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

合集下载

如何正确读懂药品说明书.docx

如何正确读懂药品说明书.docx

如何正确读懂药品说明书药物的包装内大都有一份比较详尽的有关该药的说明书,可以帮助你对该药的认识,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

说明书的正文内,通常依次分段来说明某一药品诸如成份、适应症、禁忌、副作用、用法用量、贮存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国外进口药还载有药效学、药动学及动物实验的有关资料。

(1)成份:可以为单一的或复方成份,以复方的居多,但多标明是主要成分。

成分的含量有时指药品本身,有时包括制药需要添加的盐类。

该项下有的还加上了性状的描述。

(2)适应症:主要是指某一药物主要适宜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这是由厂商所推荐的临床应用情况,由发证单位审查相关资料核准后才得以刊登的内容,缺乏充分文献作证的功能不应刊登于此项内。

(3)禁忌症:与适应症相对立,是不应使用某一药物的某些情况。

绝对禁忌是完全不能使用的病症,而相对禁忌症是必须十分小心使用的某些病症。

(4)注意事项:此项多半为警语。

其中包括:注意避免滥用;注意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注意防止蓄积中毒;注意年龄、性别及个体差异(如孕妇、哺乳期间、使用的安全性);注意配伍方面的相互作用和与食品等方面的关系等情况。

(5)副作用: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伴同治疗作用出现的其它不需要的作用。

药品不良反应常常包括在此栏内。

有些副作用经过用药一段时间后,身体逐渐适应而慢慢趋向缓和。

(6)用法用量:用法通常是指给药的次数、间隔时间及给药途径。

用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标用的剂量为成人的常用量;儿童用量通常是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全日总量,再标明分次服用。

多简写为毫克/千克/日或mg/kg/d。

根据小儿的实际体重算出全日的总量后再分次给药。

有些中成药用法注明儿童略减字样,这个略减一般是按年龄分成四种,即1岁以下的用成人量的1/4,3岁~4岁用成人量的1/3,4岁~7岁用成人量的1/2,7岁~15岁用成人量的2/3,15岁以上按成人量给药。

(7)贮存:一般在此栏内说明贮存的一些条件和要求。

必须说明一点,药品说明书在你认真阅读和理解之后,并非说明你对该药品就非常了解了。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药物使用的重要参考资料,但对于非医学专业背景的人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内容。

然而,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使用非常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药品说明书。

1. 了解药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首先,要了解药品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

一般而言,药品说明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药理学特性等。

通过熟悉这些部分,您可以更好地理解药品说明书的内容。

2. 关注药品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首先要关注药品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适应症段落介绍了该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而用法用量段落指导了药物的使用方式和剂量。

务必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来使用药物。

3. 注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您预先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时需要避免的情况。

对于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医。

4. 理解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内容也需要引起注意。

注意事项通常包括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儿童和孕妇的用药禁忌以及长期用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药物相互作用部分提醒您在用药期间需要避免与其他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

5. 查阅药理学特性如果您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性感兴趣,可以仔细查阅药品说明书中的药理学特性部分。

这部分内容介绍了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消除特性等。

6. 寻求专业的帮助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说明书,或者您对某些内容无法理解时,可以寻求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们可以帮助您解释和解答相关问题,确保您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

总结起来,解读药品说明书需要细致认真地阅读,并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关键信息。

药品说明书解读技巧

药品说明书解读技巧

药品说明书解读技巧近年来,药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药品说明书则是我们了解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渠道之一。

然而,由于说明书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子,导致很多人在阅读时感到困惑。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药品说明书解读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药品。

一、全文浏览在阅读药品说明书之前,我们应该先进行全文浏览。

通过浏览,我们可以对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基本信息有个大致的了解。

此外,还应注意查看药品的成分、性状以及生产企业等重要信息。

二、重点关注用法用量和服用时间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是确保安全使用的关键。

在药品说明书中,用法用量通常会以特殊的格式和字体突出显示,例如加粗、下划线、斜体等。

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标记,确保正确理解和使用。

另外,药物的服用时间也是很重要的。

在说明书中,通常会规定药物的服用时间,例如饭前或饭后、早晨或晚上等。

正确掌握服用时间,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在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会列举药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禁忌是指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该药品的情况,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

