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方案
2024年砼外观整改方案

2024年砼外观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建筑砼外观整体美观性,加强建筑景观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建筑外观质量,现制定砼外观整改方案。
首先,根据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进行外观整体设计。
然后,对砼外观进行清洗、修补、涂刷等处理,保持建筑外观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建筑外观不仅要注重外观材质的选择和处理,还要强化建筑立面的线条、细节等设计,营造出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感的建筑形象。
在整改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确保外观整改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除了对建筑外观材质和设计进行改善,还要关注建筑的灯光照明、植物装饰等元素,增强建筑外观的整体感和立体感。
通过外观整改,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辨识度和视觉吸引力,提升城市建筑的品质和形象。
同时,建筑外观整改也是对建筑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种提升,可以提高城市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价值,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砼外观整改方案的实施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外观质量,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的视觉体验和居住舒适度。
通过不断优化建筑外观设计和管理,可以打造更加美观、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让城市建筑的外观更加具有时尚感和艺术感,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让每一座城市建筑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 1 页共 1 页。
谈谈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

谈谈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进展,工程实体不仅要求内实,而且还要求外美,给人以美丽、舒适的感觉,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有悼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和隐患,组织专业修补队伍,依据不同部位、不同缺陷类型,采纳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材料进行消缺处理,满意了设计要求,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进展,工程实体不仅要求内实,还要求外美,给人以美丽、舒适的感觉。
然而砼的施工都不行能在特别抱负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缘由,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别,或是气候条件的恶劣,或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造成的混凝土表面发生有悖于“面子工程”要求的外观质量缺陷,但通过恰当的工艺对其进行仔细认真、谨慎的修饰,则也能较好地收到混凝土应有的效果。
一、混凝土裂缝(一)产生缘由及处理措施混凝土中产生裂缝的缘由有许多种,主要缘由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匀称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匀称沉降等。
对于裂缝可用水泥砂浆、环氧胶泥、化学灌浆等方法处理。
(二)裂缝状况流道底板:位置在坝下15m左右,不规章,长度约4m,宽度0.1~0.3mm;左侧导墙裂缝:位置在坝下15m左右,竖向外形不规章,宽度0.5mm的长约1.5m;宽度0.1-0.3mm的长约2m;右侧中墩墙;位置在坝下16m左右,竖向外形不规章,宽度0.5mm的长约1.8m;宽度0.1~0.3mm的长约3m。
(三)缘由分析从浇筑砼时间状况可以看出,导致砼消失裂缝的缘由可能为:1、刚刚浇筑完成的砼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
2、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消失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力量时,即会消失裂缝。
很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猛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整改提升方案

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整改提升方案水泥混凝土外观质量整改提升方案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应根据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作为一个重要分项进行验收。混凝土外观质量是目前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的。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攻关课题。一、总体要求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石子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密度较大,流动度和扩散度较差,骨料相对稳定,而拌合物中最活跃也最难维持稳定的是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组成材料的均匀性是控制好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关键,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就要用混凝土均匀密实性的观点去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去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去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三、混凝土外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存在问题出原因分析局部有小凹坑、缺棱掉角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现象①拆卸墩柱上抱箍造成划伤,拆除模板时模板边角或支架材料碰撞混凝土,会使混凝土的边角损坏或在表面留下划痕。
②邻模板拼装后缝口板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错台。
③模板装拆不慎。模板支立不牢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疏松,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色差较大,有砂痕产生①水的用量过多,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表面会有较多的气泡。
②模板表面涂油过多或油的粘度过大,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③振捣方法不当和浇筑工艺不妥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疏松。
④模板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缝隙比混凝土表面产生钢筋显隐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振捣棒触碰钢筋或模板等现象会使钢筋受到较大的振动或扰动,使得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离析、泌水,或者钢筋的保缺陷修复整改措施㈠外观质量问题⑴混凝土表面局部粗糙,或局部有小凹坑、缺棱掉角现象,致使混凝土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线条不畅,棱角不直,外观不美观,混凝土表面有错台现象。
⑵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气泡、疏松,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表面色差较大,有砂痕产生。
混凝土外观提升方案

混凝土外观提升方案一、问题分析。
