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定义与图例
连梁

当洞口尺寸较大时, 就必须设置连梁, 连梁一般出现在洞口上下位置, 有候会以地梁的形式出现, 因位置不同其配筋方式有所区别, 叫法也有可能不同, 按照位置分叫墙端部连梁、墙中部连梁; 墙端部连梁又叫底部连梁( 有些图纸叫地梁) 、中间层连梁和顶部连梁; 按照跨层不跨层又可分为跨层连梁和非跨连梁, 按照单双洞口分有可分为单洞口连梁和双洞口连梁, 如图2. 8. 1 所示。
图2. 8. 1 连梁位置示意图在讲解连梁钢筋具体算法之前, 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水平筋在连梁内的排布规则, 因为水平筋往往是连梁的侧面纵筋, 连梁内水平筋排数的多少牵连到连梁内拉筋根数的多少, 不了解水平筋的排布规则,连梁拉筋将无法计算。
一、水平筋在连梁内的排布规则水平筋在连梁内的排布规则和水平筋在剪力墙内的上下起步距离以及有无洞口有关, 下面我们分三种情况来讲解。
(一) 水平筋在无洞口情况下的排布规则水平筋在无洞口情况下的排布根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系, 一是起步距离; 二是水平筋间距; 三是最后一根水平筋距离层顶的距离。
如图2. 8. 2 所示。
1. 关于层高范围内最上一排水平筋的位置11G101- 1 没有找到相应的说法, 我们从图集06G901-1 第55 页和图集08G101-11 第30 页可知, 剪力墙层高范围内最上一排水平筋距离顶部的距离不大于100 , 但55 页图中标注为50 , 我们可以理解为最上一排水平筋距离板顶是50 ~100 之间。
2. 在满足上下起步的情况下, 按照间距整体排布这点可以这样理解, 首先确定起步筋和最顶一根筋的位置, 其余钢筋按照间距整体往上排, 排到倒数第二排距离顶部最后一根筋的距离可能出现≤水平筋间距的情况。
(二) 水平筋在有窗洞情况下的排布规则水平筋在有窗洞情况下的排布可能有三种情况发生, 一是窗洞口上下水平筋距离窗洞口的距离≥50mm 的情况, 二是窗洞口上下水平筋距离窗洞口的距离< 50mm 的情况, 三是窗洞口上下水平筋正好排在洞口上下的情况, 下面分别讲解。
常见连梁、边框梁、边缘构件、框架梁

连梁编辑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
在11G101图集中,连梁分为连梁(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交叉斜筋配筋)和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三种,分别编号LL(JC)、LL(JX)和LL (DX)。
参见下图。
2梁暗撑做法编辑梁暗撑一般用于剪力墙的连梁中。
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大于2时(只要是剪力墙筒体结构中),一般要在连梁中设置暗撑或交叉钢筋,这种暗撑是斜向交叉的。
跨高比不大于2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宜采用交叉暗撑;跨高比不大于1的框筒梁和内筒连梁应采用交叉暗撑,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2. 全部剪力应由暗撑承担。
每根暗撑应由4根纵向钢筋组成,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其总面积As应按下列公式计算;3. 两个方向斜撑的纵向钢筋均应采用矩形箍筋或螺旋箍筋绑成一体,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一半;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600mm及梁截面宽度的2倍;4 纵筋伸入竖向构件的长度不应小于lal,非抗震设计时lal可取la;抗震设计时lal宜取1.15la;5 梁内普通箍筋的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9.3.7条的构造要求。
附:具体做法见平法图集11G101-1第76页。
11G101跨高比跨高比是简支梁计算跨度与其梁截面高度之比值。
这个比值通常影响梁的稳定性,一般比较合理的比值是跨高比为12,就是梁高是跨度的1/12。
《高规》6.3.1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8)lb确定,lb为主梁计算跨度;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当梁高较小或采用扁梁时,应验算其承载力和受剪截面要求外;尚应满足刚度和裂缝的有关要求。
在计算挠度时,可扣除梁的合理起拱值;对现浇梁板结构,宜考虑梁受压翼缘的有利影响。
需要掌握的设计要点1)钢筋混凝土梁的跨高比对它的结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拉梁和连梁

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基础梁简单说就是与基础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梁作为基础,起到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基础连梁系指连接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桩基承台的梁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0.000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以桩承台为支座,单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虑)。
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有些设计人对连梁、框架梁、次梁和基础拉梁(承台或独立柱基间的联系梁)的构造和使用范围不清楚,从而导致使用不当。
现结合规范、标准图集和构造手册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1 连梁和框架梁: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IM造价软件应用》课件——连梁、暗梁