而注意事项则是使用该药品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例如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有慢性疾病史等。

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特别关注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确保我们不会因为个人情况而错误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四、仔细阅读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药品说明书中通常会列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的身体反应,而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应仔细阅读这些内容,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就医或调整用药方案。

五、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尽管我们在阅读药品说明书时采取了以上的技巧,但有时仍然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

此时,我们应该积极与医生或药师沟通,询问相关问题并寻求帮助。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一份重要的医药文献,它包含了关于药物的安全使用和操作说明。

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而言,正确地阅读和理解药品说明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助于读懂药品说明书的技巧和要点。

首先,了解药品说明书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一份典型的药品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药物的名称和分类:说明药品的名称、通用名称以及它所属的治疗类别。

2. 成分与性质:列出药物的活性成分和其他附加成分,并描述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3. 适应症:说明该药物适用于哪些疾病或症状的治疗。

4. 用法与用量:具体说明该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频率。

5.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列出哪些情况下不宜使用该药物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6. 不良反应:描述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区分常见和罕见的反应。

7. 药物相互作用:提醒读者该药物是否与其他药物、食物或饮品存在相互作用。

8. 储存条件:说明药物存放的条件,例如避光、低温等要求。

9. 生产商信息:提供药品的生产商名称和联系方式。

读懂药品说明书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其中的术语和信息。

以下是一些帮助你读懂药品说明书的实用技巧:1. 关注药品的名称和分类:对于同一种疾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药物,因此确保准确地辨认和区分药品名称是非常重要的。

2. 仔细阅读用法与用量:确保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并遵循建议的剂量和频率。

3. 理解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注意说明书中列举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如果有相应的病史或过敏情况,应当避免使用该药物。

4. 注意不良反应:注意说明书中提到的可能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停止使用药物。

5.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该药物与其他药物、食物或饮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

6. 遵循储存条件:为了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按照说明书上的存储条件进行储存。

7.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药品说明书有任何不清楚或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药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

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

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药品说明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因为它包含了药品的用途、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副作用等信息。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药品说明书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看懂药品说明书的小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药品。

一、了解药品名称的含义首先,当您拿到一种药品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它的名称。

这是因为药品的名称通常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例如,药品名称中的缩写,如NSAIDs表示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告诉您这种药品的分类。

此外,药品名称中的词根和后缀,如"algia"表示疼痛,"itis"表示炎症,"olol"表示β受体阻滞剂等,可以为您提供有关药品的更多信息。

二、阅读药品用途部分药品说明书中的第一个部分通常是药品用途,它描述了这种药品的主要医疗用途。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您明确了是否需要这种药品。

2.确保您明确了这种药品的治疗范围及对应的病症。

3.了解药品用途的强度,即这种药品是一种处方药还是一种非处方药。

三、了解药品剂量和使用方式药品的剂量和使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阅读剂量和使用方式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药品的建议使用剂量。

2.了解药品的使用频率。

3.了解药品何时应该服用,例如是否应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

4.了解药品应该如何随身携带,例如是否应该随身携带水瓶以方便服用。

四、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药品说明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部分。

这部分描述了药品的副作用、预防措施以及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阅读药品不良反应部分,了解潜在的危险和副作用。

2.了解药品可能对某些人群或医疗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3.阅读药品注意事项部分,并严格遵守所列出的建议和警告。

五、获取额外的信息阅读药品说明书时,如果您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尝试获取其他额外的信息。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package insert,drug instruction)是药品生产企业提供的包含药理学、毒理学、药效学等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信息,是医生和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个完整的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22项内容。