咱先来说说混凝土外观现在都有啥毛病,就像给人看病得先知道症状一样。
有时候啊,混凝土表面坑坑洼洼的,像月球表面似的,一点都不平整;还有的时候颜色不均匀,一块深一块浅,就跟花脸猫似的;再有呢,就是会出现一些裂缝,就像脸上长皱纹了,特别影响美观。
二、原材料把控。
1. 水泥。
水泥可是混凝土的“主心骨”啊。
咱们得挑质量好的水泥,那些小作坊生产的、质量没保障的水泥可不能要。
就像找对象得找靠谱的一样,水泥得从正规大厂进,而且要检查它的强度、安定性啥的。
2. 骨料。
骨料就像是混凝土里的“肌肉”。
石子呢,要大小均匀,不能有太多奇形怪状的,不然就会在混凝土里捣乱,让表面不平整。
沙子也得干净,不能有太多泥土杂质,要是沙子不干净啊,就好比人的脸上有脏东西,那混凝土外观肯定好不了。
三、模板工程。
1. 模板选择。
模板就像是给混凝土做造型的“模具”。
咱们得选表面光滑的模板,要是模板本身就坑洼不平,那混凝土出来能好看吗?就像用一个破碗盛饭,饭的形状肯定也不好看。
对于一些要求高的工程,咱可以用钢模板,那家伙,表面又硬又光滑,做出来的混凝土外观肯定差不了。
2. 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的时候可得小心了。
模板之间的拼接要严密,不能有缝隙。
要是有缝隙啊,混凝土就会从缝隙里漏出来,到时候外观就毁了。
这就好比穿衣服,要是衣服破了个洞,多难看啊。
而且模板要安装得牢固,不能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晃来晃去的,不然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波浪纹。
四、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1. 搅拌。
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得严格按照配比来。
各种材料的比例不能乱,就像炒菜放盐一样,放多放少都不行。
搅拌的时间也要够,要是搅拌不均匀,就会导致混凝土颜色不一致,就像把黑颜料和白颜料没搅匀就往墙上涂一样,那肯定花里胡哨的。
2. 运输。
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不能让它在路上“折腾”太久。
时间太长了,混凝土就会开始凝固,到时候再浇筑就不好操作了,而且也会影响外观。
就像送外卖一样,要是在路上耽搁太久,饭菜都凉了,口感就不好了。
提高混凝土柱外观质量合格率

提高混凝土柱外观质量合格率一、工程概况温州奥林匹克体育场项目是一座甲级大型体育建筑,总占地面积22万m²,由50000座的主体育场及位于主体育场西侧的热身场组成,其中主体育场建设占地面积约3.4万m²,总建筑面积7.1万m²。
工程功能为2022年亚运会足球分赛场场地。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为框架结构,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层高较高:首层D~G轴交1~84轴柱高度为7.2~8.8米;顶层F轴或E轴柱高度为6.2~11.3米;2、截面尺寸大:本工程E轴和F轴柱截面尺寸达1200*1200mm,且其余轴线含有大量700*700和800*800mm的框架柱;3、结构设计标准高: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或二级,且框架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并含有大量的型钢柱。
图1—项目结构模型图二、小组简介1.QC小组基本情况表1-小组概况表1庞佳--泥工工长组员100% 02.小组活动计划表表2—小组活动计划表三、选择课题选题理由创优要求高现状需求本工程是温州市首座甲级大型体育建筑,政府关注度较高。
合同要求必须达到浙江省“钱江杯”,并争创“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本工程温州市今后举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的重要载体,业主要求混凝土柱拆模后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业主要求高现场调查发现首次拆模的20根柱子,共出现15处一般质量缺陷,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效果不能满足甲方要求和创优要求。
四、现状调查小组通过讨论确定活动课题后,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对1-3区块拆模后的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分类统计出现的质量缺陷,共计检查40根柱子,240个点,合格率为78.3% ,调查数据汇总详见表3。
表3—高大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缺陷调查统计表序号问题描述检查总数/个不合格数/个合格率/%1柱子箍筋外露40295 2柱子根部蜂窝401757.5 3柱子混凝土鼓胀40392.5 4柱子棱角不清晰、顺直402537.5 5模板接缝错台40392.5根据调查统计表,小组对影响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的缺陷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频率统计表,如表4:表4—高大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缺陷频率统计表根据质量缺陷频率统计表绘制排列图,如图3:图3-高大混凝土柱外观成型质量缺陷排列图结论:由以上两个调查表及排列图可知,“柱子棱角不清晰、顺直”、“柱子根部蜂窝”累计频率达到80.8%,确定为影响混凝土柱外观质量缺陷的主要症结。
混凝土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混凝土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一、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提升混凝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混凝土品质提升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二、原材料选择。
1. 水泥,选用优质水泥,控制其含水量和凝固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骨料,选择坚硬、干净的骨料,控制其粒径分布和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3. 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合理选择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三、施工工艺控制。
1. 搅拌,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浇筑,采用合理的浇筑工艺,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以减少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
3. 养护,严格按照养护标准进行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四、质量控制。
1. 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标准化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2. 混凝土密实度检测,采用超声波检测等先进技术,对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3. 混凝土外观检测,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裂缝、孔洞、色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五、总结。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品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混凝土品质提升工作的开展。
四个措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四个措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模板范本:1. 原材料选择措施(1)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砂石、水泥和掺合料。
(2)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3)采用配合比设计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
2. 施工工艺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浇筑、振捣和养护等各个施工环节。
(2)保持浇筑和振捣过程中的均匀性,防止出现局部振捣不足或过量的情况。
(3)在混凝土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刮平、抹灰或喷涂等,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3.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监测点位,对混凝土外观进行实时监测。
