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视频讲解内容-之三-中枢

合集下载

缠论(四)中枢、中枢级别和中枢走势

缠论(四)中枢、中枢级别和中枢走势

缠论(四)中枢、中枢级别和中枢走势一、中枢1、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连续前三笔所重叠的部分。

在上涨线段中形成的中枢是上涨中枢;在下跌线段中形成的中枢是下跌中枢。

2、画法:前三笔中,高点取低的,低点取高的。

二、中枢的级别1、次级别中枢:本级别图中看到横向6根及6根以上,有互相重叠区间。

2、次次级别中枢:本级别图中看到横向3-6根,有互相重叠区间。

3、利用MACD回抽0轴协助判断中枢级别三、中枢的意义1、走势与当前本级别最近的一个中枢的关系是分析股票走势的核心。

有了中枢,才会产生直观的压力与支撑,同时也可以根据中枢的位置和破坏对走势进行下一步的预判。

2、70%以上的快速上涨都来源于中枢震荡的结束。

识别出中枢,同时识别出中枢内部走势的变化,是捕捉快速上涨潜力股的关键。

四、中枢的作用1、引力作用:中枢会对所有试图离开它的走势产生引力,距离越近的中枢引力越大,级别越大的中枢引力越大。

注:引力,又称重力相互作用,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

2、压力支撑作用:当股价自下方向上反弹至中枢区间时,中枢提供压力;当股价自上而下下跌至中枢区间时,中枢提供阻力。

五、中枢的走势1、上涨中枢的走势本级别的上涨通常是由2个上涨中枢构成,极少情况是一个或者超过2个。

中枢区间通常伴随着MACD向下回抽0轴,以不击穿0轴为佳。

2、下跌中枢的走势本级别的上涨通常是由2个上涨中枢构成,极少情况是一个或者超过2个。

中枢区间通常伴随着MACD向上回抽0轴,不击穿0轴则表示下跌将继续延伸。

为什么2018年是个罕见的大熊市?日线级别上形成了3个下跌中枢!。

缠论知识:中枢的基本知识(一)系列篇

缠论知识:中枢的基本知识(一)系列篇

缠论知识:中枢的基本知识(一)系列篇、中枢的基本知识在《教你炒股票17 :走势终完美》这一节内容中,缠师给出了走势中枢的概念,它的原文如下:缠中说禅走势中枢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按次定义理解,任何连续的“向上+向下+向上”或“向下+向上+向下”,只要重叠,都必然产生某一级别的中枢。

为了表示方便,我把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用本级别的一笔来代替。

事实上缠师就是因为老拿次级别完成的走势类型来定义本级别,使新学的朋友,理解起来脑筋得转过这个弯来,而好多人,转的并不那么流畅。

在展开讲解之前,再说一下走势类型,它分为上涨、下跌和盘整三种:上涨:后面的高点高于前面的高点,后面的低点也高于前面的低点。

下跌:后面的低点低于前面的低点,而后面的高点也低于前面的高点。

盘整:后面的高点高于前面的高点,但后面的低点却低于前面的低点。

或高面的高点低于前面的高点,而后面的低点却高于前面的低点。

下面我给出上涨、下跌、盘整的示意图,如下:从示意图中看,上涨、下跌和盘整都是由三笔构成的,也就是都是完整的上下上或下上下三段(也叫笔)构成。

对于盘整,由于有上涨笔起笔的和下跌笔起笔的,所以画了四种形态。

事实上,从上面六个示意图来看,按中枢的定义,且图中的每一笔都是次级别完成的走势类型,它们都是构成本级别的中枢的。

按照定义,上图连续的上下上三笔和下上下笔,只要有重叠,都是构成走势中枢的。

只是在习惯中,不把它当成中枢形态,若3-4 这一笔回试一笔,与高点(或低点)2 有重合,它就构成我们习惯操作意义上的中枢。

而把面的这两种图形,当成无中枢上涨(下跌)模式,若新高或新低的一笔与前面同向一笔比较时力度背驰,就叫它们为盘整背驰模式。

从走势终完美的角度考虑,对于上面的两个示意图来说,左侧的上涨,只要后面的高点高于前面的高点,它随时结束,都是完美的。

而对于右侧的下跌来说,只有后面的低点低于前面的低点,它随时结束也都是完美的。

缠论(缠师缠中说禅回复精言)5走势中枢定理

缠论(缠师缠中说禅回复精言)5走势中枢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首先,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

