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隙容积对容积效率和理论消耗功功的影响

合集下载

压气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气机性能实验报告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热工基础与应用综合实验报告(一)压气机性能实验主考院校: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生姓名:准考证号:一、活塞式压气机概述1.活塞式压气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活塞式压气机结构压气机在现代工业以及现代人的生活中被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不论是汽车上的涡轮增压系统还是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涡喷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其结构、性能也在不断的优化、提高。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简单形式的压气机,进行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的实验,以达到验证并深刻理解、掌握热工学课程中所学得的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实践中。

本次实验所用压气机为“活塞式压气机”,现就其结构及特点作简要说明。

活塞式压气机是通用的机械设备之一,是一种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势能的机械。

图1.1 活塞式压气机机构简图图1-2 三维仿真示意图(2)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曲柄转动,由连杆推动活塞作往复移动,压缩汽缸内的空气达到需要的压力。

曲柄旋转一周,活塞往复移动一次,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分为吸气、压缩、排气三步。

具体为: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向右移动时,气缸内活塞左腔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pa ,吸气阀开启,外界空气吸入缸内,这个过程称为压缩过程。

当缸内压力高于输出空气管道内压力p后,排气阀打开。

压缩空气送至输气管内,这个过程称为排气过程。

这种结构的压缩机在排气过程结束时总有剩余容积存在。

在下一次吸气时,剩余容积内的压缩空气会膨胀,从而减少了吸人的空气量,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压缩功。

且由于剩余容积的存在,当压缩比增大时,温度急剧升高。

特别的是,单级活塞式空压机,常用于需要 0 . 3 — 0 . 7MPa 压力范围的系统。

压力超过 0 . 6MPa ,各项性能指标将急剧下降。

故当输出压力较高时,应采取分级压缩。

分级压缩可降低排气温度,节省压缩功,提高容积效率,增加压缩气体排气量。

活塞式空压机有多种结构形式。

按气缸的配置方式分有立式、卧式、角度式、对称平衡式和对置式几种。

工程热力学-第八章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工程热力学-第八章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可见压气机耗功以技术功计。
➢ 三种压缩过程耗功量
(1)可逆绝热压缩
wC,s wt,s
k 1
k
k
1
RgT1
1
p2 p1
k
(2)可逆多变压缩
wC,n wt,n
n1
n
n
1
RgT1
1
p2 p1
n
(3)可逆定温压缩
wC,T wt,T
RgT1
ln
v2 v1
RgT1 ln
wC h2s h1 Aj2T 2s m
定压线
✓实际压缩过程
不可逆绝热压缩1-2’
wC h2 h1 Aj2T2n wC wC,S h2 h2 Am2S2nm
✓压气机的绝热效率
可逆绝热压缩时压气机所需的功与不可逆绝热 压缩时所需的功之比称为压气机的绝热效率,也 称为压气机的绝热内效率:
p1 p2
压缩过程中气体终压和初压之比,称为增压比,
即:
p=
p2 p1
wC,s wC,n wC,T
T2,s T2,n T2,T
采用绝热压缩后,比体积较大,需要较大储气罐; 温度较高,不利于机器安全运行。
因此要尽量接近定温过程,所以采用水套冷却。
8-2 余隙容积的影响
一、余隙容积
当活塞运动到上死点位置时,活塞顶面与气
工程上采用压气机的定温效率来作为活塞式 压气机性能优劣的指标:
即:可逆定温压缩过程消耗的功与实际压缩
过程消耗的功之比
C ,T
wC ,T wC
9-4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 活塞式压气机缺点:单位时间 内产气量小(转速不高,间隙 性的吸气和排气,以及余隙容 积的影响)。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增大将导致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增大将导致

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增大将导致活塞式压气机是一种常见的压缩空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将大量的气体进行压缩,提供给其他设备使用。

然而,活塞与气缸之间的余隙容积的大小对于压气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活塞与气缸之间的余隙容积增大时,将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余隙容积的增大将导致压缩空气的泄漏。

