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王均瑶不为人所知的几个侧面

合集下载

王均瑶“胆大包天”的亿万富翁

王均瑶“胆大包天”的亿万富翁

王均瑶“胆大包天”的亿万富翁
王启银;photocome
【期刊名称】《远东经济画报》
【年(卷),期】2003(000)007
【摘要】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却拥有9家全资独立法人公司和10家分公司,总资产超过15亿元。

他有许多重大投资决策都与航空有着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包机第一人,他是东航武汉公司的大股东,他一个人买下了宜昌(三峡)机场。

他喜欢冒险,喜欢大手笔。

他的事迹正被许多MBA学院记载并传诵。

他就是王均瑶,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王启银;photocome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62.6
【相关文献】
1.胆大包天捏假名骗领粮补近五年 [J], 曹杰;王新昌
2.从"胆大包天"De王均瑶英年早逝想到的…… [J], 周德文
3.38岁的王均瑶两手空空而去,王均瑶留下了什么? [J], 陈墨
4.花甲老太“胆大包天” 勇当“女飞人” [J], 心悦
5.王均瑶:"胆大包天"创奇迹 [J], 晓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间黑色幽默

人间黑色幽默

人间黑色幽默------王均瑶英年早逝,曾经司机说老板一直为我打工温州企业家王均瑶几年前英年早逝,其妻带着几十亿家产和该企业家曾经的司机结婚了,该司机说, 以前我一直认为我是帮老板打工,现在才明白老板一直在为我打工!上海均瑶牛奶公司的董事长王均瑶,38岁的时候就拥有了35亿的资产,可以说是业界的一个奇迹!别人想拥有的他都已拥有了,但可惜的是正当他事业走向辉煌的时候他的身体倒下了,直肠癌最终夺取了他的生命。

他的老婆改嫁给他的司机,他的孩子也理所当然的成了别人的孩子,他曾经拥有的一切都成了别人的东西!而这个男人开着他的车,住着他的房,抱着他的女人,不高兴的时候还要虐一下他的孩子,嘴里还要说:“王均瑶的一生就是为我打工的一生!”大家想一想,王均瑶的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很可悲?辛苦一辈子,连命都搭进去,最后却便宜了另一个男人!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身体健康长寿,自己的身体也“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有了好的身体我们才能有充分的精力投入生活和工作,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健康是我们人生的最重要的第一财富!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健康换钱!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价值,然而最后失去健康,甚至生命,那么之前所得到的金钱是否还有意义呢?《国家商业》(NationBiz)指出,曾经有人把健康比做1,把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得到的回报比做0,随着我们的努力付出我们得到的回报越来越多,1后面的0也就越来越多,我们有了钱可以买房买车,有了事业建立一个家庭,有了自己孩子,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有一天我们的车丢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再买一辆车,但我们一但失去健康这个1的时候,后面的0再多还有什么意义?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何处见不到王均瑶的影子呢?为了钱而卖命工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更不懂得保养身体。

一旦身体跨了,最终辛苦一辈子换取的金钱又花到了医院,但健康却难以挽回!。

均瑶集团,发了!

均瑶集团,发了!

