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9—10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Ⅰ卷(70分)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今年中国亿万观众对小沈阳与赵本山在春晚上表演的《不差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至于当观众听说该小品未能获得晚会一等奖时便立即对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声讨,迫于压力,中央电视台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小沈阳由于该小品的成功演出从而使他一跃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与“小沈阳”有关的网页搜索已进入到二千多万的数字,他的《我想当明星》等系列也随之在网上热播起来,他的出场费因此也从每场数百元迅速暴涨到十万元以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民意的力量。
小沈阳能够受到中国公众如此狂热地追捧,这并不是一种偶然,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诸多表现似乎已失去了兴奋点,不论你多么高雅,不论你多么深刻,不论你是什么级别的艺术大师,公众一律都不以为然,或者说,中国公众需要的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和娱乐,而是一种能够释放365天精神压抑的一种疯癫和狂欢。
当我们再去观赏小沈阳的《不差钱》和《我想当明星》时,我们会发现那里面表现的都是以颠倒的现实为主,如性别的颠倒,生死的颠倒,主客的颠倒,以及大明星与小人物的颠倒等等。
而正是这些颠倒才使公众获得了心理上的宣泄和释放,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让人感到压抑的也正是那些天天都必须面对的稳定而又牢固的精神秩序。
不过,小沈阳颠倒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策划、挑选和审查的,或者说,观众并没有从他的颠倒内容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快感,而只是从他的颠倒形式中获得了某种表层的暂时满足。
若将小沈阳的这种颠倒与阿Q和唐吉诃德进行比较,我们就会清楚这其中颠倒的不同意义。
不过,我们至少可以从小沈阳的这种颠倒中领悟到了公众对颠倒的需要和渴望,以及公众内心深处存在的某种精神危机,即精神秩序的缺失和空虚。
继续对小沈阳的颠倒进行分析还会发现,小沈阳只是在自己的小品中不断装疯卖傻而已,看似疯疯癫癫,其实也都是对观众进行的一些调戏和愚乐罢了,但可怜的观众似乎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无奈之下也只能享用这种被调戏和被愚乐的疯癫感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三上学期1月份线上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研究村落里的艺术,我们首先要知道村落里有哪些可以称为艺术的东西,人们把村落誉为文化的宝库,也是乡村艺术的宝库。
如村落景观,那是由特色民居、村落形态、田园风光、山水林田路等共同构成的诗意乡村。
还有生产场景,从牛耕田到联合收割机田间作业,从脱粒打场到晾晒贮存,从对农产品的粗加工到美食制作,再到乡村手艺,都充满着丰富的艺术内涵,给人们美的享受。
理解乡村艺术要注意其中的三个特点:第一,乡村艺术的乡土性。
乡土性首先指乡村艺术内容是乡土的,因为它直接来源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牛耕田景观、花海景观,园艺、农艺、手艺等都是乡村艺术的重要内容。
乡土性同时也指艺术的形式也是乡土的,最接近老百姓的劳动和生活习惯,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像年画、剪纸、绿化美化,还有唢呐、快板、评书、对歌等都是来源于生活。
第二,乡村艺术制作材料的自然性。
自然性是指乡村艺术具有天人合一理念,是天时地利人和在乡村生产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就地取材的民居建设,黄土高原的窑洞、夯土墙,太行山区的石头墙、石板房,海南的竹楼,等等。
手工艺也是这样,竹编、柳编、草编、荆条编,制茶、酿酒、做粉条,等等,都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条件,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
第三,乡村艺术资源利用的综合性。
一方面乡村艺术体现的是乡村整体,包括乡村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农田、作物、村落建筑、生活方式、节日庆典、习俗与娱乐等,以及农业劳作和生活方式本身都是乡村艺术的重要资源和构成要素,乡村艺术就蕴含在这些要素之中。
另一方面,很多乡村艺术品的制作使用农产品的副产品作为材料,如利用麦秆制作出的草帽,用玉米皮编制的生活用品、工艺品等,体现废物利用和综合利用理念。
乡村艺术还表现为融合特征,一是生产与生活的融合。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哈师大附中2019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一、听力选择题1.How many of the dresses does the woman have?A.One.B.Two.C.Three.2.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shoes?A.Satisfied.B.Embarrassed.C.Dissatisfied.3.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A.In a store.B.In an office.C.In a classroom.4.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Strangers.B.Friends.C.Husband and wife. 5.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A.Cloudy.B.Sunny.C.Rainy.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6.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A.She likes the outdoors.B.She tripped up on a rock.C.She never camped in the woods.7.What is hard in the dark according to the man?A.Setting up a tent.B.Avoiding rocks.C.Building a fire.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8.What did the man do yesterday?A.He called his friends.B.He visited the gallery.C.He made a reservation. 9.What is the man’s problem?A.He found the gallery was full of people.B.He didn’t know where to pick up the tickets.C.His name is not on the list.10.What will the woman most likely do next?A.Give some tickets to the man.B.Close the gallery.C.Contact a lady.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一、基础知识检测部分(18分) 1.下列句子中一项是(分) A. B. C.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分) A.B. C.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组是(分) A.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 B.我有亲父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逼迫兼弟兄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分)A. B. 而征一国者 C. D.(分)A. B. C.D.C 6.下列句式与所给句式相同的一组是(分)A.B. C.D.A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C.研究文字学几十年的老教授无可奈何地叹息道:“虽然我的研究生很多,但真心继承我的学说的不多,登堂入室者没有。