在活塞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如果余隙容积过大,会导致部分压缩空气无法被有效压缩,而是从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中泄漏出去。

这样一来,压缩空气的利用率将大大降低,造成能源的浪费。

其次,余隙容积的增大会降低压缩空气的压缩效率。

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是通过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完成的。

当活塞运动到上、下止点时,气缸内的气体需要被有效地压缩。

但是,如果余隙容积过大,那么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将无法对气体进行充分的压缩,从而降低了压缩效率。

这将导致压缩空气的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此外,余隙容积增大还会加剧气缸的磨损。

余隙容积过大,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在活塞运动时,活塞与气缸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这将导致气缸的磨损加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磨损还会引起气缸内的泄漏,进一步降低压缩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活塞与气缸之间的余隙容积。

首先可以采用精密机械加工工艺,提高气缸内壁的精度,减小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余隙容积,降低泄漏量,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

其次,可以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减少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泄漏。

密封件的质量直接影响了活塞与气缸之间的密封性能。

采用高质量的密封材料,可以减小泄漏量,提高压缩效率。

另外,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逐渐减小余隙容积的重要措施。

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会导致活塞与气缸的磨损,进一步增大了余隙容积。

定期更换磨损部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可以减小余隙容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增大将会导致压缩空气的泄漏、压缩效率的降低以及气缸的磨损加剧等问题。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概述和工作原理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概述和工作原理

1
0.525
二级压缩,中间冷却
若取 pa 0.2MPa
l
pa p1
0.2 0.1
MPa MPa
2、h
2.5 0.2
MPa MPa
12.5
n1
Ta T1l n 342.3 K 69.3 oC
1
V ,L
1
n l
1
0.970
n1
T2 T1 h n 493.8 K 220.8 oC
C,T
等温压缩过程耗功 实际压缩过程耗功
wC,T wC
课后思考题
思考题: 1. 如果采用气缸冷却水套以及其他 冷却措施,使气体在压气机中已经 能够按等温压缩过程进行,这时是 否还需要采用多级压缩,为什么?
需要,虽然实现等温压缩后耗功最小,但由于余隙容积的存
在,若压比过大, V会很小,分级后有助于提高 V。
2)求实际耗功量
P Ps 15 178 kJ/min 18 972.5 kJ/min 316.21 kW
C,s
0.8
3)由于不可逆而多耗功
P P ' Ps 18 972.5 kJ/min 15 178 kJ/min 3 794.5 kJ/min 63.24 kW
m1
V1
V4 V1
研究VC对产气量和耗功
的影响
3
4 V3
2
1 V
V1 V
一、余隙容积VC对生产量的影响
定义容积效率
p 32
V
V
Vh
V1 V4 V1 V3
V3 V3
VC
1 V4 V3 V1 V3
1 V3 V1 V3
V4 V3
1
1 4V

天津商业大学805工程热力学22考研真题+大纲解析

天津商业大学805工程热力学22考研真题+大纲解析

专业: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科目名称:工程热力学(805)共3页第1页说明: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的无效。

一、判断并说明原因(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1.若从某一初态经可逆与不可逆两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则不可逆途径的熵变必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2.如果热源温度不变,增大卡诺循环输出功,则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也将增大。

3.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工质也不一定能恢复原来状态。

4.功不是状态参数,所以热力学能和推动功之和也不是状态参数。

5.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 1。

6.理论上渐缩喷管入口参数不变,则出口截面压力与喷管背压有一定关系。

7.随着循环增压比的提高,燃气轮机实际循环的热效率也将提高。

8.工程上,压缩蒸气制冷循环中常常采用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后继续降温,即所谓的过冷工艺,以达到增加制冷量、提高制冷系数的目的。

9.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其水蒸气分压力也越大。

10.理想气体的c p 和c v 与气体温度有关,因此它们的差值也肯定与温度无关。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计 40 分)1.状态量与过程量有什么不同?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哪些是可以直接测定的,哪些是不能直接测定的。

