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百度文库精

合集下载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述本次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位于_____路段,起止桩号为 K_____ +_____ 至 K_____ +_____ ,长度为_____m。

该试验段的施工目的是为了确定石方路基填筑施工的最佳工艺参数,包括石料的规格、压实设备的选型及组合、压实遍数、压实速度、松铺厚度等,为后续大规模的石方路基填筑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会审,并编制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

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二)材料准备石料选用了质地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岩石,其抗压强度不小于_____MPa。

石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 2/3,且不大于_____cm。

对于粒径过大的石料,采用了机械破碎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石料的级配良好。

(三)机械设备准备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推土机_____台、压路机_____台、装载机_____台、自卸汽车_____辆等。

所有机械设备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四)测量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对试验段进行了测量放样,确定了填筑的边界和中心线,并在每隔 20m 处设置了中桩和边桩,以便控制填筑的高程和宽度。

三、施工工艺(一)基底处理首先对基底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草、树根、腐殖土等杂物,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和碾压,使其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基底存在的软弱土层,采用换填或加固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分层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纵向分段的方法进行填筑。

每层松铺厚度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不超过 50cm。

填筑时,由自卸汽车将石料卸至指定地点,然后由推土机进行推平,使石料分布均匀。

(三)摊铺平整在石料推平后,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进行平整,确保层面平整,无明显的高差和突出的石块。

(四)碾压夯实碾压采用先静压、后振压的方式进行。

静压 1-2 遍,振压 4-6 遍,碾压速度控制在 2-4km/h。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百度文库(精)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百度文库(精)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7月·云浮目录1.试验概况 (31.1试验依据 (31.2试验概述 (32.工料机配置 (3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 (32.2施工机械一览表 (32.3仪器配置一览表 (42.4填料 (43.具体施工方案 (43.1测量放线、布格 (53.2整平 (53.3含水量的调整 (53.4碾压 (53.5填筑要求 (53.6施工注意事项 (64.数据整理分析 (64.1机械设备组合 (64.2沉降量与碾压遍数关系 (64.4松铺系数 (65.安全环保措施 (76.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77.施工总结 (78.附件 (88.1施工数据 (88.2施工资料表 (17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1.试验概况1.1试验依据(一《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二《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三《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四《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详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五《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六《ZK66+790~ZK66+900段路基试验段施工组织》1.2试验概述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在路基开工前,我部于2013年7月01日至2013年7月14日进行了路基试验路的填筑工作,试验路段为长110m的半幅路基。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试验路方案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试验路于2013年7月15日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测。

现对试验路施工方案作以总结,按照试验路铺筑所取得的各种施工技术参数指导路基土石方的大面积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2.工料机配置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2.2施工机械一览表根据填料性质和铺填厚度采用以下组合方案:粗粒土虚铺厚度H=50cm,主要配备T140推土机1台,PY120平地机1台, YZJ20T自行式振动压路机1台。

路基填筑96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96区试验段总结报告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 (2)三、施工组织机构 (2)四、机械组合 (3)五、路基填料选择 (3)六、施工方法 (4)1.测量放样 (4)2.挖土与运土配合 (5)3.松铺布土 (5)4.土方摊铺 (5)5.路基整平 (5)6.路基压实 (7)7、整平的合适机具和方法的确定 (9)8、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9)七、结论 (10)96区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机西高速公路JXZT-1标位于开封市尉氏县境内,土建工程起点桩号K25+600, 线路自拟建的商登高速公路向南过史家村、赵家村、何家村、张家村、上王村、下王村、陈村, 终点桩号K32+000, 土建工程路线全长6.4km;路基挖土方20万m3, 填土方157万m3, 最大挖深3m, 最大填土高度11m。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和任务1、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施工优化组合, 机械合理配置, 确定出96区标准施工方法, 合理的技术参数, 用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具体项目如下: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确定填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2)确定整平和整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3)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 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4)确定挖土、运输、整平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方法5)确定压实度的检测方法三、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路基试验段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组成和分工如下:四、机械组合挖掘机2台: PC-220型推土机2台: T-140型平地机1台: PY180型压路机2台: 徐工22T振动压路机洒水车1辆: 5000L自卸汽车12辆:奔驰(25t)5辆, 红岩(20t)7辆五、路基填料选择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 选取K31+850-K32+000为96区路基试验段, 该段94区顶已经过监理验收, 可以进行96区施工。

