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地域文化导向的遗址周边地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以武汉佳海服装工业城为例

域 十
. ^ 《
代
11 区位 l冲 的妊 济 柿 邑
盘老城 遗址 南 *江约5 i ,南临府 河.地 距 k n
一
t
.
i { 观
t 息 .
T, £ |要 建
i
B 月
建 设 自
城 建
现盘 龙城 经济 开发 区积极 向 的精 神面 貌,力
求促 进 区内建 成环 境与周 边遗 址保 护 在 态 与环 境 、效率 与公 平、 艺术与 审美 等菩 方面 的 和谐发 展
文 章搐 号
■ 垂 t £ #
要
I0 — 3X ( 1 f n … 3 一J (3 79 1 21) 卜 )) 8 I 3
耋噩
杨立峰 Y g an Len i g f
中 田分 类 号 T 7 U2 7 9
主 献标 识 码 ^
大遗址 是指 占地面积 较大 { 通常在5 m k 上 ) ,具有较 高 史价 值的文物遗 址 大遗 址是 重 要的 历史 文化 遗产 ,具有 唯一 性和 不可 替代 性 ,有着重要 的历史价 值、文化价 值、姜学 价值 和 社会价值 .也是城市 文化景观 的核心要素 。目 家 文物 局单霁 翔局长 在2 0 年 西安举 行白 犬 08 勺 遗址 保护高峰 论坛 的主韪 报告中指 出, 。 前 大遗 址保护面 临的最大 的问题就是快 速的城 市化 建设 “。而建 设与保护 ±间 盾最 为集中的地
发 内 。 基 地 东 北 紧 邻 盘 龙 湖 , 东 南 距 盘 龙 城
des l r oy of r u bon co t f on nsr i uc As 0 pec al s i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

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北海地域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
北海地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元素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北海地域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壮族文化和海洋文化。
壮族是北海地域最主要的民族群体,他们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这些元素构成了北海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
海洋文化则源自北海地域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这里有着丰富的海洋景观和海产品资源,深受游客喜爱。
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北海地域的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能为北海地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进行探析,深入挖掘北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的有机结合。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北海地域文化的特点,探究其对旅游产品设计的影响;二是探讨旅游产品设计的原则,揭示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设计要点;三是探讨北海地域文化与旅游产品设计的融合方式,寻找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体验的最佳途径;四是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指导实践中的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五是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旅游产品设计的具体实践,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上目的的实现,旨在为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提升。
1.3 意义在北海地域文化背景下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北海地域文化特点,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统与发展。
注重地域文化的康养社区设计策略研究——以南宁泰康“桂园”为例

1892023.08 /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ory 建筑设计·理论设计实践延续了对地域性的思考,对南宁“地域文化”的发掘和提取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策略。
2当地地域特征与文化2.1山水情怀南宁地处华南,位于广西南部,三面环山,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
整个城市地貌分为平地、山地、丘陵、台地等类型,其中平地占比约57%,其余地貌占比约43%。
邕江作为珠江水系支流,自西往东流经市区,是南宁主要的城市水源,干支流航道也是重要的运输线路,被称为南宁的母亲河。
可以说山水情怀在南宁人的生活中已根深蒂固,宋代评出的“邕州八景”——望仙怀古、青山松涛、象岭烟岚、罗峰晓霞、马退远眺、弘仁晚钟、邕江春泛、花洲夜月,就是对这座山水城市的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的描述和概括。
2.2夏热冬暖当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长冬季短。
夏季受东南向海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向寒风影响温和少雨。
伴随大量的降雨,炎热潮湿是夏季的常态,用“背汗湿如泼”来形容也不为过。
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建筑民居特色鲜明,其中以“干栏式”建筑最广为人知。
