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非发酵菌检验

合集下载

非发酵菌及检验

非发酵菌及检验

氧化酶(+) 触酶(+) 不分解任何糖 动力、吲哚、 甲基红、VP 、DNA酶(-) 6.5%NaCL肉汤不生长
+ 二、微生物检验
+ 1.标本采集 + 2.方法与鉴定
+ 临床意义
人和动物黏膜上的正常菌群,也引起社 区和医内感染。本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 致病菌。大多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氨 基糖苷类敏感。
+ 1.标本采集 + 2.方法及鉴定
+ 临床意义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常见菌 对广谱抗生素有耐药性,红霉素、克 林霉素、复方磺胺敏感。
鉴定试验
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
弧菌科
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 发酵(O/F) 鞭毛

F

O/-

F
周鞭毛
单、丛、周
单、丛
+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 + 芳香黄杆菌 + 短黄杆菌
+ 水生黄杆菌
+ 嗜糖黄杆菌 + 嗜醇黄杆菌
+ 嗜温黄杆菌
+ F.yabuuchiae
+ 定义:氧化酶阳性、产黄色素、无动力、
吲哚阳性或阴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1.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
两端略膨大 无动力 无芽胞
发 氧 产
+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分类法
+ + + + + +
按rRNA和DNA同源性,分5个RNA Ⅰ 铜绿假单胞菌 Ⅱ 洋葱假单胞菌 鼻疽假单胞菌 Ⅲ 食醋假单胞菌 Ⅳ 微小假单胞菌 Ⅴ 嗜麦芽假单胞菌 腐败假单胞菌

dl第二十一章 非发酵菌及检验

dl第二十一章  非发酵菌及检验
新鲜标本(胸腹水、脑脊液、脓汁等),分离培养 可疑菌落可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BAP、SS、MAC
鉴定
初步鉴定(菌落、菌体特征,色素、氧化酶、 KIA),最后鉴定(系统生化、血清学)
药敏试验
粪便
胸腹水 离心 脑脊液 沉淀 尿液 分泌物 血液 (增菌) 体液
分离培养 (SS、MAC)
可 疑 菌 落 初 步 鉴 定
不动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ter)为一群不发酵
糖类、氧化酶 - 、无动力的革兰阴性杆菌。 生化反应:氧化酶 - ,MIU - - - ,硝酸盐 还原试验 - 。 耐药性: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头 孢菌素和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在BAP上的生长现象
4 2 1
O-F
1
DNA
结果 总值
O
+ + — 6
+ — + 5
+ — — 4
鉴定值:1654
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为条件致病菌,常引起抵抗力
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在假单胞菌的感染 中检出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 生化反应特殊:氧化酶 - ;赖氨酸脱羧酶 +; 氧化分解麦芽糖;水解七叶苷。 耐药性:含有-内酰氨酶,对亚胺培南天然 耐药,临床治疗首选磺胺类(TMP/SMZ); 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是假单胞
菌属的代表菌种,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 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经多种感染途径、 污染导致多种感染,且对多种抗生素天然 耐药,因此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非发酵菌特征及鉴定思路课件

非发酵菌特征及鉴定思路课件

微生物质谱分析
利用质谱技术对微生物细胞壁进行分 析,获取菌株的分子量信息,进行鉴 定。
03
非发酵菌的鉴定步骤
菌落形态观察
观察菌落大小、形状、边缘、表面和透明度
非发酵菌的菌落形态多样,大小、形状、边缘、表面和透明度等特征有助于初步 鉴别。
观察菌落颜色
非发酵菌的菌落颜色多样,包括白色、黄色、橙色、红色等,不同颜色可能代表 不同的菌种。
确的分类和鉴定。
分类依据
根据基因序列相似性、进化关系 等因素,将非发酵菌分为不同的 分类单元,如属、种、亚种等。
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微生物分类学界的共识 和标准,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 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确定非
发酵菌的分类地位。
系统发育分析
方法
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非发酵菌在进化过程 中的位置和亲缘关系。
数据来源
利用多基因序列分析、宏基因组学等方法,获取 非发酵菌的系统发育数据。
树形结构
根据系统发育数据,绘制出非发酵菌的系统发育 树,明确各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径。
05
非发酵菌的致病性与临床意义
非发酵菌的感染途径与症状
感染途径
非发酵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接 触等途径感染人体。
症状表现
非发酵菌感染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 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生化试验
通过测定菌株对不同碳源、 氮源的利用以及在特定环 境下的生长情况,了解菌 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血清学试验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 结合反应,对菌株进行特 异性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1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对菌株16S rRNA基因的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确定菌 株在分类学上的位置。

