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言之有据》名师教案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观点,选取与观点相一致的材料。
引导学生注意选材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选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2.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观点,选取与观点相一致的材料。
3.引导学生注意选材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生活中处处都在讲道理,比如:看到你的半期考试,今天早晨妈妈说:“你怎么没努力呢?”他可能会说:“怎么没有努力呢?你看我书上的笔记密密麻麻的呢!”你妈妈的观点是“你没努力”,你的观点是“我努力了”,但你如果只是说“我努力了”,不能让你妈妈相信,所以你举出了证明你观点的根据——“书上的笔记是密密麻麻的”,以此说明你是正确的,来反驳了你妈妈对你的指责和委屈。
(二)明概念1.什么是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2.论据的类别a.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b.道理论据: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事理等(三)知方法1.选取材料,真实可靠1.小李写了一篇文章《笑对失败》,下面是他文章中的事实论据,这两段话能否作为论据?谈谈你的看法。
①有诗鬼之称的李贺,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才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二十岁那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长叹的事。
李贺赴京赶考,却因为官吏腐败,徇私舞弊而落第,一向自视甚高的李贺受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挥剑自刎。
②我曾经问一位女同学,假如她考试失利怎么办。
她严肃的望着我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并且问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次如果出现同种情况一定要做到最好,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
”2.依据观点,选择材料1.小张认为“坚持就是胜利”。
他找了如下论据,请你帮他选一选,哪些可以作为“坚持就是胜利”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②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什么也不怕。
《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多篇)

《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议论文言之有据的重要性,把握议论文对于论据的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能够选择真实典型、充分有力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多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选择真实典型、充分有力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
【教学难点】:写一篇议论文,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既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教法学法】:示例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议论言之有据。
二、什么是“言之有据”“言之有据”就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三、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说说《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四、怎样使用好两种形式的论据1.事实可详细写,也可概述;从事实中要能看出道理,再检验它与文章的论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2.道理就是名言、格言、理论分析、定理公理。
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
切记: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
五、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1.在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2.使用材料,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丰富材料。
2.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3.让学生能恰当运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综合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使议论言之有据。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之分。
2.教学难点:学会搜集和正确地使用材料,保证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与观点一致。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与本课“写作实践”有有关的议论文和论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教师:这故事里,两小儿辩论的核心问题在哪儿?预设:这则寓言,现在从论据的视角看,有了新的理解。
两小儿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观点似乎都正确,但它不符合科学,原因是论据不可靠。
而“孔子不能决”不仅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也证明了论据不合理就说不清楚道理。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写作训练——议论要言之有据。
板书课题: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出示课件1)二、回顾课文,明确“言之有据”教师:什么是言之有据?(教师出示论据,师生共同学习。
)预设:言之有据就是使用真实、准确、恰当的论据,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论据展示:(出示课件3、4)教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论据,它们有什么特点?《敬业与乐业》的道理论据:【1】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孔子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3】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4】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敬业与乐业》的事实论据:【1】唐朝的名僧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2】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3】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名师教案1

《议论要言之有据》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写作序列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观点要明确,论证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
这一序列的写作教学内容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角度切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议论文写作。
