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汽车理论》大纲

合集下载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考研大纲:810汽车理论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考研大纲:810汽车理论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考研大纲:810汽车理论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考研大纲:810汽车理论,一起来复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郑州轻工业学院2019考研大纲:810汽车理论郑州轻工业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汽车理论(科目代码:810)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郑州轻工业大学车辆工程(此处填写学科、专业名称)的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

一、考试内容及基本要求1.汽车的动力性(1)掌握汽车的动力性、最高车速、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汽车的上坡能力、驱动力、自由半径、静力半径、滚动半径、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附着力的概念;(2)掌握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及表示方法;掌握汽车的驱动力、车速、传动系机械效率、滚动阻力、滚动阻力系数、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汽车后备功率计算式;(3)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汽车的动力因数D及用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1)掌握汽车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2)掌握汽车等加速、等减速、怠速停车等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3)掌握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1)掌握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传动系最大传动比和最小传动比、各档传动比分配的原则,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4.汽车的制动性(1)掌握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传动系最大传动比和最小传动比、各档传动比分配的原则,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及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制动跑偏、制动时后轴侧滑和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的原因;(3)了解理想和实际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同步附着系数及其对汽车行驶工况的影响。

5.汽车的操纵稳定性(1)掌握轮胎的侧偏特性,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回正力矩、外倾角对侧偏的影响;(2)掌握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稳定性因数K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考研《汽车理论》(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汽车理论》(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第五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主要考察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 的响应、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操纵稳定性试验等内容。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主要考察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双轴汽车的振动、“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平顺性试验等内容。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19
汽车理论
专业类别: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
一、基本内容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考察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行驶
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的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整车受力分析与计 算、附着率及汽车的功率平衡等内容。
3、总分:150 分
4、各部分内容的考分比例:
汽车的动力性
30 分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0 分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0 分
汽车的制动性
30 分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30 分
汽车的平顺性
30 分Biblioteka 汽车的通过性10 分
5、考试题型:
简答题 综合题(计算与分析)
三、主要参考书目
《汽车理论》(第 5 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年 3 月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考察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影响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及新一代高效率节能汽车的研究等内容。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主要考察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最 大传动比的选择及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等内容。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主要考察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地面制动力、 路面附着系数、附着力、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计算、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及制动力的分配等内 容。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

该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一、课程内容1.0 引言汽车动力性的定义,汽车动力性的理论分析过程。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汽车动力性的评定指标,各评定指标的含义,汽车动力性指标的测定条件与一般数值。

1.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汽车驱动力的定义与计算公式,驱动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含义,驱动力的影响因素,驱动力计算;汽车驱动力图的含义,驱动力图的绘制方法。

滚动阻力的成因,滚动阻力的计算方法,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分析,路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力之间的区别;滚动阻力系数的含义,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典型路面滚动阻力系数的数值。

空气阻力的含义与构成,空气阻力的计算方法;空气阻力系数的含义,空气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空气阻力系数的典型数值。

坡度阻力的含义,坡度阻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阻力的含义,道路阻力的计算公式。

加速阻力的含义,加速阻力的计算方法;旋转质量换算系数的含义。

1.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汽车行驶方程式,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的绘制方法。

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的方法;运用汽车行驶方程式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和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动力特性图的含义,动力特性图的绘制方法,运用动力特性图确定各动力性指标。

1.4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含义,汽车行驶附着条件的数学表达;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的含义,典型路面附着系数的平均值范围。

汽车在坡道上加速行驶时确定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受力分析方法,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计算公式;路面法向反作用力各构成部分的含义,路面法向反作用力的影响因素,路面法向反作用力主要构成部分的计算公式;运用路面法向反作用力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夏季保养
检查冷却系统、更换夏季适用的机油 和检查空调系统等,确保车辆在高温 环境下正常运转。
秋季保养
检查发动机、刹车系统和轮胎等,为 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冬季保养
更换冬季适用的机油、检查暖风系统 和防冻液等,确保车辆在寒冷环境下 正常运转。
提高汽车使用寿命的建议
定期保养
按照厂家推荐的保养周期进行定期保养,确 保车辆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
阐述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和挑战 ,以及其在未来交通领域的应用前景。
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1 2 3
自动驾驶技术
介绍自动驾驶汽车的分级、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 ,以及其在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车联网技术
阐述车联网的概念、架构和应用,包括车与车、 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
智能感知与决策技术
介绍汽车智能感知系统(如雷达、摄像头、激光 雷达等)和决策算法(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的原理和应用。
轻量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材料轻量化
介绍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 造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结构轻量化
阐述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等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原理 和应用实例。
选用优质配件
选择品质可靠的配件和油品,确保车辆得到 良好的维护和保养。
正确驾驶
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超载等不良驾驶习惯 ,以减轻车辆负担。
及时维修
发现故障或异常时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避 免小故障引发大问题。
06
实践环节:实验操作与案 例分析
实验一:发动机性能试验
实验目的
了解发动机基本工作原 理和性能特点,掌握发 动机性能测试方法。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车辆工程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