非发酵菌群的分类鉴定

非发酵菌群的分类鉴定

• 该菌的生长特性、营养要求、及其它生物 学性状与铜绿假单胞菌极为相似,所不同 的是氧化酶阴性,这是与假单胞菌属相区 别的重要特性;此外,该菌一端具有3根以 上丛鞭毛,运动活泼,可与氧化酶阴性的 不动杆菌属和副百日咳鲍特氏菌相鉴别。
3、鼻疽(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 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mallei) 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鼻疽与类鼻疽的病原菌, 属假单胞菌属rRNA同源群的第二群;2000 年被NCCLS/CLSI(National Committee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在血琼脂平板和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37℃,18—24h)
• 黄杆菌属目前共分为8个种和4个未命名 的生物群。它们分别是:
•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芳香黄杆菌、短小黄 杆菌、水田黄杆菌、嗜醇黄杆菌、嗜糖黄 杆菌、嗜温黄杆菌、薮内黄杆菌及黄杆菌 Ⅱb、Ⅱe、Ⅱh、Ⅱi群。其中脑膜炎败血 黄杆菌、芳香黄杆菌、短小黄杆菌和黄杆 菌Ⅱb群可引起人类疾病。
支气管腐败 鲍特氏菌
+ — + +
+ +
鲍特氏菌属
鞭毛染色
脂、巧克力色血琼脂及兔血琼脂上均不能生长。
副百日咳鲍特氏菌和支气管腐败鲍特氏菌营养 要求不高,在上述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 3、该菌属细菌不分解糖类。其它生化反应见 下表。
鉴别要点
鞭毛 动力 37℃
18—24℃ 尿素酶 硝酸盐还原 氧化酶
百日咳 鲍特氏菌
— — — — —
+
副百日咳 鲍特氏菌

— — + — —
铜绿假单胞菌镜下形态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非发酵菌的检验(实验)

非发酵菌的检验(实验)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检验
成都医学院 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
❖ 1.掌握非发酵菌的形态、染色性和菌落特征。 ❖ 2.熟悉非发酵菌的主要生化反应。
器材
❖ 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等
试剂
❖ 革兰染液、氧化酶试剂、非发酵菌编码生化 鉴定管及相关试剂、生理盐水等
标本
❖ 1#标本和2#标本
操作
❖ 1.标本涂片染色镜检 ❖ 2.接种、培养 ❖ 3.生化试验 ❖ (1)氧化酶试验 ❖ (2)非发酵菌编码生化鉴定管
1组 O-F试验 厌需 氧氧
01
2组 氧枸 麦 化橼 芽 酶酸 糖
42 1
3组 精甘木 氨露糖 酸醇
421
4组
硝D乙酸N酰盐 还Fra bibliotekA 酶
胺 酶

421

非发酵菌 微生物学检验

非发酵菌 微生物学检验

非发酵G-杆菌(nonfermentative G- Bacilli)1. 非发酵菌是一群需氧、无芽孢、不利用糖或仅能氧化分解糖类是做为能量来源的G-杆菌。

(1)通常所讲的非发酵菌指在KIA中24小时内表面能够生长,在底部不生长的需氧G-杆菌。

(2)非发酵菌与其它苛养或非糖发酵的G-杆菌之间的界限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并不是根据明确的遗传或表型特点来划分。