教材从课文入手,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感受言之有据,再由浅入深,学习论据的其他特点。
写作实践部分的三个问题难度有梯度,搜集摘录论据是基础,侧重低阶思维;命题作文《谈诚信》给定了论题并需要完成一篇600字的作文,属于高阶思维;自命题作文则在此基础上又更加大了一点难度,联系《岳阳楼记》,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有据地撰写成文。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等议论文,对议论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
写作方面已经学过议论文写作观点要明确。
基本可以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但是对于论据的写作要求还不熟悉,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论据写作中材料要准确真实、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使论证言之有据。
三、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论据,区别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总结论据准确真实的特点,感受言之有据。
2.诊断病文,比较《谈诚信》一文中两则论据的使用是否恰当,总结议论文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材料、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辨析言之有据。
3.结合所给材料,运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为《谈诚信》补写论据,实践言之有据。
四、教学重点诊断病文,比较《谈诚信》一文中两则论据的使用是否恰当,总结议论文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材料、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
五、教学难点结合所给材料,运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为《谈诚信》补写论据。
六、教学过程导入: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议论要言之有据》名师教案1

《议论要言之有据》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议论文写作序列共有三个部分,分别是观点要明确,论证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
这一序列的写作教学内容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角度切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议论文写作。
教材从课文入手,通过回忆学过的课文,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感受言之有据,再由浅入深,学习论据的其他特点。
写作实践部分的三个问题难度有梯度,搜集摘录论据是基础,侧重低阶思维;命题作文《谈诚信》给定了论题并需要完成一篇600字的作文,属于高阶思维;自命题作文则在此基础上又更加大了一点难度,联系《岳阳楼记》,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有据地撰写成文。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等议论文,对议论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了解。
写作方面已经学过议论文写作观点要明确。
基本可以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但是对于论据的写作要求还不熟悉,因此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论据写作中材料要准确真实、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使论证言之有据。
三、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中的论据,区别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总结论据准确真实的特点,感受言之有据。
2.诊断病文,比较《谈诚信》一文中两则论据的使用是否恰当,总结议论文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材料、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辨析言之有据。
3.结合所给材料,运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为《谈诚信》补写论据,实践言之有据。
四、教学重点诊断病文,比较《谈诚信》一文中两则论据的使用是否恰当,总结议论文材料与观点要一致、概述表达材料、围绕观点分析论据的写作要求。
五、教学难点结合所给材料,运用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为《谈诚信》补写论据。
六、教学过程导入: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3.分析教材中优秀例文,总结有效的议论方法;
4.实践写作,围绕给定主题,独立完成一篇有说服力的议论短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合理组织论证结构;
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一、教学内容
《第3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议论性文本的特点,掌握议论的基本结构;
1.教学重点
-论点的确立: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能够简洁、准确地表达出来。
-举例:如讨论“网络的利与弊”,学生需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如“网络对青少年成长有正面影响”或“网络过度使用对青少年有负面影响”。
-论据的选择与应用: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恰当的事实、数据、名言等作为论据,以支撑论点。
-举例:使用网络普及率的数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名人关于网络使用的观点等作为支撑材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议论性写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学习,模拟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议论要言之有据 核心素养优秀教案

议论要言之有据核心素养优秀教案议论要言之有据核心素养优秀教案导语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观念碰撞,议论文成为表达观点、辩论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要言之有据,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合理的证据进行支撑。
本文将围绕“议论要言之有据”这一核心素养,在产生论据、运用论据以及论据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列举一份优秀教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素养。
一、产生论据:观察、研究、分析产生有力的论据是一篇好的议论文的基础。
要言之有据,首先需要做到观察、研究和分析。
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相关资料以及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来寻找论据。
对于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走访调查、采集统计数据、阅读专家意见等方式获取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逐渐找到并产生与问题相关的有力论据。
只有基于全面的观察、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分析,“有据”才能更具说服力,更能让人信服。