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问:“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中的“次级别以下”是否包括次级别在内?缠中说禅:当然包括问:在趋势中,中枢数值越小,走势越强,缺口是最强的。

是吗?缠中说禅:中枢停留的级别越小,趋势的力度越大,缺口不等于中枢,只是连接中枢的最低级别。

缺口表明离开原来中枢的力量比较大,但如果缺口以后出现一个很大级别的中枢,这就证明其力度有限了。

最强的当然就是缺口后一个5分钟甚至更短的中枢后就继续趋势,这是最强的。

例如,连续直接封涨停是最强的。

为什么?因为缺口后的中枢都是1分钟,最低级别的。

本ID理论可以解释各种现象,各位自己也可以开动脑筋,明白了,很多现象都可以自己去解释,这样才能对理论有更深的认识。

缠论的第三类买点详解(附图)

缠论的第三类买点详解(附图)

缠论的第三类买点详解(附图)简单地总结下三类买卖点,本文有4张关于三类买卖点的图片,可以更好的给我们初学者一个直观的印象,当然学习和总结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只要方向正确,平时多花点功夫,在理论定理上多下功夫,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可以简单地知道三类买卖点在图形里中枢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好买卖点,可以解决很多朋友会买不会卖的问题,会卖不会买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多级别联动上的,因为走势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所以要保持立体思维,而图形表示的是某一固定级别的图示,这个要分清楚。

可以简单地知道三类买卖点在图形里中枢的位置,这样有利于我们把握好买卖点,可以解决很多朋友会买不会卖的问题,会卖不会买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多级别联动上的,因为走势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所以要保持立体思维,而图形表示的是某一固定级别的图示,这个要分清楚。

第三类买卖点定理: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试,其低点不跌破ZG,则构成了第三类买点;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ZD,则构成第三类卖点。

而对于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

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a、转成更大的中枢;b、上涨或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第三类买卖点就是告诉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事情的,而在第二、三买卖点的本级别走势类型之间,都是中枢震荡,这时候,是不会有该级别的买卖点的,因此,如果参与其中的买卖,用的都是低级别的买卖点。

根据当下位置与中枢的运动情况①只参与确定操作级别的盘整与上涨;②第三类买点后持股直到新中枢出现继续中枢震荡操作,中途不参与短差;③中枢完成向上移动出现背驰后抛出所有筹码。

声明:本文转载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

感悟缠论(16)——中枢递归定义与分型、笔、线段

感悟缠论(16)——中枢递归定义与分型、笔、线段

感悟缠论(16)——中枢递归定义与分型、笔、线段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归纳了中枢的概念、中枢的“生、住、坏、灭”、中枢形成后的运动方式等,这是中枢理论最基本的部分,后面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以后再说。

现在,我们跳到后面的课程,去学习分型、笔、线段,因为,它们是中枢应用的基础。

某级别的走势中枢,是由其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所构成的。

从中枢的定义可以看到,中枢是递归的。

所谓“递归”,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种算法,是指一个程序内部的过程、函数或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调用其自身。

现实中,递归的例子很多。

例一,著名的斐波那契(Fibonacci) 数列0,1,1,2,3、5、8、13、21、34、55、89、144、233 ……,它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则为:设F(n)为该数列的第n项(n∈N+)。

F(0) = 0,F(1)=F(2)=1,F(n)=F(n-1)+F(n-2) (n≥3时)例二,MACD指标的计算公式中(设参数为12、26、9),也可以看到递归定义:12日快线EMA1 =(前一日EMA1×11/13+今日收盘价×2/13);26日慢线EMA2 =(前一日EMA2×25/27+今日收盘价×2/27);9日平滑异动移动平均差离值DEA =前一日DEA×8/10+今日DIF×2/10。

我以前说过MACD指标是递归的,就是因为它这几个主要指标都是用递归计算出来的。

一般地,递归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初始项的函数F1,初始项a1=F1(a0);二是后续项的函数F2,后续的第n项an=F2(an-1)。

其中,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即构成的规则)。

对于中枢,其构成的规则F2,即“走势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这个定义,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

而中枢的初始项及构成规则F1,可以有不同的设置。

缠论中枢的判断以及应用(完整版)

缠论中枢的判断以及应用(完整版)

