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滩涂开发与利用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集美大学期末复习材料

集美大学期末复习材料

集美大学期末复习材料第一篇:集美大学期末复习材料期末复习材料试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以下原理: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理。

这正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所要求的。

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去认识事物,这就是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的原理。

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承认事物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必须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指导实际工作的方针、政策,要与时俱进,不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

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考虑时空条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就是坚持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的原理,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超历史、超时空的“左”的倾向,也要反对落后于时空条件变化的右的倾向。

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按照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情况,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和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这就是坚持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理。

总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坚持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则,也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

因此,它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我国当前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重要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JMU藻类栽培学复习资料

JMU藻类栽培学复习资料
促放:条斑紫菜:①降温处理:从24℃逐步降到20℃,每天降1℃,光照在300lux以上;②换水处理:在降温处理时,需换入新鲜海水,一般每天换水一次,就可达到大量放散
坛紫菜:①下海刺激:大潮时,在采苗前一天下午,把贝壳装进网袋,用船运到外海,把贝壳挂在船边,船停在海上,让水流刺激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取回即可放散;②室内流水刺激:在室内安装造成水流的动力装置,形成人工水流(模拟海区水流)刺激丝状体贝壳,促使壳孢子在短期内达到集中大量放散。
例:池长700cm,宽160cm,深50cm,萌发率30%,要求实际萌发数150个/cm2,壳距6cm,果孢子液2万个/ml。求这个池子共需要多少毫升果孢子液?
解:池子体积=长×宽×深=700×160×50cm3
每cm2投放数=萌发数/萌发率=150/30%=500个
每cm3投放数=500/6=83.3个/cm3
(2).低温冷藏的依据(原理):低温使紫菜细胞的代谢活力降低,相当于种子的休眠状态。紫菜通过干燥处理和低温冷藏时,可以起到:(1)降低细胞含水量,减少细胞内冰晶体的产生,使细胞在低温时不会被冻伤(2)提高原生质浓度,降低冰点。
紫菜的原生质在-33~-34℃才出现结冰的状态,如果把紫菜网放在-20~-30℃下密封冷藏,紫菜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即使长期冷冻,死亡率也很低。
③装袋密封:附着幼苗的网帘装入0.2mm厚的聚乙烯袋内,挤出空气,将袋口扎紧密封,再装入纸箱就可以进行冷藏
装袋密封的优点:
A、保持一定的含水量(20%),使幼苗不至于过分干燥而死亡。
B、抑制呼吸作用,降低细胞自身能量消耗。
C、可以鉴别干燥程度是否适宜
④冷藏的温度:-15~-20℃,不能低于-30℃
(4)、冷藏网的出库和挂帘的方法:

2023年集美大学水产专业考研水产学概论历年真题解析

2023年集美大学水产专业考研水产学概论历年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1渔业:人类运用水域中生物旳物质转化功能,通过捕捞、养殖和加工,以获得水产品旳社会产业部门。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将池塘密放精养技术运用到环境条件优越旳较大水面而获得高产旳一种高度集约化旳养殖方式。

/是以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为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和规格旳箱体,设置在合适养鱼旳水体里用来养鱼旳方式。

3养殖机械:水产养殖过程中所使用旳多种机械、装备旳总称4过鱼设施:为鱼类通过拦河闸坝抵达产卵或培育场所设置旳构造物和机械设置。

5轮养:同一水体中在不一样年份或同一年旳不一样步期轮番养殖不一样海洋生物旳养殖方式6滩涂养殖:滩涂养殖是海洋水产业之一,指运用位于海边潮间带旳软泥或砂泥地带加以平整,筑堤、建坝等进行海水养殖。

7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旳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多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旳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络起来旳序列8放流:将人工繁育旳苗种放回天然水域以增殖资源旳活动9筏式养殖:在浅海水面上运用浮子和绳索构成浮筏,并用缆绳固定于海底,使海藻(如海带、紫菜)和固着动物(如贻贝)幼苗固着在吊绳上,悬挂于浮筏旳养殖方式10禁渔区:禁渔区是全面严禁一切捕捞生产或严禁部分作业方式进行捕捞旳水域,为保护某些重要旳经济鱼类、虾蟹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植物资源,在其产卵繁殖、幼鱼生长期、索饵育肥和越冬洄游季节所划定旳严禁或限制捕捞活动旳水域。

