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园地教育内容汇编
幼儿园安全教育家长园地(3篇)

第1篇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安全,我们特设立此家长园地,旨在加强家园联系,共同关注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
以下是关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意义1. 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和游戏的主要场所,加强安全教育,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关注和引导孩子。
4. 促进幼儿园安全管理: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完善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不随意穿越马路,确保交通安全。
2. 防火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认识火源,学会使用灭火器,了解火灾逃生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3.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成人陪伴的情况下靠近水域,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4. 防食物中毒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
5. 防拐骗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预防拐骗事件发生。
6. 防触电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不触碰电源插座,不在雷雨天触碰电器,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7. 防摔伤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走廊、楼梯间奔跑打闹,预防摔伤。
8.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育孩子们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逃生知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家园合作,共同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1.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关注孩子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幼儿园沟通。
2. 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家园教育内容

幼儿园家园教育内容
以下是 7 条幼儿园家园教育内容:
1. 宝贝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可都是成长的关键时刻呀!就像小树苗努力扎根一样,他们也在努力吸收知识。
你看每次画画的时候,孩子们那专注的小眼神,不就是在用心描绘属于他们自己的小世界嘛!咱们在家是不是也能多陪着孩子涂涂画画呢?
2. 家园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太重要啦!这就好比建房子要先打好地基呀!在幼儿园,老师们会引导孩子们学会自己吃饭、洗手,那在家里,咱们是不是也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比如自己收拾玩具,这不是很好嘛!
3. 交流沟通真是不能小瞧呢,这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呀!在幼儿园里,孩子们会互相分享故事,那回到家,咱们也多和孩子聊聊天呀,问问今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难道不好吗?
4.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那可是给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呀!像幼儿园的手工课上,孩子们能做出那么多奇奇怪怪又可爱的作品。
咱在家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呀,说不定会给你大惊喜呢!
5. 品德教育必须重视起来呀!这就好比给孩子的心灵种上美丽的花朵。
幼儿园会教育孩子们要懂礼貌、互相关爱,咱在家也要以身作则呀,给孩子做好榜样,这很关键呢,对吧?
6. 体能锻炼也不能落下呀!孩子就像活力满满的小精灵。
幼儿园有各种户外活动,那咱们休息的时候也带孩子出去玩玩,跑一跑、跳一跳,这对孩子身体多好呀,咋能不做呢?
7. 情感教育多重要啊,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孩子的心田!老师们会给孩子很多关爱和鼓励,咱们在家里也要给孩子满满的爱呀!多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不是必须的嘛!
观点结论:幼儿园家园教育真的特别重要,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健康、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呀!。
小班家长园地资料

4、了解并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前调整孩 子在家的作息时间,减少孩子入园后的不适应。
1、家长应该配合幼儿适应幼儿园 的作息与常规要求。在孩子入托时,把 孩子的特点和不足告诉老师,以便双方 配合,积极指导。
2、孩子在生活自立有点滴进步, 家长就要鼓励,哪方面做得不好,找出 解决方法,不要一味责怪,引起孩子精 神上的紧张。千万别用上幼儿园来恐吓 孩子。
4. 乐意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 作。
5. 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听老师的指 令。
1、坚持送宝宝上幼儿园。保证幼儿每天8点 前准时入园,有利于幼儿意志品质和准守纪律意 识的培养。下午家长要准时接宝宝,如果家长不 能按时来接宝宝,宝宝看到别的孩子都回家了, 会感到孤单,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 回家后家长应该多于幼儿交流幼儿在园发生的有 趣的事情,感受幼儿在园发生变化。
2、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小朋友;有 会弹琴唱歌、跳舞、绘画的老师;还有许多家里没有的大型玩具。
3、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幼儿园的 环境,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做游戏,唱歌、跳舞、玩玩具, 给他感官上的认识,引起他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喜 欢和向往过集体生活。家里的谈话要围绕幼儿园的优点 说,也要和孩子讲讲入园的道理,鼓励孩子自己愿意去 幼儿园。
活动总目标
1. 知道自己上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安 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 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2. 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 规,如:能在集体中听教师、同伴讲话,愿 意自己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3.熟悉幼儿园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成 人的劳动,学会有礼貌地和成人交往。
2、请您带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成人是怎 么洗手的,初步了解洗手流程,并且知道饭前、 饭后要洗手,这样我们才不容易生病。
11月家长园地-幼儿安全小常识

