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羊技术要点
科学养羊的5大方法

科学养羊的5大方法养羊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羊也是我国一种主要的家畜,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现在羊的养殖模式也是非常多的,不过随着人们对环保越来越看重。
因此养羊现在也主要以科学养羊为主,而科学养羊主要是从5个方向开始下手。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科学养羊的5大方法,一起来看看吧!1、饲养管理首先百度文库要做好的就是饲养管理工作。
现在养羊大多数以舍饲养羊为主,合理配制饲料饲草等进行舍饲,可有效节省牧工。
也可通过放牧补饲结合的方法进行,放牧时要根据羊的日龄、性别、体型等因素分号,进行分群饲养。
然后要根据羊的进食特征进行分片轮回的方面与方法。
根据羊群的进食量再做好补饲工作,以苜蓿等优质牧草为主,最好是进行大量贮备,保证羊群正常增膘保胎。
2、优化羊群结构百度文库在养羊的时候,还应调整好羊群的结构,及时将老年羊、生产性能差的羊及时淘汰。
进行多次选项,要根据市场情况、时间等合理调整,不断优化羊群结构,提高养羊效益。
不管是什么品种、养殖规模等,都要注意初生、断奶以及周岁等三个时期的选择进行。
要适当提高母羊的比重,从而提高出栏率与养殖效益。
3、合理选配在选择公母羊的配偶个体时,也要以科学的选配方式进行。
要以优配优、全配满怀等为主要目的。
极可能的提高优种公羊利用率,保证产羔羊的时间能够人工调控。
并且也可通过同期发情的人工催情的放,让母羊集中在一起发情。
保证在短期内提高羊的受配受胎率,让达到生产年龄的母羊可全配满怀,同时增强羔羊的生长能力。
4、羊只培育百度文库还要根据羊的生长时期做好培育工作。
尤其是在母羊孕期后期、哺乳前期等重要时期时,要及时补饲,然后做好羊舍的卫生工作。
补料时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母羊的体况等合理选择。
每天补饲两次左右,配合适量的优质牧草。
在母羊临产之前,要有专人查看。
在羔羊出生之后,做好养护工作,保证每只羔羊都可正常哺乳。
出生后大约半个与左右开始饲喂饲草饲料。
5、疾病预防最后百度文库要做好的就是疾病的预防工作的。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羊肉是我国主要畜产品之一,具有营养价值高、消化吸收好、口感鲜美的特点,广受消费者青睐。
在羊场的饲养管理中,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一、周密的饲料配方羊场的饲养成功与否,与饲料策略密不可分。
健康成长的羊只必须摄入充足、均衡、新鲜的饲料。
科学的配方饲料中必须有丰富的蛋白质、高纤维素、粗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在饲养羊只的日常生活中,农民应根据畜群生长发展的阶段,以及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羊只的需要,进行周密的配方,使羊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二、充足的饮水水源充足是羊只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
在选址建立羊场时必须确保有充足的水源、质量良好的水质。
通常建议羊只每天饮水量应该在2-3升以上。
同时,在羊只的饮水设备上也必须做好维护,定期清洗,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对羊只养殖的影响是重要的。
从饲喂、养殖到出栏,都需要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
地面和空气的消毒和清洁必须严格执行,为羊只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以防羊只感染各种疾病。
四、羊只的病害防护在羊只的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护至关重要。
必须在养殖初期进行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疫苗的质量和使用方法。
此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也是关键。
建议农民在养殖过程中,经常观察羊只的行为和精神状态,一旦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及时请专业人员检查。
五、养殖管理要科学养殖过程中,羊只每天都需要吃草和喝水,在饲喂的过程中,要注意定时、有规律的进行,以维持羊只的饱腹感。
同时,养殖场的环境也要考虑和照料羊群的人的管理水平和照顾经验也十分重要。
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方可保证养殖过程正常有序。
总之,卓越的管理是养殖质量的保证。
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使众多农户能够利用养殖羊的红利,与社区实现良性发展。
养羊技术知识大全介绍

养羊技术知识大全介绍养羊是一项古老的养殖业,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
随着人们对羊肉需求的增加以及养羊技术的不断进步,养羊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而要成功养羊,需要掌握一些养羊技术知识,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养羊技术知识。
