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中药最补气
【推荐】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补气血吃5种中药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补气血吃5种中药
气血是支撑人体运行的两大元素,那么气血不足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专家表示,有不少中药具有补气血的作用,下面不如一起来看看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吧。
(资料图)
补气血的中药有哪些
1、当归
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
《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
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
2、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3、阿胶
《水经注》有岁常煮胶,以贡天府的记载,故有贡胶之称。
《本草纲目》更是称其为圣药,它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的三宝。
据研究,阿胶主要是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合成的,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阿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改善动物体内的钙平衡,使血钙升高。
19种补气的中草药治疗配方

19种补气的中草药治疗配方以下是补气的中草药治疗配方:1. 四神汤:人参 9 克,黄芪 12 克,白术 9 克,甘草 6 克。
用法:以上药加水煎,去渣留汤,分三次服用,每天一次。
2.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 12 克,山药 9 克,枸杞子 6 克,茯苓 9 克,丹参 6 克,牛膝 9 克,制首乌 6 克。
用法:将以上药粉碎,加蜜为丸,每次服 9 克,水送下。
3. 银杏参茶:银杏叶 12 克,人参 6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煮沸,浸泡 5-10 分钟,取出药渣,加蜜调味后饮用。
4. 黑枸杞炖乌鸡:乌鸡 1 只,黑枸杞 30 克,枸杞子 10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与乌鸡共同放入锅中煮至熟透,调味后食用。
5. 大枣红枣汤:大枣 15 克,红枣 15 克,芡实 15 克,山药 15 克,松仁 15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加水一起煮熟,每天一次适量饮用。
6. 人参芝麻糊:红枣 10 克,芝麻 40 克,枸杞子 5 克,人参 5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煮熟后捣成糊,加蜜调味后食用。
7. 党参橘皮茶:党参 6 克,橘皮 3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加水煮沸后浸泡 5-10 分钟,去渣留汤,调味后饮用。
8. 大补丸:黄芪 20 克,党参 15 克,红枣 10 克,桂圆肉 10 克,麦冬 10 克,山药 10 克,茯苓 10 克,枸杞子 10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粉碎,加蜜为丸,每次 9 克,水送下。
9. 百合马蹄糖水:百合 30 克,马蹄 30 克,冰糖适量。
用法:将以上药材加水一同煮沸,调味后饮用。
10. 健脾丸:党参 15 克,炙甘草 15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2 克,陈皮6 克,半夏 6 克,生姜 9 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水服用,每日一剂,连服数天。
11. 八味参芪汤:黄精30g、党参30g、白术30g、茯苓30g、制附子10g、炙甘草6g、泽泻10g、泡参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12. 四物汤:当归30g、熟地黄30g、白芍30g、川芎10g。
补气顺气中药方有些什么有用的

补气顺气中药方有些什么有用的春血气不足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血气不足的症状有很多,那么吃什么中药可以调理血气不足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补气顺气中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补气顺气的中药方补气血的中药一、八珍。
八珍汤有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共八味药材,因此得名“八珍”。
这几味药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当归、川1芎、芍药、地黄养血,其补血与补气是同步进行的。
补气血的中药二、当归。
所用药材更简单,只有当归和黄芪两味,补气血的效果相当好。
补气血的中药三、四味。
这款汤的主料是羊肉。
何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药材,即当归头、白芍、熟地黄和黄芪。
该汤补气之功来行血、补气补血的功效、既能养身,又能治病。
补气血的中药四、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补气血的中药五、人参。
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补气血的中药六、黄芪。
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补气顺气的食疗调理1、银耳红枣汤银耳素有穷人的燕窝之美称,其实从银耳的养生价值上看的话和燕窝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银耳本身就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而用银耳同红枣一起炖汤就可起到滋补气血,同时还有丰胸的作用。
2、四物汤这里的四物汤指的是红豆、花生、红枣、红糖。
这四样食物都是日常非常普遍的食物,但其都具有补气血的作用。
做这道四物汤前可将红豆、花生先放到水中浸泡,然后把材料放到水中用大火烧开,然后改小火慢慢煮直至红豆烂了加入红糖进行搅拌均匀就可。
3、黄芪党参排骨汤黄芪、党参都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而同时加上的淮山、枸杞子、红枣更可发挥出补血的作用。
女士补血补气中药材(女性补血补气的中药)

女士补血补气中药材(女性补血补气的中药)女人用这4种中药泡水喝,帮你补气养血、排出湿气、子宫更健康!_百度...白芍:白芍是一味中药材,有着补气养血的作用,可用于宫寒、痛经女性的调理。
白芍白芍作为中药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芍不仅对于养肝护肝具有较好的作用,还能够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桂圆补心脾,养血又安神桂圆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龙眼,只不过是将它干燥后使用的。
桂圆肉富含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细胞氧化衰老的效果。
小茴香加蜂蜜泡水:小茴香性温、味辛,泡水喝能去除身体寒气,暖宫暖胃。
特别适合脾胃虚寒和痛经的女人服用。
女人补血补气吃什么好1、补气补血吃什么黑糯米粥:用黑糯米搭配上桂圆和红枣来煲粥是有非常好的补血作用的,大家都知道红枣和桂圆是非常好的补血材料,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在粥中加入一些山药,这样养血的功效就更好了。
2、选择药物上常用气血双补、益气补血的药,比如益气养血颗粒、八珍合剂等。
如果气血两虚伴随四肢不温等,可以用温补气血的药物,比如十全大补丸。
气血两虚伴有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心神不安者,可以选择人参养荣汤。
3、阿胶能够起到补血养颜的保健作用,并且阿胶红枣以及阿胶核桃仁等食物味道又好营养价值又高,能够帮助女性朋友填补虚亏的气血,所以一些气血不足的女性应该要多吃一些阿胶。
山药。
中医:女人想补气血,不妨试试5种中药1、黄芪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
2、桑葚《中华本草》:归肝肾经。
滋阴养血,生津,润肠。
主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
3、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具有补阳益气的功效,还有益气固表,尤其适用于盗汗,身体疲倦、脱肛、脾虚所引起的腹泻,身体浮肿以及气血虚等状。
吃什么中草药能补气血_补气血的中草药有哪些

