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的清洗与消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PPT演示课件

及附件,其消毒时间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 d) 消毒后的内镜应采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内镜应采用无菌水进行
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
可用于患者诊疗。
16
手工操作流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5
内镜诊疗室
•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 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28
监测与记录
•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 浓度监测 • 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 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
终末漂洗。 • e) 内镜应储存于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 f)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应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终末漂洗、干燥后,方
可用于患者诊疗。
16
手工操作流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1
术语和定义
• 软式内镜: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 清洗: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 终末漂洗: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
漂洗的过程。 • 清洗液: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入适量的水
4
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
• 基本要求 • 内镜诊疗室应设立办公区、患者候诊室(区)、诊疗室
(区)、清洗消毒室(区)、内镜与附件储存柜等,其面积 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 应根据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设置相应的诊疗室。 • 不同系统(如耳部、喉部)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 行。
5
内镜诊疗室
• 诊疗室内的每个诊疗单位应包括诊查床1张、主机(含 显示器)、吸引器、治疗车等。
28
监测与记录
• 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 浓度监测 • 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 •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
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 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 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 毒前进行测定。 • 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 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 PPT课件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19
干燥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20
软式内镜灭菌注意事项
注意:灭菌 前需检查 ETO帽是否 盖好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21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4
软式内镜光导纤维束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5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6
软式内镜先端部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注水以排出管道内气体?首先向各个方向弯曲内镜先端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衢州分院
软式内镜的结构清洗消毒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 潘晓亮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1
软式内镜的定义
9
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 预处理(手术室完成)
Transposition thinking&Service with heart.
换位思考 用心服务
10
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
侧漏
• 取下各类按钮和阀门; • 连接好侧漏装置,并注入压力; • 将内镜全浸没于水中,使用注射器向各个管道
内镜清洗消毒感控风险PPT课件

维修数据显示:60%的器械破损来自于正 常使用(破损和撕裂),而40%则是由护理和 拿取不当导致的,例如纤维破损,内部损坏和 液体侵入。
破损会导致病人体液进入器械功能之外的 部位,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内镜生物膜问题
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是内镜相关性感 染病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生物膜 阻止了消毒。
第一个 是2010 年 法国 的经十二 指肠镜检查传播产碳青霉烯酶KPC2肺炎克雷伯菌。调查发现内镜的干 燥存在问题 。
第二个 是2013 年 美国暴发的因 接受(ERCP)导致的产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暴发事件,调查发现 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清洗不彻底。
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原因
2015 IAHCSMM(美国消毒供应中心年会) 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
2015 年5 月3 日 •主会场 •软式内镜:藏污纳垢之地
•主会场 •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原因
来自加拿大圣博尼费斯研究中心 的Michelle J.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 镜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内镜清洗消毒感控风险
主要内容
一、内镜相关的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二、内镜相关感染因素 三、新版《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一、内镜相关的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美国急救研究所 医疗卫生 机构关注的10大患者安全问题 (2015年)
1、警报危害:警报设置及操作不当 2、数据完整性: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数据错误缺失 3、患者暴力事件的应对 4、静脉输注管路混乱导致的用药错误 5、药物重整相关的医疗协作事件 6、独立双查对失败所致的安全事件 7、类鸦片药物相关安全事件 8、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充分 9、患者转移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0、体重单位“磅”和“千克”混淆所致的医疗错误
破损会导致病人体液进入器械功能之外的 部位,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内镜生物膜问题
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是内镜相关性感 染病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生物膜 阻止了消毒。