11浅海养殖:浅海养殖指在可养殖旳浅海中进行海水经济动植物养殖。

12混养:同一水体中同步放养两种以上水生动物旳养殖方式13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运用自然旳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旳经济海洋生物汇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同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旳旳海上放养。

14移殖:正在某一自然水域中,引进该水域没有旳某种鱼类,使其在该水域内生长发育、繁殖后裔,但不变化其生物学特性(遗传性),这种引种工作称为鱼类旳移殖。

水产学复习资料2016最全版

水产学复习资料2016最全版

绪论1淡水鱼类养殖按其水体的类型:按其水体的类型:池塘养鱼、水库养鱼、湖泊与河道养鱼和稻田养鱼等。

根据经营方式又可分为粗放养殖、半集约、集约及高度集约化养鱼等四种类型。

²粗放养殖:也叫粗养,是指在单位水体上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只放养,不施肥,不投饵,鱼类依靠水体中天然饵料生长,管理水平很低,因而单位面积鱼产量较底。

大部分的水库、湖泊、河道、稻田养鱼和一部分的池塘养鱼属此类型。

²集约养殖:也称精养,同粗养相反,在单位水体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施肥投饵,经营管理周密严格,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一般静水池塘养鱼,精养小外荡、小水库属于这一类型。

²半集约化养殖: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放养后一般只施肥不投饵。

当前很多小型湖泊、小型水库、稻田养鱼和一部分池塘养鱼属于这一类型。

²高度集约化养殖:则是指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鱼等,对养殖的环境条件除网箱养鱼外都进行人工控制,以适应鱼类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实行高密度、强化投饵饲养,因而单位水体的鱼产量很高。

2我国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主要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二是在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三是将鱼种经数月至一年养成食用鱼(成鱼),四是选出若干成鱼培育成繁殖用的亲鱼。

第一章:鱼类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鱼?鱼是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低等脊椎动物。

2鱼类的外部器官口:摄食器官,有上位、端位和下位三种情况。

有的有齿,称为口腔齿。

眼:视觉器官,一般两个,侧位对称,也有不对称在一边,如,牙鲆。

鱼视力近视,因晶状体为圆形。

也有盲鱼。

鼻或鼻孔:感觉器官,水中化学物质和食物味道。

两对,位于鱼类头部前端。

须:感觉器官,辅助鼻感觉。

多个,位于鱼类口周围。

鳃或鳃孔:呼吸或辅助呼吸器官,鳃孔一般一对,分列两边。

鱼类呼吸是口中进水,鳃孔出水。

鳍:运动器官,用来游泳,分为背鳍、臀鳍、尾鳍、胸鳍、腹鳍五种。

有的鱼类退化,不全。

集美大学海类栽培学复习

集美大学海类栽培学复习

集美大学海类栽培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 藻类:是孢子植物,不开花、不结果,用孢子进行繁殖。

2. 孢子:从植物亲体脱离出来的游动或不游动的繁殖细胞。

3. 孢子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核相 2n)。

4. 配子体:形成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则分别称为配子世代和配子体(核相 n)。

5. 果孢子体:能够产生果孢子的藻体,它寄生于配子体上。

染色体数目属单相。

6. 果孢子:红藻的果胞受精后经一系列分裂发育形成果孢子囊,其囊中的孢子叫果孢子。

7. 配子:性细胞,具同另一性细胞结合能力。

8. 叶状体:由丝状体放散出来的壳孢子萌发形成的一种由一层或两层细胞组成的膜状体。

9、丝状体:由叶状体放散的果孢子萌发形成,因多数生长在贝壳中,又叫做壳斑藻。

丝状体呈树枝状。

10. 壳孢子:长在贝壳中的紫菜丝状体成熟时产生壳孢子囊,囊中的孢子叫壳孢子。

11. 生活史:指藻类特有的体相(孢子体、配子体或果孢子体)和核相(N 或 2N)的重复循环史。

12. 贝壳丝状体:果孢子钻入贝壳之中,在壳内萌发生长,形成的丝状体。

13. 自由丝状体:果孢子直接附着于玻璃容器的内壁上面,或附着在人工培养基以及琼胶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发育成的丝状体。