缠论中枢的判断以及应用(完整版)我不是股神,更不是什么救世主!我也没有那菩萨心肠去救苦救难,解救广大散户与水深火热之中不是我的职责所在!救了他们,谁来救我呢?他们不亏钱,我又去赚谁的钱呢?看到的是缘分,看不到的拉到!看到后能给你有少许帮助的,自己默默的在实践中运用,不必到处发扬光大!任何技术理论,知道的人多了,势必引起主力的注意!一旦让主力注意到某种技术理论,势必在走势中陷害这一技术理论!大家一定要理解这一点!当初我开放转载是为了让大家转载“正确划分波浪”这一篇文章的!为了不引起麻烦,暂时将关闭转载功能!你要复制,你要自己发扬光大,麻烦别把我的名字报出去,先谢谢了!经过昨天的不断修正,以及在大盘和个股中反复推敲论证!今天,将缠论中枢的判断及应用彻底规范化,并形成模式化!中枢的含义:中枢是主力提前进场布局吸筹在K线图中留下的痕迹,中枢的形成不代表扭转的确立!确立扭转需要以是否有效突破中枢线来判断!有效突破中枢线,该中枢线则是日后大级别回调的重要支撑!失败的中枢,以及失败的中枢线,则成为日后重要的阻力位!中枢不是用来判断顶部和底部的,中枢是用来确认主力行为意图!以中枢的形成并运用中枢线来判断趋势!中枢的判断:之前一直听缠迷说中枢,但对中枢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化的判断标准!这里本人将中枢标准化,以此标准定义中枢,除此标准之外都不能称为中枢!①中枢的判断标准(唯一标准)上图为中枢的唯一标准模式,除此之外的模式都不成立!②中枢线该图上的C点水平连线本人称之为中枢线至此,中枢的判断,以及中枢线的确定,彻底将中枢规范化,模式化!下面,将介绍如何在实战中运用中枢,以及中枢线的重要意义!实战中检验理论,任何真理都必须在现实中得到检验!不被现实所接受,或者不再现实中得到证实可行的都是伪论!上图就是一个失败的中枢,中枢虽然形成,但指数并未突破中枢线!至此,该中枢线就成了日后的重要压力区域!任何中枢的形成,必须以最终跌破C点为形成的唯一标准!任何不跌破C点的都不能称为中枢!大盘从998至今的所有中枢以及6124下跌失败中枢的2990点附近的压力中枢线!从上图可以看出,大盘自3478点以来其实一直收到了2990点附近的失败中枢线的压制!2990点的压力中枢一旦被有效突破,上方则没有任何主力筹码密集区域了!图中也可以明确看出,大盘将近1年多的时间都运行在下方2481点中枢线之上和2990中枢线之下!中国石油失败中枢造成的压力区域以及下方中枢支撑中国平安中枢中枢适用于各种走势各个级别的分析,包括国外指数,以及期货!该论点与波浪理论无关,其本质是从主力的行为在K线图中的留下的痕迹判断而来的!至此,个人认为,中枢已经有了标准的以及唯一的辨别方法!也希望本人的肤浅理解能为那些还在缠论中敏思苦想的学徒给与稍许的帮助!个人认为本人已经将中枢模式化,标准化,按次标准可以准确无误的判断是否形成标准!别再徒劳的在K线图上画框框了,不是所有框框都会形成中枢的!如有疑问,可在此文留言,本人将一一解答!-----------------------------------------------------------------------------------------回复射天狼要求的上涨中枢图形!刚刚在个股中找到一个标准的上涨中枢,600636三爱富该图是三爱富底部起来的上涨中枢,该中枢线在9.9价位附近!这是三爱富上涨中枢的全图!---------------------------------------------------------------- 我攻击缠论已经很久了,始终坚定的认定缠论为“伪论”因为缠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偷懒的波浪理论学习者所以,他所创造的缠论,漏洞百出,缺陷无处不在!虽然我攻击缠论,但还是帮他完善了一些他自己理解却未能让别人彻底理解的一个技术“中枢”对此“中枢”的判断,至此开始有了标准化的模式,大家不必在摸不着头脑的在那些横盘震荡的走势中找中枢中枢的规范化,可以让大家少走很多弯路!但是,有一点就是连缠论作者都是反对大家的事情,可是当下很多缠迷却为此执迷不悟!那就是操作的方式!我个人始终在博客中不予余力的坚持要求大家中线操作,回避短线!对于股市中的操作,我之前给出8个红字!但今天,再次重新阐述:把握趋势忽略走势炒股票的,只要把握住上涨趋势,不要经常的短线操作,直到上涨趋势被扭转,清仓出局!玩期货的,那就更要对趋势的把握做到万无一失!否则损失都是自己的!----------------------------------------------------------------------经过对个股的观察,发现了一个特点!凡在趋势中形成上涨中枢的个股,日后都是超级牛股!其次,在上涨过程中指数盘整,但又为形成中枢的,往往是趋势中的阶段调整,对于这种阶段调整,适用于波浪理论的调整浪去分析!但阶段调整和上涨中枢所构成的日后的趋势不可同日而语,上涨中枢结构形成的个股,往往都是日后的超级牛股!下面,找到几只标准上涨中枢形成后,个股的超级涨幅!