1.羊的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羊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和养殖方式,因此,在养羊前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常见的羊品种有绵羊、山羊和肉羊等,它们对养殖环境、饲料及产肉产绒能力等方面有所不同。
2.圈舍建设:羊需要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圈舍的建设至关重要。
圈舍应有足够的面积,能保护羊免受恶劣天气和捕食动物的侵害。
同时,圈舍应保持通风良好、干燥清洁,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3.饲料管理:羊的饲料需求与其品种、体重和生长阶段有关。
饲料应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羊的生长和生产需求。
饲料可以包括青草、干草、浓缩饲料和添加剂等。
同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储存方式,以防止饲料变质或受到污染。
4.疾病预防与控制:羊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疫苗接种、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和隔离等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
此外,科学合理地选择抗病种羊,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繁殖管理:繁殖管理对于养羊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的配种、妊娠监测和产后护理都能提高繁殖效率和新生羔羊的存活率。
保证母羊的营养和健康状况,选择优良的种公羊和母羊,控制配种和分娩的时间等都是重要的繁殖管理措施。
6.羊群管理:养羊业需要注意羊群的管理,包括羊群的组织、羊群的健康状况监测、羊群的记录和经济效益的评估等。
组织羊群时应根据品种、大小和性别等特征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和防治疾病。
另外,对羊群的生长、产肉和繁殖等方面进行记录,以便日后的管理和经营决策。
7.养殖技术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羊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现在有一些新养殖技术,如饲养管理的自动化、环境控制的智能化、遗传改良和养殖模式的创新等。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禽资源之一,它具有肉质鲜美、适应力强、繁殖力强等优点,受到广大养殖户的热爱。
而要想提高羊的养殖效益,科学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选址和环境设计选址和环境设计是影响羊场饲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要选择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源、便于通风透气、水源丰富的地方,然后根据规模确定养殖场的大小和建筑面积。
在建筑设计上要注重通风透气、保温效果和污水排放等环境因素,以保证羊舒适的生存环境。
二、饲养设施和设备配置饲养设施和设备的合理配置是保证羊场养殖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
在设施上,应根据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的羊舍规划,保证每只羊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休息空间。
在设备上,饲料机械、水源设备、疫苗接种设备等也要准备齐全,以方便饲养管理和羊群健康管理。
三、育种选种育种选种是提高羊群品质的关键,而选择优质的种羊是整个育种选种过程的基础。
在进行育种选种时,要选取母畜和公羊族畜进行配种,以提高后代的遗传质量。
同时还要定期对种羊进行遗传性状鉴定,及时淘汰低质量的羊只,保证羊种质量的提高。
四、饲料管理科学的饲料管理是保证羊群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根据羊群的品种、年龄、生长期、繁殖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全面且均衡。
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情况,避免对羊群造成伤害。
同时在喂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饲料摄取量,根据羊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营养调整。
五、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养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要做到养在干净、卫生的环境中,并且进行规范化的疫苗接种。
