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
软考笔记(八)高级系统架构师分析师:系统架构架构设计

软考笔记(⼋)⾼级系统架构师分析师:系统架构架构设计⽬录架构设计⽬录软件架构概念软件架构风格是描述某⼀特定应⽤领域中系统组织⽅式的惯⽤模式。
架构风格定义⼀个系统家族,即⼀个体系结构定义⼀个词汇表和⼀组约束。
词汇表中包含⼀些构件和连接件类型,⽽这组约束指出系统是如何将这些构件和连接件组合起来的。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个结构、⾏为和属性的⾼级抽象,由构成系统的元素的描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指导元素集成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的约束组成。
软件架构是项⽬⼲系⼈进⾏交流的⼿段,明确了对系统实现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开发和维护组织的组织结构,制约着系统的质量属性软件架构使推理和控制的更改更加简单,有助于循序渐进的原型设计,可以作为培训的基础软件架构是可传递和可复⽤的模型,通过研究软件架构可能预测软件的质量软件架构建模结构模型:以架构的构件、连接件和其他概念来刻画结构框架模型:不太侧重描述结构的细节⽽更侧重于整体的结构动态模型:系统的“⼤颗粒”的⾏为性质过程模型:构建系统的步骤和过程功能模型:由⼀组功能构件按层次组成,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RUP 4+1⽤例视图(Use Cases View),最初称为场景视图,关注最终⽤户需求,为整个技术架构的上线⽂环境.通常⽤UML⽤例图和活动图描述。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抽象结构表述,关注系统提供最终⽤户的功能,不涉及具体的编译即输出和部署,通常在UML中⽤类图,交互图,时序图来表述,类似与我们采⽤OOA的对象模型。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下的静态组织,从程序实现⼈员的⾓度透视系统,也叫做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
开发视图关注程序包,不仅包括要编写的源程序,还包括可以直接使⽤的第三⽅SDK和现成框架、类库,以及开发的系统将运⾏于其上的系统软件或中间件, 在UML中⽤组件图,包图来表述。
系统架构设计师笔记

系统架构设计师笔记1.嘿,想成为系统架构设计师吗?这就像玩拼图一样。
我刚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懵啊。
每一块知识就像是拼图的小碎片。
比如说,要先了解硬件架构,就像先找到拼图的四个角。
如果这基础都搞不明白,后面的软件架构怎么搭啊?就像没有框架的房子 ,不稳固嘛。
你要是以为随便凑凑就行,那可大错特错啦。
这每个小碎片都得严丝合缝地对上,整个系统才能跑起来顺畅呢。
2.做系统架构设计,需求分析可太重要了。
这就好比侦探破案一样。
我曾经跟着一个前辈做项目,那客户的要求啊,乱七八糟的,就像一团乱麻。
前辈就跟侦探似的,一点一点去梳理。
他问客户这个功能为啥要,那个流程怎么跑,就像侦探问证人各种细节。
要是没搞清楚需求就开始设计,那不是瞎搞嘛。
就像侦探没搞清楚案情就抓人,能行吗?肯定不行啊。
所以啊,需求分析是设计的指南针 ,指错了方向,后面全错。
3.分层架构啊,这可是系统架构里的一个大宝贝。
我觉得它就像搭积木一样。
你看啊,每一层都有它的作用,就像积木的每一块都有它的位置。
底层的基础设施层,那就是最下面的大积木块,要稳。
然后上面的应用层,就像搭在上面的小装饰积木。
我有次自己试着做个小系统,没分层好,结果整个系统乱得像被打翻的积木盒。
哎呀,那叫一个惨啊。
所以分层架构可不能马虎,得一层一层稳稳当当搭起来。
4.性能优化是系统架构设计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就好比赛车改装一样。
我认识一个同行,他负责的系统老是卡顿,就像一辆破车跑不动。
他就开始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从算法改进到硬件升级,就像给赛车换引擎、改轮胎一样。
如果不重视性能优化,那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就像蜗牛爬 ,用户能不抱怨吗?那肯定会啊。
所以我们要像赛车手追求速度一样,追求系统的高性能。
5.数据存储这个事儿可不能小瞧。
我觉得它就像守财奴存钱一样。
要找个安全又合适的地方。
我之前做的一个项目,数据特别重要,就像守财奴的宝贝金子。
我们得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是数据库还是文件系统呢?就像守财奴要考虑把钱存在银行还是藏在家里的地窖里。
软考 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软考架构师考试知识点总结软考架构师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格认证,对于想要在软件企业的架构领域深耕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门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软考架构师考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架构设计原则在软考架构师考试中,架构设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架构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架构设计原则:1. 单一职责原则(SRP):一个软件模块应该只有一个修改的原因。
2. 开放-封闭原则(OCP):软件实体应该是可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
3. 替代原则(LSP):任何基类可以被它的子类所替代。
4. 依赖倒置原则(DIP):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而是应该依赖于抽象。
5. 接口隔离原则(ISP):客户端应该仅依赖它所需要的接口,而不是依赖其他不需要的接口。
6. 迪米特法则(LoD):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
