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炮制工艺流程图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规程通则

中药材应经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流程图中药材——净制—-切制前的水处理——切制——饮片干燥饮片炮制——饮片包装——检验-—入库一、中药材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药材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称为中药材的净制.1.挑选挑选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筛选筛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箩,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使其达到净度。
3.风选风选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质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一般可用簸箕扬簸,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洁之目的。
4.水选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选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5.去根或茎①去残根是指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分.②去残茎是指药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
6.去皮壳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①树皮类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②根和根茎类如知母、桔梗、沙参、明党参等应除去根皮.③果实种子类应去果壳或果皮,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法去皮。
7.去毛有些药物表面或内部常着生许多绒毛,吸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消除其副作用,常采用刮、刷、烫、挖、撞等方法去除毛茸.8.去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而言.现在去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除去非药用部位,二是分离药用部位。
去心的方法因药而异,如远志去心,可将远志根稍润至软时,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捶捣,其木质部与皮部脱离,抽去木心。
9.去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茎、叶茎等部位。
10.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位。
去核方法:质地柔软者,剥取果肉去核;质地坚韧者可用温水洗净润软,再取肉去核.11.去瓤有些果实类药物,须去瓤用于临床.其方法是,原药用小刀挖去瓤,洗净泥沙,捞起,润过夜,用铁锚压扁,再上木架压3—5天,压扁后,使对合成扁半圆形,形成0。
中药炮制技术蒸煮法

水润透或
药物
于蒸制容器内 隔水加热
拌辅料润透
至所需程度
放凉,取出,干燥。
晾至六七成干,切片干燥。
四、注意事项
⑴ 需拌辅料蒸的药物,应拌匀润透后再蒸。 ⑵ 一般先用武火加热,待“圆汽”后改用文火。
非密闭的酒蒸,火力不宜太强,以免酒气挥 发。 ⑶ 蒸制过程中,应随时添加适量开水补充蒸发 掉的水分。
何首乌
? 1.中药材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 蒿等。
? 2.中成药 舒筋活络丸、追风丸、活络丹、 大活络丹、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 气丸、木瓜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
(二)中毒机理
? 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Aconitine ),一 般中毒量为0.2mg ,致死量为2~4mg。主 要是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等,使其 先兴奋、后抑制,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产 生异常兴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 而死亡。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
5cm,宽0.9~3cm,厚0.2~0.5cm。外皮 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 状,并有纵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 样。气微,味淡。
附子
?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 0.3cm。
一、乌头类药物
(一)乌头类药物和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 药
,
筛
去
砂
? ⑵ 淡附片
盐附子
清水浸漂 每天换水2-3次
锅内 加甘草黑豆
共煮
无麻舌感
取出,去辅料,切片,干燥。
? 辅料用量:甘草5%、黑豆10%。
淡附片
【饮片性状 】 为不规则薄片。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 味淡,口尝无麻舌感。 【炮制作用 】 生品有毒,制后毒性降低,便于内服 。
比较全的中药炮制流程,建议收藏

中药材净选过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挑选整理:除去杂质、非入药部位和变质失效者。
2、挑选整理方法:拣选、风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搽、碾串等方法。
3、各类药材采取的方法:根及根茎类:拣选、剪、切、刮、剔除、刷等方法;种子果实类:风选、筛选、碾串等方法;全草类:拣选、剪等方法;花叶类:拣选、剪、切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拣选、剪、切、剔除、搽、刷等方法;藤(茎)木类:切、刮、剪等方法;树脂类:拣选、剔除、刮等方法;菌藻类:拣选、刷、刮等方法;动物类:剪、切、刮、搽、刷等方法;矿物类:剔除、刮、搽碾、串等方法4、洗药:洗涤至无泥沙、无其它杂质为止5、质量要求:经挑选整理后的药材必须分档加工,无伪品,无虫蛀、霉变、走油变色,无杂质。
质量指标:1、根、根茎、藤木、叶、花、皮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
2、果实、种子类,泥砂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3%。
3、全草类,不允许有非药用部位,泥砂等杂质不得超过3%。
4、动物类,附着物、腐肉和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5、矿物类,夹石、非药用部位等杂质不得超过2%,6、菌藻类,杂质不得超过3%。
7、树脂类,杂质不得超过3%。
8、需去毛、刺的药材,其未去净茸毛和硬刺的药材不得超过1%。
检查方法:取定量样品,过二号或三号筛筛净灰屑,拣出非药用部位等杂质,合并称重计算。
中药材软化(水处理)过程生产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1、分档:中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应按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除必须浸泡者外,一般都应坚持“少泡对润”、“药透汁尽”的原则。
2、水处理方法:喷淋、淘洗、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
根及根茎类:质地较硬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淘洗、浸泡、漂洗等方法;质地软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多采用喷淋、润渍等方法;种子果实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全草类:喷淋、淘洗等方法;叶类:喷淋、淘洗等方法;皮类(茎皮及根皮):喷淋、淘洗等方法;藤(茎)木类:浸泡、漂洗、润渍等方法;菌藻类:喷淋、略漂洗等方法,冬虫夏草不宜用液体处理;动物类:漂洗、浸泡、润渍等方法。
中药材药材炮制操作规范