还要对羊群进行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羊群中的疾病问题。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使用,避免对羊肉质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六、粪便处理粪便处理是保证养殖场清洁卫生的重要环节。
要对羊舍进行定期的清洁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同时还要对排泄物进行合理的集中处理,可以用于制作有机肥料,提高养殖场的资源循环利用率。
养羊技术要点

养羊技术要点养羊作为一项重要的畜牧业,对于养殖者来说,掌握一些养羊技术要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养羊技术的要点,帮助养殖者有效管理羊群,提高养殖效益。
一、选择合适的羊种不同的羊种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养殖方式,因此选择合适的羊种对于养殖成功至关重要。
常见的羊种有绵羊、山羊和肉羊等,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和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羊种。
二、提供合理的饲料饲料是羊群健康和生产的基础。
养殖者应根据羊群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一般来说,饲料应包括粗饲料、精饲料和添加剂等,养殖者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
三、合理的饮水管理水是羊群生活所必需的,养殖者应确保羊群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洗水槽和水管,以确保水质的卫生和安全。
此外,养殖者还可以根据需要,在饮水中添加一些营养剂,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和生产能力。
四、合理的羊圈管理羊圈是羊群生活的场所,养殖者应确保羊圈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清理羊圈,清除杂草和垃圾,保持羊圈的通风和干燥。
同时,养殖者还应确保羊圈的安全性,防止病虫害的侵扰和羊群的逃逸。
五、合理的疾病防控疾病是影响羊群生产的重要因素,养殖者应加强疾病的防控工作。
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另外,养殖者还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六、合理的繁殖管理繁殖是羊群生产的关键环节,养殖者应合理管理繁殖过程。
首先,养殖者应选择优良的种羊,提高羊群的遗传素质。
其次,要确保羊群有合适的配种环境和条件。
最后,要定期检测妊娠情况,及时处理孕羊的保健和营养。
七、科学的养殖管理科学的养殖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养殖者应根据羊群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和管理措施。
定期记录羊群的生产数据,分析和评估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者还应关注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策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养羊技术要点众多,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养殖者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和改进养羊技术,以提高养殖效益。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

养羊技术及羊的养殖方法
养羊技术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圈养和放牧结合: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可以采取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法。
在固定的场地内圈养羊只和提供充足的饲料,而在适宜的季节里让羊到户外放牧。
2. 合理饲料搭配:给羊提供适宜的饲料非常重要,常见的饲料包括玉米、豆饼、麦麸等,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进行搭配。
3. 定期检疫:定期给羊加强免疫,预防羊传染性疾病,保持羊的健康状态。
4. 合理繁殖:控制好羊的繁殖数量,合理安排羊群的结构,避免因数量过多而养殖难度增加。
羊的养殖方法:
1. 圈养饲养:将羊圈养在固定的场地内,提供充足的饲料、水和适宜的生活环境,使羊群能够安全、健康的生长。
2. 放牧饲养:在适宜的季节里,将羊群放到户外进行放牧,让羊自由觅食,增加运动量,提高羊的抗病能力。
3. 经济林草牧:在林木下利用草坪进行放牧,使羊群在林木环境中自由取食,增加羊群的饲料来源。
4. 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羊粪,将其作为有机肥料使用,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实现循环利用。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羊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羊的饲养需要,合理搭配粗饲料和浓饲料,确保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2. 建立饲料储存库。
