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调查报告

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调查报告

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调查报告作者:气科院调查组发布日期:2008-03-21编者按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为客观地评价本次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掌握第一手资料,检验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和效果,探讨应对此类突发性、复合性强的灾害需要加强的科研、业务建设与业务服务的能力,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发起,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承担,并联合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共同开展了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考察。

通过考察,调查组提出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需求和科研方向,为开展农业防灾减灾的科研、业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资料。

本报特刊发该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介绍此次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次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灾区受灾最严重的是林业、经济作物、蔬菜和设施农业、制糖业等,而大田农作物受灾相对较轻。

当前必须加强的是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指导工作,同时,要密切加强次生灾害的监测,避免灾情进一步加重,确保农民生活和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

其次,此次灾害也反映出目前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和灾损评估较薄弱,缺乏指标依据和土地利用等背景资料,对林业的损失估计不足等。

因此,调查组通过调研认为,在为现代农业服务中还有许多农业气象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

组织形式及考察路线本次考察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8个省(区)——贵州、湖南、江西、广西、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的大力支持,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了为期1周(2月14~20日)的实地考察,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由于时间紧、考察范围广,调查人员分4组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各省(区)的特点,有重点地选择了当地代表性强、受灾严重的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生产基地、林地等进行实地考察,对灾区的农林业损失整体上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农业雪灾冰冻情况汇报

农业雪灾冰冻情况汇报

农业雪灾冰冻情况汇报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农业雪灾和冰冻情况,给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以下是对农业雪灾冰冻情况的汇报:一、受灾情况。

截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持续低温、大范围降雪和冰冻天气,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

特别是一些农业主产区,如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南方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受灾情况较为严重。

大片农田被冰雪覆盖,农作物冻害严重,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农作物受灾情况。

受灾最为严重的是小麦、油菜、蔬菜等冬季作物,这些作物在冰雪覆盖下遭受了严重的冻害。

据初步统计,受灾面积达到了数百万亩,其中部分地区的受灾面积超过了50%。

农作物的受灾情况严重影响了今年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农民生活影响。

农业雪灾和冰冻情况不仅给农作物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由于农作物受灾,农民的收入减少,生活压力增大。

同时,冰冻天气也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农村供暖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难。

四、抗灾措施。

为了减轻农业雪灾和冰冻情况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抗灾措施。

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组织农民抢险救灾、提供农业保险和财政补贴等措施,以帮助农民度过难关。

同时,各地也在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恢复和重建工作,以尽快恢复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生活秩序。

五、展望。

面对农业雪灾和冰冻情况带来的严重影响,我们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做好农业生产的保障工作。

同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业雪灾和冰冻情况对农民的影响能够尽快得到缓解,农业生产能够恢复正常,农民的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

以上是对农业雪灾冰冻情况的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关注并支持相关工作,共同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2024雪灾调查报告(优秀3篇)

2024雪灾调查报告(优秀3篇)

2024雪灾调查报告(优秀3篇)雪灾调查报告篇1雪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为三级防御状态,上面是橙色,最后的黄色表示一级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

(一)雪灾黄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影响的降雪。

防御指南:1、相关部门做好防雪准备;2、交通部门做好道路融雪准备;3、农牧区要备好粮草。

(二)雪灾橙色预警信号含义: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相关部门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2、驾驶人员要小心驾驶,保证安全;3、将野外牲畜赶到圈里喂养;其它同雪灾黄色预警信号。

(三)雪灾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2、相关应急处置部门随时准备启动应急方案;3、做好对牧区的救灾救济工作;其它同雪灾橙色预警信号。

雪灾调查报告篇2一、雪情实况1月10日以来,我省连续发生3次全省性降雪过程(10~16日、18~22日、25 –)。

继前两次降雪过程后,1月中旬后期我省再次出现大范围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造成大面积的雪灾。

1月25日白天我省江淮之间南部和江南出现雨夹雪天气,25日夜里起江淮之间南部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26日沿淮到沿江和江南北部出现中到大雪,部分地区暴雪,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部分地区出现冻雨。

1月27日大范围的降雪强度达到高峰,1月28日08时,我省76站有积雪,沿淮淮北和沿江江南大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到10-20cm,大别山区和江淮大部分地区超过30cm,其中合肥、巢湖、滁州等地积雪深度超过40cm,最大金寨达到54cm。

28日降雪中心南移,降雪范围覆盖全省。

29日08时80站有积雪,长江以北地区雪量与前日持平,沿江一带积雪深度达到20-40cm。

电线结冰台站数28日14时达到32站,范围由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扩大到沿江地区。