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答案:C(A“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用错了对象。
B.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正直的言行。
登堂入室,谓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C.D.“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2019届高三学年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2019届高三学年第一次月考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表达(每题3分,共6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近年来,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强国复兴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此次普京众望所归....,再次当选总统,表明俄罗斯民众对他高度信任。
②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命质量,对于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选择医药产品时标准更高,消费者对品牌和口碑好的产品趋之若鹜....。
③站在湖心岛眺望远方,湖面上,芦苇随风摇曳,天鹅、鸭子三五成群,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游荡,此情此景如画卷一般,令人如坐春风....。
④虽然球队主教练对这场比赛充满信心,但因为锋线两位核心球员都尚未伤愈复出,中场主力又因红牌停赛,他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
⑤中国进一步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允许境外银行参与内地银行业务,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正在强劲推销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化指日可待....。
⑥他精湛的演技和绝佳的外形无疑是该剧的亮点之一,无论是面对爱人时的深情款款,还是面对敌人时的果断决绝,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
A. ①⑤⑥B. ②③⑥C. ③④⑤D. ①④⑤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经常批评他的主流媒体关系紧张,但对保守立场的福克斯新闻频道却“青眼有加”,与之互动频繁。
B.工作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修复,被游客损坏的清代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基本恢复原貌,即将再次与公众见面。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来体现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恰恰是中国文化所欠缺的。
D.史蒂芬·霍金23岁即获得牛津大学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继爱因斯坦和牛顿之后的理论物理学家。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9分)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平时关注的“亚健康”,指机体虽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
殊不知,“精神亚健康”更可怕,它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精神亚健康”的影子,而且它已经蔓延到各个角落:一人遭受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人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大络不可自拔,终至退学;“文化名人”华威先生到处讲学,贩卖“口水式文化”……③“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
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④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
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
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于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
《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
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
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
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
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
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
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
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之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
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
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
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C.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
