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分题型讲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面图形的认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如何学习和掌握平面图形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 念
什么是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存在于平面中 平面图形具有轮廓线,由直线、圆、椭圆等基本元素组成 平面图形可以分为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两类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是学习几何的基础,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06
如何学习和掌握平 面图形
学习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与分类:通 过观察平面图形 的形状、大小和 特点,将其进行 分类和归纳。
掌握基本概念: 了解平面图形的 名称、定义、性 质和定理,为进 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
动手操作:通过 折叠、拼图等动 手操作活动,加 深对平面图形特 点的认识和理解。
练习与巩固:多 做练习题,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 解题能力和思维 灵活性。
知识。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如何提高平面图形的学习效果
动手实践:通 过拼图、折纸 等活动,让学 生亲自动手操 作,感受平面 图形的特点。
观察思考:引 导学生观察生 活中的平面图 形,思考其特 点和应用,加 深对平面图形
的理解。
小组合作:组 织学生进行小 组合作,共同 探讨平面图形 的性质和规律, 促进交流与合
作。
练习巩固:通 过多种形式的 练习,如填空、 选择、判断等, 让学生反复练 习,巩固所学
平面图形的分类
按照边数分类: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 按照角数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照是否轴对称分类:分为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 按照是否中心对称分类:分为中心对称图形和非中心对称图形
2020-2021中考数学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含答案)一、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1.已知 ABC,P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A、B、C、P 中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连接 PB、PC,设∠PBA=s°,∠PCA=t°,∠BPC=x°,∠BAC=y°.(1)如图,当点 P 在 ABC 内时,①若 y=70,s=10,t=20,则 x=________;②探究 s、t、x、y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2)当点P 在 ABC 外时,直接写出s、t、x、y 之间所有可能的数量关系,并画出相应的图形.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DC=∠BCD,DE⊥DC交AB于E.(1)求证:DE平分∠ADB;(2)若∠ABD的平分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F,设∠F=α.①若α=50°,求∠A的值;②若∠F<,试确定α的取值范围.3.如图1,已知点A,点D在BC上方,过点A,D分别作CD,AB的平行线,两条平行线交于点M(点M在BC下方),且与BC分别交于E,F两点,连结AD。
(1)∠BAM与∠CDM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题中条件,判断∠AEF,∠DFE,∠BAE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2,Q是AD下方一点,连结AQ,DQ,且∠DAQ= ∠BAD,∠ADQ= ∠ADC,若∠AQD=112°,请直接写出∠BAE的度数。
4.己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
(1)如图①,试说明:∠AEC=∠BAE+∠ECD;(2)若AH平分∠BAE,将线段CE沿射线CD平移至FG。
①如图②,若∠AEC=90°,FH平分∠DFG,求∠AHF的度数;②如图③,若FH平分∠CFG,试判断∠AHF与∠AE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5.如图,在中,,点D在上,又在的垂直平分线l上,点E在的延长线上,点F在上, .(1)试说明: .(2)若平分,求的度数.6.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1)问题情景:如图1,已知点是外一点,连接、,求的度数.天天同学看过图形后立即想出:,请你补全他的推理过程.解:(1)如图1,过点作,∴ ________, ________.又∵,∴ .解题反思: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功能,将,,“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2)问题迁移:如图2,,求的度数.(3)方法运用:如图3,,点在的右侧,,点在的左侧,,平分,平分,、所在的直线交于点,点在与两条平行线之间,求的度数.7.对于平面内的∠M和∠N,若存在一个常数k>0,使得∠M+k∠N=360°,则称∠N 为∠M的k系补周角.如若∠M=90°,∠N=45°,则∠N为∠M的6系补周角.(1)若∠H=120°,则∠H的4系补周角的度数为________;(2)在平面内AB∥CD,点E是平面内一点,连接BE,DE.①如图1,∠D=60°,若∠B是∠E的3系补周角,求∠B的度数;②如图2,∠ABE和∠CDE均为钝角,点F在点E的右侧,且满足∠ABF=n∠ABE,∠CDF=n∠CDE(其中n为常数且n>1),点P是∠ABE角平分线BG上的一个动点,在P 点运动过程中,请你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使得∠BPD是∠F的k系补周角,并直接写出此时的k值(用含n的式子表示).8.