二、架构设计模式架构设计模式是一套被广泛应用于软件系统设计的经典模式,它们提供了一种组织和解耦复杂系统的方法。
在软考架构师考试中,以下几个常见的架构设计模式是必须要掌握的:1. MVC模式:将应用程序分为模型、视图和控制器三个部分,从而实现用户界面与业务逻辑的分离。
2.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
3. 观察者模式: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
4. 工厂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
5. 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三、架构设计工具在软考架构师考试中,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架构设计工具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模型建立。
以下是几个被广泛应用的架构设计工具:1. UML(统一建模语言):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常用的UML图包括类图、对象图、活动图等。
软件架构师考试知识点

软件架构师考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软件架构师考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软件架构师考试的知识点就是涵盖了成为一名软件架构师所需要掌握的各类知识内容。
简单说呢,就像是建房子,软件架构师要知道怎么规划整个房子的结构(软件整体框架),用哪些材料(开发工具、技术等),怎么让各个部分协调工作(系统集成等)。
这些知识包括软件设计原理、各种开发模式、系统性能优化之类的内容,都是为了把一个软件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可以实际运行并且好用而必须明白的点。
②重要程度:在软件相关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地位啊。
要知道,软件架构师就是软件开发团队里的领航员,就像足球队里的教练。
要是架构师不懂这些知识,那就好比教练不懂战术,整个软件开发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乱撞。
软件架构师通过这些知识来确定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规划项目进度、规避技术风险等,直接影响软件的质量、可维护性和扩展性等重要方面。
③前置知识:需要提前掌握些编程语言方面的知识,比如说Java或者C等。
还得懂一点数据库的知识,就像知道仓库怎么存储东西一样,像MySQL或者Oracle数据库相关知识。
另外,操作系统相关的知识也得有,比如Windows或者Linux的基本操作、进程管理之类的,毕竟软件是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这就跟汽车必须在公路上跑一个道理。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中,如果去开发一个电商平台软件。
软件架构师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设计用户登录系统怎么运用最好的安全模式,商品展示系统用哪种架构能最快地加载商品信息,订单处理系统怎么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大量订单等。
这些都会影响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能否处理大量流量,能不能在安全方面避免被攻击等现实的业务需求。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软件架构相关学科里,这些知识点分布得很广,有很多知识板块都有涉及。
比如说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像是金字塔的基座,这之上是各类软件相关技术知识,如软件开发模式像是重要的支柱,系统架构设计像是给自己家房子设计版型,就在核心位置,周围还有像性能优化、安全设计等枝叶部分。
系统架构设计师 笔记

系统架构设计师笔记一、系统架构基础。
1. 定义与概念。
- 系统架构的含义:从整体上描述系统的组成结构、各组件的功能与关系,以及系统运行的原理等。
- 与软件工程的关系:系统架构是软件工程中的高层次设计,为软件项目的开发提供蓝图。
2. 架构风格。
- 分层架构。
- 优点:各层职责明确,易于维护和扩展。
例如,常见的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层操作数据库。
- 缺点:层与层之间可能存在过度耦合的情况,如果分层不合理会影响系统性能。
- 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C/S)- 特点:客户端负责用户界面展示和部分业务逻辑处理,服务器端负责数据存储和核心业务逻辑处理。
如早期的邮件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负责邮件的收发界面操作,服务器端存储邮件数据并进行邮件的转发等操作。
- 适用场景:适用于对交互性要求较高、网络环境相对稳定的应用,如企业内部管理系统。
- 浏览器 - 服务器架构(B/S)- 特点: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上的应用,服务器端承担更多的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例如,Web邮件系统,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即可使用邮件服务,服务器端负责邮件的存储、收发和用户管理等功能。
- 适用场景:便于部署和更新,适用于广泛的互联网应用,用户无需安装专门的客户端软件。
3. 架构视图。
- 逻辑视图:描述系统的功能组件及其关系,从功能角度展示系统的结构。
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逻辑视图可能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商品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等,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用户管理模块为订单管理模块提供用户信息。