2.3民族融合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体,居住着壮、汉、苗、侗等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超过一半。
这种现状的形成与历史长河上“中原汉文化”和“百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直接相关。
虽然各个民族风俗习性各异,但也有共同点,例如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注重稻作文化和传统礼序等。
这些风俗文化催生了注重交往、社交、集会的聚落形式。
3设计策略3.1场地策略——借用地形地势、打造山水社区场地位于南宁市东部副中心核心区,三塘镇城市绿带摘要 “泰康康养社区”是由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泰康之家(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布局全国的“候鸟式”康养社区。
社区引入CCRC 养老模式,以活力养老、文化养老、医养结合为核心服务特色。
“桂园”是泰康在南宁布局的第一个康养社区,文章结合设计实践,从场地、布局、建筑三个层面解析了注重地域文化的康养社区设计策略。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规划——以云南省盈江县允燕山公园规划为例

一
以 云 南省 盈 江 县 允 燕 山公 园规 划 为例
一 高 小慧 G oXi h i a a u o
的大盈江一带 , 系中原文化、 东南亚文化 、 南亚文化及西南少数 民族文化等相互碰撞之地 , 宗教文化方面表现 得尤 为突 出, 在 允 燕山上集 中了汉传佛教 、 南传 佛教的 宗教 场所 , 吸引 了众多
个景观 为研究对 象 , 着重 研究景观 中各 自然组成 的异质性 、 尺 度性 、 镶嵌 性 、 相互作 用的规律 性及其 与生 物活动 、 尤其是 人 类活动之 间的相互影 响。景观 生态学作 为一 门与人类 密切相
关的学科 , 引起 越 来 越 多 的学 者 将 景 观 用 于 生 态 学 的 研 究 。
徐 策 XuCe
擅要 : 文通过斑块数 、 本 斑块面积 、 样性 、 多 优势度 、 匀度 均
指 数 、 块 密 度 指 数 、 碎 化 指 数 等 一 系 列 帚 观 指 数 , 奥 里 斑 破 对 洪 岛的 植 被 景观 空 间 格 局 作 了分 析 . 并和 奥 里 洪 门 南 端 的 滨 奥 里 洪 高原 的一 块 区域 作 了对 比 .得 到 了 当地 萨 尔玛 效 应 影
4农 业 文 化 :盈 江 具 有 云 南 八 大 平 坝 的盈 江 坝 , 国 家级 . 是
观风貌的改变。如何 在城镇 建设 中保 留地域文化特色 , 一直是
规 划 与 建 设 探 讨 的 问 题 。吴 良镛 先 生 指 出 :特 色 是 生 活 的 反
映 , 色有地域 的分野 , 特 特色 是历史 的构成 , 色是 文化 的积 特
淀 , 色 是 民族 的 凝 结 , 色 是 一 定 时 间地 点 条 件 下 典 型 事 物 特 特 的 最 集 中最 典 型 的表 现 , 而 它 能 引起 人 们 不 同 的 感 受 , 灵 因 心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形象设计研究以大连向应旅游区为例

为例
目录
01 一、地域文化与品牌 形象设计的关系 三、基于地域文化视
03 角下的大连向应旅游 区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02 二、大连向应旅游区 地域文化特色分析
04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品牌形象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域文化作为品 牌形象设计的重要元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塑造品牌个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连向应旅游区作为中国的一个旅游胜地,其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多样,如何将这 些特色融入品牌形象设计中,对于提升大连向应旅游区的品牌形象和旅游吸引力 具有重要意义。
3、装饰元素的应用
江南地区的传统装饰多以吉祥图案、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为主题。在餐饮 空间设计中,可以运用这些装饰元素,如采用江南特色的剪纸、绣品、漆器等传 统工艺品来装饰空间;还可以在餐具、家具、陈设品等方面运用江南传统装饰元 素,如云纹、水波纹、龙凤纹等,使整个空间更加具有江南地区的文化气息。
三、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大连 向应旅游区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1、提取地域文化元素:从大连向应旅游区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 元素,如海洋文化中的渔船、渔网、海鲜等元素;移民文化中的不同建筑风格、 服饰等元素;工业文化中的工厂、机器设备等元素;红色文化中的革命遗址、纪 念物等元素。
2、设计独特的视觉形象:将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与品牌形象设计相结合, 创造独特的视觉形象。例如,在旅游区的标识设计中,可以运用海洋元素和红色 元素,设计出既具有海洋气息又充满革命氛围的标识;在旅游区的导视系统中, 可以运用工业元素和移民元素,设计出既具有工业风格又充满多元文化的导视系 统。
地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 的应用
1、园林元素的应用
江南园林以其精巧别致、幽雅宜人著称,因此在餐饮空间设计中融入园林元 素是表现江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在餐饮空间中设置园林景观, 如假山、池塘、亭台、回廊等,营造出江南园林的意境;还可以在装饰上运用园 林植物,如竹、松、花、石等,使餐饮空间充满江南园林的气息。
地域文脉传承下旅游景观规划论文

地域文脉传承下的旅游景观规划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冲击,尤其对文化的侵蚀较为明显,在这样的严峻形式下,我们如何冷静的面对,探寻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规划思想与原则,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在以甘南郎木寺旅游规划的经验基础上,经过提炼,浅析一下地域文脉下的旅游规划。
