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故事》
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13则故事一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中国的历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将相,也有很多的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
张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发明就是“地动仪”了。
那个时期,经常发生地震。
有时候一年好几次。
发生一次大地震,就会给老百姓和国家带来很多的伤害。
当时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鬼神造成的。
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地震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
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像一个酒坛,四围铸着八条龙,龙头伸向八个方向。
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蛤蟆。
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
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告诉人们那边发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
可是,那天洛阳一点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
于是,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
过了没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
大伙儿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张衡虽然后来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是,他的这些科学发明和实验在我国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业绩。
故事二发明飞机的故事1877年冬天,一场大雪降在美国的代顿地区,城郊的山冈上到处是白茫茫一片。
一群孩子来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飞快地向下滑去。
山坡上顿时响起阵阵笑声。
在他们旁边,有两个男孩静静地站着,眼睁睁地看着欢快的爬犁从上而下划过。
大一点的男孩叹道:“嗨!要是我们也有一架爬犁该多好啊!”另一个孩子撅着嘴说道:“谁叫我们爸爸总不在家呢!”他灵机一动,又接着说道:“哥哥,我们自己动手做吧!”被称做哥哥的男孩一听,顿时笑了起来,愉快地说道:“对呀!我们自己也可以做。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科学家作为一种职业,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逐渐形成的。
科学家都因为发明了前所未有的东西而出名。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篇1英国着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
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
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
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
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
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
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篇2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
著名的发明故事5篇

著名的发明故事5篇故事是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的文学体裁。
它可以解释为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等涵义,较适于口头讲述。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著名的发明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著名的发明故事1乔利·贝朗13岁时,在一个贵族家里当杂工,他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
贵妇要乔利把一件礼服熨一下,他一不小心,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灯,那件昂贵的礼服上滴上了几大滴煤油。
贵妇人听到了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吼道:“这件衣服归你了,我要从你的工钱里把衣服钱扣出来,从今天起,你就准备白给我干一年活吧。
”乔治很无奈,他把让自己倒大霉的衣服挂在床前,时时提醒自己干活时要谨慎。
过了些日子,他突然发现,那被煤油浸过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原来的污渍除去了。
“你现在可以把这件衣服给夫人送回去,没准儿她能少扣你些工钱。
”与他同屋的一个男孩提醒他。
乔利摇摇头说:“不必了,我还要拿它做实验呢。
”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实验,他又在煤油里加入了其他一些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
一年之后,乔利开了世界上第一家干洗店。
生意一发而不可收,几年的时间,他就成了闻名全球的。
所以,不必抱怨工作中的失误,没准它就是成功的契机。
著名的发明故事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齿疾病的国家。
据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远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奴隶制社会,古人就对口腔疾病有了比较详尽的记录。
但限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把牙齿患病的原因统统归于鬼神所起的作用,自然也就不会想到用刷牙来防治牙齿疾病了。
进入封建社会,一些医生明确指出:受了风和吃了东西后不漱口,是引起龋牙的原因。
于是,从公元2000多年前起,中国人就有了漱口的习惯。
如《礼记》中就有:“鸡初鸣,碱畲漱”的记载。
不过,单凭漱口是不能将牙齿上的污垢、食物残渣等完全去掉的。
因此,古人又想出了用手指或柳枝揩齿来清洁牙齿。
在敦煌壁画中有一幅《芳度叉头圣图》的画,上面画着一个和尚,为了清洁牙齿,正蹲在地上,左手拿着漱口的水瓶,用右手中指在揩他的前齿。
电灯泡发明的简短故事

《电灯泡发明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以前的世界,到了晚上可没有亮亮的电灯泡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到天黑,人们只能点蜡烛或者油灯来照亮。
可这些东西光线很暗,而且还不太安全。
后来呀,有一位特别厉害的发明家,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爱迪生爷爷可聪明啦,他一直想办法,要让大家在晚上也能有很亮很亮的光。
爱迪生爷爷做了好多好多的实验。
