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合集下载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论文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论文

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70-01【摘要】为了解某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健康,调查某企业概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在岗接害工人职业性健康体检情况,现场监测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

该企业有较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了消声除尘装备,定期为工人发放工作服、工作帽及防尘口罩,无配备耳塞;粉尘浓度监测合格率为63.6%(7/11);噪声强度监测合格率为72.7%(8/11)。

接害工人体检率为98.85%(430/435),未检出职业病;体检正常率为91.2%(392/430);心电图异常、x线片异常及白细胞降低人数分别占参检人数的7.0%(30/430)、1.4%(6/430)及0.5%(2/430)。

提示该企业噪声危害较严重,缺乏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作业工人的职业性健康体检不规范。

【关键词】水泥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建设也随着快速发展起来,建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泥生产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其带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笔者于2011年4月对某水泥生产企业的工作场所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该企业2010年度接害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以兰州市某水泥厂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根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方法[1],对该企业基本概况、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进行了调查。

接害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查。

2 结果2.1 企业基本概况该水泥生产企业始建于1941年,2006年该企业重组改制,年生产水泥量150万吨。

有生产工人435人,每人每日工作8小时。

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电石渣尘、硅石尘、煤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低温)、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等,其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噪声。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

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791(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某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分析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摘要】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某水泥制造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结果其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较高,作业点合格率仅为15.38%;噪声强度较大,作业点噪声强度合格率为15.00%。

结论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应合理改善作业环境,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

【关键词】水泥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的不断扩大,水泥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其所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也日益严重。

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状况,笔者对我市某机立窑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一般情况该企业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某乡镇,该企业占地面积3万㎡,有职工260人,其中生产工人225人,年产水泥60万吨。

主要生产原料为:石灰石、页岩、煤、铁粉、萤石、石膏、矿渣;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石灰石开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机窑成球→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装→出厂。

水泥生产企业行业职业病危害治理

水泥生产企业行业职业病危害治理

重点重岗点岗位位整整改改措措施 施
6、个人防护
1)定期更换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其有效性 2)妥善存放个人防护用品 3)监督作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建立购买、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台账
重点岗位整改后检测结果
粉尘类型/ 接触限值
总尘/ 4 mg/m3
岗位
包装 装车
整改前
最高浓度 超标 (mg/m3) 倍数
4、装车工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装车工段收尘 装置局部
重点重岗点岗位位整整改改措措施 施
4、装车工段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皮带下部鸭嘴形式收尘口 (轻质软材)
重点重岗点岗位位整整改改措措施 施
5、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现场清洁
×
重点重岗点岗位位整整改改措措施 施
5、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清理进厂货车积灰
重点重岗点岗位位整整改改措措施 施
职业病危害现状
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名称
煤尘(游离SiO2含量<10%) 石膏粉尘 石灰石粉尘 矽尘
10%≤游离SiO2含量≤50% 50%<游离SiO2含量≤80%
游离SiO2含量>80% 水泥粉尘(游离SiO2含量<10%)
其他粉尘
PC-TWA(mg/m3)
总尘
呼尘
4
2.5
8
4
8
4
备注
-
1
0.7
0.7
粉尘超标原因分析
5、职业卫生管理欠完善
粉尘超标原因分析
5、职业卫生管理欠完善
粉尘超标原因分析
6、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不到位
粉尘超标原因分析
6、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不到位
职业病危 害现状
粉尘超标 原因分析

某水泥厂2000t_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水泥厂2000t_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水泥厂2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李红王明启朱光成杜向东谢相红(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贵阳550025)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我省某水泥厂对原湿法水泥生产线进行干法生产改造。

依据5职业病防治法6和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6等配套法规的要求,作者对该厂2000t/d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技改工程(以下简称技改工程)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现介绍如下。