14. 果胞: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

果胞中含一个卵,其顶端延长部分为受精丝。

15. 囊果: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果胞受精后,在母体上发育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二倍体结构。

16. 海藻栽培学:将某些自然生长的藻类通过人工措施进行栽种(播种)、培养成为商品性生产的裁培藻类,从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研究对象是海藻则称海藻栽培学。

17. 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18. 远缘杂交:指在分类学上物种以上分类单位的个体之间交配。

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

19. 选择育种:利用现有品种或类型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

海大水产养殖复习资料及13年真题分解

真题如下:接下来是复试大纲细胞生物学考试性质《细胞生物学》是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及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目标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水生生物学及动物学硕士研究生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测评考生的基本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与运用,反映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细胞生物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基本概念:对细胞生物学相关名词的理解。

2、基础理论:对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来反映考生对基本生命规律的认识。

3、综合运用:基于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开展相关某一生命活动的综合分析。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明确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3、试卷结构名词概念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基础理论的比例为60%,分值为60分;综合分析的比例为20%,分值为20分。

考试内容1、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及细胞基本概念细胞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现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重点研究领域。

2、细胞研究方法细胞显微观察、成分分析及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3、结构细胞生物学细胞质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核糖体、细胞骨架及细胞核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组成、起源特征及功能。

4、功能细胞生物学细胞能量转化、信息转导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和主要物质变化以及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及凋亡的细胞特征、发生过程和功能细胞器的活动及作用。

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考试性质《水产养殖学综合考试》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以“面向农业、面向海西、面向海洋”的现代水产教育理念为引导,突出集美大学“重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教育特色,以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水产专业知识为主线,注重高水平水产养殖人才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水产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创新性、综合性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促进水产人才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深度链接。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Educational Requirements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具有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及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扎实的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水产养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掌握各类水产动物的苗种培育、养成技术、病害防治,熟悉水产动植物增养殖整体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能够参与水产动植物健康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能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水产养殖学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具备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了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秉承“诚毅”校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诚信守法,团结协作。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和服务意识。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培养模式Educational Mode本专业“卓越计划”采用“3+1”培养模式。

天津市考研水产学复习资料水产养殖与水产资源重点知识点

天津市考研水产学复习资料水产养殖与水产资源重点知识点

天津市考研水产学复习资料水产养殖与水产资源重点知识点水产养殖是指利用人工方式饲养、管理和繁殖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以提供人类食品和其它水产品。

水产资源是指自然界的水生生物及其附属物、水体中的无机物等,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

对于天津市考研水产学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与水产资源的重点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和分析天津市考研水产学复习资料中的水产养殖与水产资源的重点知识点。

一、水产养殖的分类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水产养殖可以分为三大类:水生动物养殖、水生植物养殖和水禽养殖。

其中,水生动物养殖是最常见和重要的养殖方式。

1. 水生动物养殖水生动物养殖是指人工饲养、管理和繁殖水中生活的动物,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在水生动物养殖中,鱼类养殖是最具规模和重要性的一种方式。

2. 水生植物养殖水生植物养殖是指人工饲养、管理和繁殖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主要包括水草、水藻等。

水生植物养殖被广泛应用于景观美化和水体修复等方面。

3. 水禽养殖水禽养殖是指人工饲养、管理和繁殖适应水生环境的鸟类,如鸭子、鹅等。

水禽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家禽养殖行业中。

二、水产资源的分类水产资源按照来源和经济价值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工培养资源。

