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填空(每题1分,总共14分)

1、把7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2、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2/19 ,3天看了全书的()。

3、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3/25,吃了()kg,还剩()kg。

4、16 的2/3 是()。34 的1/6倍是()。

5、25 米=()厘米2/3 时=()分

38 千克=()克320 千米=()米

6、电影票上的“22列5行”记作()。(1分)

7、310 +310 +310 =()×()(1分)

8、25 的倒数是(),18 和()互为倒数。(1分)

9、67 ×()=35 ×()=9×()=0.2×()=1

10、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米,它的周长是()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1、一段公路全长是1000米,修好了5/8 ,修好了()米,还剩下()没有修。

12、六(4)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2/5 ,女生有()人,男生有()。

13、60的4/15 是(),910 的2/15 是()。

14、在○里填上>、<或=。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2 ○×2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打“ √ ”,错的打“ × ”。(6分)

1、甲数的5/6 等于乙数的6/5 ,甲数比乙数小。()

2、假分数的倒数一定等于真分数。()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a是b的9倍,b与a的比是9:1 。()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4、真分数的倒数都比它大,假分数的倒数都比它小。()

5、因为2/5 ×1/2 ×5=1,所以25 、12 、5互为倒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