- 物理视图:关注系统的硬件部署和软件安装情况。
电商系统的物理视图可能包括服务器的分布(如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部署位置),网络设备(路由器、防火墙等)的连接情况,以及软件在不同服务器上的安装情况。
- 进程视图:着眼于系统运行时的进程和线程情况。
在多用户的电商系统中,进程视图会描述订单处理进程、用户登录验证进程等的并发执行情况,以及进程之间的同步和通信机制。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师知识点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师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软考高级系统架构师知识点》①基本定义:软考高级系统架构师是一个针对计算机系统架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别认证考试涉及的知识点。
简单说就是关于怎么把一个计算机系统,像建大楼似的规划好、设计好,从硬件到软件,各个部分怎么搭配让系统性能优秀、可靠、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②重要程度:在计算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大型系统开发和架构设计方面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就好比建高架桥得有专业设计师设计好结构一样,大型软件系统也需要架构师设计好系统结构。
这能让企业的软件项目顺利进行,节约成本避免走弯路。
③前置知识:像编程语言(如Java、C++等),操作系统基础(懂得Windows、Linux这些系统的常规操作原理等),数据库基础(知道怎么创建、管理数据库等)这些都得先掌握些。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可多了去了。
像电商公司开发大型购物平台,社交软件公司搭建聊天应用,都需要系统架构师来设计系统框架才能应对高并发、海量数据存储这些问题。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个知识点在软考体系里处于高级水平的重要位置,涵盖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到架构设计,再到最后的架构评估优化这么一个整体流程相关的知识。
②关联知识:它和软件工程知识联系密切,因为软件从开发到部署都要在设计好的架构里进行。
还有计算机网络知识,架构师得考虑分布式系统架构下网络传输等问题。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比较大。
一方面理论知识多而且抽象,像架构风格这些。
另一方面还得有实际项目经验。
关键点在于把理论结合实际项目。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占很大比例。
考查方式可能有选择题分析概念,简答题阐述架构设计思路,还有可能给个案例让你去分析架构的优劣并改进。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核心概念有比如架构风格,简单说就是系统架构像盖房子的风格有欧式、中式那样,有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等不同风格,就是组织系统各部分的一种方式。
②特征分析:以分层架构为例,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把系统按不同功能分层,像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

软考系统架构师每章知识点总结嘿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可真是又多又复杂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好好总结一下每章的知识点哇!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哎呀呀!这一章可得好好掌握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相关内容呀!像是各种处理器、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等。
哇!还有指令系统和流水线技术呢,这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你说是不是?知道不同类型的指令和流水线的工作原理吗?第二章操作系统知识嘿!这一章要搞清楚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呢!哎呀呀,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死锁问题,可难倒了不少人呢!还有虚拟存储技术,你搞明白了吗?第三章数据库系统哇哦!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都是这一章的重点呀!怎么进行规范化设计?关系代数和SQL 语言又该怎么运用?哎呀,想想就觉得不简单!第四章中间件技术嘿呀!中间件的分类和应用场景可得搞清楚。
像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等,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作用呢!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哪种中间件吗?第五章应用系统集成哎呀呀!这一章要了解系统集成的概念、方法和技术。
企业应用集成、Web 服务集成,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第六章软件架构设计哇!软件架构风格、架构评估、软件产品线,这些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架构风格?怎么进行有效的架构评估?第七章设计模式嘿!设计模式的分类和应用可不能马虎。