2.什么是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为什么湿空气的露点温度不能大于干球温度?3.在lg p-h 图上画出并说明,为什么实际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常在冷凝器采用过冷措施?4.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写出其两种数学表达式。

5.写出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式,指出对于节流过程的简化形式。

三、计算题(每题 20 分,共计 80 分)1.空气在某压气机中被压缩。

压缩前空气的参数p1=0.1MPa,v1=0.845m3/kg;压缩后的参数p2=0.8MPa,v2=0.175m3/kg;假定在压缩过程中,1kg 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 146kJ,同时向外放出热量 50 kJ,压气机每分钟产生压缩空气 10kg。

热工基础第7章课后答案

热工基础第7章课后答案

热工基础第7章课后答案第七章思考题1. 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多级压缩?多级活塞式压缩机为什么必须采用级间冷却?答:为进一步提高终压和限制终温,必须采用多级压缩。

和绝热压缩及多变压缩相比,定温压缩过程,压气机的耗功最小,压缩终了的气体温度最低,所以趋近定温压缩是改善压缩过程的主要方向,而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措施。

采用此方法,同样的压缩比,耗功量比单级压缩少,且压缩终温低,温度过高会使气缸里面的润滑油升温过高而碳化变质。

理论上,分级越多,就越趋向于定温压缩,但是无限分级会使系统太复杂,实际上通常采用2-4级。

同时至于使气缸里面的润滑油升温过高而碳化变质,必须采用级间冷却。

2. 从示功图上看,单纯的定温压缩过程比多变或绝热压缩过程要多消耗功,为什么还说压气机采用定温压缩最省功?答:这里说的功是技术功,而不是体积功,因为压缩过程是可看作稳定流动过程,不是闭口系统,在p-v图上要看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和p轴围成的面积,不是和v轴围成的面积。

3. 既然余隙不增加压气机的耗功量,为什么还要设法减小它呢?答:有余隙容积时,虽然理论压气功不变,但是进气量减少,气缸容积不能充分利用,当压缩同量的气体时,必须采用气缸较大的机器,而且这一有害的余隙影响还随着增压比的增大而增加,所以应该尽量减小余隙容积。

4.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能否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为什么?答:蒸汽制冷循环所以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是因为液体的膨胀功很小,也就是说液体的节流损失是很小的,而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成本节省很多,但是对于空气来说,膨胀功比液体大的多,同时用节流阀使空气的熵值增加很大,从T-s图上可以看出,这样使吸热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少。

5. 绝热节流过程有什么特点?答:缩口附近流动情况复杂且不稳定,但在缩口前后一定距离的截面处,流体的流态保持不变,两个截面的焓相等。

对于理想气体,绝热节流前后温度不变。

6. 如图7-15(b)所示,若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按122 351 运行,循环耗功量没有变化,仍为h2 h1,而制冷量则由h1 h4增大为h1 h5,这显然是有利的,但为什么没有被采用?答:如果按122 351运行,很难控制工质状态,因此采用节流阀,经济实用。