关于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报告

关于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报告

关于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报告报告标题:2021年雨雪冰冻灾害受灾情况报告一、概述2021年是我国雨雪冰冻灾害频发的一年。

多次强降雨、降雪和寒潮天气导致多地发生洪涝、雪灾和冰冻灾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将对2021年雨雪冰冻灾害受灾情况进行概述和分析。

二、灾害受灾范围201年雨雪冰冻灾害主要发生在以下省份:1. 湖北省:湖北省的多个城市在1月份遭受了持续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特别是武汉市和黄冈市遭受了严重的洪灾,导致房屋倒塌、农田受损等严重后果。

2. 湖南省:湖南省同样在1月份遭受了持续降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长沙市、常德市和岳阳市等地的许多区域遭受严重淹水,给人民生活和交通出行带来了困难。

3. 四川省:四川省在2月份遭受了寒潮天气,导致大范围的降雪和冰冻灾害。

成都市等地的道路结冰、树木倒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和城市正常运行。

4. 福建省:福建省在2月份遭受了持续降雪和冰冻天气,对农田、交通设施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造成了严重损失。

三、灾害损失情况1. 人员伤亡:截至报告期末,共有xxx人因雨雪冰冻灾害丧生,xxx人受伤。

2. 经济损失:初步估算,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xxx亿元。

主要包括房屋倒塌、农田损毁、交通设施损坏、企业生产中断等方面的损失。

3. 群众生活受影响:灾害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人民生活困难、供水和供电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问题,给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四、救援和恢复工作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组织人员疏散、安置临时住房、修复交通设施、恢复供水和供电、加强农田灾后修复等。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紧急援助和资金支持等,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灾后恢复。

五、预防和减灾措施为了减少雨雪冰冻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预防和减灾工作,包括完善应急预警系统、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等。

雪后农作物受灾情况汇报

雪后农作物受灾情况汇报

雪后农作物受灾情况汇报
近日,我对雪后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

据初步统计,本次雪灾对农作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的影响较为显著。

首先,受雪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小麦作物。

由于小麦正值抽穗期和灌浆期,遭受了大面积的雪压,导致部分田块出现了倒伏现象。

同时,由于雪水渗透,部分小麦田地出现了积水现象,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据农户反映,受灾面积较大,预计损失较为严重。

其次,油菜作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雪后,部分油菜田地出现了雪压和积水现象,导致了油菜的倒伏和水浸。

尤其是在山区和低洼地带,受灾情况更为严重。

据农户反映,部分油菜田地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死苗和腐烂现象,预计损失较为严重。

除了小麦和油菜,其他冬季作物如大葱、大蒜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雪后,部分田地出现了冻害和倒伏现象,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农户反映,受灾情况较为普遍,预计损失不容忽视。

在此次雪灾中,受灾面积较大,损失较为严重。

为了尽快恢复农作物生长,我们已经组织了专业人员对受灾田地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补救方案。

同时,我们也向政府部门上报了受灾情况,争取相关的支持和帮助,以减轻农户的损失。

总的来说,雪后农作物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对小麦和油菜等冬季作物的影响较为显著。

我们将密切关注受灾情况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农作物的生长,减轻农户的损失。

同时,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给予相关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这次雪灾带来的影响。

受冰冻灾害情况汇报

受冰冻灾害情况汇报

受冰冻灾害情况汇报近期,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冰冻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根据最新的调查和了解,我将就受冰冻灾害情况做如下汇报。

首先,受冰冻灾害影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些省份,如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这些地区平均气温持续偏低,导致大面积冰冻灾害的发生。

冰冻灾害主要表现为冻害农作物、冻裂道路、冻伤果树等,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其次,受冰冻灾害影响的范围较广,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冻害农作物导致农民收成减少,果树冻伤使得果农面临着经济损失,冻裂道路影响了当地交通的畅通。

此外,冰冻灾害还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停电、停水等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再次,针对受冰冻灾害情况,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

他们组织抢险队伍对冻害农作物进行抢救,修复冻裂道路和设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受灾地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人民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最后,受冰冻灾害情况的汇报工作将继续进行,我们将密切关注受灾地区的最新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通报。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受灾地区的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冰冻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

总之,受冰冻灾害情况的汇报工作将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受灾地区的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受灾地区的情况,积极参与救灾工作,共同渡过难关。

希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受灾地区的冰冻灾害能够尽快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

低温雨雪灾害情况汇报

低温雨雪灾害情况汇报

低温雨雪灾害情况汇报近期,我市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低温雨雪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根据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已造成了大面积农作物受灾,道路交通受阻,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等问题。