建立饲料储存库,用于存放饲料,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饲料不足。
3. 确保饲料的干净卫生。
饲料存放要干燥、通风、无异味,避免饲料霉变、变质。
4. 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
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5. 合理投喂。
根据羊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饲料投喂次数和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二、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饮水。
定期清洗水槽和饮水设施,保证羊群能够获得清洁、新鲜的饮水。
2. 确保充足的饮水量。
确保饲养场提供足够的饮水量,满足羊的饮水需求。
3. 饮水设施的布置合理。
饮水设施的布置要合理,方便羊群饮水,避免发生排挤现象。
三、聚群管理1. 群体化饲养。
羊应采取群体化饲养方式,保证羊群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羊只之间的紧张情绪。
2. 合理规模配群。
根据羊只的品种、体重、性别等因素,合理规模配群,避免产生群体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3. 定期换群。
羊只定期换群,防止因长时间相处产生交配障碍或者群体间发生冲突。
四、疫病防控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根据疫苗接种的规定,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羊只的健康。
2. 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控制外界病原体的传播。
加强对饲养场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卫生控制,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五、环境管理1. 保持饲养场的清洁卫生。
定期清理饲养场的粪便和杂草,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避免病菌滋生。
2. 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根据羊只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场的温度,确保羊只的舒适。
3. 提供充足的空间。
确保饲养场提供充足的运动空间,避免羊只因空间过小而产生不适应情况。
六、生产管理1. 合理配种。
根据羊只的品种、类型和繁殖需求,合理安排配种,确保后代的优良品质。
2. 管理产后护理。
科学养羊十要

科学养羊十要、十改、八忌一、养羊"十要" 1.要饲草种类多而新鲜。
这样的饲草营养全面,羊爱吃,易长膘。
四季不要中断青饲料供应。
2.要喂清洁饮水。
四季要保证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
喂干草时供给充足的饮水尤为重要,否则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
3.要有饲草架。
山羊爱清洁,不吃践踏污染的草。
要把饲草放在草架上喂。
不要将饲草放在地面上喂羊。
4.要定时定量。
每天早、中、晚3次按时喂草料,特别是晚间要喂饱,不要让羊时饥时饱。
5.要有楼板或羊圈。
羊舍设置楼板,粪尿从板缝隙中漏下。
舍内通风良好,冬季保暖。
不要采用垫圈积肥的养羊方式。
6.要羊圈卫生。
选择地势高、干燥处修建羊舍,天天打扫,定期用生石灰或草木灰、烧碱、菌毒敌等进行消毒,保持羊圈干燥清洁卫生。
羊圈不宜阴暗潮湿。
7.要放牧时压头。
山羊放牧时喜往前跑,放牧时要人走前头,压住其行走速度,让羊多采食青草。
8.要补饲精料。
每天要根据羊只采食青草和生理状态,适当补饲玉米、糠麸、草粉、豆杂粮、食盐、微量元素等精料。
每只羊每天补饲50~300克,羊增重快、效益好。
9.要异地选公羊,就地留母羊。
异地选择体格高大健壮、各部位发育良好的公羊做种公羊,就地选择体大健壮的母羊为种母羊,适时配种,提高繁殖率。
不要野交乱配、近亲繁殖。
10.要定期驱虫。
每年春、秋季定期驱虫1次,每公斤体重用硝氯酚3~4毫克驱除片形吸虫,每公斤体重用丙硫苯眯唑10~15毫克驱除圆线虫、绦虫。
二、养羊"十改"1.改传统品种为优良品种。
利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羊,其杂交一代可比本地羊增重5%以上,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但所选的本地母山羊体重须在20公斤以上,否则会发生难产。
2.改季节性驱虫为常年驱虫。
大部分养:羊户习惯只在春秋季给羊驱虫。
其实夏季也应驱虫。
一般2个月驱虫1次。
3.改地面饲喂为槽架饲喂。
既可减少羊染病,又不浪费饲料。
4.改秸秆直接饲喂为秸秆处理后才饲喂。
秸秆经过氨化或微贮处理,可大大提高营养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养羊技术要点
仙游县养羊产业协会科学养羊培训教案:王新球
1.羊圈的建造
1.1.要离村庄一定距离,交通方便,光照较充足,野生牧草生长茂密,具有充足的饮用水,坡度在45°以下,每667平方米立竹量在100根左右。