1内容与方法根据技改工程设计资料(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进行工程分析。

由于其设计资料不能满足评价需求,故选择工程类型、工艺流程及其设备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类型和作业场所条件相类似的四川省某水泥厂进行职业卫生类比调查,依照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GBZ1)2002)等标准,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2项目概况该拟建项目建设期为15个月,工程设计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综合环保治理措施,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泥熟料62万t,总投资22408万元。

技改工程项目暂定为162人,采用三班制连续周工作制。

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砂岩、粉煤灰和铁粉。

2.1主要工艺流程石灰石、砂岩、粉煤灰和硫酸渣按一定比例准确配合后由输送机送入立磨进行粉磨烘干为生料,计量后的生料经预热器和分解炉分解后送入回转窑煅烧成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石膏和石灰石后送入水泥磨,经选粉机选粉为成品,最后送入水泥库并包装出厂。

2.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高温和电离辐射,以及少量的CO、SO2、NO x及氟化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正常运行时,因窑内是负压燃烧,所产生的CO、SO2、NO x及氟化物等化学物质几乎不外逸,不会对作业工人产生危害。

2.3卫生防护状况本项目工程拟用于环保的投资约占工程总投资8%,其中收尘费用为1450万元,噪声维护结构费用为20万元。

选用46台除尘器,其中44台高效袋式除尘器,2台静电除尘器。

职业卫生知识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论述题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论述题题库及答案1.某硅酸盐水泥厂要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作为评价人员,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应完成什么工作?并叙述硅酸盐水泥厂的主要生产工艺环节及各环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答:在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①项目的立项文件,②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a,建设项目概况;b,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等;c,生产工艺;d,生产设备;e,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f,有关设计图纸;g,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h,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i,其他。

③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硅酸盐水泥厂的主要生产工艺环节:原料运输,生料配料,生料磨,生料均化,窑尾喂料,预热,分解,煅烧,冷却,熟料贮存,水泥配料,水泥磨,选粉,水泥贮存,包装。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生料配料,粉尘、噪声;生料磨,粉尘、噪声;预热,粉尘、噪声、高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煅烧,粉尘、噪声、高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水泥配料,粉尘、噪声;水泥磨,粉尘、噪声;水泥输送,粉尘、噪声;包装,粉尘、噪声;袋装发货,粉尘;散装发货,粉尘。

2.一供热锅炉使用的燃料是煤,人工上煤。

采用管道蒸汽供热,湿式捞渣机捞渣。

锅炉用水采用工业盐一体化软水设备进行软化。

锅炉烟气经湿式脱硫除尘(脱硫除尘使用生石灰)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请识别该供热锅炉工作场所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并阐述各工作场所应设置什么样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位置,应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答:1)在锅炉房工作的岗位受到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高温、噪声。

人工上煤岗主要危害因素为: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由于锅炉烟尘气经湿式捞渣机捞渣,所以除渣岗主要危害因素:噪声;脱硫除尘岗主要危害因素:氧化钙;巡检岗: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维修岗:噪声;2)因为存在一氧化碳这类高毒物品,应设置红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锅炉房外缘不少于30cm处;应在锅炉房进口处标有“禁止入内”的禁止标识;应在锅炉房入口处和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注意粉尘”、“噪声有害”、“注意高温”等警告标识,“佩戴防毒面具”、“戴护耳器”“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尘口罩”、“戴防护手套”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关键控制点确定

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关键控制点确定

SerialNo.612April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12期2020年4月第4期 曹 琼(1988—),男,工程师,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霍里山北路。

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及关键控制点确定曹 琼 郑久兰 汪秋羚 朱平飞(马鞍山安质环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摘 要 通过对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10家水泥制造企业(粉磨站)的职业卫生现状调查,分析了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水泥制造企业(粉磨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找出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同时比较了马鞍山市与周边地区在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职业卫生管理上的差异性,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调查表明:①10家水泥制造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水泥粉尘、石膏粉尘、石灰石粉尘、其他粉尘、煤尘、矽尘等)和噪声。