均瑶集团,发了!时下,因疫情冲击吉祥航空遭遇暂时性的困难,但这并不妨碍其母公司均瑶集团⼀路⾼歌。

8⽉18⽇,均瑶集团旗下均瑶健康上市。

上市后,均瑶健康连续涨停,⽬前股价虽已回落⾄26.99元,较13.43元的发⾏价已翻了⼀番。

时⾄今⽇,均瑶系已有四家上市公司。

吉祥航空:航空,市值216亿元。

⼤东⽅:商贸,市值41亿元。

爱建集团:⾦融,市值143亿元。

均瑶健康:乳品,市值116亿元。

合计市值⾼达:516亿元。

合计市值⾼达2019年,均瑶集团以306亿元的营收排名民营企业500强的第277位。

均瑶集团已成为民营企业队伍⼀⽀不可⼩觑的⼒量。

均瑶集团的当家⼈王均⾦⼊选改⾰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可谓名利双收。

不过,如果回到16年前,当时很多⼈对均瑶集团的前途产⽣了疑虑。

2004年,均瑶集团创始⼈王均瑶因病离世,对均瑶集团产⽣重⼤影响。

提起王均瑶,在当时可谓⽆⼈不知,⽆⼈不晓。

作为温商的代表⼈物,王均瑶可谓是⼀代商业奇才。

王均瑶出⽣于1966年,15岁的时候,就开始外出做⽣意,经过⼏年打拼,王均瑶在商场如鱼得⽔。

王均瑶与民航搭上关系发在1991年的那次包机。

1990年初,因每次从长沙回家过年都要颠簸30多个⼩时,在乘坐飞机还需要开介绍信的年代,他就想到通过包机⽅式解决。

王均瑶整整跑了半年多,印章盖了100多个,终于拿到了民航局和空军的批准⽂件。

1991年7⽉28⽇,⼀架安-24型飞机从长沙起飞降落在温州机场。

此事令王均瑶名声⼤噪,“胆⼤包天”事件被媒体誉为改⾰开放的经典案例⼴为流传。

1992年,邓公南巡讲话,中国⼤地上再次迸发出改⾰的浪潮。

王均瑶抓住机遇,⾸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于当年成⽴。

90年代,在王均瑶胆⼤包天的⽰范效应下,许多浙江商⼈活跃于民航业内,从事包航线、包机、包舱等业务。

直到今天,翼哥还记得⼏个浙江包机⽼板带着许多塑料飞机模型穿梭于航空公司与机场之间。

2002年,正值民航⼤重组期间,均瑶集团再进⼀步,参与了东航对武汉航空的重组。

企业家的本钱

企业家的本钱

企业家的本钱在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正扶摇直上之际,被人们冠以“胆大包天”称号的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于11月7日晚离开了人世。

在中国,能够跨行业经营,拥有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总资产35亿元,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营企业并不多见。

王均瑶作为这为数不多的企业家代表,这么年轻就撒手人寰,不得不说“天忌英才”。

尽管社会各界,无论是认不认识王均瑶的人,对其生前的种种行为有不同的解读。

但有一点肯定是有共识的:王均瑶是温州商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人们看来,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民营企业家就这样病逝了,我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深感创业型民营企业家的健康太重要了。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企业家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电影电视中能经常看到的,是企业家在碧绿的高尔夫球场上的飒爽英姿;在一些豪华酒楼,看到的是企业家谈笑风生、春风得意的自在神情;再加上英国人胡润每年都给中国富人搞一个财富排行榜,其荣耀和风光让人尽收眼底,羡煞人也!可以说,企业家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一些耀眼的光环。

但是在其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企业家的辛酸和承载的重压呢?“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一个企业创立之后要想生存下来,并且做大做强,企业家要经历诸多的磨难。

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说白了,就像是一个“高压锅”,一直都在铆足了劲儿承受来自社会上的各种“高压”。

仔细盘点,当今企业家的压力无外乎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比较常人有极强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出人头地之后想更胜一筹。

对现代企业家,我们几乎用尽了所有华丽的辞藻来描述他们的精神内涵: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冒险精神、敬业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等,其实这一切都出自一种荣誉感和强烈的争胜心,使得他们不断给自己加压。

这恐怕是大多数企业家的“通病”。

其次,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在市场规则还不完善的今天,企业家们不仅要与人打交道,还要全身心投入市场之外的“潜规则”,与“潜规则”打交道,这其实更累心。

从“胆大包天”的王均瑶英年早逝想到的

从“胆大包天”的王均瑶英年早逝想到的

从“胆大包天”的王均瑶英年早逝想到的中国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因率先“包机”而被誉为“胆大包天”的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家王均瑶先生,在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扶摇直上之际,在38岁如日中天的盛年,因积劳成疾,患肠癌并发肺部感染,于11月7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

