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5(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5(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4. 名词解释 6. 判断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提出“孩子有一百种语言”的是( )。

A.卢梭B.马拉古齐C.皮亚杰D.维果斯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理学2.古往今来的儿童都爱游戏,爱活动。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特征具有( )。

A.阶段性B.稳定性C.可变化性D.整体性正确答案:B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速度是大致相同的,心理发展的趋势也是相对稳定不变的。

古往今来的儿童都爱游戏,爱活动体现了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知识模块:心理学3.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二断乳期”的是( )。

A.幼儿期B.学龄初期C.青春期D.学龄晚期正确答案:C解析: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二反抗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心理学4.幼儿教师在教授动作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B.幼儿好模仿C.幼儿分不清左右D.使幼儿看得更清楚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而左右方位的辨别是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

一般来说,幼儿5岁时才能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才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所以,教师要求幼儿使用左右手或左右脚、腿做动作时,或者要求幼儿向左右转时,要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应该面对幼儿做示范动作,示范左右方位的动作需要和幼儿学做的动作正好相反,如同照镜子做出的动作一样,这就是“镜面示范”。

故本题选A。

知识模块:心理学5.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一会儿把一根木棍当成枪,一会儿又当马骑。

这是属于( )。

A.记忆活动B.想象活动C.思维活动D.注意活动正确答案: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深化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教育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学科。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教育心理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心理发展过程、幼儿的认知发展、幼儿的情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幼儿的性别认同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指导教师开展幼儿的教育工作。

2. 请简要阐述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主要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幼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

前运算阶段(2-4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发展了象征思维的能力,开始进行简单的符号运算,但还无法处理复杂的逻辑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具体运算的能力,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此阶段幼儿逐渐具备了进行抽象思维和形式操作的能力,可以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

3.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请举例说明情感发展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感发展能够让幼儿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如果幼儿在情感发展上遇到了困难,可能会出现自卑、自闭等问题,影响其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发展。

例如,通过鼓励和赞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通过关爱和关注,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只有在情感发展得到有效培养的基础上,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习环境。

4.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教育有怎样的影响?请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一、选择题1.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下哪个定律与幼儿心理发展无关?A. 靠近性原理B. 分离性焦虑C. 温室效应D. 反射弧答案:D2. 幼儿时期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A. 自我中心性B. 社交能力C. 孤独感D. 合作意识答案:A3. 安全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对幼儿形成安全感产生影响?A. 家庭环境B. 社会环境C. 幼儿园教育D. 学习能力答案:D4. 幼儿期是认知能力迅猛发展的时期,以下哪个是幼儿认知能力的主要特点?A. 逻辑思维B. 抽象思维C. 想象力丰富D. 执行能力答案:C二、简答题1. 幼儿期的身体发育和动作能力对心理发展有何影响?答案:幼儿期的身体发育和动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

通过身体活动,幼儿可以探索周围环境,培养感官和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

2. 幼儿教育中,如何解决幼儿情绪问题?答案:解决幼儿情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机制。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幼儿解决情绪问题: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幼儿表达情感;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和自我放松;提供适当的情绪宣泄渠道,如绘画、游戏等;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论述题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论述教师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性格形成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游戏材料,促进儿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亲和力的表现和言行举止,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信任感,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帮助他们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题 3. 填空题 5. 名词解释题 6.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题1.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正确答案:D解析:幼儿园是影响幼儿的小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

2.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特征的( )。

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正确答案:D解析: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体现出可变性。

3.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B.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生理需要正确答案:D解析: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紧密相关。

4.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

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的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

有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5.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属于( )。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语言或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是再造想象。

6.儿童不受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做功课,这是( )。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D.选择性注意正确答案:A解析:努力控制自己说明有意志的参与,是有意注意。

7.关于各种记忆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 )。

A.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语词记忆B.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运动记忆—语词记忆C.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D.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正确答案:D解析:记忆出现时间由早到晚依次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