他试过各种各样的材料,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爱迪生爷爷成功发明了电灯泡!从那以后,咱们的夜晚变得亮堂堂的啦!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习爱迪生爷爷不怕失败,坚持努力的精神哟!《电灯泡发明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电灯泡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晚上到处都是黑漆漆的。
大家只能靠小小的蜡烛来照明。
有个叫爱迪生的人,他觉得这样可不行,他想要改变这个情况。
于是,爱迪生就开始不停地做实验。
他找了好多好多的东西,像金属丝呀、玻璃呀,都拿来试一试。
有时候,实验做失败了,东西会“砰”的一声坏掉,可吓人啦。
但是爱迪生没有放弃,他一直坚持。
最后,他成功啦!电灯泡亮起来的时候,就像一个小太阳,把黑暗都赶跑啦!小朋友们,遇到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哟!《电灯泡发明的故事》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电灯泡是怎么来的吗?以前呀,一到晚上,世界就变得黑乎乎的。
这时候,有个叫爱迪生的聪明爷爷,他决定要让夜晚也变得亮亮的。
他在实验室里忙来忙去,一会儿试试这个,一会儿试试那个。
有一次,实验失败了,差点把他的眉毛都烧着啦。
可是爱迪生爷爷没有害怕,继续努力。
终于,电灯泡被发明出来啦!我们的夜晚不再黑暗。
小朋友们,要像爱迪生爷爷一样勇敢哟!。
关于爱迪生的发明故事(通用16篇)

关于爱迪生的发明故事(通用16篇)爱迪生是一位有名的发明家,那么你知道爱迪生的发明故事有哪些吗,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编整理的于爱迪生的发明故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爱迪生的发明故事篇1爱迪生是十九世纪出生于美国的伟大发明家,他一生发明过电灯、电话、电车、留声机、高音电话机等电器。
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说爱迪生发明电车的故事吧。
爱迪生发明电车是因为一次偶然见到的情景所引起的。
1878年的某天他从火车上看见田野里农民正用马车拉着垒得老高的麦秸,沿着坑坑洼洼的道路艰难地前行。
他想,要是能试制出一种比火车铁轨轻便,随处有可架设的小型电气铁路,农民们大概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吧?他怎么也排遣不开试制电车的念头了。
他相信,这种东西一旦成功,发展前景无量。
于是他马上组织研究人员开始架设铁轨,制造电车车头。
经过反复试验,在无数次失败之后,电车终于日臻完善。
若干年后,有轨电车终于成为了大都市中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纽约修建地铁时,爱迪生发明的电车大受青睐。
爱迪生成为地下铁路的先驱。
看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认为爱迪生很厉害吧?可是,你可知道,他小时侯可问过很笨的问题的!比如:1+1为什么等于2?2+2为什么等于4?等很多很笨的问题。
可从没一个人说他是个低能儿(除了老师)。
其实爱迪生从小就聪明,可就是没被人发现。
听说,爱迪生还发明过6000多种电器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的妈妈曾对他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爱迪生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电器,也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光明。
我认为爱迪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看来,这世界上的事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爱迪生的发明故事篇21877年秋天的一个清晨,爱迪生从美国一个叫梅罗国的地方,来到纽约一家杂志编辑部办公室。
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奇形怪状的小东西。
这小东西上面有一根长长的金属杠,一端有一个大点的轮子,另一端有个小把手。
爱迪生把摇手摇转,然后把一小张锡纸裹上圆筒,再装上一根小针,对着圆筒唱了一句婴儿催眠歌。
关于发明的小故事简短

关于发明的小故事简短
曾经有一个叫做汤姆的小男孩,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有一天,他在家里发现了一个旧的机器零件,他决定用这些零件来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发明。
汤姆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和制造他的发明。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他的作品。
这是一个可以自动洗碗的机器人,他给它取名为“洗洗宝”。
汤姆非常自豪地向家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并且邀请他们一起来测试“洗洗宝”的功能。
机器人开始工作了,它轻松地完成了一堆脏碟子的洗涤工作,整个过程非常高效。
家人们都对汤姆的发明赞不绝口,他们觉得这个机器人非常有用。
汤姆的发明得到了家人们的认可,他决定把这个发明带到学校的发明大赛上展示。
在大赛上,汤姆向评委们介绍了他的发明,并展示了“洗洗宝”的洗碗功能。
评委们对这个发明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这个机器人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最终,汤姆凭借着他的发明赢得了大赛的冠军,并得到了一笔
奖金和一个专利。
他的发明也引起了一家大公司的兴趣,他们决定购买汤姆的专利,并帮助他把“洗洗宝”投入市场。
汤姆的发明成为了一件轰动的事情,他因此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明星。
他的故事也被媒体报道了,许多人都对他的发明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汤姆因为他的努力和创造力而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他觉得非常开心和骄傲。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发明的力量。
每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想法开始的,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发明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改变世界。
所以,让我们都像汤姆一样,勇敢地去追求我们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发明吧!。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20个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20个科学家发明的故事20个科学家发明的故事(一):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
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
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
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
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趣味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
磷一遇到空气立刻燃烧起来。
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齐把火扑灭了。
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
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适宜的灯丝,发明了电灯。