第一个 是2010 年 法国 的经十二 指肠镜检查传播产碳青霉烯酶KPC2肺炎克雷伯菌。调查发现内镜的干 燥存在问题 。
第二个 是2013 年 美国暴发的因 接受(ERCP)导致的产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暴发事件,调查发现 十二指肠镜的抬钳器清洗不彻底。
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原因
2015 IAHCSMM(美国消毒供应中心年会) 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
2015 年5 月3 日 •主会场 •软式内镜:藏污纳垢之地
•主会场 •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镜 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原因
来自加拿大圣博尼费斯研究中心 的Michelle J.Alfa博士剖析消化内 镜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内镜清洗消毒感控风险
主要内容
一、内镜相关的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二、内镜相关感染因素 三、新版《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一、内镜相关的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美国急救研究所 医疗卫生 机构关注的10大患者安全问题 (2015年)
1、警报危害:警报设置及操作不当 2、数据完整性: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数据错误缺失 3、患者暴力事件的应对 4、静脉输注管路混乱导致的用药错误 5、药物重整相关的医疗协作事件 6、独立双查对失败所致的安全事件 7、类鸦片药物相关安全事件 8、内窥镜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充分 9、患者转移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0、体重单位“磅”和“千克”混淆所致的医疗错误
内镜的清洗与消毒 PPT课件

------故障往往也是日积月累出來的
3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我院内镜数量少; 不注重清洗过程,清洗不加酶; 清洗消毒人员未经专门培训; 清洗时不用专用刷子,清洗不干净 清洗消毒时间不够(多为3-5分钟) 缺乏对消毒剂及消毒效果的监测
4
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要求
1、完善制度
清洗消毒制度 有关登记制度 人员培训与防护制度
13
酶洗
1、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书(约3-5分钟)
2、各管道灌满多酶洗液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
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 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14
清洗 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注射器 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酶洗 液及松脱的污物。直到沒有泡沫为止 (无泡多酶清洁剂好沖洗不易残留)。
5
2、加强培训与监管
对医务人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 及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 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监管:内部、外部。
6
3、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消毒级内镜
设立单独的内镜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清洗消毒室应 当保证通风良好。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 间段进行;
28
环境 安全
患者 安全
医护 安全
2、消毒效果监测 生物学监测:消毒内镜每季度监测,灭菌内镜每月监测。
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
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23
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 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 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 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3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我院内镜数量少; 不注重清洗过程,清洗不加酶; 清洗消毒人员未经专门培训; 清洗时不用专用刷子,清洗不干净 清洗消毒时间不够(多为3-5分钟) 缺乏对消毒剂及消毒效果的监测
4
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要求
1、完善制度
清洗消毒制度 有关登记制度 人员培训与防护制度
13
酶洗
1、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书(约3-5分钟)
2、各管道灌满多酶洗液 3、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
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 钟) 4、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14
清洗 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注射器 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酶洗 液及松脱的污物。直到沒有泡沫为止 (无泡多酶清洁剂好沖洗不易残留)。
5
2、加强培训与监管
对医务人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 及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 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监管:内部、外部。
6
3、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消毒级内镜
设立单独的内镜诊疗室和清洗消毒室,清洗消毒室应 当保证通风良好。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分时 间段进行;
28
环境 安全
患者 安全
医护 安全
2、消毒效果监测 生物学监测:消毒内镜每季度监测,灭菌内镜每月监测。
并做好监测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
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23
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采用以下方法:
采样方法: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 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 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 出口收集,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ppt课件

漂洗(ring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硬式内镜
清 洗 消 毒
及附件上的残留物
终末漂洗(end ringing) 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 漂洗后硬式内镜及附件进行的最终处理
消毒(disinfect) 清洗后的内镜器械及附件应 进行消毒,湿热消毒法或采用75%乙醇进行消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包装
包装、封包、标识 包装 • 光学目镜放置带卡槽器械盒内进 行单独包装 •导光束及摄像连接线大弧度盘绕, 直径应大于10cm,无锐角 •锋利器械、镜头应采用保护封帽 •所有的空腔、阀门应打开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应用医 用无纺布,不宜用纺织品、皱纹纸 类包装
封包、标识