长安大学官网公布的806汽车理论考研大纲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四或第五版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要求: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性;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要求: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要求: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掌握制动时的车轮受力;掌握制动效能的概念及评定指标的计算,了解制动效能恒定性;掌握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掌握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了解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五汽车的操稳性内容:1汽车的操稳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4汽车操稳性与悬架的关系;5汽车操稳性与转向系的关系;6汽车操稳性与传动系的关系;7汽车的侧翻。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031020课程英文名称:Automobile Theory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4 实验:4 上机: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根据作用于汽车上外力的特性,分析了与汽车动力学有关的汽车各主要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分析了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参数对各使用性能的影响。

它涉及汽车基础力学理论分析、评价、试验等重要方面的内容,为汽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是掌握汽车设计、制造和试验知识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掌握汽车各主要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建立力学模型、参数选择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及参数的变化对使用性能的综合影响。

为汽车及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掌握本课的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通过性这六大使用性能的定义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2.训练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汽车各大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的能力,包括力学模型建立、参数选择、计算编程、分析计算结果等。

3.强调学生动手进行汽车实验的能力,开设了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汽车制动性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三)实施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根据本专业特点,教师应结合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实际应用。

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讲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三个环节来实现。

教师要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以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高等数学》、《汽车构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 .对习题的要求根据课程的基本特点,通过具体实例在练中讲,并选择安排一定的习题,通过课堂练、讲相结合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汽车理论》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五版),清华大学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一、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及其评价指标,驱动力图,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半径,空气阻力,道路阻力系数,汽车动力因数,附着力,附着率,等效坡度,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其评价指标,汽车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滑动(移)率,I曲线,同步附着系数,侧偏力,侧偏角,轮胎的侧偏现象,回正力矩,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汽车的通过性几何参数。

二、基本原理:滚动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附着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驱动力与地面切向反作用力的关系,汽车行驶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功率平衡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功率平衡图及动力性分析,动力特性图及动力性分析,行驶速度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燃料消耗方程式及各部分的含义,档位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图示,制动力系数与滑动率关系曲线及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理想分配关系,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汽车的质心纵向位置与汽车性能的关系,三种稳态转向特性及其条件。

三、基本计算:根据行驶方程式计算各力,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动力因素,根据动力因数计算爬坡能力,根据功率平衡方程式计算驱动功率,根据驱动附着条件判断滑转,分析制动过程并计算制动距离,根据汽车相关结构参数计算同步附着系数、制动效率、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分配比和制动强度,根据同步附着系数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确定稳定性或路面附着系数,特征车速,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静态储备系数,前、后轮侧偏角差。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844汽车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车辆工程844汽车理论基础考研大纲

武理官网公布的844汽车理论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汽车理论基础》是报考车辆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考试课程,它以汽车理论、汽车构造两本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作为基本考试范围。

在汽车理论课程方面,试题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汽车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汽车理论进行汽车性能计算和分析的能力;在汽车构造课程方面,试题侧重考察应试者对汽车构造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熟悉水平。