之后,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
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二):想推动地球的人阿基米德于公元前2xx生于西西里岛。
他善于对生活中各种现象进行缌观察和思考,这使他在物理学领域有了许多卓越的贡献。
中学物理课学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中发现的。
当时,阿基米德跳进洗澡的木盆时,水溢了出来,阿基米德从木桶中出来,浴桶中的水就降了下去。
他反反复复地进进出出,从而得出结论:物体沉入水中,排开的体积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
同时他又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身子在水中轻飘飘的,身体的重量怎样又丢了呢?他又开始做实验,这回他用一个大桶、一个小桶和一个带支点的杠杆,还有几块砖进行实验。
他发现砖块增加多少,水就会相应地溢出多少,而拴着砖头的杠杆也会随之下降或倾斜。
古代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
鲁班做木匠活时,常常遇到直角。虽然他手头有画直角的矩,可用起来挺费事。鲁班经过改进,做成一把"L"形的木尺,量起直角来,可方便了!后来,人们都把它叫鲁班尺。由于鲁班对木工工具的改进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所以,两千多年来,木匠们都尊敬地称他是祖师。
古代发明创造的小故事【2】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记过了一张公元前210年绘制的秦始皇墓地图。书上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电讯》的一篇报导说:秦始皇墓地虽然还没有打开,但是可能已经发现了。据说是墓入口处的地方发现了微量的水银。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来的。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
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就是上述立体地图上所示的水银。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有名的蓬莱仙山的地图就出现在罐子和香炉上。这对以后立体地图绘制技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公元32年将军马援讲到的军事立体地图,河谷山脉的模型是用糯米制作的。此外,还出现了木刻的立体地形图,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述了这种地图。1130年黄裳也制作了一张木刻立体地图。此图后来引了哲学家朱熹的兴趣,他千方百计地收集木刻地形图,以便进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时用粘土,有时用木刻制作立体地形图。黄裳在一部《鹤林玉露》里,还讲述了朱熹制作的一幅地形图的情况:“(朱熹)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榫镶入,可以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的故事》赏析
【名著导引】
《发明的故事(中文导读英文
版)》内容简介:
Man the Miracle Maker的中文译
名为《发明的故事》,书中以通俗
的语言叙述了关于人类一些最基
本的发明故事,《发明的故事(中
文导读英文版)》由荷兰裔美国著
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编著。
为了生存,人类充分运用自
己的智慧,发明了第一件衣服、
第一根绳子、第一座桥、第一只
碗等。
发明使人类的手、脚、嘴、
眼、耳等基本器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大,使用棍棒使人手的力量变得更有效了,借助车轮使人们“走”得更快,借助飞行器可以将人的身体牵引到空中……人类又是如何从简单的发明到发明机械、建造房屋、发明飞机的呢?《发明的故事(中文导读英文版)》将对这些奇迹的产生娓娓道来。
无论作为了解发明基本历史的读本,还是作为语言学习的课外读物,《发明的故事(中文导读英文版)》对当代中国的读者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每段故事的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发明的故事(中文导读英文版)》在每段故事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名家点评】
房龙的这一种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样一种魔
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讲述科学而已。
——郁达夫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荷兰裔美国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科普作家和文学家。
房龙始终店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摈弃了深奥理论,却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体系,他的论述主要是围绕人类生存与发展等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科学、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房龙1882年1月出生于荷兰鹿特丹。
幼年时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感兴趣,这种兴趣终其一生也未放弃。
房龙10岁时便立志要当一名历史学家。
父亲对他专横偏粗暴,而母亲却百般溺爱。
从8岁起,房龙先后进入一些著名的寄宿制学校,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和英文,他的才智迅速提高。
1902年20岁的房龙来到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并在康奈尔大学完成了本科课程。
1911年房龙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
房龙求学前后,当过编辑、记者、播音员,也先后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游历过世界很多地方。
房龙多才多艺,能用十种文字写作和与人交流,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中的所有插图全部出自他自己手笔。
1913年,房龙编著并出版了第一本历史书《荷兰共和国的衰亡》,虽然销路一般,但受到书评界的赞扬。
1920年圣诞节期间,房龙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古代的人》,这是一部带插图的通俗历史读本,市场反应良好。
经过知识、阅历、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积累,房龙于1921年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历史著作《人类的故事》,并一举成名,从此房龙迎来了他创作丰收期。
之后,房龙陆续出版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美国的故事》、《房龙地理》《人类的家园》、《人类的艺术》、《宽容》、《与世界伟人谈心》、《伦勃朗传》、《荷兰共和国兴衰史》、《太平洋的故事》等二十多部著作。
房龙的作品在当时可谓饮誉世界,荷兰、德国、法国、瑞典、丹麦、芬兰、挪威、日本、印度、苏联、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希腊等国都翻译出版了他的作品。
【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