硬式内镜清洗消 毒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术语和定义
硬式内镜(rigid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不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cleaning)
去除硬式内镜及附件上污染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 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disinfection)
清除或者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 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纸塑料 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 月,硬质灭菌容器包装的无 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有标识、有记录、具有可 追溯性
无菌物品记录本
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及灭菌
质量控制与检测
一、基本原则
专人负责
定期检测
定时更 换化学剂
定期维护
和保养
二、清洗质量控制 监测频次:日常监测、定期抽查(每月至少抽查3个待灭 菌的硬式内镜)
根据器械污染程度适当延长时间
但不宜超过10分钟。
内镜清洗与消毒ppt课件

内镜清洗的基本步骤
清洗流程
初洗
酶洗
干燥漂洗末洗 Nhomakorabea消毒
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要求
• 在消毒剂处理前对内镜及所有孔道进行刷 洗,将内镜及所有孔道全部浸入高水平的 消毒剂中消毒
• 常规检测消毒剂效果以保证质量 • 漂洗内镜去除多余的消毒剂 • 用75%酒精和高压气流干燥所有内镜孔道
清洗前先做好自我防护
• 工作服 • 帽子、口罩 • 防护面罩 • 双层手套 • 防渗漏围裙 • 防水胶鞋
• 管腔內是主要接触到 污染的地方,尤其是 前端的弯曲管部分, 但同時也是最难清洗 的地方,又細又长, 結构又复杂,最容易 损坏的地方。
管腔內是重点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水洗一
• (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或专用软镜泡棉反复 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 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 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从业人员要求
• 有规章制度并落实 •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洗消者:具备内镜清
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 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 工作人员防护要求:清洗消毒内镜时,应 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渗透围 裙、口罩、帽子、手套)
配备内镜清洗消毒设备:
• 内镜及附件: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 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 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 基本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四槽或 五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高压水枪、干燥设备、 计时器、通风设施,与所采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相适应的 必备的消毒、灭菌器械,50毫升注射器、各种刷子、纱布、 棉棒等消耗品。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院使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多为5~10min,不能满足
消毒时间的要求;也有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酸性
氯化电位水进行消毒,部分医院使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用
后的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但清洗消毒前常未先手工清洗,
且清洗消毒机缺乏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许可证批件。
现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状
• 内镜的消毒: 对于活检钳及其他附件的处理多数医院与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3.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各级医院在开展内镜诊疗工作 根据各自医院的条
件和特点,指定了预防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医院 感染的规章制度,如内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工 作人员培训制度、检查患者登记制度,并限制每 天预约的患者数量等。
我国内镜医院感染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卫生部组织的3省市医院感染管理调查中发现: (1) 需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多数是在门诊的独立
单元内 完成,布局基本合理,分区明确;不同系统的内镜
在不同 的检查室内行,设有内镜专用储柜并定期对储柜进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4. 内镜的设施 (2)需灭菌的内镜,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条件相
对较好,设施较规范。 (3)配备内镜的数量往往不能满足诊疗患者数量的
需求。 (4)多数清洗消毒人员受过专门的培训,能做到每
我国内镜医院感现状
• 2. 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1994年卫生部颁布的我国第一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
行)》中就提出了内镜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2000年新 修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消毒技术规范》 中,对内镜的清洗消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是一部专 门针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具有科 学性和操作性的规定,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内镜清洗和消毒培训课件

初洗
酶洗
干燥
漂洗
末洗
消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内网站镜或清本人洗删除消。 毒基本要求
• 在消毒剂处理前对内镜及所有孔道进行刷 洗,将内镜及所有孔道全部浸入高水平的 消毒剂中消毒
• 常规检测消毒剂效果以保证质量 • 漂洗内镜去除多余的消毒剂 • 用75%酒精和高压气流干燥所有内镜孔道
• 有规章制度并落实 • 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洗消者:具备内镜清
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 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 工作人员防护要求:清洗消毒内镜时,应 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渗透围 裙、口罩、帽子、手套)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管腔內是主要接触到 污染的地方,尤其是 前端的弯曲管部分, 但同時也是最难清洗 的地方,又細又长, 結构又复杂,最容易 损坏的地方。
