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概况讲解

合集下载

秦岭深处百花艳

秦岭深处百花艳

秦岭深处百花艳(——柞水县创省级文化先进县纪实)(解说)素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的柞水县,位于秦岭主脊的牛背梁山下,县域面积2332平方公里,辖13个镇,122个行政村,总人口16.5万人。

近年来,在谋求率先突破发展,建成陕南经济强县、打造关天经济区最具活力县域板块的进程中,柞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民情,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制定了“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文化名县”的发展战略,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清晰构勒出基础设施要先行、文化惠民改民生、科普文化提素质、常抓活动促繁荣、全民参与兴文化、和谐发展建强县的发展蓝图,使柞水这颗秦岭南麓的明珠小县迅速崛起,步入了全国县域经济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之的行列。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普九先进县、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地区、全国旅游文化名县、中国经典山水旅游名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诸多殊荣。

基础设施篇“十一五”期间,柞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把文化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760万元,规划建设了6318平方米的文化艺术大楼,投资2100万元,新建了2468平方米的影剧院;在全县十三个镇中,规划建设了十五个文化站,建设了6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全覆盖,通过了国家验收和好评,受到了省新闻出版局、省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表彰。

同期(群众:农家书屋的建成给老百姓发展产业、致富增收带来了哪些帮助。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和58个镇、村服务点全面投入运行,电子书屋工程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示范点。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效显著,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

同期(群众:主要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城区数字电视实现全覆盖,农村广播应急网建设启动实施,数字电影放映厅启动建设;柞水县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从无到有,电视节目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新闻节目日播出,广播节目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文博馆建设已经启动,文物普查和保护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2011年7月1日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柞水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柞水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柞水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杨金祥
【期刊名称】《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1998(000)023
【摘要】基本县情柞水县是国家确定的贫困县之一,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

山林地面积多,农耕地面积少,由于土地分布零散,一些土地质量欠佳,自然灾害频繁,致使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柞水地跨温带与亚热带,气候与地形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70%,活立木蓄积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陕西省的林业县。

经济林主要有板栗、核桃、猕猴桃等,其中大红板栗是北方板栗中的优质品种,行销国内外,久负盛名。

近年来,全县按照商洛地委、行署提出的"依山致富"方针,确立了板栗、核桃、食用菌、肉牛四大主导产业,其中板栗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龙头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杨金祥
【作者单位】中共柞水县县委;书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J], 秦瑶;涂明文
2.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J], 邹瑞山
3.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路 [J], 邹瑞山
4.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以亮点和特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禄丰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现状与发展思路 [J], 张思良;晏永明
5.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现状及对策 [J], 陈林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柞水的文化作文

柞水的文化作文

柞水的文化作文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西部,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小城。

这里曾诞生过许多名人大儒,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柞水自古以来就是教育文化的重镇。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祭祀中心。

西周时期,这里是周公辟雒邑、创立雒国的所在地。

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孟子就诞生于此。

柞水还曾是兵家腹心,主张主和的著名军事家孙子也在这里受教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柞水被誉为"儒林之乡"。

唐代有"五柞四新"的美誉,是举子进士的重要摇篮。

明清时期,这里出现了许多才俊名儒,如瞿帚林、郭同时等,为柞水增添了光彩。

柞水还是一座佛教名刹。

峦西寺是陕西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佛教寺院之一,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藏有珍贵的佛教文物,吸引无数香客前来朝拜。

步入现代,柞水秉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依托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持续发展教育文化事业。

每年的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柞水的文化气息。

当代柞水也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名人,如国画大师常书鸿、主持人张绍刚等。

柞水的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将继续薪火相传,光耀神州大地。

柞水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柞水旅游攻略景点必去

柞水旅游攻略景点必去一、柞水简介柞水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

柞水拥有众多独特的景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介绍柞水的几个必去景点,以帮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

二、府谷古镇府谷古镇是柞水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距离柞水市区约30公里。

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古建筑和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了解柞水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游客可以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欣赏古建筑的美丽和古镇的宁静氛围。

