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液压油缸规格型号液压油缸选型参考

合集下载

液压缸选型流程参考样本

液压缸选型流程参考样本

液压缸选型程序程序1: 初选缸径/杆径( 以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为例)※ 条件一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 推、拉、既推又拉) 和相应力( 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 的大小( 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 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 1) 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初定缸径D: 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 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 , 满足推力F1的要求对缸径D进行理论计算, 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D;初定杆径d: 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 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 速比: 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 之间, 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 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d的选择。

( 2) 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F2的工况:假定缸径D, 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 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 , 满足拉力F2的要求对杆径d进行理论计算, 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d, 再对初定杆径d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 3) 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和拉力F2的工况:参照以上( 1) 、 ( 2) 两种方式对缸径D和杆径d进行比较计算, 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 条件二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 推、拉、既推又拉) 和相应力( 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 大小( 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等参数未知,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 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 1) 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 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P; 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 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完整版)液压缸选型参考

(完整版)液压缸选型参考

【液压缸选定程序】程序1:初选缸径/杆径(以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为例)※ 条件一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的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初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F1的要求对缸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D;初定杆径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d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F2的工况:假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F2的要求对杆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d,再对初定杆径d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和拉力F2的工况: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D和杆径d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 条件二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2)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作业特点,明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要求。

液压油缸选型注意事项

液压油缸选型注意事项

液压油缸选型注意事项1.液压缸的设计选型要注意哪些在设计液压缸时,正确选择液压缸的类型是所有设计计算的前提。

在选择液压缸的类型时,要从机器设备的动作特点、行程长短、运动性能等要求出发,同时还要考虑到主机的结构特征、给液压缸提供的安装空间和具体位置。

①机器的往复直线运动直接采用液压缸来实现是最简单又方便的。

②对于要求往返运动速度一致的场合,可采用双活塞杆式液压缸;若有快速返回的要求,则宜用单活塞杆式液压缸,并可考虑用差动连接。

③行程较长时,可采用柱塞缸,以减少加工的困难;行程较长但负载不大时,也可考虑采用一些传动装置来扩大行程。

④往复摆动运动既可用摆动式液压缸,也可用直线式液压缸加连杆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

⑤间隙密封活塞的液压缸不宜承受重载。

当液压缸的活塞与缸筒之间采用间隙密封时,液压系统的压力不宜太高,负载也不宜太大,否则容易产生大量泄漏,降低系统的效率。

负载过大则会明显缩短活塞寿命。

液压油缸2.标准液压缸的选择原则和禁忌如何从现有国产标准液压缸,包括工程、冶金、车辆、农机等四大系列若干种规格中,选用所需要的液压缸,应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①应从占用空间的大小、重里、刚度、成本和密封性等方面,比较各种液压缸的缸简、缸盖、缸底、活塞、活塞杆等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油口连接方式、密封结构、排气和缓冲装置等。

②应根据负载特性和运动方式综合考虑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使液压缸只受运动方向的负载而不受径向负载。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有法兰型、销轴型、耳环型、拉杆型等安装方式。

在选定时应使液压缸不受复合力的作用并应考虑易找正性、刚度、成本和可维护性等。

综合考虑液压缸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后,即可确定所需液压缸的规格。

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工程机械设备上不宜使用普通液压缸。

工程机械的工作条件与固定设备的工作条件不同,因而对液压缸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说来,工程用液压缸要求重量小,安装空间受限,冲击压力一般较大,因此要求液压缸强度较大,且大多不需要缓冲装置。

油缸的选型

油缸的选型

油缸的选型液压油缸吨位的选择:一般应用是应按使用力值的90%来选用液压油缸;当油缸需严格且连续使用时,推荐按照油缸额定力值的70-80%来选用油缸。

2、油缸行程的选择:若油缸的安装空间允许,请选择行程比实际需要行程长的油缸,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能力并防止油缸的过度伸长。

3、油缸型式的选择:油缸的基本型式可分为:单作用油缸和双作用油缸单作用自复位油缸是采用内装复位弹簧的方式来收缩活塞,因此此种类型的液压油缸的活塞上不适合安装专用夹具及卡具,但此油缸动力源配置简单,操作灵活,特别适用于压制作业。