8.幼儿看见天上的云彩,说是“有个小孩在骑马”,这是一种( )。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题 2. 不定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名词解释题 6.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9. 解释心理现象单项选择题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 )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正确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0~6、7岁儿童的心理。

2.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象正确答案:A解析: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其他认知过程的基础。

3.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

A.“真香!”B.“我要吃!”C.“这是什么?”D.“这儿有个苹果。

”正确答案:D解析:“这儿有个苹果。

”体现个体的感知觉。

“真香!”体现的是想象。

“我要吃!”体现的是需要。

“这是什么?”体现的是思维。

4.(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

A.手的无意抚摸B.手的抓握反射C.手脚并用爬行D.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正确答案:D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5.从幼儿听觉发展的角度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孕妇在宁静悦耳的音乐环境下对胎儿发展有好处B.胎儿适应噪声环境,对胎儿出生后的适应环境有帮助C.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和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D.以上表述都正确正确答案:C解析:新生儿对不同的声调,声音的纯度、强度、持续时间等有不同的反应。

6.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记忆B.理解记忆C.机械记忆D.逻辑记忆正确答案:C解析: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题 3. 填空题 5. 名词解释题 6.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题1.20世纪影响最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是( )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A.桑代克B.皮亚杰C.斯金纳D.杜威正确答案:B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是20世纪关于儿童思维影响最大的理论。

2.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是服从了( )。

A.高低规律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正确答案:B解析:用整只手臂到用手,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3.在儿童心理过程中,( )。

A.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B.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C.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但转折期不是必然出现的D.转折期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出现的正确答案:B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非必然出现,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危机期一般出现在转折期。

4.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饱和度正确答案:A解析: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名称结合起来。

5.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是什么?(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正确答案:D解析:新生儿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6.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

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

7.“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

A.广度B.稳定性C.选择D.集中正确答案:A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测试卷附答案幼儿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幼儿心理学测试卷,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心理理论认为儿童发展受遗传因素主导?A. 认知发展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生物生态理论答案:D解析:生物生态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遗传因素的主导,即儿童的生物学因素会影响其心理发展。

2. 因对新鲜事物产生恐惧而一直不敢接触、不敢尝试的儿童可能处于以下哪个阶段?A. 自尊心发展阶段B. 性别认同阶段C. 外化行为阶段D. 安全依恋阶段答案:C解析:外化行为阶段是儿童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环境分离,习惯通过表现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阶段。

因为恐惧而不敢尝试新事物属于典型的外化行为。

3. 下面哪个行为属于典型的反应形式?A. 逃避B. 反抗C. 合作D. 报复答案:A解析:逃避是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儿童面对困难或恐惧时常常会选择逃避。

4. 以下哪项属于幼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A. 经验积累的结果B. 主要趋势是逻辑思维的发展C. 可进行抽象思维D. 逐步形成操作性思维答案:D解析:幼儿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为操作性思维的逐步发展。

5. 下列哪个情绪属于自基本情感?A. 兴奋B. 愤怒C. 羞耻D. 嫉妒答案:B解析:基本情感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和惊讶等,愤怒属于其中之一。

二、简答题1. 请解释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

答案:父母依恋对婴儿的影响是巨大的。

通过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婴儿能够建立自我认知和安全感。

充满爱与关怀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培养婴儿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和心理发展。

相反,父母依恋不良会造成婴儿情感和行为问题。

2. “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请简述自我中心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案:自我中心是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在发展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学测试来评估他们的认知和情绪状态。

本文将介绍一些学前教育中常用的幼儿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认知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 请问以下物品中,哪个物品与其他不同?答案:筷子。

因为筷子是用来夹取食物的工具,而其他物品都是可以吃的食物。

2. 请你从以下图片中选出相同的一组。

答案:图片A、B、C中的小狗是一样的。

3. 请问以下数字中,哪个数字是错的?答案:数字6。

因为其他数字都是2的倍数,而6不是。

二、情绪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 过去的一个星期,你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朋友做了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会怎么做?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与这个小朋友沟通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孩子处理矛盾和情绪的能力。