以下是我对低温雨雪灾害情况的汇报:一、受灾情况。

此次低温雨雪灾害主要影响了我市的农田和交通。

大面积的农作物遭受了冻害和雨雪灾害,其中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

另外,城乡道路也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交通中断的情况。

同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停电、停水等现象。

二、救援和恢复工作。

灾害发生后,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投入到救援和恢复工作中。

首先,我们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保了受灾情况的准确掌握。

其次,我们组织了大量的救援力量,对受灾地区进行了紧急救助和物资调运工作。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作物和道路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防范措施和未来工作。

在灾害发生后,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低温雨雪灾害对我市的严重影响,也意识到了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低温雨雪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范工作。

同时,我们还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救援和恢复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农田和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抗灾能力,为未来的灾害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此次低温雨雪灾害给我市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低温雨雪灾害的防范工作,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度难关。

现场雪灾情况报告

现场雪灾情况报告

一、灾情概述2023年1月,我国南方多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雪灾。

此次雪灾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以下是现场雪灾情况的详细报告。

二、受灾情况1. 气象情况自1月10日起,南方多地普降大雪,局部地区出现暴雪。

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骤降,部分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摄氏度。

此次雪灾期间,积雪厚度普遍在10厘米以上,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30厘米。

2. 人员受灾情况据初步统计,此次雪灾共造成10余万人受灾,其中湖南、安徽、湖北、贵州等省份受灾较为严重。

受灾群众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部分城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物质损失情况雪灾导致农作物受灾严重,部分农田被积雪覆盖,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给受灾地区的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4. 伤亡情况截至目前,雪灾已造成20余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为交通事故和倒塌事故导致的。

三、救援情况1. 应急响应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

相关部门派出救援队伍,深入灾区,开展搜救、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等工作。

2. 救援物资各级政府积极调拨救援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救灾物资已送达灾区,受灾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3. 道路抢通为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积极组织力量抢通受阻道路。

截至目前,大部分受阻道路已恢复通行。

四、预防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情况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 完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总之,此次雪灾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正在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但我们仍需时刻警惕自然灾害的发生,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调查报告作者:气科院调查组发布日期:2008-03-21编者按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该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为客观地评价本次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掌握第一手资料,检验农业气象服务和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和效果,探讨应对此类突发性、复合性强的灾害需要加强的科研、业务建设与业务服务的能力,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发起,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承担,并联合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共同开展了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农业灾情考察。

通过考察,调查组提出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需求和科研方向,为开展农业防灾减灾的科研、业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资料。

本报特刊发该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介绍此次实地考察的第一手资料。

在这次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灾区受灾最严重的是林业、经济作物、蔬菜和设施农业、制糖业等,而大田农作物受灾相对较轻。

当前必须加强的是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指导工作,同时,要密切加强次生灾害的监测,避免灾情进一步加重,确保农民生活和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

其次,此次灾害也反映出目前农业气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和灾损评估较薄弱,缺乏指标依据和土地利用等背景资料,对林业的损失估计不足等。

因此,调查组通过调研认为,在为现代农业服务中还有许多农业气象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

组织形式及考察路线本次考察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8个省(区)——贵州、湖南、江西、广西、湖北、浙江、安徽、江苏——气象局相关业务单位的大力支持,对主要受灾地区进行了为期1周(2月14~20日)的实地考察,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由于时间紧、考察范围广,调查人员分4组分赴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各省(区)的特点,有重点地选择了当地代表性强、受灾严重的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生产基地、林地等进行实地考察,对灾区的农林业损失整体上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如江西、湖南调查组考察了江西省受灾较重的抚州宜黄县和乐安县、吉安永丰县和井冈山市以及南昌县、湖南的郴州和湘潭等,重点考察了江西的林业、设施农业与蔬菜等以及湖南的油菜、蔬菜、大棚草莓、柑橘等的受灾情况;广西、贵州调查组考察了地处广西隆安县的香蕉种植基地和田阳县冬菜北运蔬菜基地、鹿寨县和来宾县的甘蔗生产基地、贵州的蔬菜、油菜、烤烟等受灾情况;湖北、浙江组考察了湖北省绿色瓜菜技术示范基地、荆州柑橘园、黄冈茶树园、浙江的新昌县儒岙镇茶叶基地;安徽、江苏组考察了安徽沿江地区池州巿、蚌埠巿等地以及江苏南京浦口区和江宁区,重点考察了油菜、设施农业、茶叶等受灾情况。