②包装工岗位接触水泥总尘检测结果平均值为4.31mg/m3,装车工岗位接触水泥总尘检测结果平均值为8.26mg/m3;包装工岗位接触水泥呼尘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78mg/m3,装车工岗位接触水泥呼尘检测结果平均值为3.83mg/m3;水泥磨巡检工岗位接触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92.1dB(A)。

可见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职业卫生现状依旧严重,水泥粉尘关键控制点为包装、装车,噪声关键控制点为一级球磨机、二级球磨机。

需从根本上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使水泥粉尘的浓度及噪声的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限值以下。

关键词 水泥生产企业(粉磨站) 职业病危害因素 关键控制点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04.064 水泥是建筑用大宗原料,其制造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同时,水泥制造业也是职业病危害较重的行业,主要表现在包装、装车环节存在粉尘超标,很多企业使用的水泥包装袋质量比较差、喷灰漏灰现象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公司干磨干烧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公司干磨干烧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公司干磨干烧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某公司干磨干烧水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提高建设项目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水平,以防患于未然,从而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受某公司委托,对其综合利用电石渣熟料干磨干烧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了预评价,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评价目的、依据、方法1.1评价目的(1)评价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2)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1.2评价依据1.3评价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类比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2项目概况该公司为大型股份制企业,为解决PVC生产厂处理电石渣的难题,利用电石渣替代石灰石生产水泥,不仅可以彻底解决电石渣的环保问题,而且节省了处理电石渣的巨额费用,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综合利用电石渣熟料干磨干烧水泥生产工艺流程4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该项目为整体新建,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设计。

厂房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严重危害与一般危害相分离的原则,通过工程分析并结合我省一家已建成投产正常运行的水泥生产企业,二者在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原辅料及产品、生产管理、产能等方面基本一致,进行类比调查。

该项目砂岩、页岩、破碎;生料粉磨、水泥粉磨、煤粉磨等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噪声,长期接触对听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均可能造成损害。

噪声导致的职业病为噪声聋。

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煅烧操作、篦冷机及熟料输送等岗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因素高温,在高温环境下出现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2011年某水泥公司职业卫生调查评价

2011年某水泥公司职业卫生调查评价
中国伤残医学2 1 年2 卷 第1 期 C i sJu aoTam d i bi ein ,02 V 1 0 N . ・0 ・ 02 0 1 h ee or lf r a n s i y d i 2 1 , o 2 , o 1 2 1 n n u a D al M ce t . 1
检测结果 显示 : 包装机包 装工 、 装机机修 工 、 包 库底皮带
巡检工 、 机巡检 工接触粉尘 总尘浓 度不符合 国家职业卫 生 磨 限值标 准。磨 机皮 带巡 检工符合 国家职业卫生 限值标准 。
27噪声检测结 果 : 次在该厂工作场所 内 1 个 工段 。4 . 本 2 4 粉尘定点采样 : 即短时 间接触浓度 (T L 采样 , SE ) 应选择具 个 岗位进 行 噪声检 测 , 最大 声强 1O B( , 小声强 5 . B ld A)最 8d 6 有代表 性的采样点 , 1 在 个工作 日内空气 中粉尘浓度最高 的时 ( , 中 2 个 岗位不合 格 , A)其 3 合格率 5 . 23 %。噪声 超标大 的岗 段进行 采样 , 每次采样 时间为 1 分钟琏 续采样 3 5 个工作 日。
鞣质 、 挥发 油 、 生物碱 、 甙类等 。 中药化 学成分不仅 与 中药 的 医疗作用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而且对 于鉴定 中药 的品种 、 质量 以 及加工炮制 、 贮藏 、 栽培引种 、 资源发掘都有重要意义。
分离 , 待测组份按 比色法 、 取 分光光度 法 ( 包括可见 、 外 、 紫 荧
准。
1 . 6检测 时间及频次 : 据工艺 、 根 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种类 、
性质、 变化情 况等因素确定检测时间和频次 。
粉尘个体采样 : 每天 1 (个 工作班 )每 次采样应 为 8 次 1 , 个 小时 , 作场所粉尘浓度过高时 , 工 可更换滤膜 、 进行 1 次以上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发表时间:2016-01-18T10:41:48.5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作者:周玖萍孙瑜婉高建明[导读] 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该项目选址周围无大型居民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区域。