下图为江中药业上涨中枢,及形成上涨中枢之后的走势全图包括之前的三爱富也是同样形成上涨中枢之后,股价经历了一段让散户叹为观止的走势!下图为北矿磁材09年12月形成的上涨中枢及上涨中枢形成后的走势继续为大家找上涨中枢,找出更多的上涨中枢来辩证,辨别是否上涨中枢就是超级行情的标准之一!继续上图,该图为包钢稀土10年5月形成的上涨中枢及中枢形成后的走势!-----------------------------------------------从到头为,通篇阅读的,应该可以理解我所定义的中枢了吧!上涨中枢意义远远大于下跌中枢!上涨和下跌的中枢任何区别,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原趋势下跌中形成的中枢就是下跌中枢原趋势上涨中形成的中枢就是上涨中枢上涨趋势中形成上涨中枢的,日后必有超级行情!------------------------------------------------验证大盘,在大盘5分钟内目前行情已出现上涨中枢,及3067点下跌以来2个失败中枢!先是大盘的5分钟级别的上涨中枢!该图就是大盘5分钟级别截止昨日收盘后的上涨中枢该图则是大盘自3067点下跌以来在5分钟级别内形成的所有中枢!攻击4个中枢,其中2个失败中枢,一个下跌中枢和一个上涨中枢!所谓是被中枢,就是构成中枢的条件,但股指未能突破中枢线的,就是失败中枢!前面盘面我抛去波浪理论不谈,光从中枢的角度去看,下方有上涨中枢形成的支撑线,但上方有失败中枢的阻力线,所以,目前盘面处于纠结状态!上方必须放量有效突破,否则压力很难过去!但在高位的盘整中已经形成了上涨中枢,这也说明,主力有意在此处搭建向上攻击的平台!一旦向上攻击无果而终,下方的上涨中枢则成了主力退守的营房!进可攻退可守,主力确实在此处想干一番大作为!----------------------------------------------------------------休息了片刻,继续开始!大盘5分钟级别内漏看了一个上涨中枢!上涨中枢线2753点上面的有待下周验证!昨日大盘微跌了2个点,空头就兴奋不已,认为大盘上涨趋势即将终结!我现在不削与他们争论,没有意义的,让市场来决定对错,错误的会自己闭嘴的!即使我判断错了,那我也欣然接受,但对错揭晓之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服我!不论技术上还是宏观经济面上,他们能反驳我的,我同样可以反驳回去!对于大盘的趋势,我之前的文章一再的强调,大盘跌破2661后打的低点具有划时代意义!我们目前的A股运行在历史上“似曾相识”的后519行情内!周线和月线的MACD尚未顶背离,用缠论的话说,走势何曾完美?既然不完美,那就要让他完美无缺!那些在波浪理论上对大B浪和大C浪争论不休的人,他们本身就已经被波浪的缺陷所迷惑!不能说被迷惑,只能说未能真正的理解波浪理论!然而对于缠论学习者来说,说心里话,我都根本不愿意说他们!绝大多数的缠迷都是短线客,短线客技术水平再高也都是小学生,而且是小学还未毕业!有哪个股神是玩短线的?巴菲特会每天盯住涨停板看那些个股涨停,然后杀入?如果巴菲特真这样操作的话,他活不到今天的!早就心肌梗塞挂起来了!缠论的缺陷实在太多,导致学员众多但却很少有真正完全靠缠论能够分析出趋势和大方西的!那些缠论高手势必都是一些还掌握了其他技术理论的人,他们才能够生存下去!就一个中枢,之前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那些缠迷还若有其事的整天分析来分析去的,一会这个中枢,一会那个中枢的!中枢被你圈出来又有什么用?你不知道其运行规律和潜在的盘口语言,你最多也就框了个圈圈而已,其他的什么也证明不了!既然谈到这里了,又要大骂缠论了!这个缠论的作者,他只是一个喜欢走捷径但又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个人,仅此而已!学会的人,那是缠论的光荣!学不会的人,就说你“禅性”不够,然后就拉你去学什么佛法佛经!呵呵,别说吃斋念佛了,你就是梯度出家,也还是学不会的!不单说股市了,就算是真和尚,也未必人人都懂佛经里的真正所要表达的内容!今天我只是帮缠论把中枢的判断给定了模式和标准!其实,在缠论里还有很多技术没有标准化的模式来判断的!下面就简单讲讲有哪些技术的缺陷!首先:线段说心里话,我很诚恳的告诉大家,线段代表不了什么!很多缠迷只知道去画线段,但不知道缠论作者为什么要线段来分析走势!相信这是很多人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对不对?就像中枢是一样的,我在文章开头,就先把中枢的含义告诉大家!必须要从本质上去了解,才会有实质上的突破!你不了解核心的内在,怎么去判断善于伪装的外在?话题转回来,当初缠论作者为什么会选择用线段来分析走势?我来为大家揭开这个谜底!我之前说过,缠论作者是个偷懒的波浪理论的学习者,这话绝对不假!线段的意义,分析走势只是其中微不足道之处!缠论作者用线段来分析的真正目的是要判断走势的级别!