请阅读小明同学在学习平行线这章知识点时的一段笔记,然后解决问题.小明:老师说在解决有关平行线的问题时,如果无法直接得到角的关系,就需要借助辅助线来帮助解答,今天老师介绍了一个“美味”的模型一“猪蹄模型”.即已知:如图1,,为、之间一点,连接,得到 .求证:小明笔记上写出的证明过程如下:证明:过点作,∴∵,∴∴ .∵∴请你利用“猪蹄模型”得到的结论或解题方法,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1)如图,若,,则 ________.(2)如图,,平分,平分,,则________.9.如图,三角形ABC,直线,CD、BD分别平分和.(1)图中,,,求的度数,说明理由.(2)图中,,直接写出 ________.(3)图中,, ________.10.如图,在△ABC中,点E和点F在边BC上,连接AE,AF,使得∠EAC=∠ECA,∠BAE=2∠CAF.(1)如图1,求证:∠BAF=∠BFA;(2)如图2,在过点C且与AE平行的射线上取一点D,连接DE,若∠AED=∠B,求证:BE=CD;11.AB∥CD,C在D的右侧,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ADC=70°.(1)求∠EDC 的度数;(2)若∠ABC=30°,求∠BED 的度数;(3)将线段 BC沿 DC方向移动,使得点 B在点 A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BC=n°,请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12.已知直线AB//CD,P是两条直线之间一点,且AP⊥PC于P.(1)如图1,求证:∠BAP+∠DCP=90°;(2)如图2,CQ平分∠PCG,AH平分∠BAP,直线AH、CQ交于Q,求∠AQC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压轴解答题1.(1)100;解:②结论:x=y+s+t. 理由:∵∠A+∠ABC+∠ACB=∠A+∠PBA+∠PCA+∠PBC+∠PCB=180°,∠PBC+∠PCB+∠BPC=180°,∴∠A+∠PBA+∠PCA=∠BPC,∴x=y+s+t.(2)解:s、t、x、y之间所有可能的数量关系:如图1:s+x=t+y;如图2:s+y=t+x;如图3:y=x+s+t;如图4:x+y+s+t=360°;如图5:t=s+x+y;如图6:s=t+x+y;【解析】【解答】解:(1)①∵∠BAC=70°,∴∠ABC+∠ACB=110°,∵∠PBA=10°,∠PCA=20°,∴∠PBC+∠PCB=80°,∴∠BPC=100°,∴x=100,故答案为:100.【分析】(1)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②结论:x=y+s+t.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2)分6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2.(1)证明:∵AD∥BC,∴ ,∵DE⊥DC交AB于E,∴∴ ,∴∵∠BDC=∠BCD,∴ ,∴DE平分∠ADB;(2)解:①∵AD∥BC,∴∠ADC+∠BCD=180,∵DE平分∠ADB,∠BDC=∠BCD,∴∠ADE=∠EDB,∴∠EDB+∠BDC=90°,∴∠DEC+∠ DCE=90°,∵∠FBD+∠BDE=90°-∠F=90°-50°=40°,∵DE平分∠ADB,BF平分∠ABD,∴∠ADB+∠ABD=2(∠FBD+∠BDE)=80°,∴∠A = 180°-(∠ADB+∠ABD)=180°- 80°= 100°;②由①知∠FBD+∠BDE= 90°-∠F,∵DE平分∠ADB,BF平分∠ABD,∴∠ADB+∠ABD= 2(∠FBD+∠BDE)= 2(90°-∠F),又∵在四边形ABCD中,AD // BC,∴∠DBC = ∠ADB,∴∠ABC=∠ABD +∠DBC = ∠ABD+∠ADB =2(90°-∠F),即∠ABC = 2(90°-∠F),又∵∠F<,∴∠F< ×2(90°-∠F),∴0°<∠F<45°,∵∠F=α,∴0°<α<45°.【解析】【分析】(1)由AD∥BC可得同旁内角,由DE⊥DC可得,再根据已知∠BDC=∠BCD,进而可得,即可证DE平分∠ADB;(2)①根据AD∥BC,可得∠ADC+∠BCD=180,根据DE平分∠ADB,∠BDC=∠BCD,易得∠ADE=∠EDB,∠EDB+∠BDC=90°,∠DEC+∠DCE=90°,根据外角和定理等可得∠FBD+∠BDE=90°-∠F=90°-50°=40°,又因为DE平分∠ADB,BF平分∠ABD,从而可得∠ADB+∠ABD=2(∠FBD+∠BDE)=8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继而即可取出∠A的值;②由①知∠FBD+∠BDE= 90°-∠F,根据DE平分∠ADB,BF平分∠ABD,易得∠ADB+∠ABD= 2(∠FBD+∠BDE)= 2(90°-∠F),根据AD // BC的性质可得∠DBC = ∠ADB,∠ABC = 2(90°-∠F),依据∠F<,可得不等式∠F< ×2(90°-∠F),解即可得∠F即α的取值范围.3.(1)解:∠BAM=∠CDM.理由:∵AB∥DM,∴∠BAM=∠M,∵CD∥AM,∴∠CDM=∠M∴∠BAM=∠CDM.(2)三个角的数量关系为:∠AEF-∠BAE+∠DFE=180°理由:过点A作AH∥BC,∴∠HAB=∠B,∠HAE=∠HAB+∠BAE=∠AEF,∴∠B+∠BAE=∠AEF即∠B=∠AEF-∠BAE∵AB∥DM,∴∠B+∠DFE=180°,∴∠AEF-∠BAE+∠DFE=180°.(3)24°【解析】【解答】(3)过点Q作QN∥AB由(1)可知∠M=∠BAE=∠CDM,∵AB∥DM∴AB∥DM∥QN∴∠1+∠BAE=∠AQN,∠2=∠DQN∴∠AQD=∠AQN+∠DQN=∠1+∠2=∠1+∠2+∠M=∠1+∠2+∠BAE=112°∵∠DAQ=∠BAD,∠ADQ=∠ADC∴∠BAD=3∠DAQ,∠ADC=3∠ADQ,∵∠DAQ+∠ADQ=180°-112°=68°∴3∠DAQ+3∠ADQ=3×68°=204°,即∠BAD+∠ADC=204°,∴∠BAE+∠1+∠QAD+∠ADQ+∠2+∠CDF=204°∴∠BAE+∠1+∠QAD+∠ADQ+∠2+∠CDF=204°∴(∠1+∠2+∠BAE)+(∠QAD+∠ADQ)+∠BAE=204°∴112°+68°+∠BAE=204°解之:∠BAE=24°.【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AM=∠M,∠CDM=∠M,再利用等量代换可证得结论。
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