近日,在王均瑶生活、工作过的温州,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温州都市报》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关注企业家身心健康”的座谈会,医学专家、企业家代表、媒体记者集聚一堂探讨企业家的健康话题,王均瑶英年早逝给社会各界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惋惜,同时,企业家群体作为财富的创造者的健康状况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

在很多人眼里,企业家是与名誉、财富、事业相关联的,风光无限,其实,一旦成为企业家,他即与压力、竞争、劳累结伴而行,可谓“苦不堪言”。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繁杂劳心的企业管理工作,长期处于“临战”状况的企业家们往往在创造财富及辉煌的事业的同时,牺牲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今年上半年,温州企业联合会和温州友好医院合作组织了一次专门针对温州知名企业家的体检活动,原计划邀请100多位企业家,结果前后一个月,反复邀请,只来了87名企业家,包括王均瑶在内的不少企业家因工作繁忙未能参加体检。

在对87名企业家进行健康体检后,发现温州企业家的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按WHO的标准,完全意义上的健康者几乎无一人,在这87人中,分别患有高血压37例、冠心病6例、脑梗塞4例、脑供血不足14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51例、高尿酸血症9例、脂肪肝22例、前列腺增生症26例、颈椎病31例,并且,查出肺癌1例、肺结核2例、脑梗塞3例等严重病例,患病率达100%。

在与企业家接触和体检资料分析中,了解到企业家普遍存在着健康意识不强的现象,在疾病危害和严重性上认识严重不足,随之出现“三低”,即知晓率低:不知道自己存在什么病;治疗率低:有病了不重视、不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有效率低:即便是治疗了,治疗不及时、不达标,也没有继续就诊检查治疗效果,所以企业家往往生病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酿成人生悲剧。

富豪王均瑶妻子带19亿家产改嫁司机?这个传了好几年的八卦终于

富豪王均瑶妻子带19亿家产改嫁司机?这个传了好几年的八卦终于

富豪王均瑶妻⼦带19亿家产改嫁司机?这个传了好⼏年的⼋卦终于他曾经叱咤商界,⽆往不胜。

和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商不同的是,他素以“胆⼤包天”⽽闻名业界。

他开创了中国商界的许多个“第⼀”,他曾经满怀豪情要做成李嘉诚那样的事业。

没想到英年早逝,给他未竟的宏图⼤业,同时也给世⼈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王均瑶1966年出⽣在浙江温州苍南县⼤渔镇,少年辍学从商。

1988年,王⽒三兄弟开始做⽣意。

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从事过各种⾏业,例如在⼴州批发⽛膏、⽛刷,回到温州包装后出售给宾馆。

通过经营酒店业、印刷业等,王⽒三兄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1991年7⽉,25岁的王均瑶⾸开私⼈包机先河,承包了长沙-温州的包机航线,从⽽以“胆⼤包天”享誉国内外。

次年他创办了国内⾸家民营包机公司。

1993年,在“⼀杯⽜奶强壮⼀个民族”的感召下,王均瑶投⾝乳业经营,在全国建⽴乳业⽣产基地,销售⽹络遍及全国,逐渐做⼤了乳业的均瑶品牌,同时涉⾜宾馆业、出租车服务业。

1999年,他到上海发展,在浦东征地200亩,建设均瑶集团总部,2002年,在上海肇嘉浜路买下⼤楼,重新改造,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场,成为上海⾸座以民营企业命名的甲级商务楼。

在湖北宜昌征⽤西陵剧场黄⾦地段,开⼯建设含⾼级酒店和⼤型购物⼴场的宜昌均瑶国际⼴场。

接着,⼜收购了⽆锡商业集团。

2001年10⽉,王均瑶这种改善移民⽣存状态的⾏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全球协议论坛上演讲。