吃什么中草药能补气血_补气血的中草药有哪些补气血是冬季进补的一方面,那么,吃什么中草药才能补气血呢?补气血的中草药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补气血的中草药有哪些,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补气血的中草药1、黑枸杞黑枸杞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食材,还是一种茶,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补肾益精、预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循环、补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种作用。
2、人参人参是补气血的中药。
人参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糖类、人参皂甙、人参酸、胆碱等,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营养胃的作用。
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
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3、当归中医认为,当归味甘而厚,甘入脾,厚养血,具有补血的功效。
《本草正》记载:“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补血中之圣药也。
”由此可见,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见一斑。
4、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5、阿胶用驴皮炼成,可使血红蛋白量、红白细胞明显升高;动物实验,认为补血作用优于铁剂。
用生血片(胎盘粉、皂矾、海螵蛸、肉桂、阿胶组成)治疗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每次2片,日3次,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86%。
或用阿胶与当归、熟地、党参、圆肉、枸杞子每日煎服,作者在实践中,认为治疗肝肾阴虚型贫血和女人补血补气有疗效。
6、乌鸡乌鸡可谓是女人补血补气最佳食物,不仅能补虚强身,治一切虚衰疾病,又能治消渴及噤口痢,以及胸胁腕腹绞痛,益产妇,也能治产后虚弱、崩中带下。
7、三七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着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五种经典中药养生茶滋补身体

五种经典中药养生茶滋补身体中药养生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滋补身体、调理气血的功效。
在中国古代,经常饮用中药茶被视为一种常见的养生方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养生茶再次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五种经典中药养生茶,包括人参茶、黄芪茶、当归茶、枸杞茶和菊花茶,这些茶品对身体具有独特的益处。
1. 人参茶人参被广泛认为是中药中的珍宝,而人参茶则是利用人参泡制而成的,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养生茶。
人参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力和精力。
它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
每天喝一杯人参茶,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
2. 黄芪茶黄芪是传统中医中用来滋补脾胃、增强免疫力的草药。
黄芪茶是通过将黄芪煮沸后泡制而成的。
它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的作用。
长期喝黄芪茶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此外,黄芪茶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改善睡眠质量。
3. 当归茶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常用于调补女性月经不调、血虚等问题。
当归茶通过将当归泡制而成,具有滋补血液、调理气血的作用。
它对贫血、痛经等问题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对女性的美容养颜也有一定的作用。
每天喝一杯当归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增加气色。
4. 枸杞茶枸杞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调理肝肾不足、调节免疫系统。
枸杞茶是以枸杞为主要原料泡制而成的,具有补肾养肝、明目益气的功效。
喝枸杞茶可以改善人们的视力问题,增强肝脏功能,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每天喝一杯枸杞茶,可以提高身体机能,保持健康。
5. 菊花茶菊花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养生茶,以菊花泡制而成。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的作用。
喝菊花茶可以清热解暑、舒缓头痛、降低血压等。
此外,菊花茶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可以改善皮肤问题,保持肌肤的健康和光泽。
综上所述,五种经典中药养生茶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功效。
适当地饮用这些茶品,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中药功效大全1、补气药黄芪:能够补气升阳,适用于脾肺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中气下陷、脱肛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固气益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
白术:主要用于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导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
山药:主要用于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养肺固肾的功效。
甘草:主要用于益气补中,适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
党参:主要用于补气益脾,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此外,它还具有养血生津的功效。
2、补血药当归:主要用于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
此外,它还能够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
熟地:主要用于养血滋阴,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补精益髓。
何首乌:主要用于补血生精,适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通便解毒。
白芍:主要用于养血敛阴,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阿胶:主要用于补血止血,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文章已经进行了改写和格式调整:中药功效大全之七龙眼肉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百合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
《百合固金汤》清心安神:适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益精明目:适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
补气补血的中草药有哪些_什么中草药可以补气补血

补气补血的中草药有哪些_什么中草药可以补气补血气血不足的女人要注意吃一些补气补血的中草药来补气补血,那么,补气补血的中草药都有哪些呢?什么中草药是可以补气补血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补气补血的中草药有哪些,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补气补血的中草药1、党参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
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2、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3、西洋参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种中药最补气
1、人参
有明显的抗衰保健作用。
可以切薄片,每天噙化,或1味煎汤频饮,每天总量一般不超过6克。
如气虚而又有火热的表现,那么可以改服西洋参。
2、茯苓
富含多糖类,有明显增强免疫和抗癌作用,又能养神宁心,利湿退肿。
清代宫廷制成茯苓饼,列作滋补佳品,也可磨成细粉,每天15克,煮粥常服。
3、黄芪
有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效应,又有性激素作用,还可调整血压和固表止汗。
每天以100克炖鸡喝汤。
4、山药
含淀粉酶和氨基酸,健脾补肺,固精降糖,尤其适合糖尿病和肾病。
每天60克,煮粥常服。
5、薏仁米
补肺利尿,抗癌解毒,每天90克,煮饭或熬粥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