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平行一、平行: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①“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②“不相交”是指两条直线没有交点;③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3、平行公理:经过一条直线外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4、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设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二、三线八角:两条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交点分别为E、F,如图,则称直线AB、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EF为截线.两条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可得8个角,即所谓“三线八角”.(一)、这八个角中有:1、对顶角:∠1与∠3,∠2与∠4,∠5与∠7,∠6与∠8.2、邻补角有:∠1与∠2,∠2与∠3,∠3与∠4,∠4与∠1,∠5与∠6,∠6与∠7,∠7与∠8,∠8与∠5.(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二条直线的同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二个角叫同位角.如图中的∠1与∠5分别在直线AB、CD的上侧,又在第三条直线EF的右侧,所以∠1与∠5是同位角,它们的位置相同,在图中还有∠2与∠6,∠4与∠8,∠3与∠7也是同位角.2、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二条直线的内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的二个角叫内错角.如上图中∠2与∠8在直线AB、CD的内侧(即AB、CD之间),且在EF的两旁,所以∠2与∠8是内错角.同理,∠3与∠5也是内错角.3、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直线的内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上图中的∠2与∠5在直线AB、CD内侧又在EF的同旁,所以∠2与∠5是同旁内角,同理,∠3与∠8也是同旁内角.4、因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共得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三、直线平行的条件(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记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四、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移一、平移的概念:把图形上所有点都按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叫作平移。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2(PPT)2-2

•
1、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的大小分类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按边的大小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腰边与三底角不形等的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 (1)角,伤水气,罚见辰星。辰星见,则主刑,主廷尉,主燕赵又为燕、赵、代以北;宰相之象。亦为杀伐之气,战斗之象。又曰, 军于野,辰星为偏将之象,无军为刑事和阴阳应效不效,其时不和。出失其时,寒暑失其节,邦当大饥。当出不出,是谓击卒, 兵大起。在于房心间地动亦曰辰星出入躁疾,常主夷狄。又曰,蛮夷之星也,亦主刑法之得失。色黄而小,地大动。光明与月相 逮,其国大水。最早观测记录水星最早被闪族人在(公元前三千年)发现,他们叫它Ubu-idim-gud-ud。最早的详细记录观察数据 的是巴比伦人他们叫它gu-ad或gu-utu。希腊人给它起了两个古老的名字,当它出现在早晨时叫阿波罗,当它出现在傍晚叫赫耳墨 斯,但是希腊天文学家知道这两个名字表示的是同一个东西。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甚至认为水星和金星(维纳斯星)是绕太阳 公转的而不是地球。地面观测水星的观测因为它过于接近太阳而变的非常复杂,在地球可以观测它的唯一时间是在日出或日落时 。水星最亮的时候,;/ 深圳注册公司 目视星等达-.9等。由于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离不大,使 得水星经常因距离太阳太近,淹没在耀眼的阳光之中而不得见。即使在最宜于观察的条件下,也只有在日落西山之后,在西天低 处的夕阳余晖中,或是在日出之前,在东方地平线才能看到它。地面观测时间观察水星的最佳时候是在日出之前约分钟,或日落 后分钟。当我们朝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看的时候,我们也就是朝太阳的方向看。需要牢记的是不要直接看太阳。若用望远 镜看水星,则可以选择水星在其轨道上处于太阳一侧或另一侧离太阳最远(大距)时并在日出前或日落后搜寻到它。天文历书会 告诉你,这个所谓的“大距”究竟是在太阳的西边(右边)还是东边(左边)。若是在西边,则可以在清晨观测;若是在东边, 则可以在黄昏观测。知道了日期,又知道了在太阳的哪一侧搜寻,还应该尽可能挑一个地平线没有东西阻隔的地点。搜寻水星要 在离太阳升起或落下处大约一柞宽的位置。你将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发出淡红色光的星星。在其被太阳光淹没之前,你大概可以观 测它个星期。个星期之后,它又会在相对的距角处重新出现。哥白尼与水星观测说起五大行星的水星,自古以来用肉眼观测是最 难的。据传说,大天文学家哥白尼临水星水星终前曾叹他一生没有见过水星。其实水星用肉眼观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要想观 测水星,选择其大距时固然重要,而对于南北纬,甚至度以上的观测者,水星相对于太阳的赤纬极为重要!哥白尼为什么没见过 水星,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有两个:第一,近前后
六年级数学下册7.2.2平面图形的认识(2) PPT精品课件(新版)苏教版

)