1.药品名称(drug name):依次包括以下几种名称。

1.1通用名称(generic name):是同一种药品在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内的公有名称,分为:国际通用名称和中文通用名称。

国际通用名称: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药品命名原则,并依据此原则制定了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N)。

INN给予世界各国的药品以通用性和唯一性,因此可理解为国际通用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Chinese Approved Drug Names, CADN):是1997年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出版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规定的药品名称,是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该命名原则规定,中文名尽量与外文名相对应。

可采取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一般以音译为主;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

也就是说药品命名不可“顾名思义”。

我们常用的药品通用名大多为英文通用名的音译名,如阿齐霉素(Azithromycin)、昂丹司琼(Ondansetro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头孢唑林(Cefazolin)、阿米卡星(Amikacin)、阿司匹林(Aspirin)、可待因(Codeine)、地西泮(Diazepam)、地高辛(Digoxin)、阿替洛尔(Atenolol)、吲哚美辛(Indometac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

一文详解药品说明书

一文详解药品说明书

一文详解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医药领域中一份重要的文献资料,旨在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关于药品的详细信息。

它是药品的“身份证”,能够帮助使用者正确用药,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带来的潜在风险。

本文将全面解析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和格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正确使用药品。

一、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信息药品说明书的第一页通常包含以下基本信息:1. 产品名称:药品在市场上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2. 主要成分:药品的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

3. 性状:药品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和包装。

4. 规格: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单位。

5. 适应症:药品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二、药品的临床药理学特性药品说明书紧随基本信息之后,会详细介绍药品的临床药理学特性。

这一部分通常包括:1. 药物分类:将药品根据其主要作用机制、化学结构等分类。

2. 药理作用:解释药品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和途径。

3. 药物动力学: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4. 药效学:阐述药品的疗效、持续时间和剂量关系。

5. 药物相互作用:指出药物与其他药物、食物或饮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给药与使用方法这一部分解释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给药途径。

其中包括:1. 剂量2. 给药途径3. 使用方法和用法:a. 口服:解释药物应如何服用。

例如,空腹还是饭后服用等。

b. 注射:详细描述如何正确注射药物,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要求。

c. 外用:指导药物外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特殊人群的使用注意事项:阐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定人群使用该药物的特殊注意事项。

四、禁忌症、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药品说明书的这一部分重点介绍药物的禁忌症、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以帮助使用者合理用药。

1. 禁忌症:列举禁止使用该药物的情况和疾病。

2. 不良反应:详细解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并分类列举。

3. 预防措施:提醒使用者在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如避免饮酒、避免阳光直射等。

五、贮藏和保质期这一部分介绍药品的贮藏要求和保质期。

看懂药品说明书

看懂药品说明书

看懂药品说明书一、药品的“身份证”药品说明书就像拿到药品的“身份证”。

1、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中文汉字、拼音、英文)、商品名和化学名。

2、药品结构式:决定了药物的一切内在性质。

3、批准文号:具有唯一性,可以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核实,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不符,均可作假药投诉。

二、患者有必要读懂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核准,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具有医学和法律意义的文书。

在服药前不看或者看不懂药品说明书,这就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

看药品说明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看清药品名称:有时一种药品有多种药名,如通用名、商品名、别名等。

药品的通用名称是国家药典采用的法定名称,不论哪个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都只能使用的名称。

商品名称是药厂通过注册受法律保护的专有药名。

患者只要弄清楚药品的通用名,就能避免重复用药,因为一种药只有一个通用名。

(2)掌握适应症:适应症指药品适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3)药物的用法用量很关键:不同的药物分别要求在饭前、饭后或饭时服。

饭前指用餐前半小时,饭后指用餐后15~30分钟,饭时服指用餐的同时服,遵照规定服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的用量,应根据年龄不同而区别。

说明书上的用量大都为成人剂量,60岁以上老人通常用成人剂量的3/4,小儿用药量比成人少,可根据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也可按体重或按体表面积计算用药量。