中药材药材炮制操作规范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药材炮制则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
药材炮制操作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材的炮制目的、炮制工艺和炮制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药材炮制的目的中药材的炮制是为了改变其性能、增强其药性、减少其毒性,从而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炮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炙、炒、煅、炮、焙等方法,改变药材的性味、药效和药性,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
二、炮制工艺的分类中药材的炮制工艺可以分为炙、炒、煅、炮、焙等几种。
炙是将药材置于火上进行炙烤,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炒是将药材放入锅中翻炒,以增强其药效;煅是将药材放入炉中进行煅烧,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炮是将药材放入炮筒中进行爆炸,以破壁和增强其药效;焙是将药材放入炉中进行烘烤,以改变其性味和药性。
三、炮制操作规范1. 药材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在进行药材炮制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药材。
药材的选择应符合药典或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要注意药材的产地、采收时间和保存条件等因素,以确保药材的质量。
2. 炮制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消毒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前,要对炮制设备和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清洁可以采用清水、洗涤剂或消毒剂等方法,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
消毒可以采用高温蒸汽、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剂等方法,杀灭病菌和病毒。
3. 炮制操作的准备和安全措施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药材、炮制设备和工具,确保操作环境整洁和安全。
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药材粉尘和炮制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4. 炮制操作的时间和温度控制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时,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
不同的药材和炮制工艺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注意炮制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掌握好每一步操作的时间和温度,确保炮制效果的稳定和可控。
5. 炮制操作的仪器和设备使用在进行药材炮制操作时,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设备。
中药材的炮制PPT课件