(汉董仲舒)B.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C.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D.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B.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最能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上。
C.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
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D.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难舍的礼物刘文艳①随着时光的推移、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加、生活的丰富,属于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
许多东西留之无用,弃之可惜;也有许多东西留之有用,但用处不大,却难以摆脱牵挂之念,甚至是为物所累,疲于整理,使生活变得很不轻松。
②女儿工作在外地,今年春节回家,与我一起探讨人与物的关系。
她的话耐人寻味:“我们在与物建立关系时要十分慎重,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一旦与物建立了所属关系,便难以割舍,难以割舍的东西越多就越累。
因此当你要割断与物的关系时,一定要毅然决然,否则就根本割舍不掉,割舍不掉就为物所累。
”我很赞同她的观点。
于是她帮我收拾出许多衣物、书籍和一些积攒起来的生活用品,并确定哪些送与何人,捐赠何处。
因为有了与物品割断联系的理念,我也毫不犹豫地支持女儿的清理行动。
③但也有例外。
有两件东西已经被女儿理所当然地清理出去了,我却又把它们捡了回来。
这两件东西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也不是稀有之物,就是两双拖鞋。
然而在我看来,这两双拖鞋的意义却非同一般。
那是我一位非常要好的同学亲手做的,鞋面是用钩针钩织出来的,里面的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深深的感情。
这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意,难以用物质的价值来衡量。
④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辽宁北票二中读书。
当时我与班里的一位女同学非常要好,她也是我最为欣赏的同学之一。
她学习成绩好,经常在班里名到前茅。
她还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识谱,舞蹈也有造诣。
她对我也十分亲近。
⑤当然,我们俩十分要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差不多的家庭背景,当时我们都是农村户口。
高中毕业时,城市户口的同学都分配了工作,只有我和她两个女生没分配工作,因为是农村户口,毕北就回村参加生产劳动了。
但与她比起来我是幸运的。
我在村里参加了半年劳动,就被选为代课教师,后来又被选为公社广播员兼编辑,三年后又被调入北票县妇联、县委办公室工作。
可她却没有我这么顺利,她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村里,却一直没有机会展现才华、发挥作用。
她曾想去当一名民办老师,尽管她很优秀,可没能如愿,一直在生产队做农活。
她和其他青年农民一起去参加了全县统一组织的修水库工程,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兼做宣传工作的角色,才能才得到了一些施展。
可是修完水库之后,又不得不回到生产队继续从事农业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
后来她出嫁了。
经人介绍嫁给了一个在土产公司工作的赶着马车拉土特产品的“车老板”,人很厚道,也很体贴。
我曾经去过她的家里,三间平房,东西两个屋是土炕,中间的屋是锅台,很是俭朴。
我真的为她惋惜。
她却没有那么悲观,也没有什么抱怨,反而生活得乐观、坦然。
⑥有一年春天,我出差去朝阳,一些中学同学赶来相聚,她也带着女儿来了。
当时她正在为女儿愁眉不展。
后来因为工作忙,和她联系的也少了,听说她终于当上了民办教师。
又过了几年,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的女儿不仅病治好了,而且已经考上了省城的大学。
我真的为她高兴,也很敬佩她的意志和能力。
又过了四年,孩子要大学毕业了,我又接到她的电话,说孩子已经经过笔试、面试纳入了留校任教的名单,近期还要进行最后一次考核。
她说,不谦虚地说,女儿各方西都很优秀,但还是想请你找学校有关方面关注一下。
我知道她很不容易,于是找到在大学工作的一个朋友,请她帮助了解一下情况。
朋友回话说,这个孩子确实很优秀,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被录用,现在名单已经定了,不能再改了。
过了一段时间,她来电话说,女儿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找到适合的工作,希望我能再帮帮忙。
我也很为她着急,当时答应了。
过了些日子,我介绍她女儿参加了一个国有文化企业电脑维修人员的招聘,孩子很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以较高的成绩被录取。
尽管这份工作每个月只有一千元工资,可她女儿还是很珍惜,很高兴地去了。
一个月后,这个孩子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水果来看我,很自豪地说,阿姨我开工资了,这回我能供妹妹上学了!我听了有些惊诧,这点儿钱还能供妹妹上学?她却说:“我一个月给妹妹六百元钱,妈妈、爸爸就不用再给她生活费了。
爸爸妈妈供我们姐妹俩上学挺不容易的,这回也不用那么辛苦了!”我问,你的生活费只有四百元够用吗?她说,够了,我中午吃饭不花钱,住宿也不用花钱,四百元一个月足够用了!那一刻,我真觉得这个孩子非常不容易,也很懂事。
⑦那年秋天,我的这位同学来了我这里。
她说,孩子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非常感谢你,特意赶来看看你。
说着,从一个大的旅行袋里拿出两个小布袋,边拿边说,“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带,这是我家新磨的高梁米,这是新小米。
”接着,从旅行袋里拿出一个用塑料薄膜封好的玻璃瓶,“这是我自己做的酱,是用黄豆做的,非常好吃。
”我一一接过,连连说,这都是绿色食品,是好东西,谢谢,谢谢!她又从袋子底下拿出个纸包,打开,是两双色彩鲜艳的拖鞋,“这两双拖鞋是我自己做的。
”我接过来仔细地看着,这两双鞋做得真是很精细:用麻绳和布做的鞋底,钩针钩织的鞋面,一个是网络状用丝线勾织成的,一个是毛片状用毛线编织成的,一双粉红色,一双火红色,很是喜庆。
我十分高兴地收下了这两双鞋。
我知道,这两双鞋是她精心设计的,也是她一针一针钩织成的,不知用了多少夜晚啊。
⑧现在虽然旧了,可还是觉得非常亲切。
穿着它们,除了感觉到浓浓的情意外,也提醒着自己,要珍惜生活,懂得知足,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多尽一份责任。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两双拖鞋意义非同一般,是因为这是相识多年的女同学亲手做的送给自己的,承载了很多情谊。
B.文章结尾再一次强调了拖鞋的珍贵,照应了标题,并且以一段感悟表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升华了文章主题。
C.女同学上学时非常出色,但毕业后过得并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我”对她的遭遇充满同情,所以常常帮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