当时,王均瑶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的唯⼀的企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与,并签署了包括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内容在内的联合国全球协议。

2002年3⽉以18%的股份⼊股东⽅航空武汉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第⼀家投资国家民航主业的民营企业。

2002年10⽉在上海肇嘉浜路收购上海“⾦汇⼤厦”,命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场”,成为上海⾸座以民营企业命名的甲级商务楼。

紧接着⼜收购了⽆锡商业集团。

2004年11⽉7⽇王均瑶因劳累过度,患肠癌,英年早逝,年仅38岁。

王均瑶的启示

王均瑶的启示

王均瑶的启示王均瑶是浙江均瑶集团的董事长,年轻有为,38岁便拥有35亿资产。

因为打拼事业,早期忽略了健康管理,当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做检查时,为时已晚,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在美国治疗时,他提出愿将自己全部资产送给医生,以此换回1年的生命,而医生只能无可奈何的摇摇头,感叹的说,你要是早一年来治疗,也许还有希望让你多活几年!其实,王均瑶也不是完全不重视健康,他也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每年还到上海最好的国宾体检医院做1万多元的套餐体检。

当他感觉身体有严重问题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却把他的病当做胃病治疗,直到生命结束前两月,还天天吃吗丁啉。

在我们为王均瑶扼腕叹息之余,不仅要问,为什么他年年做高规格的体检,却未能发现结肠癌病变?为什么到了癌症晚期,医生还会误诊?如果他做了基因检测,知道自己有结肠癌的高度易感,悲剧还会发生吗?有人说,王均瑶虽然事业有成,但不重视健康;有人说王均瑶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自己的身体;也有人说,王均瑶没能赶上基因时代,是他的遗憾,如果基因检测能早一点推广,也许就没有王均瑶的悲剧!其实,人类基因图谱草图早在2000年就已经绘制完成,人类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迅速开展基因检测服务,并且通过基因检测,使美国的结肠癌发病率下降了90%,死亡率下降了70%。

在我国,联合基因集团也于1997年成立,在基因研究方面,紧跟世界先进水平,拥有世界顶尖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和检测平台,并且为25万人提供了科学的检测服务和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有效的保护了健康。

如果王均瑶能够提前几年做基因检测,医生就不会把结肠癌当胃病来治疗;如果他早一点做了基因检测,医生就会为他做结肠镜检查,及早发现结肠癌并及时做切除治疗;如果他能多一点对健康的关注,就会发现其实健康保健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基因检测能发现疾病隐患,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让疾病不发生或晚发生。

愿王均瑶的悲剧能给更多的人一点启示!。

王均瑶“惊天”内幕

王均瑶“惊天”内幕

王均瑶“惊天”内幕
张和平
【期刊名称】《商界名家》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今年2月中旬,一条来自中国航空业的重要消息从湖北宜昌传出:以“胆大包天”遐迩闻名的温州民营企业家王均瑶经营的均瑶集团以5.5亿巨资金额购下湖北省宜昌机场!此举得到中国民航总局的批准。

这标志着又一个中国国有重要产业的“垄断堡垒”——民用机场已被民营经济打破。

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百强之一的均瑶集团继去年3月20日出资1.26亿元,以18%股份参股改组中国民航武汉航空公司后的又一“惊天”之举。

至此,王均瑶创下了中国民航史上打破国有垄断坚冰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承包空中航线,第一个参股航空公司,第一个收购民用机场,继而成为我国民营资本全面进入民航领域的第一人。

