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情况梳理 PPT

合集下载

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年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03
CATALOGUE
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交通
天津滨海新区加强公路交通网的建设,提高区域内部和与周边地区的交通便捷性。推进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主干道的改扩建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 平。
轨道交通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地铁和轻轨网络布局。通过增加线路、延伸现有线路等方式,提高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和运营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03
面临的挑战
随着服务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
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此外,服务业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高新技术产业
现状分析
发展优势
面临的挑战
天津滨海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近年 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 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突破。2023年,高新技术 产业已成为推动滨海新区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引擎。
发展优势
滨海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工业基础,这使得制造业在这里得以蓬勃发展。同 时,政府对于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面临的挑战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滨海新区的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企 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
04
CATALOGUE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资源环境压力与挑战
资源短缺
滨海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水资源等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区域内的资源供给有限,这对经济发展构 成了一定的制约。
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滨海新区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确保 经济与环境的双重目标得以实现。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滨海新区还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质 量。
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滨海新区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如联想、三星、中海油、华为等。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内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为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对这些重点企业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帮助其做大做强,带动了滨海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CHAPTER 03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优势
政策优势
国家级新区
01
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投资优惠
02
滨海新区在某些领域拥有一定的政策自主权,并对外商投资给
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投资奖励。
金融创新政策
03
滨海新区被确定为全国金融创新示范区,享受国家金融创新政
历史背景
滨海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成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00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滨海新区先 行先试的特殊政策,为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行政区划
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东疆、南港、生态城等五个功能区,以及中新生态城、中 心商务区两个开发区。
CHAPTER 05
滨海新区未来经济发展展望
发展方向与目标
战略定位
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 要门户、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 重要载体、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5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00亿元, 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0家。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未来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全面介绍_图文(精)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滨海新区总体空间布局为“T”型结构: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

在“轴”、“带”的交汇处,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和生态宜居的海滨新城,构成滨海新区的核心区。

同时,要加快建设和形成七个产业功能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区、现代冶金产业区、空港物流加工区、海洋产业及循环经济示范区、海港物流区、化学工业区和休闲旅游区。

交通系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未来的交通系统规划由公路、铁路、航运等立体交通网络组成,将建设成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工业基地,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框架,形成现代交通网络体系,从而进一步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使滨海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不断增加,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滨海化工区范围达80平方公里规划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产业包括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区域范围达80平方公里。

居住区布局未来布局规划图为天津滨海新区居住区未来布局规划。

海滨休闲旅游区根据汉沽区确定的目标,汉沽区要建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天津市的海滨休闲旅游区。

该休闲旅游区的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各为75平方公里,投资金额为166亿元人民币。

将以航母游乐港为龙头,带动沿海旅游观光带和沿蓟运河旅游观光带的发展。

建设以航母游乐港、世界级主题公园、海上游乐园、高尔夫球场为支撑的旅游核心区,以营城湖、四万亩葡萄观光园为支撑的生态湿地观光区和综合服务区。

该旅游度假区预计将在2008年初具规模。

另外,14公里双向8车道的海滨大道已经开工建设,将为沿海旅游观光带向游人开放打下基础。

服务功能中心商务商业区未来天津塘沽区将在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重点开发建设金融保险,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具有滨海新区服务功能的商务商业区。

天津滨海新区介绍

天津滨海新区介绍
THE PLANNING OF AIRPORT INDUSTRY AREA
概述
总则
总体规划布局
道路交通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
指标控制体系
2、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定位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滨海新区要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温家宝总理要求: 滨海新区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
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健全金融服务功能,搞好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金 融控股公司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争取银行开展综合经营试点,搞好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
第三、整合及新设金融机构,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 题,支持设立和引进法人机构,发展担保业和各种金融业务;
第四、搞好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研究探索离岸金融业务,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 境外投资试点,设立货币经纪公司;
概述
总则
总体规划布局
总体空间布局
按照上述空间布局模式, 规划新区形成“多组团 网络化海湾型城市地区” 的空间结构。
统筹产业和生活、统筹 建设与保护,确定“一 城、两港、三片”新区 发展格局。
建立城市组团——城市 片区——都市区域的空 间组合秩序。
道路交通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
指标控制体系
西部片区
北部片区
国家对滨海新区定位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 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 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国务院对滨海新区批复的系列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2006年5月26日 2、《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2008年4月2日 3、《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2009年10月28日 4、《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 2009年11月8日