古镇还有一些小吃摊位,可以品尝当地的美食,深入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此外,在府谷古镇附近还有著名的太白山,是一个理想的登山胜地。

三、柞水博物馆柞水博物馆是柞水市的重要文化场所,位于市区中心。

这里陈列着大量关于柞水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的展品,向游客展示了柞水的传统文化和独特风情。

在博物馆内,游客可以了解柞水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博物馆内还设有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柞水的游客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资源。

四、黄河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位于柞水市北部,距离市区约60公里。

这个宏伟壮观的瀑布群由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瀑布组成,水声雷霆般的声音使人震撼。

游客可以在观景台上近距离欣赏到壮丽的瀑布景色,也可以乘坐游船深入瀑布中心,感受水花飞溅的刺激和黄河的魅力。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附近的龙门石窟,欣赏到保存完好的古代石刻艺术品。

五、神木神木位于柞水市东北部,是陕北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游客可以参观神木海和神木山,欣赏到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色。

神木海是一个天然湖泊,被群山环绕,湖水清澈见底,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而神木山则是一个奇特的山峰,形状独特,如同一个巨大的乌木,因此得名。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神木市区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六、茯茶古镇茯茶古镇是柞水的一个独特景点,位于市区南部。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以种植和制作茯茶而闻名。

柞水县中草药资源开发前景与建议内容介绍2

柞水县中草药资源开发前景与建议内容介绍2

柞水县中草药资源开发前景与建议内容介绍(2)柞水县中草药资源开发前景与建议内容介绍5.开发前景柞水县是资源富县大县之一,其三大资源在国家有位次,省上著名,而每一资源中又无不凸现出中草药的独特优势。

一是占全县总面积81.78%的山林212万亩,人均占有分别高于全省、国家、世界人均的8.8、11、83倍,是陕西省著名的林业县。

林木树种83科180属435种,北部高山冷杉、松竹林海,中部的栎类、椴、桦、漆、格阔叶林混杂密集,东南部油桐、板栗、核桃、柿树、柑桔等,板粟、核桃、漆万亩连片成园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有林有木,有花有草,发展林牧,举办药业已是兴县富民的举措之一。

更何况西康铁路、西作二级公路即将开通。

柞水林牧药业资源将依托省城走向全国,系列化开发显示丰厚的经济效益,已是大势所趋,不容置疑。

二是秦岭在晚古生代进入冒地糟发展阶段时,林水段地质先后褶升为华力西褶皱带构造,由西北最高海拔2802m至东南最低处海拔541m巨大落差,形成较大地质断裂带,岩浆及其热渡活动通过断裂带的通道生成多种多样矿床,成为富集成矿地段。

全县矿产资源具“大而富”,“小而全”特点,据已探明矿37种,200多处矿床(点、带),金、银、铜、铅、铁、锌、钛、重品石、萤石、硫磺、矿泉水等。

其中铁储量3.02亿吨,银储量21万吨;居全国二、三位。

铁路将带动国家投资开采,在国家经济战略西倾调整中,依靠技术,人才和资金到位,可使沉睡亿万年的乌金开出经济花朵,放出效益光彩。

在这些宝贵的矿产中,能用药业的就有十四五种,如金、银、铜、铁、铅、水晶石、重晶石、石英、紫石英、硫磺、汞、砷、矿泉水等。

而且多种含矿母岩、次生岩分化为矿化元素土壤,决定土壤质量,土壤中的有益化学元素多,影响天然药物组成成分和含量,形成药物含量丰富和特异疗效,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同类药材。

三是伴随地壳运动,过渡壳和洋壳上产生秦岭,早在10-15亿年间,秦岭形成时,海底《沉积》提升(冒地槽),在柞水中南部留下了早古生代奥陶纪厚——巨厚结晶灰岩层的内陆海壳区,号称西北一绝的喀斯特地貌柞水县溶洞群。

柞水县气候条件

柞水县气候条件

柞水县气候条件1、柞水渔鼓的地理环境柞水地处陕西南抄部,商洛市西北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南麓。

