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养殖鱼类图片
《鱼类养殖学》05

三、鮋形目Scorpaeniforms
大泷六线鱼Fat greenling (Hexagrammos otakii)
2.1.3.1
斑头鱼spotbelly greenling (Agrammus agrammus)
2.鮋科Scorpaenidae 许氏平鮋(黑鮶)Schlege’s rockfish (Sebastes schlegeli)又称黑鱼、黑石鲈、 黑寨,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黄、渤、东海都有。它身体延长,侧扁。吻较尖, 下颌长于上颌。眼大,高位。背鳍一个,中间有缺刻,具13根硬棘。尾鳍圆形。身被 细圆鳞。背部及两侧灰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纹。胸腹部灰白色。背鳍黑黄色,其余 各鳍灰黄色。
大西洋牙鲆
牙鲆
1.21
1.2
4.63
28.57
4.83
4
5.86
7.3
6.02
4.85
漠斑牙鲆
可数性状 大西洋牙鲆 牙鲆 漠斑牙鲆 背鳍 80-98 63-85 86
1.2
胸鳍 10-13 12-13 12 尾鳍 17-18 16-18 17-18 腹鳍 6 6 6
3.7
臀鳍 60-78 48-65 67
大西洋庸鲽Atlantic halibut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
圆斑星鲽Variegate flounder (Verasper variegatus)体长卵圆形,左右不对 称,体长为体高的2倍左右;尾柄短,其高大于长。吻短,等于或略长于眼径。有眼 侧被强栉鳞,无眼侧为圆鳞,奇鳍被小栉鳞。两侧侧线同等发达。有眼侧暗褐色, 鳞片边缘绿色暗黑,无深色斑点。无眼侧白色,具分散的小黑点。背鳍有6-8个黑色 大圆斑;臀鳍有5-6个黑色大圆斑,尾鳍有3-4个小圆斑。
常见养殖鱼类图片

三角鲂
取卵
室内孵化池
孵 化 管 理
黄颡鱼的受精卵
黄颡鱼的坏卵
鱼苗
鱼苗摄食
鱼苗
夏花鱼苗
捕捞鱼苗
鱼苗暂养池
装鱼苗
充氧气
封袋
待运鱼苗
泥鳅
黄鳝
黄鳝辨雌雄
鳗鲡
史氏鲟
史氏鲟幼苗
中华鲟
美国金鲟
鲈鱼
加州鲈
条纹鲈
杂交鲈
牙鲆
养殖中的牙鲆
小黄鱼
大黄鱼
河鲀
鲻鱼
真鲷
黑鳍大眼鲷
长尾大眼鲷
鲑鱼
虹鳟
虹鳟鱼肉
大马哈鱼
二、繁殖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 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雄性罗非鱼性腺
雌性罗非鱼性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常见养殖鱼类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鲤鱼
青海湖裸鲤
青鱼
草鱼
鲢
鳙(花鲢)
斑鳜
长体鳜
乌鳢
中华乌塘鳢
月鳢
鳡鱼
三角鲂
武昌鱼(团头鲂)
香鱼
香鱼
池沼公鱼
大银鱼
鲶
南方大口鲶
兰州鲶
越鲶(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黄颡鱼
长吻鮠
长吻鮠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一、鲫鱼(鲫壳、刀子鱼)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鲫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鲫瓜子、土鲫、鲫壳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杂食性,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二、鲤鱼(鲤拐子、鲤子)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鲤拐子、鲤子、红尾子等,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杂食性,荤素兼食,饵谱广泛,觅食时常像猪一样拱食泥土中的种子、虫卵等。
三、草鱼(草鲩、白鲩)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草鱼属淡水鱼类,俗称油鲩、草鲩、白鲩等,因主要以水草为食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养殖,草食性,常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等水体中,喜居于水体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四、青鱼(乌混、螺蛳青)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俗称乌混、黑混、乌青等,因喜食螺蛳亦称螺蛳青、螺蛳混,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常见,肉食性,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以螺蛳、蚌、蚬、蛤等软体动物为食。
五、鳊鱼(长身鳊、长春鳊)鳊鱼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俗称长身鳊、油鳊、长春鳊等,狭义上的鳊鱼主要指鲤科鳊属鱼类,而广义上的鳊鱼则还包括三角鲂、团头鲂等鲤科鲂属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最常见,草食性,主要以藻类及水生植物为食。
六、鲢鱼(白鲢、水鲢)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跳鲢、水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七、鳙鱼(花鲢、胖头鱼)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鳙属淡水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鱼类(活鲜)