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对于波浪理论里最难的并不是划分波浪,最难的正是这个浪型的级别的判断!哪怕是艾略特在世,也未必能准确将当下行情走势给表示出级别来!为什么一定要准确知道走势的级别呢?级别的意义及其重要,在波浪理论里,有3个推升浪,但往往第三浪的涨幅是最大获利最多的!你要在当前的行情中准确的判断出走势的级别到底是1浪还是3浪,那是对你的收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大家知道级别的重要性了吗?那我们回过头来说线段,线段的上下的起伏走势根本不必去理会,特别是那些画1分钟线段的人!我劝你们早点放弃吧,你们不理解真正画线段的意义就别整天做那些无用功!画线段真正有价值的是线段的长短!一条可以不间断连续构成线段的走势,是可以判断出趋势的!大家要搞清楚,趋势和走势,这是完全2个概念!趋势就是方向,是引领走势的探照灯!而走势只是按着探照灯所指引的方向小碎步式的前进的!走势是不会终止的,但趋势的探照灯是会没电的!当一轮趋势终结了,走到头了,那相反的一轮趋势就出来了!物极必反,阴极阳生!那画线段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个人认为一点意义都没有,哪怕你用波浪理论也都无法准确判断走势的级别!缠论的第二个核心技术:背驰什么是“背驰”就是背道而驰的意思!很多缠迷整天背驰来背驰去的,说了老半天却不知道背驰到底什么意思!那什么样的走势才算背道而驰呢?用简单通俗的话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说心里话,我真的是在为缠论作者擦屁股!当重心以明显下移,但任然反其道而行之的,就是背驰!当然,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往往也走不远,因为重心在下方,势必将其牵引回正途!---------------------------------------------------------------------------回来了,重新讲解缠论作者所谓的背道而驰,即:背驰上面已经讲过了,所谓的背驰即使背道而驰的意思!背道而驰:当重心以明显下移,但任然反其道而行之的,就是背驰!我们理解了背道而驰在股市中的含义,那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去吸收消化,这位偷懒的作者的技术理论了!这里又个关键,就是任何去判断走势中的“重心下移”判断“重心下移”就是判断背驰的重点了!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判断背驰的博文,也是看了别人发给我的文章,是缠论作者自己利用MACD这个指标来判断其实,我一直攻击缠论为“伪论”的核心观念就在这里!因为所谓的“缠论”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原创技术,都是一些东拼西凑而来的杂交产物!然后由于作者的智商有限,无法做到完美的把这些杂交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所以,每一个技术,都好像断层一样的,每个技术都没有自己判断的标准!没有明确的自己的判断标准的理论,都是“伪论”话题再次转回来,前面说到缠论作者利用MACD判断背驰,如果你使用了MACD这指标的话,那就不叫背驰了!你就必须用MACD的标准来阐述,那叫“背离”,缠论的作者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而且,缠论作者自己都做不到准确的判断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背驰”还是所谓的“盘整背驰”这里就是背驰的缺陷所在!因为,你根本无法提前判断背驰什么时候出现,出现的到底是“盘整背驰”还是真“背驰”首先,我要告诉大家,所谓的“盘整背驰”就是一大误区!你利用缠论的技术,就不敢在“盘整背驰”段介入,因为你不知道到底是“盘整”还是真“背驰”然后,在波浪理论里根本就不存在盘整这一说法!所谓的盘整,无非就是调整浪,盘整越复杂,也只能说明调整浪的结构复杂而已!我在最近的文章中就说到过,缠论作者是个偷懒的波浪理论学习者,他最近吃不透波浪的调整浪结构,就简单的画个框框,叫什么中枢,叫什么盘整背驰!这些,在技术理论学习中,都是一些偷懒的表现,懒到不愿意动脑子去好好的吃透理论!在最近没有彻底吃透理解的同时,又自作主张创造出所谓的“缠论”误导了无数散户!特别误导了那些学了缠论后去学佛学法的人!都是一些无聊至极的人!你们早点醒悟吧!----------------------------------------------------------------最近,我在考虑将波浪理论的第五浪,也就是缠论中所谓的背驰阶段,将这一阶段找出某些可以准确判断的技术参考指标来!当然,这也需要我的悟性达到一定境界,在我没有彻底找到之前,暂时还是按照各自的领悟去看去理解吧!。