11月家长园地-幼儿安全小常识
幼儿安全小常识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的。
为了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能够顺利成长,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以下是几点值得家长注意的做法:
1.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是很危险的。
3.教育孩子不要把大头针、图钉、曲别针、花生米、小塑
料粒等放进耳朵、鼻子等地方。
这样容易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4.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场所,火炉、热锅、开水壶、刀叉等都是危险的。
应教育孩子不能在厨房里玩耍。
6.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或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研
究交通知识。
7.不要独自去公共厕所、乘公共汽车、看电影等外出活动。
8.不要把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
9.不要让别人抚摸自己的身体部位,如胸、臀、下身、大
腿等。
除了父母、医务人员在必要的情况下,如检查疾病、擦药、洗澡、擦身等可以触摸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随便触摸。
10.遇到陌生人强迫带你走时,大声呼救并尽快逃走。
15.遇到狗等动物时非常危险,不要引起动物对你的注意,不要看它,慢慢离开,不要奔跑。
19.如果迷路了,应该向警察求助,打电话告诉家人你所
在的地点,让家人来接你。
如果是晚上,要想尽办法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不要坐陌生人的车,找不到熟悉的路不要瞎闯,免得越走越远。
大二班。
幼儿园家长安全教育记录(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们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安全无忧,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
作为家长,我们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以下是我对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安全教育记录。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1.交通安全教育(1)教会孩子认识交通信号灯,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教育孩子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得随意横穿马路。
(3)告诉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耍,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消防安全教育(1)教会孩子认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教育孩子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生,不要乘坐电梯。
(3)告诉孩子不要玩火,不要触摸电器设备。
3.食品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买“三无”产品。
(2)告诉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会孩子认识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学会健康饮食。
4.防拐骗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2)告诉孩子遇到陌生人求助时,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跟随。
(3)教会孩子拨打报警电话,寻求帮助。
5.防溺水安全教育(1)教育孩子不要在河边、池塘等危险地带玩耍。
(2)告诉孩子游泳时要有成人陪同,不要私自下水。
(3)教会孩子遇到溺水情况,要及时呼救。
6.心理健康教育(1)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2)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3)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勇敢面对困难。
三、家长配合措施1.关注幼儿园安全教育,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与孩子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在家教育孩子遵守家庭安全规则,如不玩火、不触摸电器等。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成长。
5.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培训活动,学习更多安全知识。
四、安全教育成果通过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努力,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家长园地家教内容记载

(具体内容附后)
家长园地家教内容记载
班级:草莓班
日期:2014.06
时间
内容(标题)
2 月份
3 月份 4 月份 5 月份 6 月份
《安全小常识》 《如何保护幼儿的嗓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之
“幼儿教育保护”》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春季饮食三大注意事项》
《上学放学安全歌》 《孩子花粉过敏怎么办》 《震后健康小常识》《守护生命十大健康法则》《孩 子进出五种门家长要当心》《控制零食有方法》 《味道与食品》、《让孩子懂得安全设施的安全守 则》
(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附后)
班级网页家教内容记载
班级:草莓班
日期:2014.06
时间
内容(标题)
2 月份
3 月份 4 月份 5 月份 6 月份
《安全小常识》 《如何保护幼儿的嗓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之
“幼儿教育保护”》》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春季饮食三大注意事项》
《上学放学安全歌》 《孩子花粉过敏怎么办》 《震后健康小常识》《守护生命十大健康法则》《孩 子进出五种门家长要当心》《控制零食有方法》 《味道与食品》、《让孩子懂得安全设施的安全守 则》
幼儿园家长园地:育儿知识5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五周)
1、家长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3-6岁的幼儿正处在接受语言能力最强时期,家长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日常交谈.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围绕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并时时要求幼儿用普通话表达。
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充分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周围的景物,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们进行对话。
有时,也让孩子与小动物们、植物谈话。
幼儿园家长园地