不属于自然疫源地,工业废水不在饮用水源上游。

周玖萍孙瑜婉高建明(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255100)【摘要】目的:识别、评价和分析某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

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对该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类比企业粉尘检测的26个中5个点超标。

合格率为76%;对8个接触噪声的工种进行了8h噪声等效声级测定,其中3个工种的作业工人接触的8h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频电场检测未超标。

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设计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等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结论该建设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如能认真落实拟采取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及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补充控制措施,从职业卫生防护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关键词】水泥粉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某企业目前拥有日产2500t旋窑水泥生产线,生产工艺为干法旋窑。

根据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计划,决定在原厂西侧新建日产3000t水泥粉磨站项目。

受该企业委托,笔者于2013年8月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 内容与方法1.1 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作为评价的法律、法规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高毒物品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规范,标准依据(1-3);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作为基础依据。

1.2 评价范围及内容本次评价针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是新建水泥粉磨装置和辅助装置(原料储存及输送设施、水泥配料及输送装置、水泥储存、散装及输送装置、水泥包装及成品堆存装置),及与工艺装置配套的公用工程,行政辅助设施等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以及拟采用的防护措施等进行职业病危害和预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选址及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拟配备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措施、拟设置的辅助用室等。

1.3 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根据类比企业的职业卫生学资料,类推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及职业病危害后果,评价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充分性和可行性。

2 结果2.1 选址和总体布局该项目选址周围无大型居民区、学校、医院和其他人口密集区域。

不属于自然疫源地,工业废水不在饮用水源上游。

同一工业区内未布置与该项目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该项目周围无食品工业和精密电子仪表等工业。

厂区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区位于场前区和生活区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生产区和场前区,生活区之间有卫生防护绿化带相隔。

该项目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2.2 建设规划及工程内容该水泥粉磨站新建项目分为生产装置区,辅助生产装置区、行政办公及生活区。

生产装置区主要由联合粉磨系统、提升机、选粉机及输送机组成,是工程的核心部分,水泥粉磨采用一套锟压机,φ4.2m×13m闭路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

日产量3000t,辅助生产装置区包括原料储存及输送设施、水泥配料及输送装置、水泥储存、散装及输送装置、水泥包装及成品堆存装置、检验室及检验设施。

新建的水泥粉磨装置采用闭路粉磨工艺。

2.3 工艺流程该项目工艺流程为:原料(熟料、石膏、粉煤灰)→定量给料机→水泥配料站混合→混合料输送→磨机→选粉机→水泥储存库→库内水泥均化→水泥贮运包装系统。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水泥尘、石膏尘、煤灰尘、噪声、工频电场。

水泥粉尘存在于原料储存及输送工段熟料输送、卸料工序及物料按设定比例混合后卸入带式输送机送入锟压机循环提升机工序。

石膏粉尘存在于水泥配料及输送工段石膏破碎、输送工序。

煤灰尘存在于粉煤灰喂料装置及输送系统。

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风机和电动设备如破碎机、锟压机、提升机、喂料机等。

工频电场存在于变配电室。

本次评价的重点危害因素确定为粉尘、噪声。

2.5 类比检测2.5.1 粉尘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要求,选择了生产工艺、运行模式、生产规模和主要原、辅料,产品与本项目基本一致的某企业作为类比调查现场,并对类比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测。

结果表明:水泥成品包装工、原料输送皮带操作工、原料储存及输送巡检工、水泥粉磨巡检工接触粉尘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其余工种符合要求;26个粉尘检测点中5个点粉尘浓度超限倍数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超标原因:一是由于其工艺的制约;二是与部分除尘设备未正常运行有关。