这一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成就:一是对零星的 炮制方法方法进行了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 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炮制方法,现代 的炮制方法至代大多出现。这一时期是炮制技 术形成时期。
【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熟用补肝肾,强筋骨。 【主治】瘀血所致的经闭、肾.虚腰痛。近用于扩宫引产。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 双亏的面色萎黄、头痛.心悸。
4烫 5煅 6淬 7炙 (1)蜜炙:款冬花 (2)醋炙:元胡 (3)酒 (4)姜汁炙 (5)盐水炙 (6)油炙
3 清代
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种有所增 多,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4 现代
建国后各省市陆续出版了本地中药炮制规范, 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炮制品种,并制定了中 药炮制通则。
1979年我国高校《中药炮制学》试用教材出版, 1985年出版了第二版,1996年出版了规划教材。
七五、八五期间将首乌、草乌等40种饮片列为 国家研究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
款 冬 花
【功效】化痰,降气。 【主治】用于各种咳嗽,常与紫菀同用。本品为
.
治咳常用药。“十方有九”《本草经疏》。
水火共制
1煮 (1)清水煮 (2)醋制:元胡 (3)酒醋同煮 2蒸 (1)清蒸 (2)酒蒸 (3)醋蒸
.
【来源】为罂粟科(Papaveraceae)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
淫羊藿
来源:小檗科(Berberidaceae) 植物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 et Z.)Maxim.、淫 羊藿E. brevicornum Maxim.、柔毛 淫羊藿E. pubescens Maxim.、巫山 淫羊藿E. wushanense T. S. Ying或 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Nakai的 干燥茎叶。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茯苓炮制生产工艺规程、、名称:1、中文名:茯苓;2、汉语拼音:Fuling;3、拉丁文:PORIA;、、规格:丁、块:3×3×3mm,8—12mm;三、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点:3、1 生产工艺流程图:茯苓↓净制(拣去杂质,去掉非药用部分)↓检验↓合格茯苓饮片包材→↓包装↓检验↓入库3.2 质控要点:工质量质频序控制量控制项目次点生产过程中间产品净拣选除杂杂质、异物、每制非药用部批分、选净程度中转站清洁卫生、分区、分批、定温度、温货位卡、标时度志包装装袋品种、数量随时贴签牢固、位置随准确、外壁时清洁4、炮制方法:茯苓: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5、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5.1 领料: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料库领取茯苓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5.2 净选;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茯苓原药材置于挑拣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非药用部分,并将药材按大小分档。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 QA 检查合格后与下一工序交接。
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 QA 检查合格后签名。
工艺要点:、1、检查净选的中药材是否干净,并记录和称量;、2、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3、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4、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项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5、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6、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5.3 分装:生产操作前、进行清场检查。
检查合格后,按批包装指令从中转站领取经检验合格饮片,从包材库领取内包装材料及标签,根据产品包装规格要求,确定每袋××g及装量差异范围。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
材;
1.净制生产流程图
准备
按生产前检 查 SOP 确认
挑、筛、风选、水选 领取中药材
清除杂质
剪、
切、
刷、刮
削、剔
除、泡
洗、
碾
操作结束 串、火燎
2.净 制操作方
净料库
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过筛
下干道燥工序 切制、炮炙
分离、清除非药用部分
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
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 孔内径约 15mm;
大中眼筛 孔内径约 6mm;
小中眼筛 孔内径约 5mm;大紧眼筛 孔内径约 2mm;一号筛 10 目;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选择以机械切制;辅以手工切制;
特殊药材选用如下切制方法:
镑片:所用工具为镑刀;
操作方法:将软化的药材用钳子夹住,另一只手持刀一端;来回镑成极薄的饮片;
也可用镑刀机操作切制;
本法适用于动物角类药物,如羚羊角、水牛角等;
刨:将软化好的药材固定,用刨刀刨成薄片;如苏木、檀香等;
劈:用斧类工具将木质类药材劈成块或厚片;如松节、降香等;
润法: 是把泡、洗、淋过的净药材,用适当器具盛装,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吸收的 水分向内部渗透,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的方法; 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法; 浸润:以一定量的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水分缓缓渗入内部,以 “水尽药透”为准;如木香、枳壳等; 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它辅料处理的净药材,用缸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 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白术、山药等; 露润吸湿回润:将药材摊放于湿润垫有蔑席的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如当 归、玄参等;润药时间需根据药材的性质,季节,灵活掌握,以药材加工切片不破碎为 宜; 注意事项对含淀粉较多的药材,需多加注意,这类药物极易滋生微生物而变质;发 现粘、发红、发馊、发臭时需用硫磺熏或加适量明矾水,再用清水洗涤;如山药、天花 粉等; 确保有效成分不流失,需润药得当,则有“七分润工,三分切工”之说法,润药是关 键;适法得当则很少有炸心、翘片、掉边、碎片等现象; 漂法: 是将药材用多量的水,多次漂洗的方法; 操作方法:将药材放入大量的清水中,漂去有毒成分和盐分及腥臭异味,采用换水 法进行;每日换水 1~2 次,漂泡的时间根据药材的质地、季节、水温而灵活掌握;一般 漂的时间为 3~10 天; 本法适用于毒性药物,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有腥臭味的药物;如草乌、天南星、附 子、昆布;动物类:如龟甲、鹿角、狗骨等; 注意事项漂泡的清水量应一次性加足,一般不宜再次加水,否则药物易于变黑; 由于是利用微生物而使筋膜腐烂,不可避免有很臭的气味产生,所以容器必须加 盖; 药物除去筋膜后需反复用清水漂洗几天,至无臭气; 有毒药物,取药材切开,放于舌上,半分钟以内不刺舌为准,即为漂好;有盐分的药 物,以药物无咸味为准,即为漂好;有腥臭味的药物,以漂去瘀血及腥臭味为度; 蒸煮法:
制中药的工艺流程

制中药的工艺流程制中药的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好所需的药材,包括中药原料和辅助材料。
中药原料通常是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物质,辅助材料可以是水、酒精等。
2. 清洗处理:将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保持其原始形态。
3. 切割研磨:对于一些大块的中药材,需要将其切割成小块,以方便后续步骤的处理。
对于一些坚硬的中药材,需要进行研磨处理,使其更容易提取有效成分。
4. 预处理:对于一些中药材,需要进行特殊的预处理,例如煮沸、炙烤、晒干等,以改变其性质或增强其药效。
5. 炮制加工: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特性和用途,进行炮制加工。
炮制加工包括炒、炙、煨、煮等方法,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质、药效和保存特性。
6. 配方调剂:根据方剂要求,将不同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方调剂,以达到治疗药效的最佳效果。
7. 煎煮熬炼:按照不同中药制剂的要求,将药材和适量的水或其他溶剂一起加热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形成药液。
煎煮时间、温度和方法可能因制剂不同而有所差异。
8. 沉淀脱渣:将煎煮后的药液离心或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渣滓。
9. 浓缩干燥:将已经去渣的药液进行浓缩,使其浓缩成沉淀或浓缩液体。
有些制剂还会通过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制成粉末状。
10. 加工制剂:将浓缩后的药液或粉末按照需要进行制成颗粒、丸剂、胶囊等制剂形式。
11. 质量检查:对制得的中药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颜色、气味、溶解度、含量等指标检测。
12. 包装储存:对合格的中药产品进行包装,采取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防止其受潮、霉变或容易变质。
完成后放置在干燥、避光、通风的储存环境中。
以上是一般制中药的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可能因不同的药材、制剂和传统工艺的差异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