(2)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或修复。
(3)对已完成的混凝土外观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 技术规范控制措施(1)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的详细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理解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3)定期进行技术规范的更新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建筑技术和市场需求。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混凝土:指用水泥、砂、石等材料经混合、浇筑、振实、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人造石材。
2)配合比: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和配合方式。
3)浇筑:指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站或搅拌车等运输工具上倒入模板中。
4)振捣:指通过振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振实和除泡处理。
5)养护:指在混凝土刚浇筑和硬化阶段,通过湿润保护和温度控制等措施,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发展。
6)验收:指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措施模板范本:1. 合理配合比措施(1)根据混凝土使用的环境和强度等要求,制定合理的配合比方案。
(2)严格按照配合比方案进行原材料的配比和使用,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定期对配合比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稳定性和优良性。
2024年建筑工程中砼外观质量处理方法

2024年建筑工程中砼外观质量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砼外观质量是评判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情况下,砼外观质量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及时处理外观缺陷、加强质量检查。
首先,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是确保砼外观质量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合理选择砼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水灰比,避免砂浆流动性过大,导致砼表面出现大量黏土。
同时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砼浇筑方法和模板支撑系统,避免砼内部空隙过大、过小或脱模不平整等问题。
其次,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也对砼外观质量起着重要影响。
在砼浇筑前,要将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采取防止砂浆漏水的措施,避免砂浆的浸润和渗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仅要控制砂浆的流动性,还要确保浇筑的密实性,避免砂浆的分层和疏松,导致表面出现麻面、毛面等缺陷。
此外,还可以采用振动和压实等措施,使砂浆在浇注过程中的空气和水分排出,提高砼的密实度和外观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是确保砼外观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建立并执行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避免因时间紧迫而忽视外观质量。
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意识。
同时要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和设备故障。
及时处理外观缺陷也是保证砼外观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了砼表面出现麻面、毛面、气泡、空洞等缺陷,要及时处理。
可以通过修补、打磨等方式,将表面的缺陷修复和弥补。
修补过程中要注意砼表面的平整度和颜色的一致性,以保证修补后的外观质量。
最后,加强质量检查是确保砼外观质量的关键。
要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
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模板安装、砂浆配制、混凝土浇筑等要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确保外观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方案一、工程概况101绕城线檀营平改立配套管线工程位于密云新城东北部,起点为新北路,终点为白石岭路;往南接的檀东路,与檀东路一起形成密云新城“一环、五横、八纵”路网格局中一条重要的纵向交通通道,也是北侧居民和景区游客出行的主要道路。
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密云公路分局;勘察单位:北京市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北京市育才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北京鑫畅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101国道檀营平改立及引道工程包括新建道路、现浇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雨水泵站和雨水口、雨水连接管、过路涵等工程。
二、编制依据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我单位完成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现有的技术装备能力及施工管理水平。
三、成立现浇混凝土和挤压、预制混凝土小构件外观质量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人员的组成组长:闫兆军副组长:王瑞国郭宝强、马凤新、张德勤组员:冯晓强、雒立清、张军、郭宝平、王静波、李久成、(二)人员的分工四、施工适用范围及目标(一)、2017年为“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年”特别编制外观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二)、适用于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地袱、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混凝土及挂板等。
五、控制和提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专项方案(一)、常见的混凝土外观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常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颜色不一致、蜂窝、麻面、斑点、露筋、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错台、缝隙夹层、水泡气孔多、缺棱掉角、孔洞。
下面对每一种外观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颜色不一致(1)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2)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3)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2、蜂窝(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子、水泥、粉煤灰、水等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碎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
3、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是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6)干粉状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而产生麻面。
(7)振捣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离析而使碎石集中,砂浆过少包不住碎石而形成。