(4)重视说明书中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5)认真对待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所列的不良反应,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一般发生率很低。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饮酒等。

不要看到说明书上列了一大串不良反应就不敢用药了,在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轻微而又需继续治疗的,可以一边治疗一边观察,同时向医师及药师咨询,较严重的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读药品说明书吃药前,你会看说明书吗?有的人认为只要是医生开的药肯定没问题了,从来不看说明书;有的人生病从不去医院,在药店里买上几盒,看完服用方法,就把说明书扔掉;有的人拿到药会把说明书从头到尾认真研读,最后却被毒副作用吓得不敢吃;还有的在药店里把同类药的说明书对照来看,哪个不良反应少就买哪个……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既是医师、药师和病人治疗用药的依据,也是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向医疗卫生人员和人民群众宣传介绍药品特性、指导合理用药和普及医药知识的主要媒介。

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是药品报请审批的必备资料之一。

生产厂家不只是对药品质量负责,而且对药品的说明书、标签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和真实也要负责。

一个完整的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22项内容,接下来我们带大家逐条解读药品说明书的各项内容:1.药品名称:依次包括:(1)通用名称:由药典委员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报卫生部备案的药品的法定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解读: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的通用名是相同的。

(2)商品名: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

在一个通用名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有多个商品名称。

解读:同一商品名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剂型,这个需要引起注意(3)英文名称和汉语拼音:药品通用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和汉语拼音。

2.成分:依次列出药品活性成份的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等,复方制剂分别列出所含的全部活性成份及其量。

处方中含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辅料的,该项下应当列出该辅料名称。

注射剂应当列出全部辅料名称。

解读:有些药物含有能引起过敏的辅料,有些药物辅料含酒精,近期使用头抱、甲硝唑等药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另外,某些商品名甚至通用名不同的复方制剂含有同一种成分,在使用中应注意不要重复使用。

3.性状:是指药品制剂的物理特征或形态,包括药品的外形、颜色、嗅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解读:发现药物与形状不符的应避免使用。

4.适应症:药品说明书上所标的适应症,是此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后,推荐治疗使用的病症。

此项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常用功能主治”表示。

为药品说明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读:如果是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时,要根据说明书指出的适应证,对照自己的症状选药,如果无法分辨,最好咨询医师或药师。

另外,一般来说,医师用药不能超越该药的适应症,但是由于说明书修订的滞后,某些权威指南可能会推荐个别药物超适应症使用,但是需要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

5.规格:含量规格和包装规格。

解读:一般药品所示的规格不计算酸根的量,如如硫酸庆大霉素只计算庆大霉素的量。

6.用法用量:提供了药品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及疗程等信息,一般来说,临床应用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使用。

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药物说明书上标出的用量一般都是正常成年人用量。

解读:这里解释一下【用法用量】中常见的名词:1)吞服,是指用40〜60 C温开水送下,不应用茶水、牛奶、酒等送服,也不能干吞、掰开或嚼碎;2)饭前服,是指饭前30〜60分钟服;3)饭后服,是指饭后15〜30分钟服;4)空腹服,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5)睡前服,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6)含服,是将药片在口腔中含化,不能嚼碎吞下;7)顿服,是把规定的药量一次性服下。

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如阿奇霉素顿服。

药物本身的特性外,还与用药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关。

应发生率定义如下:十分常见:>10% 常见:>1% <10%偶见:>0.1% <1%罕见:>0.01% <0.1%十分罕见:<0.01%未知:现有数据无法评估其发生频率"是药三分毒” 所有药物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我们选择药品最好选择不良反应轻微的,当没有更好药物替代时,我们要对其保持警惕,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8.禁忌:包含“禁用”和“忌用”之意。

“禁用”就是禁止使用。

例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就要禁用青霉素类药物,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等。

“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

药品标明忌用,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个体差异较大,故没有足够把握,应避免使用。