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水生动植物及其附属物,如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中的鱼类、虾类、贝类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2. 人工培养资源人工培养资源是指通过人工养殖方式获得的水产资源,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人工培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水产物种的优化选择和高效养殖。

三、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养殖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的有效掌控。

1. 养殖环境养殖环境是指养殖过程中动植物生活的环境,包括水源、水温、光照、氧气含量等因素。

合理调节和控制养殖环境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滩涂开发与利用复习提纲考试考试时间:12月24日 9:50-11:50第一章1.滩涂的含义:狭义:潮间带:是指从大潮低潮至大潮高潮线的滩涂地带。

广义:潮上带:沿海港叉及低洼沼泽地与盐碱地。

潮间带:大潮低潮至大潮高潮线的滩涂地带。

潮下带:理论基准面以下至水深15米之间的地带。

综合资源共享社区:/网赚项目:/forums/list/2771/1319.html游戏新手礼包:/打电话完全免费浏览器/posts/list/1319/870558.html看视频无广告浏览器:/s/1w0WpU斗地主赚话费:/s/1sjASsQ52.海岸带:系指沿海岸线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海陆边渡地带,包括了部分陆地、浅海以及滩涂。

3.海岸带的开发,分三方面:○1是作为物质资源的开发,如水产养殖、捕捞、晒盐、开矿和发电等○2是空间资源的开发,如港口、工厂和海滨城市的建设等○3是环境资源的开发,如疗养和旅游4.海滩涂开发利用的“三最”原则:最佳生态平衡、最佳转化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5.滩涂的主要用途:1)水产养殖2)农业围垦3)化工晒盐4)种苇造纸5)植树种草6)提供建设海滨疗养和旅游胜地第二章1.影响气候变化因素:日照、气温、江水、冰情、风况、台风2.我国滩涂水纹理化状况,主要受陆地气象、水文以及外来洋流的影响。

3.滩涂发育的物质来源:入海径流能引起沿岸海域盐度、透明度、pH值以及水质营养成分的改变,径流所携带的悬浮有机物质和小组沙随流速的减缓而沉降,成为滩涂发育的物质来源。

4.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

水文中主要要素:海流迳流、潮汐、海流、海浪、海水温度、海水盐度、透明度、pH值、溶氧、营养盐。

5.潮汐的影响:潮汐直接关系到浅海滩涂渔业产业活动,是海水养殖事业中重要的生产条件类型: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我国浅海以半日潮为主。

6.沿岸海流:1)自南向北的高盐黑超暖流的分支2)自北向南低盐中国沿岸流7.海岸线:是海陆之间的交界线,它的轮廓也同大陆地形一样,主要受地质构造条件的控制。

8.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南至北仓河口9.海岸线的类型及特点:1)平原海岸:指在河流、海流和波浪等动力因素作用下,由于泥沙滩堆积而成的海岸。

○1三角洲平原海岸:其形成与变化,常常与河流泥沙的形象和控制是分不开的,输砂量大。

○2淤泥质平原海岸:主要分布在大河入海的平原沿岸,由一些较细颗粒物质堆积而成,一般滩涂平广,潮流和动力作用减弱,冲淤变化小,比较稳定。

○3砂砾质海岸:海滩上有颗粒组成物,主要以砂、砾为主。

2)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水深、湾大,屿湾相间,多为天然良港。

○1侵蚀基岩海岸:滩涂以粉砂淤泥质为主○2堆积基岩砂质海岸:以砂质为主3)生物海岸: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由大陆或岛屿沿岸的某些生物的生长、发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1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由造礁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和遗骸长期堆积而成的一种石灰质岩礁。

包括岸礁、堡礁、环礁、暗礁、裙礁。

○2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滩的植物群落的复合体,它是由一些不相同的绿乔木和灌木所组成,在河口区,盐沼或泥岸形成稠密的树林或灌丛,形成了特殊类型的红树林海岸。

10.滩涂资源特点:1)中国海涂资源十分丰富,滩涂类型多样,其中以粉砂淤泥质滩涂为主,这类滩涂主要有平原型和港湾型两类。

平原型主要分布在大河入海平原海岸,港湾型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岸的一些港湾内。