) ) )
③一个三角形的最大的一个角是83°,这个三
⑤等边三角形一条边长4cm,周长是12cm。
练习4:填空
( 34 ) °
等腰三角形
56°
一个底角=40° 顶角=( 100 ) °
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4:3,
最大角是(
80 )°
思考: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和5cm,那么第三边的长在什么 范围内?
观察三角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 有什么关系?
5 4.2 3
6
6
4
5
5
5
练习3:
①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②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④只有锐角三角形有三条高。 ( ( ( ) ⑥房屋上的“人字梁”是应用的三角形的稳定 性。 ( )
平面叫做三角形。
下面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3条
线段
围成
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边 边 边
练习1:指出三角形对应底边上的高。
A
B
C
练习2: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底 底
底
三角形是怎样分类的?
锐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按角分类 钝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 等边三角形
小于两边之和 大于两边之差
8cm>第三边的长度>2cm
谢 谢!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考点+易错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考点+易错知识梳理重难点分类解析考点1 和平移有关的图形周长、面积计算【考点解读】本考点解题时,一般运用平移的性质(如:连接平移前后对应点的线段的长等于平移的距离)来解决有关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问题.例 1 如图所示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EF ∆.如果8AB =c m,4BE =cm,3DH =cm ,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 2.分析: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用我们目前所学的知识无法求出该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因而不能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其面积.注意到DEF ∆是由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因此ABC DEF S S ∆∆=,即HEC DEF ABEH S S S S ∆∆+=+阴影梯形,于是ABEH S S =阴影梯形1(883)4262=+-⨯=(cm 2). 答案:26【规律·技法】本题考查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平移的对应点。
【反馈练习】1。
(2018·苏州期中)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2 cm 得到DEF ∆.若ABC ∆的周长为16 cm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A 。
16 c m B. 18 c m C. 20 c m D。
22 cm点拨:由平移的性质可知2BE FC AD ===cm,AC DF =。
2。
(2018·扬州期末)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长方形风景欣赏区ABCD ,长50AB =m ,宽30BC =m,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 m ,那么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从出口A 到出口B 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 m.点拨:分别求出小明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即可。
考点2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角度大小【考点解读】本考点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是解题的基础,要善于分解图形,即将较复杂的图形分解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与“三角形”的图形,然后分析各角之间的联系.例2 (2017·重庆)如图,//AB CD ,E 是CD 上一点,42AEC ∠=︒,EF 平分AED ∠交AB于点F ,求AFE ∠的度数.分析:由互补的性质求出AED ∠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EF ∠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出AFE ∠的度数.解答:因为42AEC ∠=︒,所以18042138AED ∠=︒-︒=︒。
(完整版)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梳理1、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或者 .练习: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有 ( )A. 1个或3个B.2个或3个C.1个或2个或3个D.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2、判定与性质:什么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直线叫平行线。
的两直线平行。
判 定性 质(1) ,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 。
(2)两直线平行, 。