王均瑶是如何屡破禁忌,进入我国民用航空业的?他为什么对航空业如此情有独钟,是胸怀某种“野心”,还是另有所图?都说航空领域垄断性高,钱好赚,王均瑶究竟赚到钱了没有?……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人们知之甚少,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王均瑶身上,来解开这一个一个的谜团。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张和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71
【相关文献】
1.十年前惊天大案,今日曝出骇人内幕百万“五粮”梦 [J], 钟勇;正言
2.惊天内幕:中山低价LED照明工厂的三个生存秘诀 [J], ;
3.“国内死囚第一贪”的惊天大案内幕 [J], 胜勇;华夫;立新
4.岛内传出惊天内幕——台湾也想核武装 [J], 吴健
5.岛内传出惊天内幕--台湾也想核武装 [J], 吴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月24日,一则“均瑶集团要建航空公司”的新闻出现在媒体上。

这时,距离王均瑶辞世刚好两个星期。

一心想做航空公司的王均瑶到底没有在自己手上实现这个愿望。

关于“胆子大”的回应
1997年,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美联社记者刘香成从贵州的六盘水直飞温州寻找王均瑶。

这一年,王均瑶的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已经成立了5年,均瑶集团也已经成立了2年。

刘香成制作了王均瑶的一组贫富对比的新闻图片,发表在香港地区一本叫《中周刊》的杂志上。

一年后,王均瑶无意中和记者提到这个香港人,抱怨他答应给自己寄照片却没有了音讯。

在这之前王均瑶还不清楚刘香成是什么来头,更不知道他的名气比自己还大。

之后几天,王均瑶看到了这本杂志,“这么写我的富真是过分。

”王均瑶流露出无奈的表情。

多年以前,“富人”王均瑶在他温州龟湖路的天龙包机公司办公室,拿出一张和前妻谈恋爱时的旧照片。

王均瑶对他的新闻秘书说:“我小时侯是很时髦的,我们初中时就认识了。

”接着他转过头对记者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小时候我没有见过飞机,我还问过大人,飞机上的人小便怎么办?”
1991年春节,已经见过飞机的王均瑶时年25岁。

他走进了上海空军某部航行处,对值班参谋说要包飞机到温州。

一位领导模样的人出来看了看王均瑶,满脸狐疑地问:“小鬼,你爸爸呢?”
“我爸爸等着我回家呢。

”王均瑶从密码箱里搬出20万元。

不久,王均瑶便乘坐中国联航的军用运输机运七飞机降落在温州机场。

这件事后来被媒体炒作为“温州农民兄弟‘胆大包天’”,一时间惊动全国。

“王均瑶包飞机回家其实只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

与他同年代的温州人一定记得那时候在上海公平路码头通宵排队买票的情景,有包机想法的肯定不止王均瑶一个人,但只有他去做了。

”当年接待过王均瑶的空军某部指挥所陈所长感慨道。

但是,不论陈所长还是当时的媒体都没有想到,王均瑶会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民航业的民营企业家。

2002年9月,在e-talking温州财富论坛上,王均瑶将一个飞机模型送给一位来宾,称之为“我自己的飞机”。

这一年,王均瑶得尝夙愿,入股武汉航空18%,民营资本首次进入国家垄断的航空业。

温州商人的异类
吴明华,温州国贸大酒店董事长,早年曾是《文学青年》主编,是温州二次创业历程的亲历者。

吴明华是王均瑶的忘年之交,他眼中的王均瑶除了后生可畏之外,提得最多就是“佩服”二字。

“平时我们很熟,我只当他是小弟弟,没想到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这么高。

”吴明华说。

王均瑶的经营能力一向让朋友们佩服。

他不仅仅是利用了“包机”这一概念,而是由此开始,不断地延伸。

比如与航空公司的结算有三个月时间,有时候甚至是半年,这段时间他手中所掌握的资金不在少数,可以利用时间差来进行新的投资,而且只要包机还在继续,他们手中这笔充裕的低风险流动资金就可以长期利用。