在汽车试验方面,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基本的汽车性能试验的法。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180分钟2.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汽车理论 70% 汽车构造 30%3.题型比例概念题 20% 计算题 40% 综合分析题40%三考试要点(一)汽车理论部分1.汽车动力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动力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动力性的因素分析,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基本概念,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与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分析,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方法;34.汽车制动性的基本概念,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与调节,汽车制动性试验方法;5.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概念,车轮的侧偏特性,线性两自由度汽车模型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和瞬态响应,悬架的侧倾运动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影响,汽车转向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传动系与操纵稳定性的关系,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6.汽车平顺性的基本概念,人体对振动的响应,路面的统计特性-路面谱,汽车车身单质量系统、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人体-座椅车身车轮三质量系统、两轴汽车等的振动分析,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7.汽车通过性的基本概念,汽车间隙失效及其通过性的几何(二)汽车构造部分1. 汽车发动机的不同类型及其基本组成,发动机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汽车底盘各大总成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汽车车身的组成和基本结构;4.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要求;5.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汽车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汽车理论》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

其中,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考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车辆工程专业的知识,有利于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择优录取。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2)笔试,(3)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4)答题时间:180分钟。

(5)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100分)
汽车的动力性约20%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约10%
汽车的制动性约30%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约30%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约10%
(6)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15%
分析判断题约30%
简答与计算题约55%
(7)参考书目
《汽车理论》(第三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1.汽车的动力性
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因数;汽车的功率平衡;
汽车的附着率;汽车的动力性计算;车用液力变矩器的特性。

2.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措施。

3.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车轮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和路面附着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与同步附着系数;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汽车制动性计算。

4.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轮胎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稳态响应及评价方法;瞬态响应及评价指标;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关系。

5.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又称为乘坐舒适性,它是现代高速、高效率汽车的一个主要性能。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路面的功率谱与车辆的输入谱矩阵;单质量与双质量振动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分析、计算;车辆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的影响。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
《456汽车理论》
一、适用报考的专业:车辆工程
二、题目类型:1.填空(选择)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4.计算题5.证明题
三、参考教材:
《汽车理论》编者:余志生,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1.00元/本,邮资6元)
四、基本内容:
1.汽车的动力性:(1)动力性评价指标;(2)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行驶的驱动力—附着条件;(4)汽车的功率平衡
2.汽车燃油经济性:(1)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及计算;(2)影响经济性因素
3.汽车动力装置参数选择
4.汽车制动性L(1)制动性评价指标及制动力;(2)制动效能及恒定性;(3)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4)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5.汽车操纵稳定性:(1)轮胎侧偏特性;(2)前轮角输入对汽车的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影响及关系
6.汽车的平顺性:(1)单质量系统的振动;(2)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基本概念)
汽车理论复习提纲
教材:汽车理论(第3版)清华大学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复习点:
1. 汽车的动力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

2. 写出汽车的行驶平衡方程式(两种方式)。

解释每个力的含义和计算公式。

3. 利用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评价汽车的动力性。

4. 汽车的动力因数的含义和如何利用动力特性图评价汽车的动力性。

5. 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和功率平衡图的主要含义和用途。

汽车后备功率和发动机负荷率的含义。

6. 汽车行驶时的附着力、附着系数的含义和汽车行驶时的附着条件。

7. 从结构和使用两方面说明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复习点:
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含义和评价指标。

2. 什么是汽车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说明经济车速的含义和汽车中速行驶省油的原因。

3.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等速、等加速、等减速、怠速工况的燃油消耗量计算和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油耗量的计算。

4. 从结构和使用两方面说明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 说明汽车设置超速挡的原因和汽车拖带挂车行驶省油的原因。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复习点:
1. 如何选择发动机的功率:利用最高车速和比功率两种方法。

2. 如何选择汽车变速器的最小传动比:考虑对动力性、经济性和可实现的最高车速的不同要求应区别对待。

3. 如何选择汽车变速器的最大传动比:考虑三个条件。

4. 汽车变速器挡数的选择和各挡位速比的分配规律及其原因。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复习点:
1. 汽车的制动性的含义和评价指标。

2.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3. 滑动率的含义。

制动力系数、峰值附着系数、滑动附着系数、侧向力附着系数的含义。

4. 根据附着系数随滑动率变化的关系曲线,说明ABS 的理论依据。

5. 制动距离大小的影响因素。

6. 制动的跑偏和侧滑的区别和联系。

7. 试从受力情况分析制动时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的特点。

8. I曲线、β线的含义。

同步附着系数φ0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

9. 利用I曲线、β线,f、r线组,分析汽车在三种不同路面上的制动过程:(φ>φ0,φ<φ0,φ=φ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