 接纳自我了解自己后,我们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不要总是期望自己是完美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相反,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短处,接受它们,甚至发现这些短处也有一些优点。

接受自己的不足,不仅会让我们更加自信,而且也能消除内心的焦虑。

3. 感悟生活通过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我们能够更好地感悟生活。

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既然我们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不足,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接受别人的不足。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平衡。

我们需要在自己身上寻找真正重要的东西,并尝试坚持它们。

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成为固执己见的人,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不要轻易批评别人。

4. 结语最后,我们需要明确一个事实: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感悟生活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改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接受别人,并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错,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前走。

尝试成为最真实的自己,永远不要试图去复制别人的生活方式。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这是成功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关于自我发展自我在一生之中,有四项任务要设法达成,就是: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自我认识“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却非常重要,因此希腊人会在戴菲尔神殿刻上“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

“自我”本身不断在变化,譬如我今天看了一部电影,获得很大的启发,那么看完电影之后的我和之前的我不一样了。

自我认识可以从心理测验、性向测验,或者星座、八字着手,不论使用任何方法,关键在于:要把生命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

想了解自己,可以留意三个问题:“什么事情使我感动?”、“什么人的作为使我羡慕?”、“我对自己满意吗?”当看到一件事情而觉得感动时,立刻把它记下来,因为这是内心的召唤,代表内心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同样的事。

同理,如果项目某个人,代表这个人的作为与引发内心希望向他学习的愿望。

然后问:“我对自己满意吗?”一般而言,人对自己都不太满意,如果试着了解不满意的理由是什么,就能由此找到奋斗的方向。

人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尝试自我的认识,譬如通过自由想象法,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对哪些价值最为珍惜。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这种认识自我的方法是最妥当的,其中喊该了生命的动态开展,因为了解自己的志向存在,就知道未来应该往那里发展。

根据柏拉图的说法,每个人内心当中都有一个精灵,它象是上天为人注定的一个天命,让人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后达成一个目的,完成生命的拼图。

我们每做一个抉择,就好象是加上一片拼图,在尚未完成之前,是无法看到全貌的。

一个人如果想将人生拼成美好的图案,一定要有愿景,如果没有愿景,拿到什么拼什么,最后的成果可能令人难以辨认,有的地方灿烂、有的地方晦涩,整体看来不成一个构图。

现在人们强调生涯规划,正是因为人生需要一个构想或蓝图。

不过,一般人往往将生涯规划局限于事业规划。

但是,不论经营任何事业,最后仍然要退休交棒,又怎么能算是全部的生涯?有写人的生涯规划则是在规划子女的生涯,自己的生命却没有任何发展,这也会造成各种问题。

真正的生涯规划,要由开发自己的潜力着手。

自我定位“定位”指“位置”和“方向”的意思。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在哪里,以及未来往哪里走,因为生命是动态而不是静止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定点。

空子曾在河边,望这流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

”时间是不等人的,每天都不停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即发生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想一想:“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现在位于什么处境?”有一部电影《一九九七势不两立》描写一帮子登山客迷路了,当所有人惊慌失措时,一个人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大多数登山迷路的人,都是因为自责而死的。

”的确,若我们登山迷了路首先应该设法去求生,但是通常我们都是在为自己先前的大意行为而懊恼和悔恨,在还没分辨清楚自己身在何处之前,就先责怪自己,可能因此而丧失斗志,甚至放弃求生的意愿。

通常人在进入社会、找工作,并且安定下来之后,回开始思考“自我定位”的问题。

自我定位需要定期做反省,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自我成长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往往从中年之后才真正的开始。

年轻时的自我成长是具体明确、可以被测量的,譬如:每天念书,知识就会增加。

至于从事其他方面的修行,年轻人的生活经验恐怕还不足以配合。

换言之,年轻时面对的世界比较单纯,自我成长还无法全面展开。

有部电影《城市乡巴佬》描写几个四十岁左右的美国中年男子的故事。

这些人从小遵循父母所教导的方式生活,好好读书、成家里业,到了四十岁面临中年危机。

于是他们利用假期到西部去放牛,因为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牛仔生活充满浪漫的情怀,好象可以模仿祖先的生活而回归根源。

城市人到了乡下,难免显得非常笨拙。

他们要负责把一群牛赶到德州,在这途中发生了不少趣事。

有一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话题聊到人生如何才会快乐。

这些人颇有成就,才四十岁已经实现童年的梦想,但是并不快乐。

大家讨论了很久仍然没有答案,这时,同行中赶了一辈子的老牛仔宣称他知道快乐的秘密。

他举了一根指头说:人生快乐的秘密就在于“1”,只要能够设定一个目标,专心奋斗,就会快乐。

许多人中年以后还能保持求知的渴望,他们的生命经验应该已经相当丰富了,而这正式走向自我成长的最好机会。

事实上,人进入社会后,人生的许多问题才刚刚开始。

很多人听说过孔子的“四十而不惑”都觉得很难理解,因为对一般人而言,通常是四十而大惑,人生的各种问题四十岁后才会涌现。

真正的成长一定要出于自己的意愿,并且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应该再进修、再充实。

自我超越一个人如果可以的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了也很容易失去,因为他的永远都会有新的追求。

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了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可以的追求快乐,结果是当他不屈追求快乐,快乐反而会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往往是在无意中到来的。

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以描写这境界:魁岸了旧乡一只蝴蝶,你越是拿网去捕它,它就飞越快;如果你不理它,它反而会飞来停你肩膀上。