(3)多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日益增多,尤其是医院感染。

2. 分类与命名:主要的非发酵G-杆菌属被分成6个科:(1)假单胞菌科:根据rRNA-DNA同源性分为5个rRNA群①rRNAⅠ群/假单胞菌属;②rRNAⅡ群/伯克霍尔德菌属;③rRNAⅢ群/丛毛单胞菌属、食酸菌属;④rRNAⅣ群/短波毛单胞菌属;⑤rRNAⅤ群/窄食单胞菌属;⑥其它:鞘氨醇单胞菌属、希瓦菌属等(2)产碱杆菌科:产碱杆菌属;(3)黄杆菌科:华丽杆菌属(4)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5)甲基球菌科;(6)根瘤菌科3. 非发酵菌的基本鉴定要求(1)缺少糖发酵的证据,通常是在KIA或TSI培养基中无酸产生,斜面和底部均呈红色。

(2)氧化酶+(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唐菖蒲伯克菌、浅黄华丽单胞菌、栖稻黄素单胞菌-),但并非所有氧化酶+的G-杆菌都是非发酵菌。

(3)麦康凯上生长很差或不生长。

(4)动力:多为+,但多为专性需氧,故半固体培养基中不明显,宜用直接动力观察或染色法。

4. 重要的鉴定试验(1)葡萄糖利用(O/F试验):O/F培养基:蛋白胨和糖类的比例为1:5而不同于发酵菌的1:2。

(2)氧化酶试验:(3)动力:半固体培养基:应只穿刺培养基顶部4mm,在培养4-6小时后首次观察结果,24和48小时后再次观察结果。

更准确的方法是湿片法和鞭毛染色。

(4)色素形成:非发酵菌可形成多种色素,有助于菌种的鉴定。

(5)硝酸盐还原/产气: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进而释放氮的生化过程。

(6)吲哚试验:需用含色氨酸丰富的培养基,产吲哚黄杆菌、脑膜败血黄杆菌、食酸丛毛单胞菌等+。

实验:非发酵菌的鉴定

实验:非发酵菌的鉴定
H2S产生 在42℃ 生长

- +
0
0 100
不动杆菌属主要菌种间的鉴别
醋酸钙 葡萄糖氧化 木糖氧化 乳糖氧化 精氨酸双水解酶 + - + + 鲍曼 + + + + 溶血 琼氏 约翰逊 洛菲 - - + -/+ - - + - +/- - +/- - - + + +
鸟氨酸脱羧酶
枸椽酸盐利用 明胶液化 生长温度: 37℃ 41℃ 42℃
实验:非发酵菌的鉴定
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非发酵菌的形态、染色特性、生 化反应及鉴定依据; 2.熟悉常见的几种非发酵菌的鉴定程序及鉴 别方法。
器材和试剂


1.菌种:假单胞菌属细菌、不动杆菌属细菌 和窄食单胞菌属细菌; 2.鉴定试验:双糖管,葡萄糖OF管,枸椽 酸盐琼脂,尿素,鸟氨酸、精氨酸、赖氨 酸,明胶、七叶苷,DNA酶,硝酸盐,木 糖,乳糖,蔗糖。
方法:

1.形态观察; 2.菌落观察; 3.生化反应。
常见非发酵菌的鉴定依据

1.铜绿假单胞菌:
+ + + - +/- 97 97 98 0 85
单端鞭毛(三根以下) 动 力 氧化分解(O-F培养基) 葡萄糖 乳糖、蔗糖 木 糖
氧化酶
赖氨酸脱羧酶 精氨酸双水解酶

- +
100
0 99
鸟氨酸脱羧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氧化酶 动力 明胶 42゚C 七叶苷 赖氨酸 – + + +/+ +