滩涂与当地经济开发有关。

2)滩涂开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潮差,一是泥沙供应量。

凡潮差大,泥沙供应量丰富的地区,滩涂发育就宽广,当泥沙供应量减弱或消失,波浪与潮流的侵蚀,将使海涂受冲刷缩小。

3)河流将大量的淡水、泥沙及腐殖质带入海洋,使沿岸海涂发育淤涨,并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成分,海涂宽广、土质肥沃、适宜于发展海涂围垦、水产养殖与捕捞,是发展沿海渔业、农牧业及轻工业原料的基地。

4)南北差异:由于地理纬度南北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南方年降水较大,水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较高,热量丰富,因此海涂的生物资源也较丰富,海涂开发的条件也较好5)滩涂底质颗粒组成的多样,对于开发生物生产提供了较多的条件,可以达到综合开发利用的目的。

11.海湾:海岸线的凹进部分,或海洋的突出部分,也即是海洋的一部分伸入大陆,其深度和宽度逐渐变小的水域。

不论其大小、深度、轮廓和地质构造如何,均称为海湾。

两种类型:(狭口型比开阔型利用大)♦开阔型:湾口大,港湾内滩涂潮水多。

受风面大,水较浑浊。

滩涂地势陡度较大,宽度一般比较小,大多在数百米内。

♦狭口型:湾口小,港湾内滩涂潮水少。

受风面小,水质比较清晰。

滩涂地势平,宽缓,面积大,常达数千米。

12.海岛:为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海岛组成的四个部分:岛陆、岛滩、岛基、岛浅海♦海岛四面环水,与大陆分离,其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多自成体系。

♦海岛和大陆沿岸相比,风强浪大,流急、水清、岛陆一般土层较薄,淡水资源缺乏,因与陆地长期隔离,其生态系统常显标鲜明的特点,可保留陆地罕见的动植物资源。

♦优劣势:我国岛屿的主要类型为大陆基岩岛,岛基不但是海参、鲍鱼和经济海藻的理想生存场所,而且水流畅通,又有岛陆营养物质的供给,也是多种鱼类索饵、繁殖和避敌的地方,近可养殖,远可捕捞,优势显而易见。

但在水源、能源和交通方面却稍处劣势。

第三章1.滩涂:海陆两相交接的地带,是典型水陆两相交替的场所。

2.滩涂主要受潮汐和底质的影响。

3.潮间带的分区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英国人斯提芬森原则,以生物学原则来作为潮间带垂直分布的基础;另一个是法国人瓦扬,依据在大、小潮涨潮落的平均水位把潮间带划分为垂直区。

我国是根据瓦扬原则划分的。

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

4.底质类型:岩石岸、泥沙滩、泥滩、沙滩、珊瑚礁、红树林区。

(主要影响生物)5.潮间带生物特点:1)广温性2)广盐性3)耐干旱性,耐缺氧性4)节律性5)分带明显6)具有比较稳定的群落结构7)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6.生物量:在某一水域的底部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内的生物有机物质量。

(水平、垂直分布)7.生物量是主要的描述量,它的分布:种类是南多北少,单位量是南少北多。

8.我国各区生物量的特点:1)渤海区:本区冰情比其他区严重,生物量与栖息密度呈现出自南向北生物量逐渐递减的趋势,构成生物量的主要类群是软体动物,藻类生物次之。

2)黄海区:沿岸底质类型复杂,主要类群是软体动物,其中山东半岛藻类植物也占优势。

3)长江区:沿岸粉沙泥质滩涂,滩面宽广,甲壳动物为主,其次为软体动物,再次为多毛类。

4)东海区:底质以泥滩和泥沙为主,本区生物量大陆沿岸和岛屿沿岸差异很大。

大陆主要是褶牡蛎、荆刺牡蛎;岛屿优势种为绿鳞笠藤壶、马尾藻等,生物量相对较小。

5)南海区:生境多样,热量充足,为众多海洋生物种类优良生活环境。

广东沿岸以软体动物为主,藻类次之;广西沿岸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藻类最低。

9.我国目前海水增养殖种类:海带、紫菜、江蓠、贻贝、扇贝、鲍鱼、牡蛎、蛤、海参、对虾、蟹类、梭鱼、尼罗非鱼、海水鲷科鱼类10.我国海水增养殖的发展概况:1)五十年代,我国海水增养殖也最快的时期,养殖品种结构事宜恢复发展滩涂性贝类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海带生产,海带养殖开发时期,是产量增长和扩大养殖生产增长的重要因素。