(8)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和易性不好,以致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而形成。
4、露筋(1)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脱模后漏筋。
(2)钢筋混凝土结构面较小,钢筋较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浆不能填充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出现露筋。
(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欠振或振捣不实,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洗水粘结或拆模过早,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5、跑模、混凝土几何尺寸出现变形(1)模板加固不牢。
(2)振捣离模板太近且功率大振捣时间长,致使模板变形跑模。
(3)地基不牢,支撑不够。
(4)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
6、错台(1)施工缝处理不平整而造成接缝不在同一平面。
(2)模板接缝不平整或不密贴,造成混凝土接缝错台或大小不一或漏浆。
(3)模板使用时间长,本身变形或缺棱少角。
7、缝隙夹层(施工缝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物)(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浇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8)水泡气孔多(1)混凝土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搅拌混凝土未根据现场集料的含水量来调整水灰比而造成混凝土表面水泡气孔增多。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难以将水分完全赶出而产生较多气泡。
(3)振捣时间不够或漏振、欠振以致气泡未完全排除。
4)振捣程序不对,随意性或从内向外振,以致将水分气泡赶向模板,而钢模与混凝土密贴,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很容易产生水膜、水分、气泡很难赶出。
(5)模板朝内倾斜,振捣时无法完全排出斜模板内侧的水泡、气泡,拆模后成为气孔。
9、缺棱掉角(1)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10、孔洞(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空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隔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六)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措施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1)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2)强化体系执行到位施工管理要精细。
项目部要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
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生变异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混凝土浇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2、确保施工工艺工艺的控制是通过超前策划,科学的确定具有可行性、严肃性的的质量目标,力争以现行有效的规范、标准和工艺设计为依据,通过全员参与的管理方式,对工序全过程进行周密组织、精心操作、严格控制,以求达到实物优良的内在品质和精致美观的外在效果。
3、主要分项工程的控制(1)模板的控制1)、模板缝口加工必须精细,拼装必须严密。
严格控制模板缝口加工精度及相邻模板拼装后缝口板面平整度,若加工不够精密(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缝隙比较小,水泥浆虽跑不出去,但水泥浆中的水分会渗出,使得缝隙处的水泥较多,导致缝口处混凝土表面发黑,缝隙比较大,水泥浆会从缝隙中跑出,导致缝口处出现砂线,甚至出现蜂窝、空洞。
相邻模板拼装后缝口板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会出现错台。
)2)、模板板面必须平整、洁净。
本项目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外露部分全部采用竹胶板拼装,一次使用不重复使用,保证模板板面的平整,洁净。
(表面不平整,周转次数过多,保管不善,模板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磨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差。
模板表面涂油过早,表面沾上尘土或昆虫等杂物,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
模板表面涂油过多或粘度过大,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
施工中,采用植物油,涂抹后应用棉纱将多余油料清除,浇筑前还需对模板再次清理和清洗。
)3)、模板安装必须牢固、谨慎。
模板的安装及拆除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模板支立不牢固,经振捣和混凝土倾落冲击后,模板发生跑模和变形,混凝土表面线性不顺,甚至有明显的“涨肚”现象。
4)混凝土拆模控制(a)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使混凝土粘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蜂窝或缺棱少角。
(b)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c)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碰撞棱角。
(d)在低温、干燥或大风环境下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f)拆除连续梁的模板时,应从跨中向支座方向依次循环卸落。
(g)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构件,拆模后要采取措施保护,以免碰损。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混凝土的质量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混凝土试块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留置。
2)、塌落度要求混凝土进场后每车必须进行塌落度检验,底板混凝土严格控制在12-140mm之间,墙体混凝土塌落度严格控制在140-160mm之间,不合格的混凝土一律退场处理,混凝土拌合物是混凝土成型结构的原材料,而混凝土拌合物的成型可塑性的最终反映是塌落度。
对混凝土外观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是混凝土塌落度控制,所以恰当的控制塌落度很有必要。
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上下限,以求混凝土的塑形稳定。
3)、混凝土的浇铺及振捣加强混凝土浇铺与振捣,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浇铺”的习惯,浇铺无序或振捣无方,都是混凝土产生各种不均匀性的根源。
唯一的克服板缝是,注意把握浇筑与振捣的“火候”。
要求振捣要密切注视浇铺状况,什么时候可以振捣,什么时候不能振捣,以及振捣多长时间,变数,都依据浇铺的情况而定,对混凝土不要早振,也不要迟振,不要欠振、也不要过振。
A、分段分层、限时接茬混凝土的浇筑,无论是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对称,呈斜面层次,全断面推进的浇筑,还是从下向上一层层的、呈水平层次的浇筑方法,都必须分段、分层的进行浇筑作业。
B、一般规定分段长度的原则:(a)、在混凝土拌合物为初凝的可塑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分层接茬和分段接茬。
(b)、根据混凝土浇筑时的气温条件,防止混凝土浇筑面上水分挥发过多造成接茬不良。
(c)、浇筑分层: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断面自下而上分次进行的混凝土浇铺厚度,一般40-50cm一层(约为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每层厚度应基本一致。
(d)、混凝土分段、分层的后段与前段或上下层之间的浇筑(接茬)间隔时间,在常温下限为2个小时为宜。
振捣时透人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混凝土表面不会留下接茬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