鱼类(活鲜)大黄鱼大黄鱼,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
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
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
1.形态特征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3倍余。
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
下颌稍突出。
侧线鳞56~58,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鳞8~9枚。
背鳍具9~11鳍棘,27~38(一般为31~33)鳍条。
臀鳍具2鳍棘,7~10鳍条,第2鳍棘等于或稍大于眼径。
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
唇橘红色。
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31~33对,每一侧肢最后分出的前小枝和后小枝等长。
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
椎骨26~27个,有时25个。
2.食材图片3.生活习性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
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
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
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
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着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
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4.分布范围大黄鱼分布于黄海中部以南至琼州海峡以东的中国大陆近海及朝鲜西海岸。
雷州半岛以西也偶有发现。
中国沿海的大黄鱼可分为3个种群:①东海北部、中部群。
分布于黄海南部至东海中部,包括吕泗洋、岱衢洋、猫头洋、洞头洋至福建嵛山岛附近。
②闽、粤东群。
主要分布在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嵛山岛以南至珠江口)。
这一种群又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群体。
③粤西群。
主要分布于珠江口以西至琼州海峡的南海区。
5.营养价值1.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2.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6.食疗作用黄鱼味甘咸、性平,入肝、肾二经中医认为,黄鱼有和胃止血、益肾补虚、健脾开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常见鱼类

草鱼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
英文名:Grass carp 。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中文学名:草鱼别称: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苞、草根(东北)、混子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辐鳍鱼纲目:鲤形目科:鲤科亚科:雅罗鱼亚科分布区域: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简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黑青鱼等。
英文名:Grass carp 。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
又称白鲩,草根鱼,厚鱼。
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见图)。
为中国东部广西至黑龙江等平原地区的特有鱼类。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中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中最负盛名者当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tu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世界著名的“四大家鱼”,虽均为我国特有鱼类,而草鱼以其独特的食性和觅食手段而被当做拓荒者而移植至世界各地。
福建常见淡水鱼