分析图纸
分析图纸
分析图纸
构件三部曲
新建
• 构件 生成
属性修改
• 图纸 信息 录入
绘图
• 模型 建立
连梁Βιβλιοθήκη 连梁分析图纸暗梁
总结拓展
连梁和暗梁同属剪力墙的一部分,软件自动将其混凝土工程量 并入剪力墙中。
练习
完成1号办公楼连梁和暗梁的新建、属 性修改和绘制
连梁、暗梁 的定义与绘
制
LOGO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学习如何按图纸定义连梁、暗梁; 是学习如何进行连梁、暗梁的绘制。
任务说明及任务分析
1.任务说明 根据《1号办公楼》,在软件中完成连梁、暗梁的定义和绘制。 汇总计算,统计其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 2.任务分析 (1)本工程的连梁和暗梁的位置在哪里,尺寸是多少? (2)本工程中不同的连梁和暗梁如何套用清单和定额?
连梁——精选推荐

连梁⼀、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墙相连且跨⾼⽐⼩于5的梁(具体条⽂详见“⾼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墙相连但跨⾼⽐不⼩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从概念设计的⾓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从构造的⾓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座时都必须满⾜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可以让其退出⼯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般说来连梁的跨⾼⽐较⼩(⼩于5),以传递剪⼒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加密区,⼆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度⼤于700mm时,其两侧⾯沿梁⾼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于10mm,间距不应⼤于200mm;对跨⾼⽐不⼤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积配筋率不应⼩于0.3%”且将其纳⼊了强条的规定,⽽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当梁的腹板⾼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应沿⾼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钢筋及架⽴钢筋)的截⾯⾯积不应⼩于腹板截⾯⾯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于200mm。
”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在施⼯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常犯的错误有:⼀是把两端与剪⼒墙相连且跨⾼⽐⼩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且箍筋有加密区和⾮加密区,或把跨⾼⽐不⼩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度和跨⾼⽐⽽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句“连梁腰筋同剪⼒墙的⽔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于700mm或跨⾼⽐不⼤于2.5⽽剪⼒墙墙⾝配筋率⼩于0.3%或⽔平分布筋的直径不⼤于8mm时,容易违反“⾼规”第7.2.26条的规定,⽽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的注意。
连梁与过梁的区别

过梁与连梁的区别
连梁是现浇结构中的名称,圈梁是砖混结构中的名称。
过梁是用在砖混结构中的,有时候圈梁兼作过梁用。
一般砖混结构中尺寸大于300的洞口都要在上部加一道过梁。
LL为连系梁,GL为过梁。
过梁和连梁的外观形状基本差不多,过梁和连梁的功能貌似也一样所以基本上都会混一阵子,但是他们毕竟是不一样的,听我道来首先说两个基本结构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这个不用解释了吧,家里的房子都是砖混的,高楼大厦一般现在都是框架的,就是随便乱装修都不会倒得,只要不拆主梁就没事.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1、过梁是联在两个剪力墙传递剪力的,什么是剪力墙,现在框架结构的大厦内部全是剪力墙,就是说防止大风刮来把楼刮倒,要求墙具有前后左右微型移动变形的能力,也就是能承受剪力,而联系两个剪力墙之间的梁就是连梁,当然这还有个规定,就是说连梁的跨高比是小于5的,也就是连梁的长度除以强的高度应该小于5,如果大于5,那么就是框架梁,另当别论了,框架梁和连梁的制作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框架梁要求更高
2、过梁是什么呢,过梁就是让你过去的梁,是用来承受门窗洞口上部墙体和梁、板传来的荷载的,设置在墙体门窗洞口上,也就是说过梁面肯定有门窗或者洞口,是连接主梁的分段处的梁,明白了吧
3、过梁在砖混结构中可以和圈梁通用....
4、过梁在框架结构中的房屋中,也成为暗梁....至于从那本书上看,嘿嘿就是这个书啦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连梁

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的注意。
框架连梁的定义和特点

框架连梁的定义和特点框架连梁是建筑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定义和特点。
框架连梁是指由多个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其中的连梁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它通常由水平梁和竖直柱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三维结构。
框架连梁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承受荷载,还能够提供空间划分和结构稳定性。
下面将从定义、特点和应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框架连梁的定义是由多个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其中的连梁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框架连梁的构件通常由钢材、混凝土或木材等材料制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连梁是框架结构中的一种构件,它连接和支撑着其他构件,使整个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稳定。
框架连梁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水平的、竖直的、斜向的等等,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框架连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框架连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由于框架结构中的连梁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因此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和分散荷载。
框架连梁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框架连梁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大跨度结构。
由于框架连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此非常适用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结构,如体育馆、展览馆等。
其次,框架连梁常用于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
由于框架连梁具有较好的空间划分能力,因此可以将多层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空间,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再次,框架连梁常用于工业建筑和桥梁等特殊结构的设计。
由于框架连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因此非常适用于工业建筑和桥梁等特殊结构的设计。
框架连梁是一种由多个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其中的连梁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好的空间划分能力、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框架连梁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多层建筑和特殊结构的设计。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框架连梁能够为建筑提供稳定的结构支撑,并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