北接长安县、蓝田县,东邻商州区、山阳县,南连镇安县。

县域面积233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有人口16.5万人。

柞水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为南北自然过渡带,气候、植物有着明显的垂直差异。

县境内北部的秦岭山系牛背梁主峰一揽柞水全境,横亘绵延百余公里,境内林丰木盛,水资源充盈。

中部多为喀斯特地貌,石瓮溶洞景观堪称“北国奇观”,小岭等地矿藏资源丰富。

南部社川河谷,有江南水乡之韵致。

自秦岭南麓境内发源的乾佑河为汉江的主要源头水系。

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多次移民的迁徙为居,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南北交融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兼秦蓄楚,既有大量楚文化细赋温婉的特色,又有北方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

柞水渔鼓分布在柞水县内全境,尤以乡村最为兴盛,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贺,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

2、商洛的环境怎么样说点实在的,我在商洛市生活了9年,感觉比较适合人居住,城市虽然有点落后,但是发展很快,这几年搞创建卫生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有闲暇游玩的地方,出门公交及出租很便利,房租也不是很贵,本市人民都比较直率,极少数人素质较差,逛街及超市随心所欲,通火车和汽车,市内人流量很高。

3、西安的主要地形气候环境风俗习惯一、西安地形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

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

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中国的大地原点和国家授时中心就在西安。

二、西安气候环境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

年平均气温13. 0℃~ 13. 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 2℃~ 0. 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 3℃~ 26. 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 4℃(长安1966年6月19日)。

柞水县

柞水县
LOGO
柞水县
旅游风情
《风景区规划设计》
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
柞水县
柞 水 县 区 位 及 其 基 本 情 况 简 介
旅游风情
陕 西 省
《风景区规划设计》
中 国
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坡,与西安直距70 公里。全县辖十镇六乡。 柞水县呈西北高、东南低,并由 西北向东南呈倾斜地势。气候为暖温带间凉亚热带过渡性 气候。 介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年均降雨量742mm, 年均气温12.4℃,森林覆盖率78%柞水县,呈"九山半水半 分田"格局。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工业污染小,中药 材野生和人工化种植适生范围广,自古被誉为"天然药库"。
商洛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柞水县
柞水县
柞 水 县 主 要 旅 游 景 点 分 布 图
旅游风情
《风景区规划设计》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柞水 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总面积2123 公顷,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 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是都市 人休闲的好去处。
大山深处的凤凰古 镇位于柞水县东南部, 地处秦岭南坡,凤凰镇 依山傍水,社川河、皂 河、水滴沟河三水交汇 于此,形成三角洲,凤 凰镇便依山傍水建在这 肥沃的三角洲上。镇政 府所在地的凤镇街距柞 水县城45公里。民国三 十年(公元1941年)更 名为“凤凰镇”。
柞水溶洞风景区包 括佛爷洞、风洞、百神 洞、天洞、云雾洞等百 余个溶洞。 柞水溶洞,像一群 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村野 秀姑,静静地隐秦岭深 处,乾佑河畔。
云台山景区位于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 村,是柞水溶洞旅游区的东游区,总面积 1619.8公顷,因山峰四周终年云雾弥漫, 远眺似海中小岛而得名,且因罗祖师在此 长眠而远近闻名于陕西、河南、湖北、四 川。

柞水—我的家乡

柞水—我的家乡
柞水—我的家乡

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 地处秦岭南坡,与西 安直距70公里。全县 辖十镇六乡。 柞水 县呈西北高、东南低, 并由西北向东南呈倾 斜地势。气候为暖温 带间凉亚热带过渡性 气候。
柞水溶洞“西北一绝”

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位于 城南15公里处,全景区25 平方公里,有大小溶洞118 个,已开发了天佛洞、百神 洞、风洞、对峰台、千年古 银杏树和乾佑河漂流等景点 项目,1990年被省政府批 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9年被评为“中国名 洞”。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 貌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令 游客惊叹不已,被誉为“西 北一绝”。
凤凰古镇特色美食之洋芋糍粑