关键词:文化,景观,地域文脉,延续性,郎木寺abstract: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brings a lot of impact, especially for culture of erosion is obvious, in such a severe form; we how to calm face, the search for their own unique tourism planning idea and principle, whi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n gannan langmu temple in tourism planning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refinement, analyzes the regional cultural tourism planning under.key words: culture, landscape, regional cultural, continuity, langmu temple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物质条件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这背后,带来的却是精神层面的滞后,这是国家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量的开发与建设,使得地区文化特色流失,让人们缺少了精神的寄托。
地域文化,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她带给我们的诸多思考,作为参观者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要游览当地最富盛名的建筑或场所,比如,到北京要看故宫、颐和园,到苏州要看园林,到山西要体验平遥古城等等,难道只是因为它们的名气吗?不,大多是因为这些建筑或场所寄予着当地的魂,浓缩着其地域的历史文化,它们是这里的精神象征,始终维系着当地人片段记忆的纽带,穿过岁月的尘烟,它们向每位来访者叙述着这个地区的历史,给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动。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及发展研究——以江南药镇为例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及发展研究——以江南药镇为例□ 马巧敏[摘 要] 地域文脉传承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途与重要途径。
基于地域文脉传承的角度,分析了特色小镇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以江南药镇为例,系统梳理地域文脉特征,甄别文化特质及内涵。
围绕江南药镇独有的药文化特质,提出构建健康产业、养生旅游、市场营销三个层面的发展理念及策略,以期释放江南药镇的内在动能,带动药镇全新发展,进而探索特色小镇建设的一种新型模式。
[关键词] 地域文脉;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文化特质;发展策略1 引言浙江省拥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作为产业大省,集镇众多。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省建设一批聚焦产业,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的特色小镇,通过新的资源组合方式、新的规划建设方式、新的产业生成方式、新的文化呈现方式成为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空间,并把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培育作为在新常态下推动浙江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举措[1]。
然而,目前较多的小镇存在规划不合理、基础配套不完善、城镇人文场所建设不足等缺陷,小镇的空间布局与整体风貌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开发,历史原真性逐渐消失,小镇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脉也随之缺失,难以形成清晰的“城镇文化”。
而城镇的文脉却承载着地域本身的历史和文化,反映着地域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镇风貌特色[2]。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3]。
没有了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大省是缺乏吸引力的,而同样缺乏文化融合以及地域文脉传承的小镇建设发展也是缺乏持续后续力的。
基于这一现实,本文尝试从城市规划以及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特色小镇进行发展分析,以江南药镇为例,探讨地域文脉传承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及发展中的价值所在。
立足于地域文脉传承原则,提炼符合特色小镇优化的发展理念和规划策略,以提升特色小镇的产业格局、小镇风貌及场所精神。
地域文化在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以闽西地区旅游景观为例

的同时 , 许 多 地 区偏 重 于 经 济 上 的 效 益 , 对地 域 文 化 特 殊 性 及 重 要 性 的 特 点 的 认 识 不 到 位 ,加 之 大 量 的 外 部 文 化 进 入 使 地 域 文 化 受 到 多 方 面 的 冲 击 ,使 地 域 文 化 时 常 处 于 被 忽 略 被 破 坏 的 地 位 而 导 致 文 化 流 失 。 闽 西
1 . 闽 西 地 区 地 域 文 化 在 旅 游 景 观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2 . 1 对 闽 西 地 区 旅 游 景 观 进 行 分 析 分 类
1 . 1闽 西 地 区 的 地 域 文 化 及 旅 游 景 观 存 在 的 问 题 闽 西 地 区 属 龙 岩 市 ,在 地 理 位 置 上 位 于 福 建 省 西