试验段土源来自上王北取土场, 经现场取土做实验后确定其各项指标如下:最大干密度ρd=1.878g/cm3, 最佳含水量WO=8.9%, CBR值为17.3。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概述:路基试验段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壤、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考察研究,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旨在总结并分析我们所进行的路基试验段工作,以期对今后的道路工程建设有所启示和改进。

一、实验目的和方法为了确保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几项实验目的:1. 评估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2. 分析路基结构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变化规律;3. 确定最佳的路基材料配比方案;4. 验证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可行性。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和分析:1. 采集样本土壤进行室内试验;2. 利用静载试验机对路基进行负荷测试;3. 利用光纤传感器监测路基变形;4.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路基材料的颗粒特性进行分析。

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收集,我们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黏土性土壤的承载力较低,砂质土壤的承载力较高;2. 在荷载作用下,路基产生的变形主要表现为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而土壤的松弛和沉陷变化较小;3. 通过对不同配比方案进行实验,我们发现石灰加入对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有明显效果;4. 实验中使用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建设的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三、问题和不足之处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实验过程中的样本数量较少,对土壤的特性测量和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2.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土壤,如高湿土壤和膨胀土壤,我们的实验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施工工艺和设备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四、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加样本数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 加强对特殊土壤类型的研究,以获得更全面的土壤特性和行为规律;3. 继续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4.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促进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

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

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doc路基试验段总结(精加工)一、前言路基试验段是公路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它对于验证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评估材料性能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总结旨在详细记录和分析XX公路项目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过程、试验结果以及取得的经验教训。

二、工程概况1. 项目背景XX公路项目是连接XX至XX的重要交通干线,全长约XX公里。

项目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工程。

2. 试验段位置试验段位于XX公路KXX+XXX至KXX+XXX段,全长XXX米,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具有代表性。

3. 试验目的验证路基设计参数的合理性探索和优化施工工艺评估路基材料的性能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技术依据三、试验段设计1. 设计参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规范,确定了试验段的路基宽度、高度、边坡坡度等设计参数。

2. 材料选择选择了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包括粘土、砂砾等,并进行了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3. 施工工艺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填料摊铺、压实、检测等环节。

四、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完成了施工场地的清理、施工机械的准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

2. 填料摊铺按照设计厚度和宽度进行填料摊铺,确保摊铺均匀。

3. 压实作业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分层压实,严格控制压实遍数和速度。

4. 质量检测对压实度、弯沉值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五、试验结果1. 压实度检测试验段的压实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平均压实度为XX%。

2. 弯沉值检测弯沉值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整体稳定性良好,平均弯沉值为XX(0.0Xmm)。

3. 材料性能评估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六、问题与解决1. 填料供应不稳定与供应商沟通,确保填料供应的连续性和质量。

2. 压实度不均匀调整压实工艺,增加压实遍数,确保压实度均匀。

3. 环境因素影响根据天气和地质条件,灵活调整施工计划和工艺。

七、经验总结1. 设计参数的验证试验段的成功实施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依据。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

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公路建设是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的基础工程中,石方路基填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为了确保公路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石方路基填筑的实际操作,验证填筑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评估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并总结填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参考。

三、试验内容1.原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2.填筑工艺: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逐层填筑的方式进行,保证填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填筑设备:使用挖掘机、翻斗车等设备进行填筑工作。

4.填筑控制:通过填筑高程控制点和沉降点的测量,控制填筑的水平和垂直度。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填筑,取得了以下结果:1.填筑工艺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填筑层之间的结合牢固。

2.填筑材料的选择合理,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3.填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填筑层高度控制不够准确,导致部分路基高度偏差较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与建议1.石方路基填筑工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操作,合理控制。