糍粑,本来是南方人用一种江米(糯米)做成的食品,但是凤凰古 镇的糍粑不是用江米做成的,而是用洋芋做成,是当地人夏秋季节的 主食之一,本地人叫此种饭为"调和饭"。山里人习惯了他们的洋芋糊 汤饭,而一旦来了客人便以"硬糍粑"来招待客人,从而糍粑亦成为陕 南乃至陕西的一道名贵风味小吃。
牛背梁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

柞水牛背梁生态旅游区,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集雄秀幽 奥于一身,这里是水的源头、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动植 物的乐园。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寂谷密林、峭壁险崖等 自然景观比比皆是,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之肺”,是 寻幽探奇、森林疗养、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
柞水小炒



柞水小炒原料: 精瘦肉4两、土豆1个、红薯粉 条、木耳、青椒少许、 葱、姜、盐、 料酒、味精、鸡蛋、粉面。 制作: 1 土豆去皮切丝,精瘦肉切丝加 盐,料酒入味,加蛋清,粉面上浆, 红薯粉条热水泡软,木耳、青椒切丝。 2 锅上火烧热加油半斤烧三四成 热下肉丝滑散, 捞出待用。 3 锅留底油下葱、姜呛锅, 加 入土豆、木耳、青椒丝、肉丝、粉条、 盐、料酒翻炒熟加味精出锅装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柞水县概况一、地理位置柞水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坡,与西安直距70公里。

全县辖十镇六乡。

柞水县呈西北高、东南低,并由西北向东南呈倾斜地势。

气候为暖温带间凉亚热带过渡性气候。

二、概况介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度地带,年均降雨量742mm,年均气温12.4℃,森林覆盖率78%,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工业污染小,中药材野生和人工化种植适生范围广,自古被誉为"天然药库"。

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种37种,矿床矿点213处中菱铁储量3.02亿吨,约占全省的一半,银铅藏量列全国第二。

县境内可供开发的旅游景点有80多处,其中北部乾佑河源头的山、水、林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的西沟峡、大甘沟、铁索沟等,极富观赏性和避暑消夏休闲功能;南部的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有大小溶洞上百个,是全国十大名洞和陕西省十大名胜风景旅游区之一。

秦岭铁路公路特长隧道、乾佑河四十公里绿色长廊、园林式旅游山城等景观也极具开发价值。

全县现有公路23条,其中省道1条,外与毗邻五县互连,内与乡材及厂矿企业相通,纵横成网,八路出境。

已经完工的西康铁路和即将开工西柞二级公路途经县城及一乡四镇,穿跨半县,使交通状况再上新台阶。

电力方面,1986年与西北电网并网,现有110kv输变电站1座,35kv输变电站若干座,加上水电,全县发展和生产的用电非常富裕,实现了村村通电。

资源丰富,尤其是矿产、生物、水力和旅游等资源享有盛名。

柞水县是陕西省林业县之一。

森林覆盖率高,树木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泛板栗、核桃、木耳、香菇、香椿等林特产品畅销全国而驰名各地。

同时柞水县是天然“药仓”,中草药分布广,品种多,数量大,质量高。

柞水县又是“自然博物馆”,到处是“天然公园”。

有“聚集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柞水别开一重天”之说。

除享有盛名的柞水溶洞风晾区外,还有牛背梁,香炉海螺,佛洞龙泉,药王庙等。

矿产资源独厚。

初步查明有色金属矿藏量3000万吨、黑色金属矿藏35000万吨、非金属矿藏量584000万吨。

柞水矿产资源不仅量大,而且种类多,品位高,开采开发方便。

经地质部门勘察,国家鉴定大西沟矿床是一个铁藏量居全省之首位,名列全国前茅,银铜藏量名列全国第二的一个多矿种的矿田,被誉为陕西省未来的大型钢铁基地。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柞水县开发历史较短,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丰富的自然资源,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元。