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每一种都有独特的用处呢!第八章软件测试哎呀呀!测试的方法、策略、用例设计,都要掌握得牢牢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一个都不能落下呀!第九章项目管理哇哦!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这都是项目经理要操心的事儿!怎么制定合理的计划?如何控制成本和风险?第十章安全技术嘿呀!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加密技术、认证技术、访问控制,你都了解吗?哎呀呀,软考系统架构师的知识点真是太多太复杂啦!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多多总结,一定能够掌握的呀!加油哇!。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易错知识点记忆一

1、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已有的构建分类方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1)关键字分类法。
根据领域分析的结果将应用领域的概念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逐次分解为树形或有向无回路图结构。
(2)刻面分类法。
利用Facet(刻面)描述构件执行的功能、被操作的数据、构件应用的语境或任意其他特征。
(3)超文本方法。
基于全文检索技术,使得检索者在阅读文档过程中可以按照人类的联想思维方式任意跳转到包含相关概念或构件的文档。
2、对于开发模型来说,()复用好、开发过程无间隙、节省时间。
()是瀑布与原型(演化)模型结合体,适用于复杂项目。
()需要用户参与,模块化要求高,不适用新技术。
()是用例驱动、架构为中心、迭代、增量。
(1)喷泉模型(2)螺旋模型(3)RAD模型(4)RUP模型开发模型特点如下:3、计算机英语identifying relationships识别关系Normalization正常化referential integrity参照完整性store procedure存储过程4、数据库的原子性是指操作序列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设计时用影子拷贝(浅拷贝)实现。
浅拷贝就是你的影子,深拷贝是你的克隆人,你没了影子也就没了,但是克隆人还活着。
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称为一致性。
设计时用完整性约束检查实现。
5、Redis和memcache6、分布透明性包括: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和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1)分片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的最高层次。
所谓分片透明性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只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而不必考虑数据的分片。
当分片模式改变时,只要改变全局模式到分片模式的映像,而不影响全局模式和应用程序。
全局模式不变,应用程序不必改写,这就是分片透明性。
(2)位置透明性是分布透明性的下一层次。
所谓位置透明性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应当了解分片情况,但不必了解片段的存储场地。
(3)局部数据模型(逻辑透明)透明性是指用户或应用程序应当了解分片及各片断存储的场地,但不必了解局部场地上使用的是何种数据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1系统架构师的概念现代信息系统“架构”三要素:构件、模式、规划。
规划是架构的基石,也是这三个贡献中最重要的。
架构本质上存在两个层次:概念层,物理层。
1.2.1系统架构师的定义负责理解、管理并最终确认和评估非功能性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对整个软件架构、关键构建、接口进行总体设计并澄清关键技术细节。
主要着眼于系统的“技术实现”,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组织协调”。
要对所属的开发团队有足够的了解,能够评估该开发团队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目标和资源代价。
1.2.2系统架构师技术素质对软件工程标准规范有良好的把握。
1.2.3系统架构师管理素质系统架构师是一个高效工作团队的创建者,必须尽可能使所有团队成员的想法一致,为一个工程订制清晰的、强制性的、有元件的目标作为整个团队的动力。
必须提供特定的方法和模型作为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必须避免犹豫,必须具备及时解决技术问题的紧迫感和自信心。
1.2.4系统架构师与其他团队角色的协调系统分析师,需求分析,技术实现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基于环境和资源的系统技术实现工程管理师,资源组织,资源实现来源: 由于职位角度出发产生冲突制约,不可能很好地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架构,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
所以把架构师定位在工程管理师与系统分析师之间,为团队规划清晰的目标。
对于大型企业或工程,如果一人承担多个角色,往往容易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
1.3系统架构师知识结构需要从大量互相冲突的系统方法和工具中区分出哪些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
1.4从开发人员到架构师总结自己的架构模式,深入行业总结规律。
几天的培训不太可能培养出合格的软件架构师,厂商的培训和认证,最终目的是培养自己的市场,培养一批忠诚的用户或产品代言人,而不是为中国培养软件架构师。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支持应用软件的运行,为用户开发应用软件提供平台,用户可以使用它,但不能随意修改它。