一文让你彻底理解缠论的中枢

一文让你彻底理解缠论的中枢

一文让你彻底理解缠论的中枢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缠论中的所有三类买卖点都是围绕中枢进行的,因此,中枢在缠论中处于绝对重要的位置,很多网上的解析文章反而是化简而繁,本文从最简单的角度,来对中枢进行解析,希望能够解决你关于中枢的所有疑问。

对于缠论中枢,我们从以下几点阐述:1.中枢的概念结构2.中枢的方向分类3.中枢的区间确定4.中枢的发展变化5.中枢的结束方式6.中枢的机会分析下面我们逐一来解析01.中枢的概念结构按照缠论原文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这个概念从文字上理解起来有些迷惑,尤其是还涉及到走势类型,次级别等概念,我们直接从结构上来理解就会简单很多。

从图中就可以直观的理解了,中枢至少由五段组成,即图中的五条线,(一条虚线加四条实线)。

可以说,中枢由进入段,中枢区间,离开段组成,且中间三条(或者更多)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这里需要再次强调,中枢区间一定是由反向的前三段的重叠区域构成。

简单的说,就是向上开始的中枢,由向下段开始计算。

即:下-上-下;反之,向下开始的中枢,由向上段开始计算。

即:上-下-上。

如上图阴影部分所示。

一个中枢的组成,一定是大于等于5段的。

同时中枢区间的结构也是大于等于3段的。

另外,中枢的区间由前面连续三段相互重叠的价格区间确定,后边的走势只要有重叠,那就一直画下去,如下图所示:02.中枢的方向分类按照中枢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枢的进入段与离开段方向相同,因此,中枢的方向可以简单分为向上的中枢与向下的中枢。

依然拿上边的图来说:左边的为向上的中枢(又叫回调形成的中枢),右边的为向下的中枢(又叫回升形成的中枢)。

也就是说,中枢的方向由进入段决定。

向上的中枢=向上的进入段+中枢区间+向上的离开段;向下的中枢=向下的进入段+中枢区间+向下的离开段。

03.中枢的区间确定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在第一个概念里已经说过了,中枢的区间由反向开始的前三个连续的线段的重叠部分确定,即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区域。

缠论第5课:中枢定理(3)

缠论第5课:中枢定理(3)

缠论第5课:中枢定理(3)
缠论:中枢定理三:某级别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个次级别⾛势类型离开该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势类型回抽不重新回到该中枢内。

解答:中枢有可能不断地延伸下去,只有被破坏,才能宣告完结。

破坏的标志就是出现三买(向下就是三卖),三买就是“次级别⾛势类型回抽不重新回到该中枢内”。

再具体⼀点,三买是不回到前⾯中枢的上沿,三卖是不回到前⾯中枢的下沿。

缠论: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为何不是盘整+盘整呢?因为如果是盘整+盘整,那么只会形成更⼤的中枢或者是该中枢的延伸、扩展。

其中的趋势分为上涨与下跌,分别代表从上⽅突破与下⽅跌破两种情况。

⽽站在实⽤的⾓度,最有⼒的中枢破坏,就是:趋势+盘整。

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个次级别⾛势向上突破后,以⼀个盘整⾛势进⾏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较有⼒,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其理论依据就在这⾥。