在今后的类似项目中,应加强对填筑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2.填筑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石方材料和填筑材料。

同时,要对填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填筑后的路基质量良好。

3.在填筑过程中,应加强对填筑层高度的控制,避免出现高度偏差过大的情况。

可以利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高程控制,提高填筑的准确性。

4.填筑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填筑的各项参数和测量数据,以便总结和改进填筑工艺。

同时,要进行及时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填筑的工艺和质量达到要求。

六、展望石方路基填筑试验段的建设与研究,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填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7月·云浮
目录
1.试验概况(3
1.1试验依据(3
1.2试验概述(3
2.工料机配置(3
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3
2.2施工机械一览表(3
2.3仪器配置一览表(4
2.4填料(4
3.具体施工方案(4
(5
测量放线、布格3.1.
3.2整平(5
3.3含水量的调整(5
3.4碾压(5
3.5填筑要求(5
3.6施工注意事项(6
4.数据整理分析(6
4.1机械设备组合(6
4.2沉降量与碾压遍数关系(6
4.4松铺系数(6
5.安全环保措施(7
6.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7
7.施工总结(7
8.附件(8
8.1施工数据(8
8.2施工资料表(17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
1.试验概况
试验依据1.1.
(一《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二《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
(三《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详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五《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六《ZK66+790~ZK66+900段路基试验段施工组织》
1.2试验概述
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在路基开工前,我部于2013年7月01日至2013年7月14日进行了路基试验路的填筑工作,试验路段为长110m的半幅路基。

在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试验路方案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试验路于2013年7月15日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测。

现对试验路施工方案作以总结,按照试验路铺筑所取得的各种施工技术参数指导路基土石方的大面积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2.工料机配置
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
2.2施工机械一览表
:
根据填料性质和铺填厚度采用以下组合方案.
粗粒土虚铺厚度H=50cm,主要配备T140推土机1台,PY120平地机1台,
YZJ20T自行式振动压路机1台。

具体可见下表:
2.3仪器配置一览表
现场主要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系数。

主要配置仪器如下表:
2.4填料
填方材料在施工前进行有关土工试验,同时监理对填料进行了平行试验,以便控制路基填筑材料质量。

施工利用方主要采用ZK66+600~K66+780段挖方区的次坚
石及软石,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具体可见附表:
3.具体施工方案
针对本合同段的施工特点,为切实落实首件制精神要求,对此路段的左幅展开路基试验段施工,总共为2层,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

横坡采用短台阶施工、涵洞回填处开挖台阶施工,以切实达到试验段的施工目的。

3.1测量放线、布格
根据填筑层面的高程、路基设计表,放坡计算路基宽度,放出路基的填筑边线(中线、边线。

为保证路基边角的压实,在放线时将路基填筑边线加宽50cm,同时沿线路纵向每20m 设一对标高指示桩,并在标志杆上标示出每层填土的松铺厚度,以控制
每层松铺厚度,在两标高指示桩之间挂线,以保证边坡的圆顺。

根据运输车的装料数量及确定的填料虚铺厚度(不超过50cm,按方格网法布料,网
格采用石灰粉布置。

3.2整平
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就地推平,人工捡除填料中的树根杂物,最后再用平地机精平,然后人工配合机械根据标高指示桩拉线精确整平。

表面平整,无大面积坑洼现象。

路基表面设置2%的横坡,以保证排水良好。

含水量的调整3.3.
填料的含水量采用翻晒或洒水车补充洒水调整填料的含水量,使填料的含水量调整在最佳含水量方可进行推平碾压。

3.4碾压
土石混填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静压一遍,然后弱振一遍,再强振压。

碾压时,压路机车速控制在2~3Km/h左右,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由宽度两边向中间纵向碾压,横向碾压位置搭接30~40cm,碾压时自路基两侧向中间,当每层检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填筑上一层。

