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比较
试比较黑泽明的电影风格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

试比较黑泽明的电影风格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试比较黑泽明的电影风格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黑泽明的导演手法非常简练,视觉形象十分生动,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技干净利落。
他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画面色彩浓郁清澈,构图极富东方绘画神韵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黑泽明电影造型中的导演艺术。
1、对峙冲突场面的造型与构图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许多时候人物有着针锋相对的激烈冲突。
于是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对峙的情景。
黑泽明对这些场面做出了张力十足的精彩处理,这种张力来自于他对镜头构图和场景造型的富有诗意的使用。
2、天气的美学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天气是个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营造和烘托了影片的气氛,而且也象征了人物的内心。
黑泽明说,他要么喜欢烈日炎炎,要么便是风雨交加。
的确,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时候真不多见。
但狂风、闪电、迷雾、焦躁的烈日,不仅营造了影片的氛围与基调,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人生处境的象征。
3、环境与象征黑泽明的电影无情的展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种种姿态,可以说,一切都围绕人物及其内心的景象。
影片中人物活动的的场景环境,也成为剧中人物内心景象的象征。
《罗生门》中,滂沱大雨下破烂不堪的高大的罗生门,正如黑泽明对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经残破灰暗、悲观失望的内心。
农夫将罗生门上的木头一块块的劈下来烤火,正如最后残留的一丝对真与善的幻想也将被剥落剔除。
4、平面化的镜头画面与日本传统绘画在黑泽明的多部电影中,他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追求相对平面化的绘画风格的镜头画面。
黑泽明通过以下手法来处理这种日本绘画风格的镜头,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镜头画面中的构图,简化人物背景以及摄影机的平视。
5、人物造型与戏剧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有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戏剧——能剧的影响。
戏剧对其电影的影响,更体现在人物造型上。
黑泽明电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个个体的人,而是人性的一个个符号。
他们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个方面,这些角色性格都极其单一,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样性格复杂。
日本电影的影像风格和审美特征

日本电影的影像风格和美学特征
日本电影经历了一个首先依附戏剧文学的发展道路。
这种电影创作使得日本电影免不了吸取戏剧的叙事方式和美学观念,除了戏剧外,日本电影是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从影片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审美理想来说,日本电影从总体上呈现出的是一种闲静、幽玄的风格,并通过此体现出对某种哲理观念的探寻。
如小津安二郎的早期作品《浮草物语》,即使是默片,也把观众带入一种感伤叹息的氛围之中。
小津用浮世绘般的笔触细细描摹了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忧哀心理。
在叙事结构方式上,日本电影注重叙事方式的多样化和电影化.虽然它也受本民族戏剧文化的影响,有不少影片也采用了线形叙事方式,但他们逐渐地认识到了电影的本性,从整体上注意了电影的叙事手段和影象本质。
特别是战后,日本的电影艺术家一方面反思过去电影的不足,一方面积极的借鉴西方的电影叙事方式,象波兰、法国电影,从而认识到电影和戏剧确有紧密联系,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
10年前的10部最酷电影 情调,还是情调!

10年前的10部最酷电影情调,还是情调!
大王
【期刊名称】《电影世界》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1.《东京物语》10年前提到日本电影,黑泽明已俗不可耐,人们更爱谈一谈小津安二郎。
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气质沉静,风格简约、故事平淡,小津安二郎比黑泽明更容易被中国影迷接受。
《东京物语》形成了一大批以此片作为标签的小资电影青年。
《东京物语》也培养了小资电影青年的观影喜好——极其注重电影的格调,不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大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东方情调化的翻译倾向与改写——以电影《天伦》英译为例的考察 [J], 金海娜
2.“异国情调”:西方电影中的中国想象及其问题 [J], 陈瑜
3.外聚焦和情调模式——浅析电影《大象》的叙事策略 [J], 李扬;万燕燕
4.微电影、小情调、大品牌——从益达的微电影广告说起 [J], 温韬
5.城市身份的视觉建构:哈尔滨城市电影异国情调特质探析 [J], 李思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经典电影简介