天津滨海新区介绍

天津滨海新区介绍
形成九大产业功能区
道路交通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
指标控制体系
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
中新天津 生态城 滨海旅游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中心商务区 海港物流区
临港工业区
南港工业区
THE PLANNING OF AIRPORT INDUSTRY AREA
概述
总则
7、十大战役 总体规划布局
道路交通规划
市政设施规划
指标控制体系
第三,产业基础雄厚。天津滨海新区目前已经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以及装备制造、石 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 外包等新的优势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第四,对外开放度高。天津滨海新区聚集了国家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 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和目前面积最大、政策最优惠的保税港区,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 境。截至2009年底,引进了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日本丰田、欧洲空客等95家世界500强 企业,在新区投资了237个项目,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超过350亿美元。 THE PLANNING OF AIRPORT INDUSTRY AREA
天津滨海新区 THE PLANNING OF AIRPORT INDUSTRY AREA
概述
总则
【产业布局】 一轴一带
京滨创新产业轴 沿海港口产业带
总体规划布局
道路交通规划
京滨创新产业轴
市政设施规划
指标控制体系
沿海港口产业带
THE PLANNING OF AIRPORT INDUSTRY AREA
国家对滨海新区定位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 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 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

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
二、滨海新区的发展概况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去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
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全部;
三个行政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城区部分;
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区:东丽区无瑕街、津南区葛沽镇。
1.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
2.交通优势:滨海新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是连接海内外、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同时拥有跻身世界20强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和北方航空货运中心。
三、滨海新区未来发展规划
滨海新区鸟瞰图
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
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
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天津,而且对展优势和潜力。
5.体制创新优势:滨海新区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天津滨海高新区(THIP)Bilingual-PPT精选文档

天津滨海高新区(THIP)Bilingual-PPT精选文档
天津滨海高新区简介
Tianjin Binhai Hi-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k (T.H.I.P)
天津高新区投资服务局 Investment Promotion Bureau, THIP
天津滨海高新区
1
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Tianjin: North China's Economic Center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B.N.A: China Economy’s 3rd Driving Engine 天津高新区:滨海新区领航区 T.H.I.P: Leading Area of B.N.A. 投资发展优势 Benefit for investing in T.H.I.P
劳动力资源总数 987.97万人,人均生产总值 55473元
Number of Labour Force 9.8797Million. GDP per capital 55473 yuan
人口密度82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2.19‰
Population Density 822 person/sq.km, Natural Growth Rate 2.19‰
天津滨海高新区
1
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Tianjin: North China's Economic Center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B.N.A: China Economy’s 3rd Driving Engine 天津高新区:滨海新区领航区 T.H.I.P: Leading Area of B.N.A. 投资发展优势 Benefit for investing in T.H.I.P
中新生态城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滨海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滨海新区总体情况介绍

滨海新区总体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现有常住人口240万人。

滨海新区区位条件优越,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内陆腹地广阔,辐射中国西北、华北、东北12个省市区,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拥有世界吞吐量第五的综合性港口,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是东、中亚内陆国家重要的出海口;有中国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使滨海新区成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

滨海新区发展资源丰富,有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盐碱荒地,已探明的渤海海域石油资源总量100多亿吨,天然气储量1937亿立方米。

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集中了中国27%的科技资源,可以为滨海新区直接利用。

滨海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理想区域,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滨海新区的高度开放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涉外经济、金融、科技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重大改革措施。

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富有竞争力、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

滨海新区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中国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2009年区域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增幅23.5%,比重超过天津市的一半;地方财政收入455.6亿元,增长50.3%。