此条不建议去深究,相信绝⼤多数⼈看不懂。

当你学缠学到⼀定程度,⽐如说⼩学毕业了,再回头来看,可能容易理解些。

补充说⼀句,所谓的⼩学毕业,是缠师提出来的。

缠师认为学缠先是幼⼉园毕业,然后⼩学毕业、中学毕业、⼤学毕业,研究⽣毕业等等,但是似乎没有⼈能够研究⽣毕业,连⼤学毕业还没到,缠师就去世了,没能给他的学⽣发证书。

缠师说得很明确,如果学缠能够⼩学毕业,那就战胜了90%的⼈,可以在股市⾥顺利赚钱。

我深为赞成这话,我⾃认为就是⼩学毕业的学缠者。

所以我也劝⼤家绕开缠论⾥深奥的部份,先学到⼩学毕业再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内容中枢
一、中枢的定义
1、中枢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连续的前三笔所重叠部分,构成中枢。

2、原著中的中枢定义: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段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部分,构成中枢。

3、为什么要重新定义中枢?
缠师在原著中,也就是发在博客中的博文中,习惯于在本级别中看次级别,也就是以次级别的走势类型来解读本级别的走势。

比如日线级别的中枢震荡,每一笔,他都当成是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好多初学者看来,明明是日线的一笔走势,怎么非要当成次级别走势类型来看?这是容易搞晕人的地方。

由于我们是从分型开始学的,这也是缠师和一些学长主张的最好的学习途径,因此,我们学了分型,并画出笔之后,就用笔来定义后面所以的概念。

需要指出的是,一笔,就是本级别图谱中的一波上涨或下跌,是次级别走势中的一个线段级的上涨或下跌。

这样,就不会再搞混明明是本级别的一波上涨或下跌且已经成笔,为什么要说是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问题,虽然,事实上就是。

4、中枢分类
A、按级别分:年线,季线,周线,日线,30分钟(或60分钟),5分钟(或15分钟),1分钟中枢。

B、按方向分:上涨中枢和下跌中枢两种。

二、中枢区间和中枢的高低点
按照中枢的定义,上图中左右两个图中ABC黑色的三笔,显然是构成中枢的三段。

好多初学者搞不明白,为什么按定义三笔就构成中枢了,且在讲解中也大多数为了省事就画三笔,却总是出现五笔呢?
试想一下,中枢是一只股票K线图谱中的一段实际走势,它与前后不可能是孤立的、悬空存在的,势必要与前后的走势相连接,连接部分就是图中红线画的a、b两段了。

另外,构成中枢的虽然是前三笔,但一个中枢至少是三笔,也可以是无数笔,只是九笔以上就扩展成上一级的中枢了。

例如一只股票很变态,一直沿一个日线级中枢横盘来来回回的震荡了一年以上,呵呵,这时,就不能说它是日线中枢了,它可能已经扩展成周线或月线中枢了。

无论是上涨中枢还是下跌中枢,中枢区间是前三笔中两个高点中较低的点,画横线,称为ZG,或叫中枢上轨;低点中较高的点,画横画,称为ZD,或叫中枢下轨。

其中高点中较高的,叫中枢的GG,低点中较低的,叫中枢DD。

如下图。

习惯在在图谱中画一个四方框。

上涨中枢用红色,下跌中枢用蓝色。

笔用黄色,同级别分解线用绿色,这样不至于显得乱糟糟的。

这儿需要说明两点:任何级别的上涨中枢,起笔必然是下跌笔;任何级别的下跌中枢,起笔必然是上涨笔。

只要记好这两句话,就不会乱画乱找中枢了。

上图中,第一笔下,第二笔上和第三笔下构成上涨中枢。

区间是高点中较低的第一个高点和低点中较高的第和个低点。

上图中第一笔上、第二笔下和第三笔上构成下跌中枢,中枢区间为图中的第三个高点和第二个低点。

后面四段为中枢的延伸。

三、中枢延伸
中枢延伸,是指在连续三笔已经构成中枢之后,其后继续围绕中枢区间继续再走出几笔震荡走势。

规定:若延伸出六段,加上原来的三段,成九段时,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

上图是002106莱宝高科的60分钟图谱。

前面三笔连续红色笔构成中构,后面延伸出了11笔,当然,它也从60分钟级别扩展成了日线级别。

四、中枢扩展
中枢扩展有两种形态,一是如上图的莱宝高科,由小级别中枢连续延伸出6笔以上,扩展成高一级别中枢;另一种是较为复杂的扩展模式:前后两个连续同级别中枢,由于其围绕中枢震荡的最高和最低点有重合而扩展更大级别的。