热工基础-5-(3)-热工基础的应用-压气机

热工基础-5-(3)-热工基础的应用-压气机

工作原理:
气体从进口流入 压气机,经收缩
器时流速得到初
步提高,进口导 向叶片使气流改 为轴向,同时还 起扩压管作用,
使压力有提高。
转子由外力带动,作高速转动,固装其上的工作叶 片(亦称动叶片)推动气流,使气流获得很高的流速。
工作原理(续):
高速气流进入固装在机壳 上的导向叶片(亦称定叶片)
间的通道,使气流的动能
余隙容积的影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 生产量:
由于有余隙容积Vc的影响,缸 内气体从V3膨胀到V4才开始进 气。气缸实际进气容积V称有效 吸气容积, V=V1-V4。余隙容 积本身不起压气作用,且使另 部分缸容积也不起压缩作用。V 小于气缸排量Vh ,两者之比称 为容积效率,以ηV表示,即:
需级数甚多。其次,因气流速度相当高,容易造成较
大的摩擦损耗,故对叶轮式压气机的设计和制造的技 术水平要求甚高。
分类:
叶轮式压气机分:径流式(即离心式)与轴流
式两种型式。
离心式压气机适用于中、小型生产量,高转
速,但效率稍低。
轴流式压气机则结构紧凑,便于安排较多的 级数,且效率较高,适宜于大流量的场合。
二、压气机的理论耗功
压缩气体的生产过程包括气体的流入、压缩和输
出,所以压气机耗功应以技术功计。通常用符号Wc表
示压气机的耗功,则:
对定值比热容理想气体,据第三章 计算理论耗功: (1)可逆绝热(定熵)压缩
二、压气机的理论耗功(续)
(2)可逆多变压缩
(3)可逆定温压缩
上述各式中,P2/P1是压缩过程中气体终压和初压 之比,称为增压比,用 表示。
这时,各级的增压比相同,各级压气机耗功相同,且:
因此,按此原则选择中间压力可得以下有利结果: (1)每级压气机需功相等,有利于压气机曲轴的平衡; (2)每个气缸中气体压缩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相同,这 样每个气缸的温度条件相同; (3)每级向外排出的热量相等,而且每一级的中间冷却 器向外排出的热量也相等; (4)各级的气缸容积按增压比递减。 (5)分级压缩对容积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余隙容积的有 害影响随增压比的增加而扩大。分级后,每一级的增 压比缩小,故同样大的余隙容积对容积效率的有害影 响将缩小,使总容积效率比不分级时大。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总体(主要是一些概念)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复习资料总体(主要是一些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

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体系,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闭口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闭口系统又叫做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与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开口系又叫做控制容积,或控制体。

区分闭口系和开口系的关键是有没有质量越过了边界,并不是系统的质量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统。

绝热系是从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的角度考察系统,不论系统是开口系还是闭口系,只要没有热量越过边界,就是绝热系。

简单可压缩系——由可压缩流体构成,与外界可逆功交换只有体积变化功(膨胀功)一种形式,没有化学反应的有限物质系统。

对于简单可压缩系,只要有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确定一个平衡状态,所有其它状态参数均可表示为这两个独立状态参数的函数。

准平衡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不致显著偏离平衡状态,并迅速恢复平衡的过程。

准平衡过程进行的条件是破坏平衡的势无穷小,过程进行足够缓慢,工质本身具有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平衡过程在坐标图中可用连续曲线表示。

可逆过程——工质能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中所涉及到的外界回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的过程。

过程不可逆的成因一是有限势差的作用,二是物系本身的耗散作用,所以可逆过程,首先应是准平衡过程,同时在过程中没有任何耗散效应。

实际热力设备中所进行的一切热力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不引起任何热力学损失的理想过程。

可逆过程可用状态参数图上连续实线表示。

膨胀功——又称“体积功”。

机械功的一种。

由系统体积变化而由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或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

第二章热力学能——原称内能,由分子或其他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及相互作用力形成的内动能、内位能及维持一定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和原子核内部的原子能以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一起构成的内部储存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隙容积对容积效率和理论消耗功功的影响
余隙容积的存在对压缩定量气体理论消耗功没有影响,但使得容积效率降低。

余隙容积又称“有害容积”、“有害空间”,简称“余隙”,为防止活塞端面与气缸盖发生撞击以及设置吸、排气阀的实际需要而形成。

余隙容积是压缩行程结束时,处于活塞顶部至气缸头之间的空间。

余隙容积的存在对压缩过程不利,使压缩机的吸气量减小、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降低。

余隙容积除了包含活塞端面与汽缸或活塞与气阀的碰撞,并给制造加工和安装留下调整的余地,同时也给压缩过程中温度升高机件膨胀留下余地,余隙容积的存在使压缩终了的气体不能全部排出,而在吸气时又膨胀影响吸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