根据柞水的县情实际,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思路是: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发挥资源、生态、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开放带动、城镇带动和人才开发战略,优先培育医药、旅游、矿产三大产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方向与空间;加大本地资源优势的宣传工作,吸引有实力具有开放潜力的投资项目,招商引资聚集可开发项目与资金,促使加快本地城镇规划建设和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推动民生与福利公众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人口分布总人口16.5万人四、自然地理柞水地处西安以南,商州以西,东经108°50′—109°36′;北纬83°25′一36°56′之间,东西长72.7公里,南北宽55.2公里,莽莽秦岭之南坡。

总面积2366.67平方公里。

秦岭横贯北境,林海涛涛的原始森林是国家生物基因库。

地形以西北高,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1米;东南低,社川河谷最低海拔541米。

从西北向东南,山脉延伸尤如五指,唐代诗人贾岛笔下“一山末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真实的描绘了柞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土石山区地貌。

中部是海拔800--1500米的中低山川,以乾佑河、社川河两大水系为主,有川道平地及青秀山峦,有地壳运动,海底台升的喀斯特地貌及海底海螺化石沉积。

有金山粮仓著称的鱼米之乡,亦有商贾云集的古镇,还有筹备未开采的铁山、银矿。

从西北主峰的苍松林海到中南的经济林带及茂密的农桑,柞水是绿色的植物库,瑶草山青,琪花药香。

从排水自然地貌特色看,中草药的生成优势优于太白山,更优于关中平原,最主要的一条是柞水处秦岭南坡带,有数次地壳运动变化,年代不同褶皱形态各异,方向不一形成的小区域地形,构成动植物不同生态环境,药物种类繁多。

五、气候特征柞水为中国西北东线内陆地区,兼有南北气候带的特征,北部属暖温带,东南部属北亚热带,整个县域属亚热带和温暖带两个气候的过渡地带,植被繁衍群落差异明显。

人常说,“高一丈不一样”。

“六月太阳晒半边,即气候影响植物带垂直和平行分布特点明显。

适宜多种类植物群,,原始种类保留与繁衍、进化、生长,是有利于各种药物生长的基地,自然形成天然药库。

全年日照1860.2小时,最冷平均气温0.2℃,最热平均气温23.6℃。

极端最高气温37.1℃,最低一13.9℃,无霜期209天,年降水量742mm,最大降水量1225.9mm(83年),最小降水量567.6mm(76年),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宜长、短日照和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植物发育生长。

六、河流分布县境内山青水长,水多药丰。

有溪流大小7320条,水域面积占2.8万亩,河流总长5693.4公里。

其中10公里以上50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有9条。

平水年计算,全县地表水总流量6.54亿。

”,人均占水量4100m3”,为全地区人均3.2倍,是陕西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沣县之一。

主要有乾佑河,金井河,金钱河,社川河,洛河,流域山高谷深,比降大。

如乾佑河,流长131.6公里,年经流量2.51亿m3,汇水面积865.76平方公里,悬落差1037m,最大流量1094m3/S;金钱河,流长133公里,年径流量2.77亿m3,汇水面积1041.46平方公里,悬落差1696。

最大流量1565m3/S,利用水能发电和水力资源丰富。

更有甚者,这丰泞的水源是中草药滋生的优越条件。

水是生物的摇篮,有水才有药,水多药更丰。

如水生药物就有浮萍、水松、耦、鱼类、鳝、鳖、青蛙、檐蜍、娃娃鱼;阴湿地有木贼、九头鸟;溪流沟涧也有卷柏、石泽兰、石针、石茶、老君丹;沼泽地普遍生长莆黄、鱼腥草、灯芯草、夏枯草等等枚不胜举。

七、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独厚。

初步查明有色金属矿藏量3000万吨、黑色金属矿藏35000万吨、非金属矿藏量584000万吨。

柞水矿产资源不仅量大,而且种类多,品位高,开采开发方便。

经地质部门勘察,国家鉴定大西沟矿床是一个铁藏量居全省之首位,名列全国前茅,银铜藏量名列全国第二的一个多矿种的矿田,被誉为陕西省未来的大型钢铁基地。

八、旅游资源(一)柞水溶洞“西北一绝”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南15公里处,全景区25平方公里,有大小溶洞118个,已开发了天佛洞、百神洞、风洞、对峰台、千年古银杏树和乾佑河漂流等景点项目,1990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评为“中国名洞”。