产业基础非常雄厚。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空客A320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百万吨乙烯、300万吨造船等引擎项目,构筑起滨海新区现代制造业的四梁八柱,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手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到17%,正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世界级石化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02
新区概况
① 滨海新区位于渤海湾西 部,天津市域东部沿海地区; ② 新区面积达2570平方公 里,其中围海成陆300平方公 里;海岸线281公里。 ③ 2012年常住人口达到 263万人,比2006年增加120 万人;GDP总量7205亿元, 年均增幅24%。 ④ 2010年,实施了行政体 制改革,滨海新区范围内实 行统一的规划、土地管理。 ⑤ 2014年,预计天津滨海 新区全区生产总值9000亿元 ,比2012年增加1795亿元
功பைடு நூலகம்区名称
开发区东区
开发区西区 南港工业区 天津港保税区 临空产业区 (含空港经济区)
滨海高新区
天津港集团 生态城
临港经济区 中心商务区 滨海旅游区
海洋高新区
海河下游冶金工业区 东疆保税港区
轻纺经济区
北塘经济区 中心渔港经济区
合计
九大功能区和塘汉大城区及新增功能区2012年重要数据
成立时 间
核心功能与主导产业
14.1 16.7
14 10.6 6.0 4.6 302.7
GDP
工业总产值 财政税收
1068.4
615.64 80.5 34.13
1427.9
687.2 3.4 0
130.2
34.30 11.9 27.9
160.9
81.37
39.6
9.5 6.84
5
1
0
0.37
城市建设:
– 现状建设:以功能区、老城区为基本发展单元的多组团、网络化结构逐渐形成。
渤 海 湾
发展历程
1984年设立天 津经济技术开 发区(TEDA, 泰达)。
1995年9月滨海新 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 。规划提出滨海新区 最终向以港口为中心 的国际自由贸易区发 展。
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 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天津滨海新 区发展改革、开发开放将出现新的 局面。
1995、2005、2009年滨海新区城镇空间变化情况 2012年滨海新区城镇空间
历版规划:
城市性质
滨海新区是现代 化的工业基地、 现代物流中心和 国际港口大都市 标志区。
城市布局结构
以塘沽地区为中 心,向汉沽城 区、大港城区和 河海下游工业区 辐射,形成“一 心三点”的组合 型城市布局结 构。
(1999—2010)总规主要内容
可再生能源
1988
国际航运,物流,加工,航运贸易
70
2008
国家级生态宜居的示范新城
30
2010
临港重型装备制造业及研发、物流、粮油
200
2010
金融、贸易、商务、航运服务
28
2010
主题公园、休闲总部、生态宜居、游艇
99
1992
航天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海洋设备与新材料
40
2009
2010
2011 2010
2006-2012年滨海新区经济总量
2006 2007 20地0区8生2产0总0值9 2010 2011 2012
临空产业区
中新天津 滨海高新区 生态城
中心渔港经济区
北塘经济区
滨海旅游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海港物流区 中心商务区
轻纺经济区
临港经济区
南港工业区
九大功能区 新增经济区 街镇工业园
产业布局:
2010年1月11日, 滨海新区第一届政 府、滨海新区第一 届人大挂牌成立。
1994年,天津市政府为 了放大开发区发展迅速 的积极效应,决定设立 滨海新区。 当时滨海新区范围包括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 区三个完整的行政区, 和东丽区、津南区的一 部分。设立滨海新区管 委会。
2006年,滨海新区 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 放。
规划面 积
1984
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商务办公、金融服务
40
-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天器
44
2009
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产业
200
1992
保税贸易、保税物流
6
2002 航空运输、航空设备制造和维修、物流加工、民航科技、纺织、 102
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高端信息技术、纳米及新材料、新能源和
1991
30
2009年,决定撤销塘沽、 汉沽、大港三区,设立天 津市滨海新区,以原三个 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 的行政区域。
发展历程
十大战役布局示意图
2006年,滨海新区纳 入国家发展战略。七年来 ,开展了“十大战役”和 “十大改革”,新区开发 开放和城市发展取得巨大 成绩。
十大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 加快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加快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改革
发展历程
十大战役
① 加快南港区域建设,打造世界级重石化工业基地和我国北方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 ② 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打造我国沿海高水平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 ③ 加快核心城区建设,打造具有改革开放前沿特点的现代化新城区; ④ 加快中心商务区建设,打造于家堡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和响螺湾商务商业聚集区; ⑤ 加快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的宜居生态新城; ⑥ 加快东疆保税港区建设,打造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齐全的保税港区; ⑦ 加快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我国北方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高品位的休闲区; ⑧ 加快北塘区域建设,打造具有我国北方传统小镇特色的国内外会议举办地和小企业总部聚集区; ⑨ 加快西部区域建设,打造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企业总部经济区; ⑩ 加快中心渔港建设,打造我国北方水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中心和游艇产业发展基地。
-
现代冶金、金属制品、重型设备 保税物流、保税加工、邮轮游艇 轻纺工业基地和化工产品集散地,石化下游产业加工、商贸、物
流中心 酒店、会议、旅游、生态居住 水产品物流加工、游艇产业集群
-
30 30
47
10 19 1025
建成面积
31.8 21.1 25.5
6 46.2
5.4 45 10.7 17.9 18.3 8.8
城市定位:
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 海、辐射“三北”、面向东 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
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 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 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 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
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
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国务院2006[20号]文件
产业布局:
新区产业园区布局示意图
7500 5500 3500 1500
历版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