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庙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
她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
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
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
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
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
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
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强。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导游词(2篇)

重庆奉节县白帝城导游词白帝城原名“赤甲城”,西汉居摄三年(公元____年)。
大将公孙述见此地易守难攻便加固城池、后以城内井中有白雾升腾,视为‘白龙献瑞’,使自称“白帝”改城名为白帝城。
公孙述据蜀称帝____年,后被刘秀所灭。
公孙述被灭后蜀人念及他统治巴蜀期间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便在山上修白帝庙以示纪念。
公元2____年,刘备伐吴战败,退守白帝城,遂发生了“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刘备亦死于白帝城永安宫。
明朝正德八年(公元15____年),四川巡抚林浚认为公孙述称帝属大逆不道,不能享受祭祀,便将公孙述塑像毁掉,改把曾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和江神、土地,改店名为“三功饲”。
明嘉靖十二年,巡抚朱廷立和按察司副使张俭等崇敬三国时代的刘备、诸葛亮,便改为祭祀刘备、诸葛亮,改词名为“义正词”、明嘉靖三十六年,巡抚段锦又在祠中加把张飞、关羽及诸葛瞻、诸葛尚的塑像自此,白帝庙成为祭扫蜀国君臣的祠庙。
白帝城现在建筑有____多平方米,大门依然书题“白帝庙”、“白帝城”。
主体建筑明良殿,庄严雄伟,内塑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塑像;西侧武侯祠内则是诸葛亮、诸葛瞻、诸葛尚祖孙三代塑像、新塑《刘备托孤》泥塑群像和《杜甫行吟》大型瓷画,更为白帝城增添了文化内涵、祠前有六角十二柱“观星亭”,造型具有民族风格,传说是诸葛亮夜视星象的地方、白帝城内收藏的文物书画极为丰富。
《诗史堂》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古板木刻像和塑像及部分诗作版本。
书画室”内陈列有周恩来____年书写的《早发白帝城》和现代名家书画作品。
“文物室”内有本地出土文物数百件。
明良殿东西两侧碑林内,陈列有各种书画碑刻七十多件,最早有隋代《龙山公墓志碑》,集南(王羲之)北(索靖)两派书法之精华。
清康熙皇帝的《六言诗碑》亦很有特色。
《凤凰碑》和《竹叶碑》则是别具一格的艺术珍品。
白帝城自古为名胜之地,唐宋以来,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武、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到此游览题咏。
历史:第5课《和同为一家》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任务)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识读“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唐朝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3.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4.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
【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6-27页“天可汗”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1—3题:1.唐太宗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3.“天可汗”的含义是什么?少数民族为什么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议一议:本课课题“和同为一家”的含义是什么?(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族与唐朝关系和睦、友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哪些事件表明了“和同为一家”?2.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有什么疑难问题?【归纳整理】请在下图的空白处填上少数民族的名称,填一个讲一个相关的故事,看谁讲得好?【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09·淮安中考)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具体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突厥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2.(2009·嘉兴中考)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3.(2010·四川宜宾)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0·山东青岛)“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中国公主故事:最成功的女外交官文成公主

中国公主故事:最成功的女外交官文成公主以下是###儿童故事频道相关推荐: | | | | |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
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
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
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
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
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
”16岁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理,朴素大方,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
相传,禄东赞携带众多的黄金、珠宝等,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
不料,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同时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均希望能迎回贤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
为之,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为难。
为了公平合理,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这便是历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也有“五试婚使”之说,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个故事的壁画)。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
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
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
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
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
文成公主的主要事迹

文成公主的主要事迹文成公主的一生相当不幸,他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四十年,孤零零地守了三十一年的活寡,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文成公主的主要事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文成公主汉藏友好的使者——文成公主文成公主(?-680),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
汉族。
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
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
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
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
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亲自迎接,谒见道宗,行子婿之礼。
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文成公主的资料文成公主(公元625年-680年11月1日),藏语名:munchangkungco,在吐蕃被尊称*木萨,唐朝和亲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于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
文成公主生平简介唐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
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为妃,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
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松赞干布大惧,在侯君集率领的唐*主力到达前,松赞干布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带了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
她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
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
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
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
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
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
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强。
文成公主庙导游词简介

文成公主庙导游词简介
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
它位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
藏式建筑的文成公主庙紧贴百丈悬崖,风景幽静,金光闪闪的屋顶光芒四射。
庙四周所有的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都刻着数不清的藏经。
该庙共3层,面积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9.6米。
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
坐像两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两层,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细刻,形象生动。
该庙是一座既有唐代艺术风格又有藏式平顶建筑特点的古式建筑。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宗室女,唐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
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宁,翻日月山,长途跋涉到达拉萨。
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成公主庙坐北朝南,面临溪流,依崖而建,设计巧妙。
庙门旁有一碑石,记载了文成公主庙修建的历史。
庙内殿堂正上方的岩壁上凿刻有九尊浮雕佛像,居中的主佛像便是大日如来佛像。
如来佛像高7.3米,神态栩栩如生,端庄慈祥。
这几十个藏传佛教寺庙,遍布藏、滇、川、青、甘等省区

这⼏⼗个藏传佛教寺庙,遍布藏、滇、川、青、⽢等省区藏传佛教的寺庙作为佛教三⼤⽀派的藏传佛教,由于地处地域⼴阔辽远的青藏⾼原等地,因⽽其寺庙规模庞⼤,宏伟壮丽,再加上周围的雪⼭、荒原,远远望去,让⼈感觉仿佛天上的城市,神秘莫测。
脑海中深深残留的只是那⼀刻的印象,⽆法⽤任何的词语来表达⼼灵的震撼。
这些年来,⾛过了西藏、青海、四川、⽢肃、云南等许多藏传佛教传播的地⽅,也拍摄了数⼗个有名或者⽆名的寺庙,有些寺庙是专程前去探访,有的只是路边惊鸿⼀瞥,留下⼀张影像,到现在也不知道寺庙的名字。
也就这样吧,不管有名还是⽆名,在这⾥展⽰⼀下。
⽂图/⼤狗熊1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虽然不是⼀座纯粹的寺庙,但它是藏传佛教的中⼼,藏族⼈民朝圣的终极⽬的地。
2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寺之⼀,也是班禅活佛住锡之地。
3⼤昭寺拉萨市中⼼⼋廓街的⼤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上的地位。
4⽢丹寺是格鲁派的祖寺。
是格鲁派的祖寺。
5哲蚌寺哲蚌寺是格鲁派六⼤寺庙之⼀,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公⾥的根培乌孜⼭南坡的⼭坳⾥,是藏传佛教最⼤的寺庙。
6⾊拉寺⾊拉寺是格鲁派六⼤寺之⼀,位于拉萨北郊3千⽶处的⾊拉乌孜⼭麓,其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7塔尔寺塔尔寺,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是格鲁派六⼤寺之⼀。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是青海省⾸屈⼀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8拉⼘楞寺拉⼘楞寺,位于⽢肃省⽢南藏族⾃治州夏河县,是格鲁派六⼤寺之⼀。
拉⼘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
9桑耶寺桑耶寺位于西藏扎囊县桑耶镇境内,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座剃度僧⼈出家的寺院。
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布局,中⼼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
10孜珠寺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孜珠⼭上,海拔4800⽶左右,是西藏海拔最⾼的寺院之⼀,也是雍仲苯教最古⽼、最重要的寺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