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第一家课《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青铜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青铜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青铜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 青铜器的花纹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4.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
5. 青铜艺术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青铜器的类型及特点、制作工艺等。
2. 教学难点:青铜器花纹图案的解读、青铜艺术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历程、类型及特点等。
2. 展示法: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青铜艺术的美。
3.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青铜器花纹图案的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青铜器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青铜器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相关资料和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 准备制作青铜器模型的材料和工具,以便进行实践环节。
4.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神秘的青铜器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青铜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讲授青铜器的类型及特点:讲解青铜器的分类,如礼器、兵器、生活用器等,并分析其特点。
4. 欣赏青铜器花纹图案:展示青铜器的花纹图案,引导学生解读其象征意义。
5. 探究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介绍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术,如铸造、雕刻等。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青铜艺术的空间。
七、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2. 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青铜器,分析其类型、特点及花纹图案的象征意义。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青铜艺术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八年级美术课件(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

匜
叔上匜
西周晚期
钟
春 秋 后 期
青铜器的纹饰美
兽面纹(饕餮)示意图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一些典型的龙纹
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
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
失蜡法:是一种精密熔模铸造的
方法,用蜂蜡一类易融材料加松香、油 脂等制成蜡胎,外面挂泥浆做成外模和 芯模,烘干后将蜡模化掉成为型腔,便 可浇铸。铸出的作品精密度高, 表面光洁,现代多用以铸造精密仪器。 中国最早出现的失蜡法铸品是春秋时代 的楚国铜禁。
人 面 纹 方 鼎 商 ) (
鼎
虎 食 人 卣 商 ( )
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
双体龙纹(西周早期)
两头龙纹(西周早期)
一些典型的凤鸟纹
多齿冠凤纹(西周早期)
长冠凤纹(商晚期)
花冠凤纹(西周中期)
长颈鹿角鸟纹(商晚期)
青铜: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
的合金。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山 野中发现自然铜——红铜,它 有延展性,经过捶打可以制作 简单的工具和装饰品。但红铜 比较软,熔点又高,要把它熔 化很困难,后来发现在红铜中 加入了适量的锡或铅,便会降 低熔点,增强硬度,具有良好 的铸造性、耐磨性和化学的稳 定性,成为很理想的金属材料, 因而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由于 它是青灰色,因此被称为青铜, 而在当时人们称之为“金”。 青铜器铸造成功,使人类社会 跨出石器时代,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历史学家称之为“青铜 时代”。
四羊方尊造型雄 奇,将动物形体 巧妙地融于器物 之上,是平面与 立体装饰结合的 成功之作。纹饰 细腻,繁而有序, 集线雕、浮雕、 圆雕手法于一体, 堪称尊中精华。
岭南社 美术八年级下册 1.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一.教学目标1、以青铜器为载体,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与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尝试将青铜器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感悟、源于现实的奇思妙想融为一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
3、了解青铜器知识,辨识青铜名作。
二.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与灿烂文化,感悟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无限地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1、播放Flash课件:背景音乐响起,节奏舒缓悠扬。
大屏幕以动画方式展示一组瑰丽地青铜器影像,动画节奏与音乐同步。
说明:背景音乐选择的是节奏舒缓悠扬、怀着一丝乡愁又略带些许忧伤的《神秘园之歌》,乐曲的色调很好地营造了一个怀着虔诚回望历史的氛围。
青铜器影像展示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传世青铜瑰宝,为了取得良好地动画展示效果,影像全部经过去背景处理,使得青铜器器型显得更加完美醒目。
通过背景音乐和影像,展现出青铜器穿绵恒古今的神秘与壮美,唤起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历史的崇敬与神往。
2、设问: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哪个时代?看到青铜器的第一感受?现代汉语中有关青铜器的成语?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说明:这里的设问可以有很多种可能,然而所列的三个问题无疑更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
第一设问启发学生定位青铜时代所处的历史空间,答案可以是我国历史上的某个具体朝代,也可是以人类文明史上的某个发展阶段。
目的在于把学生的视野指引到更加广阔地时空维度,进而凸显出青铜器的人文历史价值。
第二设问意在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青铜器以及青铜器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述。
第三设问引导学生在现代情景中寻找青铜痕迹,可以有效地在远古与当代、艺术与实用之间建立联系,消除因古今巨大时空差异给学生造成的陌生感和空洞感。
第一课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课件ppt)