1.<七武士> (Shichinin no samurai)(1954)【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编剧】桥本忍(Shinobu Hashimoto)剧情简介本片可说是日本名导演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加入西片趣味的时代剧,内容描写日本战国时代,贫穷家村百姓为保卫家园,与雇来的七位武士共同联手击退强盗的故事。
导演黑泽明虽然意图将这部片子拍成彻底的娱乐动作片,但事实上,整部作品仍充分流露著黑泽明式的人道精神。
至于七武士的性格塑造,整体而言可说诠释得相当成功,尤其是饰演堪兵卫的志村乔,将这个角色的智慧与成熟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本片战争埸面采取了许多连续复数镜头,较一般西部片更具张力与震撼力,充分流露黑泽明运镜功力的深厚。
因此这部兼具娱乐与艺术价值,又不失日本风味的时代剧,为日本《电影旬报》杂志标为日本影史上“十大佳片”的第一名。
2《浮云》(Ukigumo)英文别名:Floating Clouds上映日期:1955年1月15日日本导演:成濑巳喜男编剧:Fumiko Hayashi novel 水木洋子制作:藤本真澄脚本:水木洋子摄影:玉井正夫音乐:斋藤一郎主演:高峰秀子、森雅之中、北千枝子、冈田茉莉子、山形勋、加东大介剧情梗概:《浮云》,由高峰秀子扮演林芙美子悲剧原作中的女主角。
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女人在战争期间(绵延到战后)与一个已婚的男人的爱情故事。
家有妻室的富冈兼吉是农林部的接枝师,战争时期被派往日本侵略下的印度,担任管理森林资源的工作。
与一名因遭到表兄强奸而主动要求来这里当打字员的幸田雪子的相恋。
战争结束后,富冈向雪子保证回到日本便与妻子离婚后她一起生活。
不久,雪子回到日本找到雪冈,富冈惊慌失措,向她解释没有离婚的原因。
雪子只好默默离去,借了一间破旧的仓房住下。
富冈又来找雪子,俩人缠绵的情感仍然藕断丝连。
富冈经营事业失败,带着雪子来到伊香堡温泉,又与温泉酒吧老板的妻子阿势发生了关系,雪子一气之下回到了东京。
日本电影简史

由黑泽明导演的影片《无愧于我们的青春》描写了在战争中一个教授的女儿,她和一个革命者结了婚,并在她的丈夫遇害死后毅然抛弃安逸的城市生活,到了农村他丈夫的父母身边,在那里从事着艰苦的劳动。并在周围的人以冷眼和辱骂,把她视为“非国民”的时候,她仍旧坚定着自己的信念。片尾战争结束,女主人公幸技(原节子饰)回首往事感到无愧于青春。这部影片在日本电影中是第一次表现了具有独立思考的不同一般传统女性形象。幸枝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这也是吸引黑泽明去拍摄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黑泽明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曾反复地看到了他所描写的这类理想主义的人物。《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在拍摄方法上,黑泽明开始使用移动摄影和节奏急促的连续闪回。为了反映幸校艰辛的劳动,影片在四分钟里用了65个镜头来反复表现。应该说,在这部影片中黑泽明的观念已经基本形成。在日本国内,由于黑绎明的这部影片和当时已很有名望的木下惠介的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并驾齐驱,而使得他的名声大振。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的关键人物之一,《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之后,使日本电影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极大地振奋了日本民族电影的发展。与沟口健二不同,黑泽明是一位充溢着强烈阳刚之气的导演。黑泽明影片的一个重要表现对象是日本的武士阶层:武士阶层的历史,武士的道德风尚,武士阶层的社会作用及演变等。武士的那种忠诚、正直、勇敢、献身,以及粗犷彪悍的气质,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因而,黑泽明的影片在某种程度是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象征。黑泽明的影片激情充溢、动作强烈,其风格也是粗犷奔放、孔武有力,洋溢着阳刚壮烈之美,与沟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的影片中的那种含蓄、清淡、质朴、哀伤的气质形成鲜明对比。
黑泽明的影片具有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道德观念与人生哲理,他喜欢由某一哲理观念出发进行构思创作。他首先对生活、社会、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观念,然后去收集素材,构想人物和情节。例如《罗生门》情节简单精炼,人物只有八个,通过片人物一串串谎言展开情节。但其内涵却是深刻而复杂的。片中的每个人都在撒谎,都是各自从利己主义的立场,说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或者不说,或者用谎言掩盖。正如黑泽明所说,《罗生门》里描写了人性可悲的一个侧面,是人性丑陋的部分,人有勇气使自己丑陋,但很难有勇气承认丑陋。影片如锋利的解剖刀割开了人性最深层的部位而公之于众,使人们震惊于人性深层丑陋的阴影。《罗生门》中大量运用的移动摄影,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移动拍摄用不同的节奏,突出了当事人叙述故事的内心世界。拍摄多襄丸、真砂和武士三个人的三种说法时,摄影机都突出叙述者的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运动——因为每个人都片面从自我出发。因而,摄影机都是主观的、谨慎地确立了虚构的情调。第四种樵夫的说法是客观直实的,因而摄影机造成拉开距离的印象,如实地反映真相,并对以上三人的谎言作了讽刺性的评论。《罗生门》也显现出黑泽明粗犷有力的艺术风格,影片充满了激情和冲突。
日本伦理电影50年