农业受灾基本情况通过考察,调查组发现此次灾害对南方农业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涉及到大部分冬季种植业和部分养殖业,尤其对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设施农业、蔬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阻碍了部分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正常运转;与此同时,原先许多隐性的受灾症状,正随着天气的回暖而逐渐显露出来,灾害造成的后续影响还在继续。

另一方面,灾害造成的林业损毁十分严重,植被生态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1. 冬小麦受害较轻,对产量影响不大冬小麦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过程中正处于越冬期。

从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的考察结果看,冬小麦在此次灾害中受到的影响较小,仅叶尖部分冻伤,生长锥未受影响,大部分灾后能够恢复;在前期墒情不足的地区,由于降雪使土壤水分得到补充,减轻了春旱的发生几率,利于小麦增产;低温大雪降低了越冬的虫口密度,抑制春季病虫害发生蔓延;在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少量春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在此次低温雨雪冰冻过程中受灾相对较重。

2. 冬油菜差异较大,受害程度不一冬油菜受灾状况与其品种和所处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甘蓝型冬油菜因为未进入抽薹开花期,所以受到灾害的影响较轻,主要体现为冰雪造成的机械损伤,以及部分叶片的冻伤。

油菜为无限花序植物,如果春季加强管理,有望恢复生长,增加分枝数量。

但由于受低温寡照的影响,生长发育速度明显迟缓,可能影响下季作物的播种。

贵州白菜型油菜和直播油菜生长过快,大部分已经抽薹,因此受灾较重,部分可能绝收。

湖北、湖南西部、贵州地区,部分进入抽薹开花期的油菜受灾十分明显,将导致减产,部分可能绝收。

3. 大部分露地蔬菜减产、绝收考察结果显示,各地蔬菜大面积受冻,灾害造成蔬菜生产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供应和居民食用蔬菜,但不同品种的蔬菜受灾程度有所不同。

花菜、青蒜、葱、茼蒿、红菜苔等露地蔬菜以及贵州的蚕豆、豌豆受冻枯萎;萝卜、莴苣地上、地下部分均被冻坏,基本处于绝收状态;大白菜仅外部叶片冻坏,尚有一定食用价值;菠菜耐寒性强,基本没冻坏,但低温和日照不足使光合作用严重受阻,叶片生长量不足,导致减产50%左右;广西的水果西红柿处于开花结果期,受低温影响,叶片青枯,失去光合能力,致使花蕾脱落,结果率明显降低,产量下降达40%~50%;大部分地区的土豆种块受低温雨雪的影响,腐烂变质,无法出芽,只能毁种。

4. 设施农业损毁严重灾害造成设施农业损失严重。

湖北、安徽、江苏、江西大部因降雪过大,大棚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造成破损或坍塌;湖南和贵州大部由于冰冻和雪凝,使大棚破损,导致棚内不耐寒的蔬菜、柑橘树苗、烟苗等冻死,食用菌生长受到影响。

调查组在考察中发现,由竹竿制作的简易大棚损毁十分严重,钢架大棚也有部分损坏现象。

低温使大棚增温效果明显减弱,即使没有垮棚,也有轻度冻害,导致草莓等水果发育迟缓,蔬菜生长速度减慢,发生软腐病等病害,并出现霉烂现象,产量和品质下降。

同时,大棚被积雪覆盖后,光线明显减弱,影响大棚蔬菜和水果、花卉的正常生长,导致白粉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与蔓延。

5. 柑橘类果树受害严重此次灾害导致江西、湖南、湖北柑橘产区果树严重受冻。

蜜橘、脐橙、冰糖橙、椪柑、柚子桔类经济林叶片因冻害出现水浸状,部分脱落,枝条折断严重,嫩梢萎蔫,严重减产已成定局;不少成株、幼苗被冻死;未采收的砂糖桔、橙果出现大量落果、裂果,严重影响了其品质。

因受水库增温效应的小气候影响,水体周围的柑橘受害程度稍轻于远离库区的丘陵地带。

此外,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使留树柑橘类果实不能及时采摘入库,造成果品结冰、冻伤,使果实内部组织破坏,品质下降,烂果率较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6. 茶树青枯,严重影响春茶供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大部分地区部分茶树苗木冻死,树枝条压断、压裂;造成晚秋叶梢受冻,叶片发生青枯、卷曲,大量嫩梢、新生芽被冻死,天气回暖后叶片出现青枯、落叶现象。

因此,灾害将影响春茶上市时间,导致春茶产量明显下降,部分地区的茶树可能绝收。

7. 甘蔗受冻,含糖量下降广西是我国主要甘蔗产区和糖业的生产基地,部分地区已形成了一条糖业产业链,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