常用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连接程序、诊断程序、数据库等。
应用软件指计算机用户利用软硬件资源为某一专门的应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2.1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系统软件。
2.1.1操作系统的原理、类型、结构1、操作系统定义硬件资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资源是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存储器上的程序和数据。
操作系统既有效组织和管理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又控制程序的执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友好的接口。
2、操作系统分类按功能不同分:单用户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 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4、操作系统的功能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2.1.2 处理机 与 进程管理 1、进程的定义及其分类进程通常由 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 PCB 组成。
2、进程的状态转换与控制就绪、运行、阻塞。
进程控制是通过 进程控制原语实 现的,进程控制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挂起原语、激活原语、 阻塞原语、唤醒原语。
注:原语不可分割,不允许中断。
3、进程互斥与同步 以及 P/V 操作同步是使在异步环境下的各进程按一定的 顺序和速度 执行。
互斥 要保证临界资源 一次只能提供一个进程使用,称为 临界资源 CR 。
4、进程通信与管程 控制信息的交换称为低级通信,数据的交换称为高级通信。
高级通信的类型有 共享存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
在任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进程能够真正地进入管程,其他的只能等待。
5、进程调度与死锁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互斥条件、请求保持条件、不可剥夺条件、环路条件。
预防策略,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6、线程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线程只拥有一些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可以并发执行,线程具有:就绪、运行、阻塞,三个基本状态。
2.1.3 存储管理存储器的发展方向是:高速、大容量、小体积。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主存的 利用率、扩充主存 以及对主存信息实现有效保护。
2.1.4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方便统一的界面。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SSTF 、扫描算法SCAN2.1.5 文件管理 随机访问是指对文件中的信息可以按任意次序随机读写文件中的信息。
文件控制块FCB 描述和控制文件的数据结构。
2.1.6 作业管理 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相应比高优先、优先级调度算法、均衡调度算法。
2.1.7 网络操作系统 NOS 网络操作系统分为:集中模式、客户机 / 服务器模式、对等模式。
现代操作系统已经把网络功能包含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中,作为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2.2.1 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E-R 模型强调的是 语义。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的核心是 数据间的函数依赖,衡量的标准是 关系规范化的程度 及分解的无损连接 和 保持函数依赖性。
数据依赖包括:函数依赖、非平凡的函数依赖、平凡的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依 赖、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外码、值依赖定义、函数依赖的公理系统。
事务是数据库环境中 不可分割 的逻辑工作单位。
四个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ACID 。
PV 操作是低级通信原语,在执行期间不可分割, P 表示申请一个资源, P 操作定义:S:=S-1,若S>=0,则执行P 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若 可用资源 ),并将其插入阻塞队列。
V 操作定义:S:=S+1,若S>0,则执行V 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若 并将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执行 V 操作的进程继续执行。
V 表示释放一个资源。
S<0, 则置该进程为阻塞状态 (因为无 S<=0,则从阻塞状态唤醒一个进程,SQL语言中事务定义语句有三条:BEGIN TRANSACTION务开始、COMMIT事务提交、ROLLBAK事务回滚。
并发操作是指:在多用户共享系统中,用户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库进行操作。
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丢失更新、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并发控制主要技术是封锁:排他锁(简称X 锁、写锁)、共享锁(简称S 锁、读锁)。