于是他发展了牛奶业、出租汽车业等等。

吴明华曾经跟王均瑶开玩笑,牛奶广告可以这样做:“均瑶牛奶好不好,请你看看王均瑶。

”王均瑶说:“老吴,这广告词可不是你的专利,早已有人建议了,他们的广告词是:”喝了均瑶牛奶,像均瑶一样胖白‘。


上官女,原苍南县县委书记,王均瑶是她任上走出去最有影响力的年轻企业家,她的评价是,“与其他温州企业家不同的是,王均瑶他不会只顾埋头苦干,他很有灵活的想法。


1997年在温州龙港落成的均瑶大厦,是王均瑶试足地产业的第一步。

上官书记现在还记得,当时均瑶对她说,“今年我三十而立,这座楼也标志了我拔地而起。


关系论
温州德力西公司老板胡成中说,政府最头疼的地方就是最有商机的地方。

介乎于战略投资家和投机商之间,王均瑶犹如依附在盘根错节的电路板上的应用程序,在权力和利益生态链上,他的思维随着官场气候和市场风云而跳跃,总能精算出风险指数和收益百分比,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就了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我们要搞搞气氛。

”这句口头禅也总是为王均瑶找到资源和兴奋点。

上海温州商会会长杨介生回忆,1998年初温州市政府正在为兴建科技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筹集经费,政府的招数是通过招标形式向社会拍卖300辆出租车经营权和终身产权。

巧合的是,到访的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平和王均瑶在都第一时间获取了这个信息,在日后的两三天里,杨国平和王均瑶几乎形影不离。

最后,王均瑶以68万元的均价拍得80个牌照,在杨国平看来温州的这个价格拍得实在太高了,上海不超过30万元。

王均瑶成功取得出租车运营权后,高调向社会宣称:均瑶买下百辆市区出租车经营权,表明温州出租车行业的运营从分散经营转入集团化经营的开始,标志着国际化经营和管理理念在温州出租车行业的诞生和运用。

温州的出租车行业从第一代家庭经济运作方式到第三代经济运作方式(摒弃个人和政府行为)的历史性转折,促进了温州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到2000年,均瑶出租车将全部用上海大众2000,数量要发展到2000辆。

到了2000年,均瑶出租车并没有像他们当年说的那样发展,而是以每辆90多万元转让了部分牌照,套现并净赚2000多万元。

“温州模式”遇到了坎
“可以肯定地说,王均瑶的财富在温州富人阶层里不在100名之内,但至少,他是温州二次创业的一个标杆。

”温州当地人这样说。

在王均瑶撒手人寰前后,均瑶集团曾向外界公布过两份新闻通稿。

可以注意到的是一些数据的变化。

1999年均瑶进军上海之前曾声称资产为3个亿,2003年又对外宣称十几个亿,2004年成了35个亿。

温州人说王均瑶不愧是资本高手。

2004年11月18日,均瑶集团的新领导班子见面会邀请了众多媒体。

就大家关注的集团负债问题,新任董事长王均金再次强调均瑶集团的负债率在安全范围内,只有几个亿。

但集团的一份内部文件上却清楚地写着“负债率45%”。

这次董事成员的见面会上,王均金还主动纠正媒体报道的错误,特别强调王均瑶遗嘱中提及的股权继承对象是其“家属以及子女”,并不仅是由其长子继承,媒体将其长子推为“中国最年轻的富翁”更是个误解。

但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里明确写道:“根据王均瑶董事长生前安排,50%的股权中,5%的股权转让给现股东王均金先生,5%的股权转让给现股东王均豪先生,40%的股权转让给其长子(未成年),并委托王均金先生、王均豪先生共同代为管理。


专家分析,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被列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六条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第十四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根据《民法通则》以及《民法通则》意见,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子女的监护权。

那么该长子(前妻所生)所继承的份额不管多少都该由他的母亲作为法定代理人来执行。

在得知王均瑶病逝消息后,一位原温州市高官含蓄地说:“‘胆大包天’?天怎么可以包呢?”在他看来,以均瑶为代表的温州企业,当下遇到的坎要从整个体制上来突破,重心要移至完善市场经济的不足之处,健全法制。

只有这样,温州模式才有希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