地域文 化 在 旅游 景观 规 划设 计中 的 传 承与 运用
— —
以 闽西 地 区旅 游景 观 为 例
闽 西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要] 闽 西地 区悠 久 独 特 的 历 史 孕 育 了灿 烂 的 地 域 文 化 . 地 域 文化 作 为
张超
[ 摘
殊 地 域 文化 在 旅 游 景观 中的 表现 。
南部 , 武 夷 山脉 南 端 , 相 接粤赣两省 , 晋 朝 前 为 荒 蛮 之 地 , 从 东 晋 至 今 为 躲避 乱 世 , 历 史 上 曾经 有 五次 大 规 模 的移 民移 居 至 此 , 这 些 移 民 被 称 为 客 家 人 。移 民 们 带 来 较 为 先进 的 文化 , 经 过 与 当地 原 始 文 化 长 时 间 的融 合 ,
对 闽西 地 区 的旅 游 景 观 进 行 合 理 分 类 有 助 于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工 作 的 深 入 ,分 类 工 作 能 够 使 规 划 设 计 旅 游 景 观 时 更 具 有 针 对 性 ,对 于 不 同 情 况 的 旅 游 景 观 能 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12T10:48:28.2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阿力木•依斯马依力
[导读] 摘要:地域文化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旅游地是否能在旅游市场多变的今天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地域文化利用与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已成为关键。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市 831100
摘要:地域文化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旅游地是否能在旅游市场多变的今天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地域文化利用与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已成为关键。
要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旅游地域文化特点,才能使旅游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规划。
关键词:地域文化;旅游区;规划
1、地域文化的简要概述
地域文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该地域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总和,其中包含了发展至今的文化以及历史长河之中被淘汰或淹没的文化,从客观形式来看具体指的是该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经济水平、宗教文明、科学技术、道德价值观念、文化艺术修养、民风民俗等方面;其二包括该地域内,从其它地域环境中获得或者随着时代创新的文化总和。
所以说,地域文化是稳定的,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文化积淀的结果,具有浓郁的地方性色彩。
在城市实体形态中,地域文化便反映在城市布局、建筑形态等各方面,如乌镇的轻柔婉约、丽江古城的清静雅致、平遥古城的古朴安宁。
但在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呈现出“千城一面”的趋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缺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本地常住民在物质空间长期生活过程中,受当地历史、政治、气候、生活习惯及经济活动影响,形成的无形集体意识。
此种集体意识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其形成条件和最终形成的地域文化间的关系相对不可控且不可预测。
在此过程中,即便当地经济活动相对活跃,也无法在短期内直接促使地域文化繁荣,需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联动作用,以当地常住民为主体,对随着经济文化一同流入的外来文化选择性消化吸收并改良创新后,最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线性关系及二维运动
2.1、以文化先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当地人文旅游的发展成为可能,这种文化是通过各种人文旅游资源或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的结合体现出来的。
文化的先导必须是文化首先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而这种文化具有一定的稀有性,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文化先行者发展旅游业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云南丽江的旅游业发展,以及依靠大理旅游业发展的南诏文化。
虽然其旅游开发的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发展起来的,但地域文化无疑是其旅游开发的灵魂。
2.2、旅游先导,促进文化的保留与繁荣
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那些文化个性不是很强烈或某些文化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由于历史的发展,一些地区的文化对许多不同的文化来说可能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其个性的不突出,难以吸引一定的吸引力。
在另一种情况下,一个地方的文化濒临灭绝,旅游的介入,使它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然后增加地方政府对它的关注,采取各种手段来保护,发扬这种文化,使其复兴。