福建淡水鱼类共有241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9.5%。
其中纯淡水种类187种,回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39种。
福建淡水鱼类资源丰富,仅特有种类就占14种之多。
福建省的中华鲟和胭脂鱼均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现就部分种类简述如下:1.中华鲟体呈梭形,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
平时栖于近海,春夏生活于河口,秋季生殖季节亲鱼成批上溯长江、西江上游产卵。
该种为大型经济鱼类,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见于福建沿海。
2.胭脂鱼俗称雷公鱼。
体侧扁,背部隆起,成熟个体呈胭脂红色。
为江河中下层鱼类,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及藻类,大者重达30余千克,系国家2级保护的珍稀动物。
分布于闽江中上游。
3.鲥俗称鲥刺。
体呈长椭圆形,有回游习性,生殖季节亲鱼入闽江口产卵。
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素被誉为名贵的食用鱼。
分布于沿海及闽江口。
4.斑俗称油。
体呈长椭圆形。
生殖期亲鱼进河口产卵,该鱼含油脂较多,味鲜美。
分布于闽江口、九龙江口。
5.风鲚俗称黄刺。
体侧扁而长,为常见的小型鱼类。
栖息于港湾和河口附近,见于沿海、闽江口、九龙江、晋江、木兰溪。
闽江最多。
6.香鱼俗称溪鳁。
体窄长。
为溯河产卵的回游性鱼类,秋冬季于中下游浅滩产卵。
肉细味美,具特殊香味。
分布于沿海、闽江、九龙江、交溪。
7.花鳗鲡俗称鲈鳗、溪滑。
体重达30~50千克,为大型经济鱼类。
栖于山涧、溪流和水库的乱石洞穴中,主食动物性食料,营养丰富。
各江河水域均有分布。
此外,福州鳗鲡、短头鳗鲡和乌耳鳗鲡均为福建省特有种。
8.青鱼俗称乌溜草。
栖于水体中下层,主食螺、蚬、蚌等。
为国内传统淡水养殖四大鱼类之一。
9.草鱼俗称鲩、草鲩。
生活于水体中上层。
草食性鱼类,生长快,为省主要的养殖鱼类。
10.长江体长,侧扁。
温水性鱼类。
分布于闽江上游山区的冷水涧中,是该鱼分布纬度最低的记录。
图片暂缺11.赤眼鳟俗称红目鲀。
形态与草鱼相似。
主要栖于静水或流速较缓的水域,省内各水系均有分布。
食物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为主。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及经济价值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及经济价值我国的鱼类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其中一些鱼经济价值高于一般的鱼类,所以成为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
一、大眼红鲌鲤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
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
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
无须。
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
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
性凶猛,以小鱼为食。
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尖鳍鲤鲤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
头短。
口端位。
须两对,吻须甚短。
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
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口。
主食底栖生物。
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
常见体重0.5Kg。
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
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乌原鲤鲤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
头较小。
口端位。
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
须两对,较长。
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深潭。
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
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
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
分布于西江水系。
四、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体长,近圆筒形。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
下颌无锐利角质。
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
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
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
具臀鳞。
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黑棘鲷,又称黑鲷,海钓最常见的目标鱼,俗名乌格、黑格、厚唇,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鱲、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
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鲷科的其中一种。
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中国东海、香港等海域。
本鱼体侧扁,背缘弯曲,腹缘较平。
背鳍单一,硬棘强大,与软条间缺刻不明显。
侧线上方至背鳍硬棘中央部位有鳞片7~8枚,侧线起点有一不规则黑斑。
体侧并有若干黑色纵带。
背鳍硬棘11~12枚,软条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
侧线鳞片数48~ 56枚。
体长可达50厘米。
本鱼属于热带、温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质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内湾。
幼鱼期全为雄性,到3~4年生才转变成雌性。
春季到初秋为其产卵期。
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
黑鲷的一种,黑沙立黑鲷也分黑沙立、白腊与黑牛之说,这一条广东人称黑牛,或称牛屎立大白腊黄花鱼的兄弟大白姑鱼,也叫日本白姑鱼大头叫姑鱼皮氏叫姑鱼俗名:黑鮸、加网白叫姑鱼红牙,石首科,与黄花、叫姑鱼同科钝头叫姑鱼(团头叫姑鱼)俗名:黑加网道氏叫姑鱼(湾叫姑鱼)俗名:春子沙钻沙钻台湾人统计大概有35种之多,在北海常见的有两种,即是多鳞鱚和斑鱚(也叫杂色鱚),背部青色的为多鳞鱚,有花纹的叫斑鱚,还有一种金线鱚,但少见金线鱚多鳞鱚多鳞鱚的背斑鱚,这是我在螺棚钓的褐菖鲉褐菖鲉,海口最常见,被叫做石狗公(也有叫石头公,石九公)鯻鱼,多叫北立弓,町公,“沙牯头”,台湾叫花身鸡鱼,也叫茂公鱼,唱歌婆,硬头浪,花甲,打烂碟,细分鯻鱼又分几种,分别是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最上面这条细鳞鯻就是我们常常钓获的那种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把真鲷和二长棘鲷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是有意义的,因为真鲷幼鱼和小一点的二长棘鲷粗看上去几乎没有区别,只有通过背上有没有那两根长棘才能分辨出来。
我在北海钓到的巴掌大的红腊里面其实经常是两种鱼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鲆
养殖中的牙鲆
小黄鱼
大黄鱼
河鲀鲻鱼真鲷Fra bibliotek黑鳍大眼鲷
长尾大眼鲷
鲑鱼
虹鳟
虹鳟鱼肉
大马哈鱼
二、繁殖
雄性罗非鱼性腺
雌性罗非鱼性腺
三角鲂
取卵
室内孵化池
孵 化 管 理
黄颡鱼的受精卵
黄颡鱼的坏卵
鱼苗
鱼苗摄食
鱼苗
夏花鱼苗
捕捞鱼苗
鱼苗暂养池
鲤鱼
青海湖裸鲤
青鱼
草鱼
鲢
鳙(花鲢)
斑鳜
长体鳜
乌鳢
中华乌塘鳢
月鳢
鳡鱼
三角鲂
武昌鱼(团头鲂)
香鱼
香鱼
池沼公鱼
大银鱼
鲶
南方大口鲶
兰州鲶
越鲶(山鲶)
黄颡鱼
长吻鮠
长吻鮠
泥鳅
黄鳝
黄鳝辨雌雄
鳗鲡
史氏鲟
史氏鲟幼苗
中华鲟
美国金鲟
鲈鱼
加州鲈
条纹鲈
杂交鲈
装鱼苗
充氧气
封袋
待运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