新知讲解
四 羊 方 尊 ( 商 )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 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 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 34.5公斤。
尊的肩部以四个圆雕的羊 的上半身作为装饰,突出于器 表,羊的形象写实,羊角弯转 富于变化,使尊的庄严造型变 得生动活泼起来。羊在古代寓 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 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 的至尊气象。
新知讲解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的腹、 颈、圈足或盖上。
•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 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之为素面。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大约 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青铜器的纹饰,一开始就 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
•提梁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等……
•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 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
•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 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
新知讲解
•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使用。
• 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方体 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用,为避免 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熟练地将这些基本 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 示出我们祖先惊人的智慧。
新知讲解 青铜器的造型美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考虑了如下因素:
•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用与审美完美地统 一起来。
•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对审美的要 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新知讲解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 足、方足、兽蹄足……
第一课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教案)

岭南版美术八下第1课《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类:欣赏·评述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教学通过四个部分,青铜器的造型美,青铜器的纹饰美,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青铜器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对我国的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艺术性有全面的认识。
通过范例,图片展示,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我国的青铜器艺术,并会用美术术语进行鉴赏和表述。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走进古典艺术”为取向的课程,是通过有一定指向的课题内容,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古典艺术之美。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青铜艺术,感受青铜艺术之美,在学习青铜的造型和纹饰中懂得如何去欣赏和评述,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历史已有大致的了解,已掌握了一定的色彩,纹样,图案等知识,有自己的独特审美观,在学习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互动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
课前准备:1、教师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历史。
2、搜集古代青铜艺术的照片供学生欣赏。
3、学生上网搜集青铜器的资料。
八年级美术第一课《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教学校园)

教资优选
9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
龙纹
凤鸟纹
人物画像
教资优选
其他纹饰
10
兽面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āo tiè) 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 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 言报更也”,“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 餮。——《左传·文公十八年》。古人说: 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教资优选
12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鼎)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 教资优选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方彝)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13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戢觥)
教翘资优首选望着远方,造型灵动。
5
莲鹤方壶不仅纹饰细腻新
颖,而且结构复杂、铸造精美
,堪称是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的
典范之作。在通高为116厘米、
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装饰了
各种纹样以及附加的配件,设
计极其复杂:最上面的壶盖由
10组双层并列的青铜莲花瓣构
成,每一片莲瓣还是镂空的形
式;壶身上的纹饰制作为浅浮
兽角弯曲,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
下有两条卷尾兽,身作鳞纹,头转向外
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卷尾兽和壶
体上装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互
相呼应。壶盖被铸造成莲花瓣的形状,
一圈肥硕的双层花瓣向四周张开,花瓣
上布满镂空的小孔。莲瓣的中央有一个
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站在
花瓣中央,仙鹤似乎在昂首振翅,正在
岭南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一课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完整版)

此我们赏析青铜器可以从造型和纹饰
纹饰
两个方面入手,再结合相应的历史文 化背景加以分析。
知识拓展
——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西 汉 长 信 宫 灯
世 总高10米 重41.8吨 直径7.04米
谢谢观看!
⑤ 乐器 钟
⑥ 食器 鼎
春秋 莲鹤方壶
商 人夏 周 面纹方鼎三束腰爵足爵
走进青铜时代
造 夏:简单古朴 型 商:威严恐怖 特 周:精美庄重 点
春秋:优美灵巧
青铜器纹饰美的形式法则
对称均衡 集中放射 统一变化
青 铜
总结
艺
术
造型
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因时代以及 用途的不同而呈现出相异的旨趣,因
行业PPT模板:www.1p pt.co m/ hang ye /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www.1p pt.co m/ 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www.1ppt.c om/excel/ PPT课件下载:www.1p pt.co m/ kejian/ 试卷下载:www.1ppt.c om/shiti /
第一单元、走进古典艺术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石器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青铜器
青铜时代
实用功能 社会功能
与“鼎”有关的成语
鼎鼎大名、一言九九鼎鼎……
象征国家政权 象征社会地位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夫:五鼎
古 典 艺 术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① 武器 矛
④
酒 器 觚
青铜器的分类
② 水器 盂
③ 武器 盔
PPT模板下载:www.1p pt.co m/ moban /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 pt.co m/ beijing /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岭南社 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 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 课程教学设计

1沉雄瑰丽的中国青铜艺术一.教学目标了解青铜器的分类和制作过程,以及其发展历史。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一堂欣赏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分类和制作过程,以及其发展历史。
很多学生对于青铜器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刻,特别是对于它的发展和制作。
要进一步了解青铜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更多的学习过程。
三.重点难点重点: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沉雄瑰丽的青铜艺术师: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这一讲,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
(出示课题)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
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
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
有戈、钺、矛、剑、镞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