第12章非发酵菌

第12章非发酵菌
胸腹水、尿液、脓液以及分泌物等 • 医院环境中各种标本 •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抽检物
标本直接检查:
• 直接涂片镜检 • 脓液、分泌物可直接涂片 • CSF、胸、腹水可直接涂片或离心后
取沉淀物涂片
• 抗原检测: 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有24种 • 核酸检测: 质粒指纹图分析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析 基因芯片技术、PCR等
KIA - - - -
MIU - - -
微生物学检验
• 标本采集: 根据病情采集适当标本
• 涂片镜检: CSF沉淀物及除血液外其他标本均
可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可见G-球菌或 球杆菌、常呈双排列,有的存在于 吞噬细胞内,易误诊为奈瑟菌
分离培养:
• 血液、CSF→增菌→分离培养(BAP) • 其他标本接种BAP和MAC
无荧光 • 荧光素—为绿色荧光素,溶于水而不
溶于氯仿
• 普通琼脂平板:
圆形、大小不一、边 缘不整齐、扁平、湿润 的菌落,呈亮绿色
• BAP:
大而扁平、湿润、有 金属光泽、蓝绿色菌落, 有透明溶血环,有生姜 味
•SS、 MAC:
微小、半透明菌落,
48h菌落中心常呈棕绿

MAC
•肉汤: 18~24 h液面可形成菌 膜,细菌在深层发育不 良、呈微混浊或透明状, 菌液上层为蓝绿色
• 几乎可感染人体的任何组 织和部位
• 表现为局部和全身化脓性 炎症。多见于烧伤和创伤 后感染
• 婴儿:流行性腹泻
生物学特性
• 形态结构: G-杆菌,细长且长短不一
有鞭毛——运动活泼 临床分离株常有菌毛
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菌,4℃不生长、42℃生长, 可与荧光假单胞菌等区别
产生多种色素: • 绿脓素—为蓝绿色,可溶于水和氯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微生物特性
❖ G-直或微弯曲杆菌,具有端鞭毛1-8根2根或 多根极端丛鞭毛,有动力,无芽孢。
❖ 该菌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可在普通平 板血平板和MAC上生长。血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形成圆形、光滑、湿润、浅黄色菌 落;培养48小时菌落,可呈黄色、绿色或灰 白色,菌落中心可有变透明的趋势,称为“猫 眼”现象。
光滑、半透明、边缘整 齐不溶血的菌落。
(四)、微生物学检验
鉴定: ❖ 氧化酶阳性 ❖ 触酶阳性 ❖ 无动力 ❖ 不分解任何糖类 ❖ 吲哚试验阴性
(五)、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果解释
❖ 对青霉素类敏感 ❖ 对头孢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
甙类药物均为敏感 ❖ 脑炎或脑膜炎、脑脓肿应注意药物通过血
脑屏障的问题
(二)、临床意义
❖ 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肺炎、脑膜炎、 脑脓肿、心包炎、心内膜炎及泌尿生殖系 统炎症
(三)、微生物特性
❖ 革兰阴性球杆菌 ❖ 呈双短链状排列,
具有多形性
(四)、微生物学检验
分离培养: ❖ 营养要求较高 ❖ 生长温度32~35℃ ❖ 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 针尖大小的圆形凸起、
生物学特性
G-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多数菌有端鞭毛或 丛鞭毛,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 30-37度,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可产各种水 溶性色素。抵抗力强,多种抗生素耐药。