幼儿园家长园地幼儿园家长园地篇1:小班家长园地育儿学问“妈妈,我再吃一块巧克力行不行嘛?”、“爸爸,我再看非常钟电视呗~”、“奶奶,我今日只上半天幼儿园好不好?”面对孩子的讨价还价你会怎么做?下面是百分网我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家长园地育儿学问,盼望大家喜爱!小班家长园地育儿学问:巧对孩子的"讨价还价"讨价还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办法识,促进成长。
但是假如父母处理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味妥协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骄纵;一味拒绝会让孩子变得怯懦、无主见。
宝宝“讨价还价”时,家长该怎么办呢?1. 商订规章。
与孩子一起协商规章更能激发他遵守规章的主动性。
家长要以通俗的语言告知他为什么制订这样的规章,为什么有些事不行以不能讨价还价。
比如,家长与孩子共订规章“先洗手,再吃饭”,这不行讨价还价,否则手上的细菌就会吃进嘴里,会生病。
2. 抓大放小。
孩子讨价还价,家长不行一味妥协,也不行全部拒绝。
重大原则性问题肯定要拒绝,不给孩子讨价还价的余地,比如,“晚上刷牙后不能吃东西”,这是个原则性问题,家长不要做任何让步。
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可以适当让步,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
比如,“先收玩具,再看动画片”,孩子央求先看动画片,再整理玩具,父母可以做适当让步,只要孩子能把玩具整理好就行了。
3.态度全都。
家长立场要坚决,前后态度要全都,不行心情化,不能心情好时孩子讨价还价就让步了。
孩子尝到甜头,就会察言观色,想方设法让家长妥协。
4.做好“售后服务”。
家长无论是拒绝还是妥协,都要向孩子讲清理由,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家长做出让步后,还要督促到位,不行放任自流。
比如孩子央求先玩嬉戏,再整理房间,家长在让步后还要督促孩子整理房间,落实到位。
小班家长园地育儿学问:学前以进展智力为主,不宜灌输过多学问许多妈妈认为孩子学得越多越多,其实不然。
经权威机构讨论表明学龄前儿童不宜学习过多学问和数字运算,一般熟识一到十的加减运算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月份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儿童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有趣健康的游戏可以给予孩子无穷的快乐、给予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与体验,增长他们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健全的性格。
在游戏中,有些孩子不愿与别人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由于这种不愿与人分享的心理,往往这些孩子在玩耍中总是不合群,难以与别人合作,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唯我独尊的孤僻性格。
针对这种情况,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热情大方的品质,多组织一些集体协作性的活动,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良好的相处。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一件玩具、一个游戏玩了不久就会失去兴趣,把它们扔在一边就跑去玩别的东西。
这种情形除了是由于注意力不易集中以外,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的畏难情绪,比如:积木砌的房子总是不到一半就跨了。
所以在组织游戏中,也应适当的培养孩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
在设计游戏中,可以适当对孩子提出力所能及的目标。
如:捏塑一只泥的小鸭子,砌一座小城堡等,并在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并作适当的帮助,使孩子们形成有恒心的好性格。
另外,强烈的好胜心理在孩子们的玩耍与游戏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这说明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他们也很希望自己在游戏中能够取得成功,能够有所成就并得到赞扬。
在游戏中,应该多以鼓励为主,让孩子做一些不太难的事情,让其有所成就,增强自信心。
游戏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健全良好心理性格的必由之路,是向他们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没有游戏就没有孩子的童年和欢乐。
游戏是孩子的一门主课,玩具是教科书,它们是孩子学习社会、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增进才能、强壮体魄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更是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说来,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又是学习,因此,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培养良好的性格,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的大事。
10月份
如何纠正孩子嫉妒心理
了解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
1、环境影响。
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等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心理。
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某,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人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3、孩子能力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
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因为自己经常得到肯定而形成一种“惯性”,如果有一次没受到“重视”和“关注”,就容易产生嫉妒。
纠正嫉妒的具体方法: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间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客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2、正确评价孩子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
如果没说他好,他就难以接受。
3、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
格。
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
不能用不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
11月份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所以在孩子一出生就积极开发他们的智力。
智力是多种认知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其中每种能力都有特定的作用,它们共同作用,整体发挥功能。
而观察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许多专家研究发现,观察力强的孩子智力发育较好,因为人们通过感知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进行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观察水平的迅速提高,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幼儿对观察活动的兴趣。
有时孩子观察事物的时间很短就没有兴趣了,这可能是孩子感到疲劳的缘故。
研究表明,人在观察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就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对所观察的事物给与最清晰的反映,而这种集中注意的观察是很疲劳的。
所以让幼儿观察时,最好运用富于变化、色彩丰富的观察对象,幼儿自然就容易被吸引,而不易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了。
2、教会儿童正确的观察方法。
幼儿观察往往是漫无目的、缺乏计划性、不分主次的。
家长指导幼儿观察时,首先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好各种准备,如相关的知识及帮助观察的辅助工具,最后是教给幼儿具体的观察的方法。
3、要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加观察。
这样可以使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活动。
同时,由于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需要经常变换方式,调动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来参加观察,使孩子的兴奋中心能不断地转移,但又不离开所观察的事物。
12月份
怎么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人说,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将会使孩子缺乏责任心。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来理解?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笔者在美国访问进修时,曾看到当地报纸上登过一则报道,讲一个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1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
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想,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周围,很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家长出面与学校交涉,要求撤消对孩子的处罚;二是家长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
这里就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当然,第一种教育观是正确的,它能使孩子认识到一个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培养孩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
而第二种教育观则是一种无原则的溺爱,结果将会导致孩子漠视规则,轻视规范的约束力和缺乏责任心。
实践证明,一个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没有责任心的人,是社会化的一种失败,因为他很难形成社会的归属感,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我们应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要由自己负责。
如果在吃饭时间,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就先让他停止进食,家长用不着端着饭碗跟着孩子追着孩子去喂,等到他饿了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
让孩子对饥饿负一点责任是有教育意义的。
1月份
让宝宝接受挫折教育
现在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为孩子打造一个“无障碍”的环境。
然而,研究显示,越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生活应变能力越低,对他的成长反倒是有害无益,可见大家有必要重新认识挫折教育。
成长的路上,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各式压力与挫折,父母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往往在事件发生之前,便急于替他们扫除一切障碍,期盼孩子能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长大。
但即使爸爸妈妈再怎幺保护,呵护在掌心的孩子,终有一天会飞出父母张开的羽翼,展开自己的生活。
与其让他事后发现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承受加倍的痛苦,不如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对他展开机会教育哦!
提到“挫折”,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愤怒、哀伤、痛苦等负面情绪,认为他带来的都是不好的感觉,其实既然挫折无法避免,如何从中获得力量,便是我们所要深思的。
父母在挫折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则是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及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挫折并不可怕,一味的逃避只会陷入更大的困境,今日社会,孩子成长问题频传,和挫折忍受度的降低,可谓密不可分。
父母们不妨放开紧握的双手,让孩子从不断跌倒中站起来,直至茁壮坚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