2. 请问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孩子对于自己情绪和需求的认知程度,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

3. 请你描述一下自己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孩子对于开心情绪的表达能力,以及他/她对于开心的定义和认知。

三、社交能力测试题及答案1. 请你想一下,在一个与你不熟悉的环境中,当有小朋友来找你玩,你会怎么做?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有的孩子可能会主动和小朋友交流和玩耍,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2. 在以下的图片中,请你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朋友。

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这个问题主要想了解孩子对于同伴的喜好和社交互动的意愿。

3. 当你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哭,你会做什么?答案:答案因人而异。

有的孩子可能会主动去安慰对方,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A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幼儿学习动机的主要特征有:内在动机以好奇与兴趣为主,外在动机逐渐增长,较稳定的学习成败归因的形成。

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由言语创造性思维测试、图画创造性思维测验以及声音和词语创造性思维测试构成。

3.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可归纳为调整学习度、多样性的教材和调整教师的角色三种。

4.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YEC)认为,适宜性包括年龄适宜和个别差异适宜两方面的适宜。

5.动机的强度适中能激发儿童的学习成效,动机过高却易使儿童产生焦虑,而动机过低则难以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

6.1840年,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专门设计了一套称之为恩物的玩具,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7.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中,把强化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并根据强化原理设计了两种强化技术,即塑造与消退。

8.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就是获取、保持、加工信息的过程。

9.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往往是无意记忆,幼儿学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10.改善感觉统合功能的关键在于控制感觉的输入,特别是通过运动的方法。

11.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

12.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是幼儿教育心理学必然涉及的三大变量(即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的过程看做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刺激—反应之间连结的学习过程是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

1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论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为代表。

15.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提出,幼儿有三种长时记忆:即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

16.人本主义心理学者把教育视为发展个体内在潜能的过程。

17.韦纳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

18.大脑的左半球是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半球则是进行具体形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中枢。

19.孕妇吸烟、饮酒、饮食与营养都是影响幼儿早期脑机能发展的因素。

20.0-3岁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有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条件作用、模仿。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 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是儿童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多次进行,且每次情景都需要有一定的变化,不能雷同,每次情景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2. 内隐学习内隐学习是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条件下,尤其是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是在无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学习活动能自发进行,无须耗费心神。

3. 幼儿创造性学习答:幼儿创造性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

它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 正强化物答: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个体某种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

5. 动机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引起个体活动,引导、维持已引发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作用。

6. 习得性无助答案:习得性无助是指在经历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景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7. 自我效能答案: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8. 负强化物答案:当某种刺激(通常是令人感到厌烦的刺激)消退或消失时,个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教师在幼儿社会能力学习中怎样指导?答:一是通过理解能力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引导幼儿关注他人感情;指导幼儿理解他人行为;二是通过交往能力指导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教师应指导幼儿用正确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予幼儿轮流活动的指导,给予幼儿角色扮演的指导;给予幼儿分组配对的指导。

2、促进婴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答:积极回应,运用非言语交流,使用儿化语,帮助婴儿拓展语言,适应每个婴儿的发展与需要,运用图画书喝讲故事,使用语言游戏,创设良好环境。

3、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4、促进幼儿创造性学习的方式有哪些。

答:(1)鼓励幼儿对假设提出质疑;(2)鼓励幼儿冒一些合理的风险;(3)鼓励幼儿坚持不懈;(4)允许犯错误;(5)为创造性思考提供时间和机会;(6)奖励创造力。

1、社会能力学习的价值?138答: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儿童严重的学习困难症状有哪些?68答:感知觉障碍,精细运动障碍,言语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