此次灾害使蔗农及制糖企业损失惨重。

在右江河谷的考察结果表明:尚未砍、收的甘蔗普遍出现青枯或干枯现象,其中,柳州大部、来宾市北部蔗区的甘蔗生长点、腋芽及甘蔗的根部高位芽已出现死亡现象,部分甘蔗受冻后蔗茎两端均出现水渍状,并有向中间部分蔓延趋势;受冻害甘蔗蔗糖含量较受冻前已下降1.5%~1.8%。

随着时间的后延及天气的逐渐回暖、转晴,各地甘蔗青枯、干枯及糖分的损失将进一步加剧。

8. 热带果树不同程度受害,香蕉树冻死严重,产量和品质均下降广西荔枝、龙眼、芒果、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果树冬梢普遍出现青枯或干枯死亡现象,部分果树叶片和花序因冻干枯死亡,严重影响了产量。

此外,有些果树的受灾情况显现较慢,还需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广西的香蕉出现不同程度的受害症状,尤其是已经抽蕾挂果的香蕉出现枯萎、死亡现象,部分假茎开始出现腐烂,严重影响了未成熟香蕉的充实、饱满,而部分已经达到7~8成饱满度的、可采收的香蕉也出现了裂果现象,大部分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幼苗生长点、叶片受害严重,部分已死亡。

据田间咨询,这次灾害性天气造成未采收香蕉减产40%~50%。

9. 林业损失惨重,短期内难以恢复在考察中随处可见,灾害造成各省的林业损失触目惊心。

例如森林覆盖率达60%的江西省,此次灾害给林业带来的损失远大于农业。

从江西的井冈山、湖南郴州的苏仙岭到贵州的黔东南州的雷公山,大量毛竹、杉木、松树等被积雪压断,树木不论老幼、粗细均出现削顶、腰折或只剩躯干的现象,百年古树被连根拔倒,昔日林冠茂密的生态景区变成一派劫后余生的景象。

此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局部成片和机械损毁的特点,生长十多年的树木毁于一旦,在短时内难以恢复,其影响将延续多年。

灾害的后续影响1. 一年生作物(农作物、蔬菜等)因抗灾能力较弱,受到的冻害最直接,灾害症状已在短时间内明显表现出来,灾害后续影响不大。

2. 热带喜温作物(甘蔗、木薯、香蕉等)抗寒能力较弱,灾情偏重,植株和种苗(种茎)冻死严重,缺种和季节推迟对后续生产影响较大。

3. 多年生作物(如果树、森林等)因相对抗灾能力较强,受到冻害、寒害后在短时间内表现不甚明显,受损情况在灾后一段较长时间内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随着天气的转暖,目前荔枝、龙眼、芒果、香蕉、夏橙、宿根蔗、蚕桑等的灾情正在加重、蔓延、扩大。

4. 灾后病虫害灾后,由于农作物生长受损,抵抗力明显减弱,病害容易滋生漫延。

如低温阴雨期间:白菜软腐病,茄科和马铃薯早、晚疫病、黑胫病,叶菜和瓜类霜霉病,瓜类白粉病,豆类锈病等.低温阴雨后气温回升期间:蔬菜的霜霉病、软腐病、疫病、白粉病,将会发生流行或明显加重。

低温阴雨后湿度较大,气温回升后有利于芒果白粉病、炭疽病、流胶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

果树受冻修剪后会萌发大量枝梢嫩叶,有利于蚜虫、粉虱、螨类、煤烟病、炭疽病、疮痂病、叶斑病等病虫的发生流行。

灾后恢复重建措施建议通过考察,对主要灾区的农业受灾情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已在部署落实救灾应急措施,但还需要决策部门从政策上进行调节。

因此,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冬小麦、油菜产区要实行分类田间管理,受灾较重的油菜产区要及时摘除受冻蕾薹,适量施肥,促进油菜恢复生长,形成分枝,降低灾害损失。

江淮、江汉地区积雪融化,近期又出现明显降水,部分地区发生渍害,应注意清沟降湿,确保冬小麦、油菜的正常发育。

蔬菜受害严重的地区,应及时改种生长周期较短的叶菜类,如生菜、菠菜等,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减少菜农的损失。

对心叶未枯黄、根系未冻死的蔬菜要尽快做好保苗培管工作,争取产量,提早上市。

加强各类茶园、果园管理,冻害较轻的茶园、果园要及时去除冻伤枝叶、病虫枝叶。

轻度断裂的果树可进行包扎复位,重度断裂的采取锯干(枝)等措施,施肥、喷药以促进生长和防御病害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