(3)两直线平行,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等积变形)(2)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16,四边形BCFE 为梯形,BC 与DE 交于点G,则阴)如图,对面积为,使得记其面积为S 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1B 1,B 1C 1,C 1A 1至点A 2,B 2,C 2,使得A 2B 1=2A 1B 1,B 2C 1=2B 1C 1,C 2A 1=2C 1A 1,顺次连接A 2,B 2,C 2,得到△A 2B 2C 2,记其面积为S 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 5C 5,则其面积S 5= .(4)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点C ,连接AB ,AC ,BC ,使△ABC 的面积为3个平方单位.则这样的点C 共有 个.(1)如图,边长为3cm ,与5cm 的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在大正方形中画一段以它的一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的圆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cm 2(π取3).F3、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这样的____________叫做图形的平移。
4、平移的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__。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总复习及强化练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总复习及强化练习【知识梳理】1.平行线的认识(1)认识三线八角:如图,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分成了八个角。
(2)平行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三角形的认识(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外角关系: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意一个内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4)三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的三线:角平分线;中线;高线。
3.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
【例题精讲】题型一: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例1.如图所示,AB∥CD,AF平分∠CAB,CF平分∠ACD.计算(1)∠B+∠E+∠D=________;(2)∠AFC=________.例2.如图,AB∥CD,∠A=120°,∠1=72°,则∠D的度数为__________.题型二:折叠问题例1.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ED′的延长线与BC交于点G.若∠EFG=55°,则∠1=__________.与AD交于点G,例2.如图,把矩形ABCD沿EF折叠,点A、B分别落在A′、B′处.A′B′若∠1 =50°,则∠AEF=()A.110°B.115°C.120°D.130°题型三: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例1.一多边形内角和为2340°,若每一个内角都相等,求每个外角的度数.......。
例2.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ABD和∠ACD,应分别是32°和21°,检验工人量得∠BDC=148°,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例3.如图,已知∠DAB+∠D=180°,AC平分∠A,且∠CAD=25°,∠B=95°(1)求∠DCA的度数;(2)求∠ACE的度数.题型四:拓展延伸例1.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②,再沿BF折叠成图③.(1)若∠DEF=200,则图③中∠CFE度数是多少?(2)若∠DEF=α,把图③中∠CFE用α表示.例2.如图,△ABC中,BE,CD为角平分线且交点为点O,当∠A=600时,(1)求∠BOC的度数;(2)当∠A=1000时,求∠BOC的度数;(3)若∠A=α时,求∠BOC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角平分线与顶角的问题:
例题:如图,在△ABC中,∠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若∠C=70°,则∠AIB=__;若∠AIB=155°,则∠C=__。
(加辅助线)
例题: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与CF交于G,若∠BDC=140°,∠BGC=110°,则∠A为()
A.70°
B.75°
C.80°
D.85°
二、利用外角解决的题目
多边形的外角和=360°
例题: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有(). A.7条B.8条C.9条D.10条
例题: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 A.1440° B.1620° C.1800° D.1980°
三、转换为内角和的题目
利用对顶角,不断转化成标准的多边形内角和。
1、如图所示,∠A+∠B+∠C+∠D+∠E=______.
2、如图,求∠A+∠B+∠C+∠D+∠E+∠F+∠AGF的度数.
变式:如图,∠A+∠ABC+∠C+∠D+∠E+∠F=________度.
3、如图,∠A+∠B+∠C+∠D+∠E+∠F+∠G+∠H的度数为()
A.180°
B. 360°
C. 540°
D. 720°
4、如图,°
C
四、利用平行的题目
例题:如图,AB∥CD,下列关于∠B、∠D、∠E关系中,正确的是()A.∠B+∠D+∠E=90°B.∠B+∠D+∠E=180°
C.∠B=∠E-∠D D.∠B-∠D=∠E
例题:如图,AB∥CD,∠E=65°,则∠B+∠F+∠C= °.
(变式:∠B、∠C、∠E、∠F之间有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