双作用油缸适用于活塞杆需安装专用夹具及卡具,或要求油缸快速回复,或回程需要牵引力时选用。

空心液压油缸即可用于拉也可用于压作业(力值相同),适用范围较广。

4、油缸安装及运行时的注意事项:应确保载荷是作用在油缸中心且其方向是沿着油缸方向,否则禁止使用。

当油缸用作千斤顶使用时,必须使用顶帽,支撑底盘等其他油缸附件。

油缸可允许偏心载荷使用,但应保证载荷不得超过总载荷的5%,否则将缩短油缸的使用寿命。

严禁油缸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脱开油泵的油管接口。

如何设计好液压油缸首先,在设计液压油缸前先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尽量缩小液压油缸的外形尺寸,使结构紧凑。

2)保证液压油缸往复运动的速度、行程需要的牵引力。

3)活塞杆最好受拉不受压,以免产生弯曲变形。

4)保证每个零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5)尽量避免液压油缸受侧向载荷。

6)长行程液压油缸活塞杆伸出时,应尽量避免下垂。

7)能消除活塞、活塞杆和导轨之间的偏斜。

8)根据液压油缸的工作条件和具体情况,考虑缓冲、排气和防尘措施。

9)液压油缸不能因温度变化时,受限制而产生挠曲。

特别是长液压油缸更应注意。

10)要有可能的密封,防止泄漏。

11)液压油缸的结构要素应采用标准系列尺寸,尽量选择经常使用的标准件。

12)尽量做到成本低,制造容易,维修方便。

其次,是在选材上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缸体:机床----多数采用高强度铸铁(HT200),当压力超过8MPa时,采用无缝钢管。

如何确定液压油缸规格型号(液压油缸选型参考)

如何确定液压油缸规格型号(液压油缸选型参考)

目录程序 1:初选缸径/杆径★条件一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 P、流量 Q 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 F1、拉力 F2、推力 F1 和拉力 F2)的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的工况:初定缸径 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 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 F1 的要求对缸径 D 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 D;初定杆径 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 (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 d 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 F2 的工况:假定缸径 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 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 F2 的要求对杆径 d 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 d,再对初定杆径 d 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和拉力 F2 的工况: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 D 和杆径 d 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条件二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 F1、拉力 F2、推力 F1 和拉力 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 P、流量 Q 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 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液压油缸型号大全及选型流程参考

液压油缸型号大全及选型流程参考

液压缸选型流程:程序1:初选缸径/杆径(以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为例)※条件一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的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初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F1的要求对缸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D;初定杆径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d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F2的工况:假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F2的要求对杆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d,再对初定杆径d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和拉力F2的工况: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D和杆径d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条件二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2)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作业特点,明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要求。

液压缸选型参考

液压缸选型参考

【液压缸选定程序】程序1:初选缸径/杆径(以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为例)※ 条件一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的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初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F1的要求对缸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D;初定杆径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d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F2的工况:假定缸径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F2的要求对杆径d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d,再对初定杆径d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F1和拉力F2的工况: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D和杆径d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 条件二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F1、拉力F2、推力F1和拉力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P、流量Q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2)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作业特点,明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要求。

油缸型号选择

油缸型号选择

※型号选择Y - HG1 - E D/d × 100 L J H L1 OY-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HG1-双作用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第一种类型E –压力分级代号:C=6.3Mpa▲ E=16Mpa;C=25Mpa▲D/d –缸径mm/活塞杆径mm100-液压缸行程L-油口连接方式代号:L=内螺纹连接(用于缸径D≤220);F=法兰连接(用于缸径D≥250)J –安装方式:J=基本型;F1=头部长方法兰(用于缸径D125);F2=尾部长方法兰(用于缸径D125);F3=头部圆法兰;F4=尾部圆法兰;F5=头部方法兰;F6=尾部方法兰;E1=尾部单耳环带关节轴承;E2=尾部单耳环带轴套;Z1=头部轴销;Z2=中间轴销;Z3=尾部轴销;J1=轴向脚架;J2=径向脚架H –附加装置代号:H=带缓冲。