结果见表1、表2。

表1 工作场所粉尘浓度(CTWA)测定结果(mg/m3)注:本项目石膏尘、煤尘、水泥尘,其他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6.8%、7.3%、7.2%、6.8%;其他尘指石膏尘、煤尘、水泥尘3种尘的混合尘。

表2 各工种接触粉尘CTWA计算结果(mg/m3)2.5.2 噪声 28个噪声作业点中6个点噪声强度超过85dB(A),9个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对8个接触噪声的工种进行了噪声等效声级测定,共检测了26人次,其中3个工种的作业工人接触的8h等效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超标原因:破碎机、球磨机操作室隔声门窗隔声效果较差。

结果见附表3、附表42.6 职业病防护设施2.6.1 粉尘为防止粉尘危害,该项目从工艺流程上尽量减少扬尘环节,选择了扬尘少的设备,粉状物料(如粉煤灰等)采用空气输送斜槽、链式输送机等密闭式输送设备,输送倒运尽量降低物料落差,加强密闭,减少了粉尘的外逸。

在所有的粉尘排放点均设置了效率高、技术可靠的袋式除尘器。

室内产生粉尘的设备采用负压操作,避免扬尘现象,岗位值班室加强通风换气。

2.6.2 噪声在设备选型上要求各专业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低噪声设备,风机、破碎机、球队磨机等高噪声车间均采用密闭厂房,对噪声较大的风机出口做消声处理,空压机房、水泥磨车间设置隔声值班室及隔声控制室,尽量减少作业工人的接触机会。

2.7 其他该项目生活卫生设施及辅助用室设置仍在原办公楼、职工食堂及生活设施。

卫生辅助用室的配置基本能满足本项目要求,该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防尘、防噪声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划拨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建立了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等。

3 讨论3.1 评价本项目选用的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可靠,符合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要求;类比调查显示该项目拟采取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方案有效可行;该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设计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护用品配置,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配置,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基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从职业卫生防护角度分析,该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基本满足防护要求,通过对该企业提供的资料分析和类比项目职业卫生调查,综合分析认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根据工程分析和类比分析,该项目粉尘、噪声是重点控制因素;原料输送、水泥输送、石膏破碎、水泥粉磨、成品包装是其职业病危害防护和治理的重点环节。

3.2 建议(1)类比资料显示,部分检测点粉尘超标多是因其防护设施管理不善造成的,该项目应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防尘设施的正常运行,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

该建设项目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同时参照类比企业防护设施的设置,针对各生产单元补充和完善防护设施的设计内容。

(2)皮带输送系统及水泥配料系统,水泥粉磨系统的噪声、粉尘危害严重,应加强密闭化输送和高噪声设备的隔离。

同时完善通风除尘装置,减少扬尘现象,要加强生产现场卫生管理,保持地面清洁,防止二次扬尘。

(3)建议对外购水泥熟料加强游离SiO2含量的检测,在供熟料条件许可情况下,限制游离SiO2含量高于10%的熟料进厂,从有害因素的源头把关,努力降粉尘危害。

(4)在空压机房内墙采用吸音性能较好的墙面材料,减少空压机房噪声对环境的干扰;工作岗位生产性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防噪耳塞、耳罩等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石膏破碎工、磨房巡检工、包装工必须佩戴防噪耳塞、耳罩、钢球磨煤机加装隔声罩。

破碎机基础采用弹簧基座,减小振动。

中控室考虑隔声处理,如采用双层隔音观察窗、隔音吊顶贴装吸音板,出入口设缓冲小室等。

(5)补充完善辅助用室设计、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置,应急救援设施措施设计、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内容。

参考文献:[1]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2]GBZ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S)[3]GBZ/T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测(S)附表3 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测量结果附表4 工人接触噪声的8小时等效声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