日本伦理电影50年日本伦理电影在过去50年里一直是世界电影界的一大亮点。
这些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著称。
日本伦理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日本电影界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主题的电影作品。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伦理电影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世界电影的一大亮点。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界出现了一批新生代导演,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黑泽明的《罗生门》,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为了当时的经典之作。
同时,大島渚的《乱》也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它以其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进入上世纪60年代,日本伦理电影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貌。
在这个时期,一些导演开始尝试不同的叙事风格和题材,使得日本伦理电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同时,大島渚的《战国自卫队》也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它以其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70年代是日本伦理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黑泽明的《乱》,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为了当时的经典之作。
同时,大島渚的《战国自卫队》也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它以其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进入80年代,日本伦理电影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风貌。
在这个时期,一些导演开始尝试不同的叙事风格和题材,使得日本伦理电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这部电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同时,大島渚的《战国自卫队》也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它以其震撼人心的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了日本电影史上的一大经典。
因为隐忍所以伤怀评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

[摘要] 纵观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生涯,其中庶民剧作品最能显示他的创作才华,《东京物语》无疑是小津安二郎创作生涯中最优秀的庶民剧作品之一。
他关注日本中下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作品反应了现代日本社会的世态人情、社会风貌,许多看似平淡的生活影响却渗透出许多耐人品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庶民剧 写实主义刚到东京的时候,老妇人登美说:“原来东京这么近。
”决定离开东京的时候,她却说:“东京真的太远了。
”在《东京物语》中,小津安二郎讲述了老人平山周吉和老伴登美从乡下去东京探望子女的故事。
影片结束,音乐渐止,看着老人眺望窗外孤单一人坐着的身影,一种难以排遣的心酸悄然而生。
悲从何来,便是整部影片一直隐忍不发,却又真实存在的情感之中。
一、写实主义的平民家庭题材纵观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作品,描绘的几乎都是饮食男女般的家庭琐事,他将关注的视角对准了日本社会中最普通的中下阶层百姓,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带领我们去体味生死别离的哀伤况味和微观细腻的感情世界。
小津在简约有序的空间中为我们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的聚散别离、欢乐悲伤,我们也慢慢的融入他用心经营的那份独特而隽永的伦理亲情中。
《东京物语》拍摄于1953年,背景是逐渐从战败废墟中复兴的日本。
在谈到自己最喜欢的这部作品时,小津说:“我试图通过亲子的成长来描述日本家庭的崩溃。
”正如他的初衷,我们看到了二战后日本走向工业化,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大家庭开始分崩离析。
电影中不时就会出现一些耸立在远处的高大烟筒的影像,这些正是对这种时代大背景的暗示。
影片中的老夫妇刚到东京时欣喜的心情,也在日后的日子里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豪的大儿子幸一就只是一个给邻里看病的社区医生,诊所就开在自己的家里,还需要随时听候病人的召唤。
二女儿繁开美发店为生,整日为了生计忙碌操劳,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如意。