旅游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意识、保持民族内部凝聚力的自我认同,并从两个方面区分我的族群与他的族群之间的相互认同。
如丽江宁朗村旅游实践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是民族文化复兴和新社会关系创新重建的良好诠释。
3、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规划分析
3.1、旅游产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质,为旅游产品注入文化标签,进而,形成文化品牌的主导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产品在融入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与自身文化形象的契合度,进而产生与其他地区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才能真正吸引到旅游产品的消费者。
以河北地区的红色旅游文化为例,全国范围内都具备红色文化的开发潜力,但河北地区如何凸显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差异,才是旅游产品融入地域文化的重点。
在河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中,狼牙山红色文化由其特殊的历史发展构成,是与其他地区的最大区别,那么河北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以此为侧重点,进而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质,形成地域文化的品牌优势。
3.2、地域文旅与美食产业
美食对于地域文化旅游的内在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产业层面及文化层面。
从经济层面来看,美食产业实际上促进了地域文旅的多渠道收入,有利于地域文旅向纵深方向发展。
餐饮产业是国家传统服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充当重要着力点,餐饮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而餐饮品牌成为地域确立特色文化、树立地域形象的重要载体。
另外,餐饮人才培养是提升地域素质等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域转型的重要环节,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地域文旅产业而言,通过“美食”这个跷点能够为地域创意增添不少亮点。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旅游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也高,而文化旅游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餐饮业的市场需求和产业规模。
这说明餐饮产业的发达程度在某些方面能够折射出这座城市文化旅游水平的高低。
从文化旅游产业层面来看,餐饮产业能够促进文化旅游的产业多生态属性,促进产业间的贯通和联合,推动文旅产业生态更加完善。
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兼有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双重功能,具有吸纳就业人员多、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能有效地带动种植业、畜牧水产养殖业、加工业、装饰业、会展业、商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带动文化娱乐、城市创意、旅游休闲、美食体验等方面的消费。
地域文旅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美食产业的支撑。
目前,一些地区已将餐饮业列入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或支柱性产业,其宗旨是利用餐饮市场的巨大商机,从而推动文旅经济的增长。
3.3、旅游酒店布局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为有效吸引游客入住,旅游酒店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其布局设计与众不同,从而使游客进入酒店后,可以领略到与众不同的感受。
布局设计过程中,应根据酒店定位,确定自身风格,如复古风格、简约风格、田园风格等,然后根据所选择的风格,来应用地域文化进行点缀。
例如,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选择风格定位的时候定位为复古风格,酒店位于大研古城,环境安静,景观、园林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纳西特色的建筑,以當地的茶马古道、马帮为装潢设计,突出了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酒店内部设计中,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小院
子,很有茶马古道的风格,可以让游客在入住过程中体验到丽江古城特有的风采。
4、结语
文化旅游业作为未来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茜.基于文化创意的地域性旅游产品品牌形象设计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2]乔今.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J].包装工程,2015,36(10):113-116.
[3]卢松.旅游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旅游科学,2014,28(06):13-23.
[4]陈岩.论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J].生态经济,2013(07):193-195.
[5]马东跃.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开发探析[J].企业活力,2012(09):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