同时要考虑到羊群对周围农作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2 .羊圈的建造位置宜选在避风平坦,高燥向阳,排水方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用土墙或砖木及水泥瓦或石棉瓦等建造高2~
2.5m的楼台漏缝地板式羊舍,大小长度以养羊数量及发展目标而定。
一般羊舍要求门宽3m,占有面积1~1.2平方米/只,羊床离地1.5~1.8m,羊床用7~10cm宽的竹片铺钉平整,竹片间留1~1.5cm宽的间隙。
舍内设怀孕母羊栏、哺乳带羔栏和肉羊栏等分类围栏,并安装草架和水料槽。
舍外设有运动场,并在运动场一端搭建凉棚,设置草架和水料槽,周围用围墙或围栏围起。
2.品种选择与羊群结构
2.1.品种的选择要选择对高山陡坡环境适应性强,生长性能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
一般选择多胎、母性好、早熟、四季发情、个体较大的本地山羊为母本,与优质公羊如南江黄羊、波尔山羊等杂交。
2.2. 羊群结构群体不宜过大,饲养规模必须从面积、草质草量以及自身的资金、管理经验等实际出发,不能盲目求大,急功近利。
一般规模以100~150只/群为宜。
羊群中要以繁殖母羊为主,母羊比例要达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占50%以上,公母比例1∶20~30,公羊要定期更换,避免出现近交。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划区轮牧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提高载畜量,减少寄生虫病感染机会,要将放牧的依据地形地势及不同季节中牧草生长情况,利用坑沟、山岭、道路等把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放牧3~5d,然后让它休养30~40d后再重新轮回放牧利用。
一般草地每667平方米可供放牧2~3只羊/d,经套种牧草的每667平方米(亩)可放牧5~7只羊/d。
山羊一般不会啃吃或践踏竹笋,但在牧草萌发迟、生长慢或牧草稀疏的里,每年的惊蛰至谷雨出笋期,不宜安排放牧,以免羊吃不到草而去啃咬竹笋。
3.2. 套种牧草草地以禾本科牧草为主,缺乏豆科牧草,而且产量较低,品质较差。
因此,宜在里套种豆科牧草,以提高载畜量。
一般新建植的,可套种产量高的紫花苜蓿、杂交狼尾草等,老可结合2~3年/次的秋冬季垦复机会,在竹行间空隙套种较耐荫的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
3.3. 科学放牧一年四季均可放牧,但在不同的季节,由于气候特征、草质草量和羊群的体况不同,要分情况、区别对待。
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因气候多变、寒冷,可采食的牧草少,且母羊大多处在怀孕或产羔哺乳期。
要选择在羊舍附近、背风向阳的里,以便气候突变时能及时将羊群赶回羊舍补饲。
为安全渡过关键时期,放
牧要晚出早归,出牧前取好给羊群补饲的干草。
无补饲条件的,每天先把羊群赶到有枯草的地方放牧,然后再放到有青草的里。
清明过后,天气逐渐转暖,牧草返青,放牧要早出晚归,逐步加大放牧距离,让羊尽量吃饱。
5~11月的夏秋季节,牧草丰茂,且开花结籽,营养价值高,是抓膘的好时机,但天气炎热,竹林蚊虻多,对放牧不利。
因此,应选择在山顶或地势较高、饮水方便、通风良好的里。
放牧要早出晚归,充分利用早晚凉爽,中午因天热,应把羊赶到圈里或通风、竹林较密的地方休息。
里蚊虻在傍晚时活动猖獗,16∶00后应将羊群赶到开阔通风的里放牧,或赶到其它草地上放牧,切不要在低洼潮湿的竹林里放牧。
霜降过后,天气转凉,为防止羊吃霜露草,应晚出早归,中午不休息。
有条件的养羊户,最好做到公母、成幼分群放牧,。
对于混群放牧的羊群,在放牧时要管好公羊,注意照顾好怀孕母羊和羔羊。
放牧时要稳走、慢赶,出入圈门时要防止拥挤。
刚出牧时要采取“一条鞭”方法放牧,到达放牧地待羊群自然散开自动吃草时,改为“满天星”放牧法。
放牧间要经常查看羊群,发现卧地休息的羊只,要勤加吆动,促其多采食,尤其是羔羊更要注意,以防着凉而引发感冒和腹泻。
同时要注意观察母羊发情情况,及时配种。
3.4. 保证充足的饮水和啖盐山羊的日饮水量为3~5L。
供饮用的水质要洁净,同时要避免羊只空腹饮水和饮用污水、冰碴水,尤其是妊娠母羊和羔羊。
最好是前晌放、后晌饮,冬天饮温水,夏天饮井水。
山羊每只每日需食盐5~15g,食盐可单独放在食槽或专用
盐槽里让羊自由舔食,也可加入精料中或饮水中搅拌均匀。
3.5. 适当补饲除四季放牧外必须补饲,尤其是配种季节的种公母羊、妊娠及哺乳母羊和羔羊,不能单纯依靠放牧,必须给予适当补饲,增加营养。
补饲除补给精料外,还要添加骨粉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干草、青绿多汁饲料等。
补饲要做到草在出牧前,料在归牧后;料入槽,草上架,少喂勤添,不喂发霉变质、冰冻料草。
4 .精心肥育,适时出栏
每年的秋季要及时将当年出生的去势公羔和失去繁殖价值的母羊集中进行肥育3~4个月,待冬季羊肉消费旺季时出售,这是缩短饲养期,加速羊群周转,减轻草地压力,改善羊肉品质,是提高养羊效益的有效途径。
肥育前驱虫、健胃和防疫,前期以放牧为主,抓好秋膘,降低成本,最后1个月减少运动,按羊只的年龄、个体大小、公母等分圈补饲,每圈10~20只,每天每只羊补给精料0.5kg 左右,以及适量的食盐、骨粉和添加剂,让羊饮足水。
有条件的,夜间再供给一些青干草或青绿饲料让羊自由采食;最后1周舍饲,少量多次饲喂优质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和精料。
当羊肥育到用手触摸其背膘、大腿、腓节感到有肉重感时,根据市场行情,分期分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