努力追求快乐,本身就是一件不快乐的事,因为追求本身就是代表欲望尚未实现,内心当然会觉得痛苦。

如果不去理会快乐是什么,专心作好自己该做的事,沉浸其中,快乐自然来临,因为快乐是一种由内心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索所能获得的。

一个人若是提升到了一种无私无我的境界,就是自我超越。

通常老年人比较可能到达这种境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历练,拥有比较丰富的见识,对任何事物观察都比较透彻。

譬如,老年人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年轻人通常不理解,但是年纪越大,就会发现这些话的确有他的道理,可以帮助人把自我慢慢消解到群体中、自然界中,甚至整个宇宙中。

宗教信仰对人的期许,也与“自我超越”的目标相符。

自我发展的四个阶段,也多多少少与年龄有关:年轻的时候开始自我认识,学校毕业后要寻找自我定位,中年之后追求自我成长,年老的时候则努力自我超越。

达到超越的境界,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目标。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与自己相处的艺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与自己相处的艺术写在前面的话。

很多人都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希望能战胜自我。

每每听到这里,总是笑曰:你要战胜的“你”在哪里?有怎样的特点?对方总是语塞。

我想很多人有这个想法,其实,人类是有局限性的,很多东西可能是战胜不了的。

比如,我一直想再长高三公分,想了二十多年,还是这样,我不得不接纳了这个事实。

?-?以前出去讲课的时候,往往会讲很多的案例,从今年开始,意识到那些案例听起来确实很有意思,但是,实际操作的人,如果没有能力来理解自己就一定没有能力来理解别人,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所以,我认为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人类的自我认知反应,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自我概念(二)人我关系(三)对现实的想法(四)对未来的想法(一)自我概念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往往会透过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来呈现,有人对自己的表现是肯定和满意,自我价值感很高,有人似乎永远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常会自责或者贬低自己,自我概念显然是偏低的。

一般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可能会描述自己的外表、个性、能力、生活中的角色、某些经历等等,这些都是说明自己的方式。

例如:“我是一个老师,个性比较平和,结婚三年,有一个两岁的小孩,我喜欢我的家庭。

”这样的描述大概是一般的自我介绍,更深入地介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说明。

1、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差别有的人自己认定自己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大的不同,例如,自己觉得自己很开放,很宽容,愿意帮助别人,但是,别人却说自己很保守,对人很计较,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就会有所困惑:到底自己是怎样的情况?如果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便会困惑、焦躁不安。

2、理想的我与真实的我的差距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无法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会出现难过或者自责的现象,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甚至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而否定自己,所以,理想的我和真实的我的差距,使人对自我概念产生负向评价,不过如向积极正像的方向思考,则会产生自我的目标和期待,而成为自我改变的动力。

在自我概念的探索中,我们可以注意当事人的自我价值感,认为这和解决问题有密切的关系,自我价值感高的人容易:①喜欢自己、欣赏自己。

②看重自己、激励自己。

③对事物正向思考。

④勇于尝试和改变。

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低,则会:①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或缺陷。

②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

③过分强调事情的负向结果。

④自我价值建立在某种条件上(如成绩好才有价值)。

⑤喜欢过度为别人承担责任。

说明一下。

理论给人枯燥的印象,实际上,能把这些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的话,那就变得生动起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条件很好,但是生活得并不快乐,而有一些人却恰恰相反;再比如,有的学生考第五名,感觉很不好很受挫折,而有一些人考15名就很快乐,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不符。

一个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有挫折感,达到了自己的期望,甚至有意外的收获时,就会很高兴。

(二)人我关系:自我概念是自我的评价,或是对自我的认象;而人我关系则是人际关系上的某些观念。

对于人我之间地位的高低、互动模式的一种态度,我们用两种概念来说明人我关系。

1、心理地位:沟通分析学派,以“心理地位”的概念来说明人我关系的现象,心理地位共有四种:你好、我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

以这四种不同的心理地位来描述人我关系。

①我好、你好:喜欢自己、愿意分享自己;也欣赏别人、愿意接近别人,人际关系开朗和亲密。

②我好、你不好:看不起别人、操纵别人,自认高人一等,自以为自己重要,自私,人际关系是以我为中心的。

③我不好、你好:觉得别人比较重要,听从别人的意见,而缺乏自己的主见,委屈自己、压抑自己,会讨好别人,人际关系是比较随和的、妥协的或以别人为主的。

④我不好、你不好:否定自己,也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表现持否定态度,但也不欣赏别人,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样糟,人际关系是疏离的、不易亲近的,部分是具有敌意的。

2、依附类型:Bowlby于1958年提到“依附”的概念,后来再根据一些实验研究,而成为研究人格和关系发展的“依附理论”。

主要的概念是婴儿和特定对象(通常是母亲)会发展出强烈和持久的情感连结,“称之为依附关系”,此种关系会发展成情感与认识的内在运作模式,而影响到成长后的人际模式。

Bartholomew和Horowwitz在1991年则将个体对于自我和他人之意象而分为四种依附类型:①安全依附型:自认为自己有价值,而别人也是值得接纳和信任的,用意建立或维持亲密的关系,与人相处融洽。

②焦虑依附类型:对自我是否定的,而对别人则是正向肯定,总觉得别人意见比自己好,需要别人的肯定才能自我肯定,人际关系比较拘谨,喜欢帮助别人,喜欢别人的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