• 清洗消毒剂:多酶洗液、适用于内镜的消毒剂、75%乙醇。 • 配备内镜数与患者数是否匹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内镜清洗的基本步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清洗流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 间段进行; ➢ 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 ➢ 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 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 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 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2020/3/5
可编辑
26
清洗步骤(3)
漂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
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 的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直到沒有泡沫
2020/3/5
可编辑
16
2、加强培训与监管
对医务人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及相关的医 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 制度。
加强监管:内部、外部。
2020/3/5
可编辑
17
3、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消毒内镜室
设立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 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 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应 当分开。
配备合适数量的内镜及附件。
配备合格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设备。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2020/3/5
可编辑
18
灭菌内镜
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 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2020/3/5
可编辑
19
4、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原则:
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 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
2020/3/5
可编辑
11
医疗服务的宗旨:为患者提供安全、 优质的服务。
2020/3/5
可编辑
12
管理对策
贯彻和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内镜 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20/3/5
可编辑
13
三、《内镜清洗消毒技 术操作规范》要点
卫生部 2004年颁布
2008-9-22
医院感染年会
14
(一)概 述
2020/3/5
可编辑
3
内镜相关感染发生率
1993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统计内镜相关感 染的发生率是1/180万
国内未见相关报道
规范执行不力
条件简陋
情况不容乐观
诊疗病人多
2020/3/5
可编辑
4
内镜相关感染途径
受检者 受检者 受检者 医护人员 栖居于内镜及附件的条件致病菌 受检者
预约病人多,内镜数量少的矛盾突出; 标准预防观点淡漠; 注重消毒,不注重清洗,清洗不加酶;
清洗消毒人员未经专门培训; 清洗时不用专用刷子,清洗不干净 消毒灭菌时间不够(多为3-5分钟)
2020/3/5
可编辑
7
不注意内镜清洗过程中的干燥 机械清洗不规范 机洗前未手工清洗 缺乏对消毒剂及消毒效果的监测
26家医院% 31副镜身合格率为29.03% 24副活检钳合格率为29.17% 31副旋扭合格率为58.06%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3/5
可编辑
10
胡必杰等报道上海17所医院支气管镜、 胃 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为: 支气管镜合格率70% 胃 镜 70.6%, 活 检 钳 合 格 率60~70%; 17所医院中有4所医院医师不更换手套,
酶洗时未做到每条更换。
2020/3/5
可编辑
8
分散式管理,诊室面积小. 无独立的洗消间,室内无通风设施。 洗消设备配置不全。
清洗消毒登记不规范或与诊疗登记不吻 合。
。。。。。
2020/3/5
可编辑
9
近几年国内各种内镜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现状
杨广岚等2003年报道 安徽省26所医院消化 内镜消毒质量调查,结果:
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范恒梅
2008-9-22
医院感染年会
1
主要内容
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内镜清洗消毒要点 我省内镜消毒管理要求
2020/3/5
可编辑
2
一、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 , 这项侵入 性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 而由此 带来的医院内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近年 有报道经内镜传播病原微生物 , 如乙型、丙 型肝炎病毒 (HBV、HCV)、幽门螺旋杆菌 (Hp)等, 特别是 Hp 的交叉感染时有发生 。
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
等,必须灭菌。
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 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 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达到《消毒
技术规范》要求的高水平消毒。
2020/3/5
可编辑
20
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 者灭菌。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判断病原体究竟是怎样传播的, 文献报道最多的是内镜被污染后再传播给患者.
2020/3/5
可编辑
5
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病原:细菌、病毒或者
真菌。
细菌感染 沙门菌属、沙雷菌属、 假单胞菌属、 结
核分枝杆菌、 幽门螺杆菌等。
病毒感染 HBV HCV HIV
2020/3/5
可编辑
6
二、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取下活检钳、吸引器和送水按扭,用毛刷 刷洗(两头要见刷尖);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 吸引器,并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2020/3/5
可编辑
23
水洗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 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中的水,擦干镜身;
用清水冲洗吸引器、送水器按扭和活检入 口阀,并擦干;
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导丝、碎石器等, 放清水中刷洗,擦干;
2020/3/5
可编辑
24
水洗
要求:清洗用的纱布应一次性使用, 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整个水洗过程必须达到3分钟。
2020/3/5
可编辑
25
清洗步骤(2)
酶洗:(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
品说明书(约3-5分钟).
(二)各管道灌满多酶洗液。
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 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 的规定。
六、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2020/3/5
可编辑
21
(三)内镜的清洗
及时 手工刷洗 加酶清洗 超声清洗
2020/3/5
可编辑
22
清洗步骤(1)
水洗
放入流水槽中,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和操 作部;
分6章37条。 第1章 总则,第1~4条。 第2章 基本要求,第5~14条。 第3章 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15~28条。 第4章 硬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29~32条。 第5章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第33~35条。 第6章 附则,第36~37条。