由于这种扩展模式只有指导意义,没有操作意义,不作为重点讲解内容。

后面讲同级别分解时,会把这种复杂的模式变得相对简单,所以不用担心会影响实际操作。

五、中枢新生
中枢新生,是指在上涨中枢时,一笔向上离开之后,在其上再形成一个同级别的中枢的过程。

或下跌中枢时,一笔向下离开中枢然后在其下形成一个同级别中枢的过程。

要求,这两个中枢区间,包括围绕这两个中枢震荡的最高、最低点之间,不能有重合。

六、上涨下跌盘整
在引入中枢概念前的上涨、下跌、盘整定义
1、上涨定义:对于连续三笔,若后一个高点高于前一个高点,且后一个低点也高于前一个低点,就是上涨。

2、下跌:对于连续三笔,若后一个高点低于前一个高点,后一个低点也低于前一个低点,就是下跌。

3、盘整:对于连续三笔,若后一个高点低于前一个高点,但后一个低点却高于前一个低点;或后一个高点高于前一个高点,但后一个低点却低于前一个低点,就是盘整。

引入中枢概念之后,对上图中的四种情况,都叫盘整。

只有一个中枢的上涨或下跌,叫一中枢上涨或下跌(说明一下,这在原著中只有一个中枢的情况仍叫盘整),有两个以上同级别中枢的,叫两中枢上涨或直接叫趋势。

4、趋势定义: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的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趋势。

对于只有一个中枢的上涨或下跌(趋势)来讲,主要考虑到较大级别的中枢震荡,如周线以上级别时,一般只会有一个中枢,或虽然中枢级别相对较小,如日线一笔,但它对应的次级别如30分钟(或60分钟)级别中,受于日线中枢区间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空间在30分钟(或60分钟)级别中形成两个同向中枢,但它形成的背驰点,依然可以作为第一类买卖点对待。

七、介绍两种特殊的中枢
1、下跌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中枢
A图中,05是下跌走势(线段),按下跌中枢的定义,是上下上三笔构成,即由12、23、34构成下跌中枢,图中用蓝色方框标示。

但是,从1到4还是上涨的,按上涨中枢定义,它幅23、34、45构成,画红色。

此两中枢的区间是一样的,且红色中枢是可以不画出来的,不影响判断。

这种情况,严格来说,在1和4处,画同级别分解线。

这样,10、14、45构成上一级别的三笔盘整形态。

下图是A图的实例图谱,但多了一段,意思是一样的。

三个低点和高点都是依次抬高的。

所以,它就构成一实质上存在的上涨中枢。

但对于整个下跌来说,不画也问题不大,后面视为前面下跌中枢的延伸出来的两笔。

上图B中,05是上涨走势(线段),按上涨中枢定义,是下上下三段构成,即由12、23、34构成上涨中枢,图中红色方框即是。

但它还有一个下跌中枢,由23、34、45构成,中枢区间是一样的。

当然,这个下跌中枢也可以不画出来,不影响整个分析。

下面给一个
实例图谱。

再给两个更特殊的,请问,它们形成中枢了吗?请按中枢的定义进行判断。

如果写到整篇完成后仍没忘此事的话,我可以给出答案。

八、中枢的不同形态
1、收敛三角形中枢:指形成中枢的三笔一笔比一笔短。

整体形态呈三角形。

2、矩形平台中枢:这是较常见较正规一些有中枢形态,呈较标准的箱体或平台震荡走势。

3、楔形中枢:也有收敛特征,但中轴线呈倾斜状态。

收敛三角开的中枢线呈水平。

4、扩张三角形或喇叭形中枢:构成中枢的三笔一笔比一笔长。

5、旗形或锯齿形中枢:上升中枢下跌的两笔基本相等;下跌中枢上涨的两笔基本相等。

它最大的特点是,中枢不是常见的在左侧,而是在右侧,给人一种很不习惯的视觉感受。

6、奔走型或通道式中枢:常见于通道式上涨或下跌股票中形成,特点是形成中枢区间非常窄。

若不是出现在通道式上涨或下跌中,则其后一笔上涨或下跌将会非常猛烈。

上图的图例,也回答了上两个图是否构成中枢的问题,显然,是构成中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