3、简释儿童学习的不同类型。

答案:儿童学习类型有五种,分别是视觉型、听觉型、身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

“视觉学习者”当学习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出现时,学习得最好;“听觉型学习者”通过音乐和谈话,学习得最好;“身体型学习者”当他们能全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学习得最好;“书面型学习者”喜欢阅读,他们喜欢从书本上吸取知识,偏好自己阅读而不愿意别人为他们解释;“群体互动型学习者”偏好讨论或其他需要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喜欢交换意见。

4、如何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答案:(1)提供有趣的东西让幼儿自己去发觉;(2)在日常生活中制造一些惊奇;(3)户外活动;(4)提供多元化的信息;(5)以开放式的问题与孩子讨论。

1、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答:如何看待知识——知识是生成的,如何看待学习者——幼儿是有主体性的;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学习是主动建构的2、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答:观察模仿学习,操作学习,语言理解的学习,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交往中的学习3、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案:(1)容易被扼杀的学习主动性;(2)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积极性;(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7)不容忽视的个别差异性。

4、奥苏内尔意义学习的两条标准。

答案:(1)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发生非临时性的联系,即实质性的联系;(2)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必须形成非随意性的关系,即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形成联系。

1、罗杰斯关于学习的基本主张?31答:人类生来就具有学习的潜能;在安全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最好;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情感和理智)的学习最持久、深刻;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幼儿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个人参与性、自我发起、全方位、以儿童自我评价为主)2、幼儿多动症一般有哪些表现?67答: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定,任性冲动;学习困难。

3、简述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

答案:惩罚是剥夺幼儿获得奖励性刺激,或是当幼儿做出不适宜行为时给予厌恶性刺激的一种“教育”方式,而负强化是当幼儿做出适宜行为时,取消厌恶性刺激的方式。

惩罚往往与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而负强化则与幼儿的良好情绪相联系。

4、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4答案:幼儿教育心理学揭示了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依据所学内容,你认为在促进幼儿学习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可任选其中5个原则)52答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依据教材52页“儿童学习的10条原则”,选其中5个,进行阐述,加之自我观点的参与论述。

2、结合幼儿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100答: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2、重视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动机;3、为幼儿学习创设安全、开放、温馨的氛围;4、让幼儿体验学习与成功的快乐;5、运用适宜反馈激发幼儿学习动机。

(以上各项展开论述,并酌情结合实践进行分析)3、试论述如何对幼儿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

219答:有效幼儿教学评价应该是整体性评价;多元评价;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个别化评价;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

(参加教材219—221页展开论述)1、根据期望动机理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评述自己参加本次考试的动机。

答题思路:期望动机理论是什么——如何理解期望动机理论——自己的实际情况如何——综上所述给予自我评价(1)期望动机理论以其特有的公式而著称:动机=估计成功的概率x成功的诱因价值。

这就是说,学习的动机,取决于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以及对成功价值的评估。

如果认为成功的机会是零,那么成功的价值再大,也不愿意去做;相反,如果认为成功了也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成功的可能再大,同样也不会去做。

(2)期望理论还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成功概率太高,对动机是有害的。

只有当成功的概率处于适中时,动机才是最强的。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加以自我评述。

2、请评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幼儿学习和教育的启示。

28、35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关注儿童的学习潜能及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的目的是让儿童更好地感受接纳自己,首先,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个儿童都看作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其次,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

最后,每个儿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儿童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教师效能感训练;吸引学业成功;价值澄清;非指导性教学。

(以上内容酌情展开论述,也可加入马斯洛、罗杰斯等的理论观点)3、如何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开展适宜性教学。

127 、129答:一、个别差异的适应性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能力差异;文化差异;兴趣差异;发展差异。

(参见教材128—129页表格内容展开论述);二、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资源利用模式、补偿模式、治疗模式、性向与教学交互作用模式;个别化教育方案。

(以上内容酌情展开分析)1、如果你是幼儿园教师,你会采用哪些方法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110参见教材110—111页:关注情感因素对幼儿学习迁移的影响;幼儿学习迁移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丰富幼儿日常生活,使其在学习中发生迁移;提高幼儿分析和概括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