二、运用论据:逻辑思维与表达技巧产生了有力的论据,接下来就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表达技巧将这些论据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清晰的表达方式,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在运用论据时,我们可以采用因果关系、对比、类比、归纳与演绎等多种逻辑推理方式。
合理地使用这些思维方法,能够使论据更连贯、更具说服力。
在表达上,我们应该注重用词准确、用例恰当、用句得当。
通过恰如其分的词语和具体的事例,可以增强论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另外,注意文章结构的连接性和衔接度也是运用论据的重要一环。
只有在合适的引言、过渡和结尾衔接中,我们的论据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
三、论据的有效性:客观性、权威性、可信度在议论过程中,论据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篇好的议论文章必须要有可信的论据。
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我们注意。
论据应具备客观性。
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尽量排除自己的主观意见,并从多个角度客观地分析问题。
只有客观地看待问题,我们才能产生合理、中肯的论据,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理解议论文中“言之有据”的重要性,掌握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撑论点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论据进行论证,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欣赏优秀议论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知论证的严谨与美感,激发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议论文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体会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掌握“言之有据”的基本原则,即论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学习运用事实、数据和逻辑推理来支撑论点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在议论文中有效选择和运用论据,避免论据的空洞和泛化。
•如何通过逻辑推理将论点和论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有力的论证。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优秀议论文范文及点评•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议论文写作要点、论据示例等)•相关时事热点资料,作为讨论和写作的话题来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议论文“言之有据”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议论文范文进行剖析,展示论据的选择和运用技巧。
•讨论法:围绕时事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并尝试构建论点,寻找合适的论据进行支撑。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撰写议论文片段。
六、教学过程要点(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网络谣言等)的新闻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的观点。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让我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议论文要“言之有据”。
(二)新课教学1.理论讲解•阐明“言之有据”的含义及其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
•介绍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数据论据、理论论据等)及其特点。
•讲解选择论据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相关性)。
2.案例分析•选取一篇优秀议论文范文,分析其论点、论据及论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与论点相对应的材料。
2.引导学生学会叙述事实论据。
3.让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鲜活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过程:名言导人:“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
”这句名言恰好说出了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特点:言之有据,以理服人。
议论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就是向读者“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
要让读者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就必须着力把道理说准确、说深刻、说透彻。
热身活动:回顾学过的课文,试着分别摘出一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填入下表中:一、选取材料,真实可靠1.课文引路。
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为了阐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作者列举了王阳明院中静坐、面竹而思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明人钱德洪的《王文成公年谱》,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而非作者杜撰,因而能使人信服。
论据本身的表述不出现知识性错误,特别是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必须符合这一要求。
同时,注意名言的积累。
在平时积累中要弄清所积累的名人名言或经典词句的出处及基本意思,而非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
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程颐“学者先要会疑”和张载“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都是有据可查的,绝非道听途说。
另外,所引用的事实、道理要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者公认度,让人信服。
要引用在正常情况下,用来说明普遍道理的话语;不要引用在特殊场合、说明特殊情况的话语。
同时注意,不能随意将别人的话引用来做论据,比如,老师、家长的话,用来做论据就没有说服力。
2.我会辨析。
下面是以《笑对失败》为题目的议论文中的事实论据。
这些论据有什么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课件出示:①有“诗鬼”之称的李贺,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才华,所有人都认为他必成大器。
二十岁那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扼腕长叹的事。
李贺赴京赶考,却因为官吏腐败,徇私舞弊而落第,一向自视甚高的李贺受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挥剑自剑。
②我曾经问一位女同学,假如她考试失利怎么办。
她严肃地望着我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摆正自己的态度,并且问自己的内心,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次如果出现同种情况一定要做到最好,总结教训,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