老夫妇在子女的安排下,去热海渡假,本意只是想为子女多节省些钱,便从热海提前赶回东京,反而受到了女儿好一顿埋怨。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绪论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3. 麦克卢汉主义4. 电子文化填空1. 从__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__,文学,__,绘画,__,__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__,非叙事影片包括__、__、__、__等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__,__,__,__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__、美国的__、前苏联的__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__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____、法国的___、___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__、闪回、__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__年__月__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____、《工厂大门》、____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问答: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3. 电影史有哪些研究方法?4. 世界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论述:你对世界电影发展史有哪些认识,可以结合事例进行解说。
第一章电影的起源和形成填空题1.现代电影诞生于1895年____月____日。
2.电影的发明者是法国人________兄弟。
3.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拍摄的影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比较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界的无冕之王,被誉为“电影天皇”,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称他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凡此种种赞誉,均可以证明黑泽明在日本电影界不可撼动的宗师地位。
然而有一件事情却不应该被人们忽视,那就是2009年11月20日,日本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为纪念创刊90周年,而评选出的“最佳日本电影与外国电影TOP10”榜单中,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击败《七武士》夺得最佳日本电影称号。
以此为例,其意并不在于在二者之间一决雌雄,只是为了证明二者均以不同的风格征服了一代观众。
试比较二者的电影风格,可以进入两个完全不同而又有某种藕断丝连关系的世界。
黑泽明1910年出生在一个武士家庭,特殊的家庭背景培养了他坚守道义和自我牺牲的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成为了他日后电影的中心主题。
在正式作为导演拍摄影片之前,黑泽明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先后以助理导演、编剧的身份在剧组工作。
如此丰富的经验积累也造就了他日后娴熟的拍摄手法,以及独特的电影风格。
从1943年拍摄《姿三四郎》开始,到1948年与三船敏郎合作开启“黑泽明时代”,他正式开始引领日本的电影潮流。
以他的代表影片《七武士》、《影子舞者》、《罗生门》等为例,黑泽明在电影中将观众引到一个陌生的武士时代,展现出自我牺牲和承担道义的武士精神,并从多种角度描写了人们在艰难和逆境中如何生存的。
以历史为基础来讲故事,以武士为主角来拍电影,这是黑泽明的惯用手法,也正因此而形成了一代“电影天皇”
黑泽明。
相比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则略显平淡,但是也正是这种平淡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小津安二郎风格,使其能够在日本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将黑泽明比作一个手持大刀的武士,那么小津安二郎毫无疑问是一个以笔写人生的书生。
不同于黑泽明的武士家庭背景,小津安二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小与母亲亲近的缘故或许造成了他偏于阴柔的性格,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电影风格。
1927年,年轻的小津安二郎偶然的机会拍摄了处女作《忏悔之刀》,这也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部古装片,之后他便爱上了“现代剧”题材。
1929年之后,小津安二郎开始在庶民剧方面显露才华,成为刻画生活的一代宗师。
想要概括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风格,完全可以用他墓碑上的字表现。
按照他的遗愿,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个“无”字,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无论是《东京物语》,还是《晚春》,亦或者是《伊豆的舞女》,他都是从心灵的深度来反映现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与其说他是在拍电影,倒不如说他是在放映生活。
综合比较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之后,忽然令我想到了中国诗坛的两大巨匠,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黑泽明就好比李白一样,用历史书写传奇,加以华丽的包装,最终展现丰富的时代背景以及内心世界。
而小津安二郎则恰似杜甫,惯用朴素的手法,细腻的描写,来刻画生活的点点滴滴。
黑泽明与小津安二郎,一个阳刚如富士山上的红日,一个阴柔如灿烂的樱花,两中极端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