微生物检验
2.鉴定:氧化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触酶 氧化酶阳性,吲哚 、甲基红、VP阴性。
❖分型
1.噬菌体分型 2.血清分型 3.核糖体分型 4.PFGE分型
(二)、微生物检验
❖ 鉴定:氧化酶(-),明胶液化试验(+), 七叶苷(+),赖氨酸脱羧酶(+), 氧化分解葡萄糖。
(三)、药敏试验
❖ 含内酰胺酶。 ❖ 临床治疗首选磺胺类和奎诺酮类抗生素(磺
胺嘧啶,环丙沙星)。 ❖ 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 鉴定实验 ❖ 不用K-b法做药敏试验。
(四)、鉴定要点
(二)生物学性状
❖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上五种菌落 ❖ 1.典型型-灰绿色,大小不一,扁平湿润,金属
光泽 ❖ 2.大肠菌样型-灰白色半透明 ❖ 3.黏液型-光滑突起,成粘液状 ❖ 4.侏儒型-细小,无光泽,半透明 ❖ 5.粗糙型-中央凸起,边缘扁平,表面粗糙
(二)生物学性状
2.培养特性普通
琼脂培养基上能 产生水溶性绿色 素,使整个培养 基变为绿色。MAC 培养基上,1824h可形成微小无 光泽半透明的菌 落。SS平板上可 形成类似沙门菌 的菌落。(中心黑 色菌落)
❖ 鉴定:氧化酶(-)、动力(-)、 硝还(-)
(四)、药敏试验和结果解释
❖ 可采用K-B法药敏试验 ❖ 鲍曼不动杆菌对全部氨基青霉素、一代二代
头孢菌素和一代奎诺酮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五)、鲍曼不动杆菌初步鉴定要点
❖ OF试验:O/❖ MAC 上生长良好,菌落呈轻微粉红色 ❖ 氧化酶(-) ❖ 快速分解葡萄糖 ❖ 无动力 ❖ 对青霉素耐药
第七节、莫拉菌属
(一)、分类
❖ 莫拉菌属(Moraxella)属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 ❖ 医学上重要的莫拉菌有: ❖ 腔隙莫拉菌(M. lacunata) ❖ 卡他莫拉菌(M.catarrhalis) ❖ 非液化莫拉菌(M. nonliquefaciens) ❖ 奥斯陆莫拉菌(M. osloensis) ❖ 亚特兰大莫拉菌(M. atlantae) ❖ 狗莫拉菌(M. canis) ❖ 林肯莫拉菌(M. lincolnii)
பைடு நூலகம் 微生物检验
❖ 分离培养与鉴定 ❖ 需氧菌 ❖ 生长温度35℃ ❖ 普通培养基、血琼脂、麦康凯 ❖ 生化鉴定 ❖ 荧光直接染色镜检,可快速诊断
第六节、产碱杆菌和无色杆菌属
(一)、分类及临床意义
❖1.与临床有关的有粪产碱杆菌、脱硝无色杆菌、皮 乔特无色杆菌、木糖氧化无色杆菌,典型菌种为粪产 碱杆菌。 ❖2.人体的正常菌群,是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可引起 抵抗力低下患者发生败血症,并可从患者呼吸道、尿 液、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来。
(三)、微生物检验
❖ 标本采集:对于含菌量较多的标本采取直接 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含菌量较少的标 本需增菌后再培养。
❖ 直接镜检:标本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G-球 杆菌常成双排列,并可见白细胞吞噬现象。
❖ 抗原检测和分型:
(三)、微生物检验
❖ 分离培养:血平板形成圆形、灰白 色、光滑、边缘整齐、直径23mm的菌落。洛菲不动杆菌菌落 小,1-1.5mm。溶血不动杆菌可出 现溶血。MAC平板生长良好,鲍 曼不动杆菌可呈轻微红色。
非发酵菌检验
第一节 概述
❖ 定义:非发酵菌,指一大群需氧或兼性厌 氧、无芽胞的不发酵葡萄糖或仅以氧化形式 利用葡萄糖的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多为 条件致病菌。
革兰阴性菌初步分群
革兰阴性杆菌
F O-F试验 o/-
氧化酶试验 非发酵菌
+