省略=无缓冲L1-活塞杆端连接方式代号:L1=杆端外螺纹;L2=杆端内螺纹▲O –工作介质代号:O=机油、液压油;W=高水基(乳化液)注:型号说明中凡标有▲的目前均按非标处理。

※基本型外形尺寸(YHG1-**/* × **J-*L1*)缸径 B BA C1 C2 Φ1Φ2VF WF ZJ X L1 L2 L0 n1-M1 n2-M2 40 48 20 42 66 54 80 19 32 190 8 26 44 12 8-M6 6-M8 50 55 30 50 75 63.5 90 24 38 205 8 18 61 12 8-M6 6-M8 63 70 38 60 90 76 108 29 45 224 10 25 52 12 8-M8 6-M10 80 86 55 75 112 95 134 36 54 250 10 36 58 13 8-M10 6-M12 90 100 55 80 132 108 158 36 55 270 10 43 63 17 8-M12 6-M16 100 118 68 95 150 121 175 37 57 300 10 47 69 18 8-M12 8-M16 110 132 60 95 165 133 195 37 57 310 10 50 73 22 8-M16 8-M16 125 150 80 115 184 152 212 37 60 325 10 50 85 22 8-M16 8-M16 140 165 95 132 200 168 230 37 62 335 10 53 74 22 8-M16 8-M16 150 175 105 140 215 180 245 41 64 350 10 54 85 22 8-M16 8-M16 160 190 110 150 230 194 265 41 66 370 10 59 91 26 8-M20 8-M20 180 200 110 160 250 219 280 41 70 410 15 65 98 27 8-M20 8-M20 200 215 120 170 280 245 310 45 75 450 15 65 115 27 8-M20 8-M20 2520 240 140 200 310 273 340 45 80 490 20 75 123 36 8-M24 8-M20 250 280 160 220 340 299 290 64 96 550 25 80 145 36 8-M24 12-M24 280 300 180 240 370 325 410 64 100 600 30 80 162 36 8-M24 12-M24 320 360 200 310 430 377 470 71 108 660 35 80 190 36 12-M24 16-M24冶金设备标准液压缸※头部长方法兰型外形尺寸(YHG1-**/*×**F1-*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确定液压油缸规格型
号液压油缸选型参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目录
程序 1:初选缸径/杆径
★条件一
已知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 P、流量 Q 及其工况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 F1、拉力 F2、推力 F1 和拉力 F2)的大小
(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
法如下:(1)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的工况:
初定缸径 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 P(注意系统的流道压力损失),满足推力 F1 的要求对缸
径 D 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缸径系列圆整后初定缸径 D;
初定杆径 d:由条件给定的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的工况,选择原则要求杆径在速比1.46~2 (速比:液压缸活塞腔有效作用面积与活塞杆腔有效作用面积之比)之间,具体需结合液压缸回油背压、活塞杆的受压稳定性等因素,参照相应的液压缸系列速比标准进行杆径 d 的选择。

(2)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拉力 F2 的工况:
假定缸径 D,由条件给定的系统油压 P(注意系统的沿程压力损失),满足拉力 F2 的要求对杆径 d 进行理论计算,参选标准杆径系列后初定杆径 d,再对初定杆径 d 进行相关强度校验后确定。

(3)输出力的作用方式为推力 F1 和拉力 F2 的工况:
参照以上(1)、(2)两种方式对缸径 D 和杆径 d 进行比较计算,并参照液压缸缸径、杆径标准系列进行选择。

★条件二
已知设备或装置需要液压缸对负载输出力的作用方式(推、拉、既推又拉)和相应力(推力 F1、拉力 F2、推力 F1 和拉力 F2)大小(应考虑负载可能存在的额外阻力)。

但其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控制回路供给液压缸的油压 P、流量 Q 等参数未知,针对负载输出力的三种不同作用方式,其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如下:
(1)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行业规范或特点,确定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 P;专用设备或装置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由具体工况定,一般建议在中低压或中高压中进行选择。

(2)根据本设备或装置的作业特点,明确液压缸的工作速度要求。

(3)参照“条件一”缸径/杆径的初选方法进行选择。

注:缸径 D、杆径 d 可根据已知的推(拉)力、压力等级等条件由下表进行初步查取。

不同压力等级下各种缸径/杆径对应理论推(拉)力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