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令游客惊叹不已,被誉为“西北一绝”。

(二)柞水牛背梁生态旅游区“天然氧吧”柞水牛背梁生态旅游区,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集雄秀幽奥于一身,这里是水的源头、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动植物的乐园。

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寂谷密林、峭壁险崖等自然景观比比皆是,被誉为“天然氧吧、城市之肺”,是寻幽探奇、森林疗养、登山科考的理想之地。

(三)终南山秦楚古道终南山秦楚古道,南起柞水境内的花门楼,北至长安辖地天都池,属历史上贯通秦楚咽喉要道——“义谷道”中的一段。

由于此段处于横断南北的秦岭脊背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锻造了十分明显的南北自然风景边际。

走在古道上南北眺望,万亩草甸、十里杜鹃、千亩腰竹、冰川遗迹等自然景观尽收眼底。

加之古道历史悠久,留下了以唐王李世民和诗仙李太白为代表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足迹与传奇,这些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古道成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四)旅游发展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围绕产业要素,初步构建柞水旅游产业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使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在全县GDP以及财政收入占有较大份额。

柞水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依托西安、错位选择、突出特色、借势发展1.依托西安:就是柞水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定位在西安,并把西安做为发展平台,借助西安的资金、人才和经验来发展旅游。

2.错位选择:就是选择的旅游产品,必须是西安及关中一带所没有的,而且难以替代,作为西安及关中一线旅游产品的有效补充。

3.突出特色:就是突出区位、生态、资源特色,以“西安人的度假村”为主题,打造融入自然、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品牌。

4.借势发展:就是主动接受辐射,自觉把柞水的旅游资源置于全市、全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大市场中去开发,作为若干市级、省级精品路线上的一个点去开发,融入到西安为中心的全省大旅游循环中去,借助大环境的带动谋求发展。

5.景区景点柞水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一带三区一镇一带:就是北起黄花岭,南至石瓮镇的乾佑河百里生态景观带。

重点抓好的项目主要有乾佑河沿线绿化、民居改造和民俗村建设项目等。

(1)三区:牛背梁景区,重点抓好的项目主要有牛背梁森林公园、林丰锦苑盘古山庄、龙王沟度假山庄、高砭沟休闲度假项目、安沟大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基地项目和秦楚古道项目等。

县城景区,主要有五华山森林公园项目、城区功能配套项目、蓄水游乐等休闲娱乐项目、高客运输公司和盘龙生态产业园等。

溶洞景区,主要有陕西省溶洞地质公园、溶洞深度开发项目等。

(2)一镇:即凤凰古镇,主要有凤凰古镇恢复、保护开发项目等。

柞水对峰台对峰台景区包括:钢钎刺咽喉、仙居处、海拔、天然石观音、定风洞、少林气功、滴水观音等等。

对峰台是柞水久享盛名岿峻壮丽的山峰之一。

来溶洞观光的人,都要行至山下眺望赞赏,它“赛似俄眉,胜似华山”,被当地群众称为“奇峰”。

对峰台,在县城南35里的石瓮乡,奇峰突兀,险峻难攀,峰顶建有娘娘庙。

两傍双峰耸峙,西北侧山下有洞,据百神洞有碑载:相传明代中叶,“洞吼三日,忽然划开,有神水,祈雨多应。

”相传在宋朝的真宗天喜年间,当地名士和群众在对峰台建修祖师庙三年。

到元朝末年的一天,一个樵夫去笔架山砍柴,休息的时候背靠山,面向对峰台,忽然瞧见对峰台的山峁上有一妇人面向东在那里梳头。

他甚感奇怪,梳头不在家里,却到山顶梳什么头。

心里这么想,但并未在意。

第二天吃过早饭拿起砍刀仍到此山砍柴,不停地砍,砍了捆,捆了砍,当他就地休息时,忽然又瞧见那妇人在梳头,他又惊奇又畏惧,便一口气跑回有对众人说:“对峰台有一妇人在梳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