弧菌科
肠杆菌科
O-F试验
发酵型(F)
氧化型(O)
产碱型(-)
❖ 3、氧化酶阳性
90%
(五)检验结果分析与报告
❖ 1.结合感染症状,在血、尿及无菌体液中 检出特别是重复检出即可确定为病原菌。
❖ 2. 若无感染症状,特别是儿童,检出的 革兰阴性杆菌可视为正常菌群。
❖ 3.注意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
第三节、窄食单胞菌属
(一)、临床意义:
❖ 分布广泛,为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抵抗力低 下患者菌血症、脑膜炎、尿道炎角膜炎、心 内膜炎等。通常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在非 发酵菌所致的感染中居第三位,仅次于铜绿 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 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
耐药机制
❖ 分泌大量破坏细胞组织的胞外产物 ❖ 分泌分解抗生素的酶 ❖ 粘附作用 ❖ 生物膜障碍 ❖ 主动外排 ❖ 膜孔蛋白突变
铜绿假单胞菌
(P. aeruginosa)
(一)临床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存在环境中,加之多种 传播途径和污染,因此易感染,特别是免疫力 低下的患者。引起: 1.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 感染。 2.菌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 3.感染眼部的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合成胶原酶, 以致引起角膜穿孔而失明。
(二)、生物学特性
❖ 革兰阴性杆菌 ❖ 周鞭毛有动力、无荚膜 ❖ 血琼脂平板上不溶血、
不产生色素,菌落为浅 灰色、扁平、凸起。大 多数粪产碱杆菌可形成 薄的、边缘不规则、扩 散性菌落。
(三)、分离培养与鉴定
❖ pH至8.6为本菌特点 ❖ 氧化酶阳性 ❖ 触酶阳性 ❖ 不分解任何糖类 ❖ O-F基础培养呈碱性 ❖ 脲素酶阴性 ❖ 不液化明胶
自学内容:
第八节、伊丽莎白菌属 和金黄杆菌属
思考题
❖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
要点是什么? ❖ 铜绿假单胞菌在血平板上典型的菌落特点是
什么? ❖ 不动杆菌属药敏试验采用什么方法?对哪些
抗生素天然耐药?
荧光素
(二)生物学性状
❖ 绿脓素
(二)生物学性状
❖ 生化反应: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O/F氧化型,
精双(+),还原硝酸盐。
❖ 抗原构造和分型:菌体O,鞭毛H,粘液S和菌毛抗原。 ❖ 抵抗力:耐潮湿、干燥、紫外线,不耐热和消毒剂,
临床分离的菌株多耐药。
(三)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 1.标本采集 按疾病和检查目的,分别采取不同的标本:患者
❖ 在血平板和MAC上生长良好 ❖ 氧化酶(-) ❖ OF试验氧化型 ❖ 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 可产黄色色素 ❖ 抗生素的敏感方式
第四节、不动杆菌属
❖ 定义: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不 能运动的G-杆菌。
❖ 属莫拉菌科 ❖ 临床分离最多的为鲍曼不动杆菌,排在非发
酵菌的第二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
分类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产碱 杆菌属、无色杆菌属、不动杆菌属、莫拉菌属、 金氏杆菌属、黄杆菌属、艾肯菌属、土壤杆菌 属、黄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等。
分群依据
❖ 氧化酶试验 ❖ 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 动力试验
第二节、假单胞菌属
❖ 假单胞菌属为专性需氧、有鞭毛、无芽胞、 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 DNA G+C为58~70mol%,包括200余种菌,代 表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较为常见的菌种 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 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等。大多为条件致病菌, 这些菌种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人类 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 80%。
(三)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2.检验方法
❖鉴定: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O-F试
验氧化型、木糖产酸不产气,液化明胶, 还原硝酸盐产生氮气,吲哚阴性,利用枸 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四)铜绿假单胞菌快速鉴定要点:
❖ 1、能产生绿色素,普通平板琼脂被染成绿色 或黄绿色。
❖ 2、血平板上菌落大而扁平、湿润、边缘不齐; 有金属光泽;有生姜样气味;菌落周围有宽大 的兰绿色透明溶血环。
第五节、伯克霍尔德菌
(一)、概述
❖属于rRNA第II群 ❖鼻疽病与类鼻疽病的病原体 ❖2004年NCCLs称为可能成为生物恐怖的细菌 (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属,巴斯德菌属和弗朗 西斯菌属等)
生物学特性
❖ 革兰阴性杆菌 ❖ 无芽胞、无荚膜 ❖ 除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外均有一个或多个鞭毛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营养要求不高,但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营养要求 相对较高,普通平板上发育不良且生长缓慢, 但能在血平板上生长。
(二)、微生物检验
❖ 标本采集:血液标本先增菌后分 离培养,其他标本直接接种。
❖ 分离培养:营养需求不高,在血 平板和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经35℃培养18-24h后可形成中等 大小、圆形、光滑、湿润、不溶 血的菌落,并可产黄色色素。 4℃不生长,42 ℃近半数生长。 并在MAC平板上生长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