保护数据库的关键技术在于建立冗余数据、即备份数据。
方法是:数据转储、建立日志。
2.2.2关系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应用程序设计、运行维护。
E-R方法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可分三步:设计局部E-R模型、设计全局E-R模型、全局E-R模型优化。
2.2.3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满足分布性、逻辑相关性、场地透明性、场地自治性的数据库系统被称为完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的集中控制性、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可控性、场地自治性、存取有效性。
4 层模式划分为:全局外层、全局概念层、局部概念、局部内层,各层还有相应的层间映射。
2.2.4商业智能一般认为:数据仓库、连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技术是商业智能BI 的三大组成部分。
数据仓库的关键特征:面向主题、集成的、非易失的、时变的。
三层结构:数据仓库服务器、OLAP服务器(连机分析处理服务器)、前端工具。
数据仓库的实现步骤:规划、需求研究、问题分析、数据的抽取清洗集成装载、数据仓库设计、数据仓库管理、分析报表查询、数据仓库性能优化、数据仓库部署发布。
切片、切块、下钻、上卷、旋转等多维度分析与跨维度分析。
OLAP系统架构主要分为:基于关系数据库的ROLAP基于多维数据库的MOLAP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HOLAP。
数据挖掘是在没有明确架设的前提下去挖掘信息、发现知识。
所得的信息应具有先知、有效、实用,三个特征。
主要功能有5 类:自动预测趋势和行为、关联分析、聚类、概念描述、偏差检测。
2.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按通信距离分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按信息交换方式分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按拓扑结构分星型网、树形网、环形网、总线型网。
按传输带宽分基带网、宽带网。
按使用范围分公用网、专用网。
按通信传播方式分广播式、点到点式……OSI/RM: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开,保持了层次之间的独立性。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3.2计算机网络1、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又称远程网,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相对低,以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通信网。
数据传输可靠性随着传输介质不同而不同、拓扑结构复杂。
有公共交换电话网、各种公用数据网。
局域网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度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目的的网络系统,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网络控制一般为分布式,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星型拓扑、混合型。
城域网是一种较大范围的高速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中通信线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序,反映各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通信费用等重要方面。
局域网和城域网都是IEEE802 标准,决定局域网主要技术有: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决定了传数据的类型、网络响应时间、吞吐率、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
最重要的是介质控制访问方法。
(CSMA/CD) 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优点:安装便捷、使用灵活、经济解约、易于扩展。
IEEE8.2.112、网络互联网络互联目的是使一个网络的用户能访问其他网络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能够互相通信、交换信息。
网络互联设备的作用是连接不同网络。
传输介质是信号传输的媒体,常用的介质分为有限介质和无线介质。
局域网中,其基本组成部件为服务器、客户机、网络设备、通信介质、网络软件等。
3、Internet 及应用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且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它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利用开放系统互连协议连接在一起,用来进行数据传输、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TCP/IP 作为Internet 的核心协议,已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主要特性为:逻辑编址、路由选择、域名解读、错误检测、流量控制、对应用程序的支持等。
TCP/IP是一个协议族,网际层除了IP协议外,还有ICMR ARR RARP等几个重要协议……Internet 的地址主要有两种书写形式:域名格式、IP 地址格式。
www也成万维网/全球网,是指在In ternet 上以超文本为基础形成的信息网。
采用统一的资源定位器URL 和图文声并茂的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