“慎用”是指谨慎使用,对某些特殊的人群如小儿、老人、孕妇或肝肾功能不全者提出的用药警告。

解读:如果是自行购买的 OTC药物,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如果有相应禁忌症的话,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9.注意事项: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引起注意的有关方面,如果忽视了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带来严重危害。

解读:应重点关注本项,对于【注意事项】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保持警惕,必要时咨询医师或停药。

10.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用药:是指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解读:妊娠期,特别是前三个月应避免使用药物,如果不得不使用,尽量使用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对妊娠期孕妇用药,FDA按药品的安全性将药品分为 A、B、C、D、X五类,妊娠期用药尽量选用A、B级的药物,慎用C、D级的,禁用X级的药物。

大多数药物能分泌到乳汁中,故用药期间最好暂停哺乳或遵说明书,如果必须哺乳的话可在哺乳后给药,以减少乳汁中药物的浓度。

11•儿童用药:儿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解读:18岁以下患者用药应注意此项,儿童的用法用量一般参见【用法用量】。

12.老年用药: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解读:老年患者用药应重点注意此项,部分药物用量与成人相同或见【用法用量】。

13.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体外药物相互作用和体内药物相互作用。

解读:体外药物相互作用主要是指有无理化配伍禁忌,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泡产生及生成其他物质(一般为液体药物,包括输液、注射、雾化吸入等),应避免混在一起使用。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表现为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影响,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应尽量避免联用,如必须联用需调整剂量。

14.药物过量:包含因药物过量可能带来的症状和后果以及临床处理方法。

解读:如果误服药物过量或者正常使用出现此项所包含的症状,应立即停药送往医院,并按照所规定的方法治疗处理。

15.药理毒理:包括药理作用和非临床毒理研究两部分内容。

解读:此部分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毒性反应和毒性作用机制,普通患者无需详细了解。

16.药代动力学:主要介绍药物的体内过程,即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解读:通过此项医师和药师对该药的剂量、用药间隔、适应症的选择和特殊人群用药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17.贮藏:药品的保存方式,合理地保存药品能确保药品质量和药效的稳定性。

解读:药品的贮藏条件直接影响药品质量。

以下向大家解释下一些常见名词的含义:1)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C;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C;冷处系指2 C〜10C; 常温系指0 C〜30 C ;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2)密封保存:指应使用加盖玻璃瓶,或加盖塑料瓶保存。

3)避光保存:指药品应装在棕色瓶等避光容器中保存以避免药物分解。

4)遮光保存:指药品在无光线环境中保存,如存放在遮光纸盒内。

5)干燥保存:药品应远离潮湿环境,必要时可使用干燥剂。

18.包装:一般指药品的每个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

19.有效期:是指药品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能保持质量的最长使用期限,超过这个期限,则不能继续销售、使用,否则按劣药查处。

解读:若注明有效期至XXXX年XX 月,则该药物可以使用至当月最后一天,若注明有效期为 XXXX年XX月XX日,则该药物可使用至当天。

注明有效期为XX年或者XX月则药物可以使用至XX年或者XX月后的前一天,如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13年7月13日,有效期12个月,则该药物可以使用至2014年7月12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药品有效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药品在有效期内外观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也同样是不能使用了。

20.执行标准:有药典、局颁、注册、其他四个执行标准。

21.批准文号: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批准文件上规定该药品的专有编号。

药品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销售该药品。

解读:从批准文号中可以看出该药品的种类,药品说明书中“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

化学药品使用字母“ H',中药使用字母“Z”,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 S”,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J”,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 T”。

许多电视广告的药品没有批准文号的假药,或是国食健字的保健食品,应避免使用,以免危害健康贻误病情。

22.生产企业:提供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客户服务电话、网址等信息,便于直接与生产企业联系。

23.药品批号: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

解读:通过药品生产批号可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在生产阶段,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批产品原料来源、药品形成过程的历史;在药品形成成品后,可以追溯药品的市场去向,药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控制或回收该批药品。

24.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解读:非处方药(OTC)又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处方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