2)六十年代。

61-64年全国海水增养殖业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全局性比例失调的影响,但从养殖技术上,这一时期是处在新发展的准备时期。

65-70年这一时期,紫菜养殖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增长因素。

这一时期,全国海水养殖面积及产量的构成情况,是以海藻类的养殖生产为主,海藻养殖的发展成为我国浅海、滩涂海水产增养殖业的一个明显特征。

3)七十年代,全国浅海、滩涂的生产又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浅海、滩涂养殖业的发展面积及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在于完善了贻贝养殖开发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问题,贻贝养殖业的发展,继续扩大了浅海、滩涂场地的利用,尤其在黄海区,成为当地面积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4)八十年代,增养殖面积的增长,主要是对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养虾业的发展,该杀了增养殖业生产品种的结构,开辟了滩涂利用的新途径。

5)九十年代,以市场为导向,多种养殖星期,特别是创汇高,经济效益大的种类开发为主。

另外,随着环境第一原则,持续发展第一原则的贯彻,海水养殖技术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效益两者相互间股市近几年海水养殖决策和推行发展所应考虑的道德问题。

6)新世纪发展趋势,海水设施养殖是世界各国开发海洋的重要发展战略方向,也是我国新时期向海洋领域拓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1.我国海水养殖的三次突破(大题)1)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第一次大突破是五十年代海带筏式人工养殖技术成功。

它标志着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一新的产业第一次出现于国民经济序列中,同时带动了海藻化工和海藻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产地其他相关产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第二次大突破是八十年代以对虾、扇贝为代表的海洋动物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成功。

使得养殖对象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大大提高,同时也扩大了对海洋的利用范围,使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完成了从第一品种到多品种养殖的产业化进程,带动了养殖器材制造业、饲料工业等的发展,加快了沿海农民致富的步伐。

3)第三次突破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渔业出现的问题,必须保持合理的开发强度。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则是养殖海区的养殖容量及其相关的生态学问题,以求保持养殖海区的自然环境和养殖的持续发展。

前两次突破是为了快速发展,而第三次突破要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前两次突破的生态学基础是种群生态学,第三次突破的生态学基础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三次突破以养殖容量作为养殖数量宏观控制的量化指标,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章1.渔业区划的主要内容:(大题)1) 渔业区划原则:○1相对一致性原则○2发生学原则○3以渔业现代化为目标,贯彻执行行之有效的方针○4从地不从人原则○5区划界限不受行政区界的限制,但应适当照顾行政区界2) 区划主要内容:○1渔业自然条件、渔业资源综合评价;○2渔业生产的特点和问题;○3根据水域环境条件)重要生物的生态习性及经营方式和生产水平,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论证地区渔业发展方向;○4展望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景;○5实施和保障措施3) 我国渔业区划三大区:○1)内陆水域渔业区○2浅海、滩涂渔业区○3海洋渔业区浅海滩涂渔业区划:○1渤海近岸鱼虾养殖区;○2黄海北部浅海贝藻类养殖区○3黄海南部浅滩文蛤护养区;○4东海浅海贝藻类养殖区○5台湾近岸鱼虾类养殖区;○6南海浅海鱼虾贝类和特种产品养殖区2.滩涂开发利用的目标:1)海涂围垦2)开发海涂水产资源,建立海涂养殖基地3)工业用地及港口城市用地是海滩利用的新兴方向4)发展制盐工业及轻工业原料基地;5)矿产资源的开发;6)开发疗养、旅游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