按照《路基试验段施工方案》的要求,每次检测19个点。

从静压第一遍开始,每次检测一次相对沉降量,每次按事先布置好的19个点进行观测。

3.5填筑要求
路堤填筑时,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徒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3.6施工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松铺厚度,严格控制超粒径填料,粒径超过30cm的石块必须破碎或清除。

2在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可以通过洒水等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在进行碾压。

3碾压时,压路机由路基边缘依次向路基中心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2~ 3 km/h;沿线路纵向前后两次轮迹重叠不少于30cm;两侧路肩处应多碾压2~3遍。

4.数据整理分析
机械设备组合4.1.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在500m左右的区段内施工应至少配备以下机械:推土机1台,平地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自卸车6台,反铲挖掘机1台以及洒水车1台。

当区段长度增加时,要相应增加振动压路机和自卸车的配备台数。

一般每增加800m,应增加1台振动压路机、1台反铲挖掘机和4台自卸车。

当填料运距每增加3Km,应增加2台自卸车。

4.2沉降量与碾压遍数关系
本段试验路配备1台20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进行振动碾压,时速不超过3KM/小时。

振压第1遍,沉降量为12~39mm ;振压第2遍,沉降量为7~ 30mm;振压第3遍,沉降量为3~15mm,振压第4遍,沉降量为1~5mm;振压第5遍后,沉降观测数据显示沉降量基本稳定,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平均沉降差值:△h<2mm。

最后用压路机静压收面,在压路机碾压后达到规范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并且表面无轮迹,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4.4松铺系数
根据试验段路基现场施工情况,达到压实度要求的情况下,松铺厚度为50cm时,对应的振动碾压遍数分别是4遍,对应的松铺系数为1.143,1.205(详见附表。

经过对机械使用、施工工艺和经济适用性等方面综合比较,认为松铺厚度选择50cm,厚度适中,分层数不至过多,机械碾压遍数相比较为经济,综
合效率较高。

5.安全环保措施
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环保措施均按试验段施工方案的要求得以实施,施工现场的环保状况基本良好,未出现环境污染的现象。

但有几个问题仍然存在,主要: 有.
(1施工便道洒水频率低,加上当地环境较为干燥,扬尘的问题比较突出;
(2因装车时局部填料过高,造成运料车辆时有掉落土石的情况;
(3场地中大块石清理不及时,对红线外的农用耕地造成影响。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下:
(1增加施工便道洒水频率,保证便道处于相对潮湿的状态,防止扬尘;
(2运料车辆严禁超载,注意行驶速度,对掉落的土石及时清理;
(3对施工现场的废料、杂物等及时清理,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清理。

6.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1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画格规格偏大,与自卸车容量大小存在一定的出入,造成松铺厚度偏差。

解决方案:修正格子规格,确保在50cm的松铺厚度前提下一车一格。

2在填筑施工过程中出现部分填料含水量偏大或偏小现象。

解决方案:在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必要时可以通过翻松晾晒或洒水等措施使其达到最佳含水量。

3在碾压过程中出现压路机速度出现一定的偏差,压实度的数据波动较大。

解决方案:碾压时,压路机由路基边缘依次向路基中心碾压,碾压速度控制在2~3 km/h;沿线路纵向前后两次轮迹重叠不少于30cm;两侧路肩处应多碾压2~3遍。

施工总结7.
通过本次试验路铺筑,我部选用松铺厚度为50cm,松铺系数φ=1.2,机械选型为
20T自行式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弱振1遍,振动碾压4遍后,沉降观测数据显示沉降量基本稳定,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平均沉降差值:△h< 2mm。

8.附件
8.1施工数据
页17 页共9 层第1 第
(表.
表(第 2 层
试验段桩号:YK225+450~YK225+580 时间:
第10 页共17 页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土石混填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
第11 页共17 页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土石混填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试验段标高数据统计表(第 3 层
:
时间:YK225+450~YK225+580 试验段桩
号.
第13 页共17 页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土石混填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
第15 页共17 页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土石混填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8.2
施工资料附件1 《三方检测记录表》附件2 《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附件3 《现场测量放样表》附件4 《路基填筑施工记录表》第17 页共1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