2020/3/5
可编辑
15
(二)基本要求
1、完善制度: 清洗消毒制度 有关登记制度 人员培训与防护制度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2020/3/5
可编辑
26
清洗步骤(3)
漂洗: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
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 的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直到沒有泡沫
2020/3/5
可编辑
16
2、加强培训与监管
对医务人员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及相关的医 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 制度。
加强监管:内部、外部。
2020/3/5
可编辑
17
3、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
消毒内镜室
设立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 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上消化道、 下消化道内镜的诊疗工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当 分时间段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应 当分开。
配备合适数量的内镜及附件。
配备合格的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设备。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2020/3/5
可编辑
18
灭菌内镜
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 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2020/3/5
可编辑
19
4、内镜及附件清洗、消毒或灭菌原则:
一、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 入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
2020/3/5
可编辑
11
医疗服务的宗旨:为患者提供安全、 优质的服务。
2020/3/5
可编辑
12
管理对策
贯彻和落实卫生部颁布的“内镜 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20/3/5
可编辑
13
三、《内镜清洗消毒技 术操作规范》要点
卫生部 2004年颁布
2008-9-22
医院感染年会
14
(一)概 述
2020/3/5
可编辑
3
内镜相关感染发生率
1993年美国消化内镜学会统计内镜相关感 染的发生率是1/180万
国内未见相关报道
规范执行不力
条件简陋
情况不容乐观
诊疗病人多
2020/3/5
可编辑
4
内镜相关感染途径
受检者 受检者 受检者 医护人员 栖居于内镜及附件的条件致病菌 受检者
预约病人多,内镜数量少的矛盾突出; 标准预防观点淡漠; 注重消毒,不注重清洗,清洗不加酶;
清洗消毒人员未经专门培训; 清洗时不用专用刷子,清洗不干净 消毒灭菌时间不够(多为3-5分钟)
2020/3/5
可编辑
7
不注意内镜清洗过程中的干燥 机械清洗不规范 机洗前未手工清洗 缺乏对消毒剂及消毒效果的监测
26家医院% 31副镜身合格率为29.03% 24副活检钳合格率为29.17% 31副旋扭合格率为58.06%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0/3/5
可编辑
10
胡必杰等报道上海17所医院支气管镜、 胃 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为: 支气管镜合格率70% 胃 镜 70.6%, 活 检 钳 合 格 率60~70%; 17所医院中有4所医院医师不更换手套,
酶洗时未做到每条更换。
2020/3/5
可编辑
8
分散式管理,诊室面积小. 无独立的洗消间,室内无通风设施。 洗消设备配置不全。
清洗消毒登记不规范或与诊疗登记不吻 合。
。。。。。
2020/3/5
可编辑
9
近几年国内各种内镜消毒灭菌效果 监测现状
杨广岚等2003年报道 安徽省26所医院消化 内镜消毒质量调查,结果:
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范恒梅
2008-9-22
医院感染年会
1
主要内容
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 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内镜清洗消毒要点 我省内镜消毒管理要求
2020/3/5
可编辑
2
一、内镜的清洗消毒与医院感染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 , 这项侵入 性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 而由此 带来的医院内感染风险也随之增加。近年 有报道经内镜传播病原微生物 , 如乙型、丙 型肝炎病毒 (HBV、HCV)、幽门螺旋杆菌 (Hp)等, 特别是 Hp 的交叉感染时有发生 。
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二、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
等,必须灭菌。
三、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 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 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达到《消毒
技术规范》要求的高水平消毒。
2020/3/5
可编辑
20
四、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 者灭菌。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判断病原体究竟是怎样传播的, 文献报道最多的是内镜被污染后再传播给患者.
2020/3/5
可编辑
5
内镜相关感染传播的病原:细菌、病毒或者
真菌。
细菌感染 沙门菌属、沙雷菌属、 假单胞菌属、 结
核分枝杆菌、 幽门螺杆菌等。
病毒感染 HBV HCV HIV
2020/3/5
可编辑
6
二、内镜清洗消毒现状
取下活检钳、吸引器和送水按扭,用毛刷 刷洗(两头要见刷尖);
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 吸引器,并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2020/3/5
可编辑
23
水洗
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 气送水管道;
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中的水,擦干镜身;
用清水冲洗吸引器、送水器按扭和活检入 口阀,并擦干;
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导丝、碎石器等, 放清水中刷洗,擦干;
2020/3/5
可编辑
24
水洗
要求:清洗用的纱布应一次性使用, 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整个水洗过程必须达到3分钟。
2020/3/5
可编辑
25
清洗步骤(2)
酶洗:(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产
品说明书(约3-5分钟).
(二)各管道灌满多酶洗液。
五、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 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 的规定。
六、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2020/3/5
可编辑
21
(三)内镜的清洗
及时 手工刷洗 加酶清洗 超声清洗
2020/3/5
可编辑
22
清洗步骤(1)
水洗
放入流水槽中,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和操 作部;
分6章37条。 第1章 总则,第1~4条。 第2章 基本要求,第5~14条。 第3章 软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15~28条。 第4章 硬式内镜的清洗与消毒,第29~32条。 第5章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第33~35条。 第6章 附则,第36~37条。
2020/3/5
可编辑
15
(二)基本要求
1、完善制度: 清洗消毒制度 有关登记制度 人员培训与防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