”明确:例①表面上看是一个很好的反例,但查阅相关资料,李贺是二十七岁因病而死,论据不真实,也就没有了说服力;例②“一位女同学”的事例写得很详尽,但缺乏知名度、公认度,难以让人信服。
3.小试牛刀。
以《成功出于勤奋》为题,在练习本上写出你会选择哪些论据进行论证。
写好后进行交流、点评。
提示:注意论据选择的精准性和典型性。
设计意图:因为积累不够丰富,学生往往“无米下锅",这就要培养他们积累材料的习惯。
写议论文的时候不要胡编乱造。
自己不明确的,要查资料进行核对。
首先,向课文学习,课文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标本:其次,对不精准、不典型的材料要进行辨析:最后,小试牛刀,自己尝试选择适合的论据。
三个板块层层递进,最后让学生明确要选择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
二、注重选择,点石成金1.论据要能够证明论点。
(1)课文引路。
论据要证明论点,这一点必须明确。
《敬业与乐业》开篇摆出中心论点一“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百丈禅师的事例、孔子对于无业游民没有办法的事例,论证了“要有业”;“主一无适便是敬”“坐这山,望那山”等名言,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等事例,论证了“要敬业”;“我”大热天演讲、孔子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有力地论证了“要乐业”。
上述名言、事实都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2)我会辨析。
我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名言警句和事例材料,但是这些丰富的素材有些并不能与自己表达的观点相对应,如果选取的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无论多喜欢,都要忍痛刮爱。
因此,要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要旨的细微差异。
根据论证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论据进行取舍,使观点与论据一致。
辨析下面的材料,能否论证“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这个观点?为什么?课件出示:①商鞅在城南门立了根木头,贴下告示说搬到北门者赏十金。
他兑现了自己的话,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②国无信则衰,人无信则败。
③林肯小时候,目睹黑人奴隶生不如死、漫无尽头的悲苦生活。
于是他发誓要改变这一现状。
他坚守诺言,最终成了美国总统,通过一系列努力,为黑奴赢得了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④“狼来了”的故事。
⑤华盛顿小时候曾用斧子砍到他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后来他主动承认错误。
父亲为华盛顿的诚信而欣慰。
⑥韩信做官以后,没有翻脸不认人,遵守诺言,将当年落难时给予自己帮助的老婆婆接到自己的住处安享晚年。
⑦刘皇叔三顾茅庐,打动诸葛亮,三分天下,成就霸业。
③曾子为孩子杀猪的故事。
小结:写议论文,论据总是紧扣论点的,选择和运用论据的标准是论点,论据与论点一定要统一”。
2.合理剪裁论据。
(1)课文引路。
选择好论据后,使用时亦要注意合理剪裁。
叙述事实要简明概括,着力突出提出的观点,切忌如记叙文般详尽描述。
比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事例。
课件出示:①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比如,《敬业与乐业》中的事例。
课件出示: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比如,《创造宣言》中的一段,一句话就是一个事实。
课件出示: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2)写作练习。
①对于问题“叙述太细”怎么办呢?方法就是:合理压缩裁剪。
证明“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论点,下面的材料该怎样叙述?课件出示: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生了巨大的威力。
旁人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地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我成功了!”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
学生“改写”后交流,示例: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做了数百次的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的失败。
但他毫不气馁,不断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②证明“做一个诚信的人”,下面的材料该怎样压缩剪裁叙述?课件出示: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
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感到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学生“改写”后交流,示例:小男孩几次三番欺骗农夫们说“狼来了”,人们非常生气。
当狼真的来了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了,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设计意图:初写议论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一是所选择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二是举例时,叙述很细。
这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向课文学习,然后进行辨析或者“改写”,从而让学生明确论据要和论点保持一致,事实论据不宜大篇幅叙述。
三、旁征博引,论证有力1.课文引路。
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如《敬业与乐业》中,作者以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记》、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作者不仅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还举了做竹子实验的事例,这两个事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有力证明了中心论点。
不仅举当代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例子,还现身说法,谈到自己在美国求学时的彷徨、惶恐的故事。
这样,内容更加丰富,论证更加充分。
2.佳作欣赏。
阅读下面的例子,感悟多角度举例论证的妙处及叙述事例时所用的方法。
课件出示:冰心的“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给了我很大的人生启示。
读书好,是无需验证的定理。
试问有哪个成功者不是靠读书而成功的?科学家要通过读书来探究事物的真相;企业家要通过读书来获取商业信息,得到成功的秘诀;航行家要通过读书来寻求航海方面的常识,准确无误地到达彼岸;文学家也要通过读书来积累词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样,即使是普通人,读书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可见,读书是多么地好,它能使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领悟更多的道理,体会更多的感悟,以此来丰富我们的人生。
(《读书好》)交流后小结:选文从成功人士到普通人因读书而改变生活、收获成功的事例入手,分析论证“读书好,是无需验证的定理”这一论点,事例涉及的人物特点全面,有说服力。
3.我会辨析。
我们在选择论据的时候还要避免陈词滥调,寻找新鲜素材或对习见素材进行全新审视。
有些同学写作文,只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的事迹,然后就变换着角度使用,把他们当作万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