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sensitivity analysis学术语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ensitivity analysis学术语言-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sensitivity analysis(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模型输出结果对输入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通过分析模型输入参数的变化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哪些参数对模型的结果影响最大,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及应用。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讨论,读者将能够了解敏感性分析在科研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览。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进行概述,说明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的。
接着,正文部分将对sensitivity analysis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阐述其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其方法及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展望sensitivity analysis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明确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sensitivity analysis概念、方法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该分析方法的理解,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旨在探讨sensitivity analysis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学术界提供启示和启发。
02-5.6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和步骤PPT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三项预测值敏感性分析
风险识别 风险估计 风险评价 风险决策 风险应对
1.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用于研究 建设项目主要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果指标发生的 相应变化,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确定其敏感程度,并分析该因素达到临界 值时项目的承受能力。
第5章 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主讲人:祁神军
目录 1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和步骤
本节教学目标
1 了解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及步骤 2 掌握敏感度系数及临界点的计算
知识结构
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 盈亏平衡分析的原理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 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分类 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
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
敏感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A F
β - 评价指标A对于不确定因素F的敏感度系数; ∆ A - 不确定因素F发生∆ F 变化率时,评价指标A 相应的变 化率(%); ∆ F - 不确定因素F的变化率(%);
5. 变动因素临界点的计算
临界点是指项目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
临界点可用临界点百分比或临界值分别表示。其含义是某 一变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或者一定数值时,项目的 指标将从可行转变为不可行。
2. 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01
选定需要 分析的不 确定因素
02
确定进行 敏感性分 析的经济 评价指标
03
计算因不 确定因素 引起的评 价指标的 变动值
04
计算敏感 度系数, 对敏感因 素进行排 序因素进 行排序
05
计算变动 Leabharlann 素的临 界点4. 敏感度系数的计算
数学建模敏感性分析课件

05
CATALOGUE
敏感性分析的未来发展
基于机器学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模型输入参数进行学习,预测模型输出结果 的变化趋势,从而评估参数的敏感性。
数据驱动
基于大量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模型,提高敏感性分析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可解释性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提供模型参数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解释,帮 助理解参数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反向传播算法,可以计算出每个节点对误差的敏感度,进而了解网络中各层 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相互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如激活图或梯度图 ,来直观地展示网络中各节点的敏感性和信息流。
04
CATALOGUE
敏感性分析的局限性
数据质量对敏感性分析的影响
数据不准确
如果数据存在误差或错误 ,将导致敏感性分析的结 果偏离实际情况。
性分析的准确性降低。
假设不变
模型假设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发生 变化,而敏感性分析未能及时反
映这些变化。
参数选择对敏感性分析的影响
参数范围不合理
参数范围的设定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敏感 性分析的结果不准确。
参数选择主观性
参数的选择可能存在主观性,导致不同人进行敏 感性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
参数相关性
某些参数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导致敏感性分析 无法准确判断单个参数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数据整合
01
整合多源、多尺度数据,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模型输出的影响
,提高敏感性分析的全面性。
数据驱动决策
02
基于大数据的敏感性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决策
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确定性。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敏感性因素一些不确定因素稍有变动就使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值发生较大变化,而另一些因素尽管本身发生较大变化,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影响不大。
我们把这种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值相对于影响它的各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为敏感性程度,把那些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值影响大的因素称为敏感性因素。
2.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⑴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⑵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⑶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不,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同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下面举例说明:例:某公司拟建一项目,项目基本方案的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2.78%,财务基准收益率为9%,考虑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投资内部收益率的影响,试作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品售价可能在±10%、主要原材料价格可能在±20%范围内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分析解:计算结果填入敏感性分析表基本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变动产品销价变动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内部收益率(%)较基本方案增减(%)效益指标相对变化率(%)12.78 -10% +10% -10% +10% +20% -20%13.71+0.930.09311.99-0.79-0.0799.72-3.16-0.31615.51+2.73+0.27310.08-2.70-0.13515.23+2.45+0.123 由上表知,当固定资产投资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化率为-0.079%——0.093%;当产品销价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化率为-0.316%——0.273%;当主要原料价格变动1±%时,内部收益率相对变动率为-0.135%——0.123%。
敏感性分析法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风险对项目具有最大的潜在影响。
它把所有其他不确定因素保持在基准值的条件下,考察项目的每项要素的不确定性对目标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敏感性分析法的目的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法的分类[1]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法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1、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法,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
例:(计算题)某公司规划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
试对价格、投资在±20%,成本、产量在±10%范围进行敏感性分析。
解:价格变化±1%,投资收益率变化%~%。
其他如上。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2、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敏 感 性 分 析

3.127-3
内含报酬率=18%+
×(20%-18%)
3.127-2.991
=19.87%
即,只要项目的贴现率小于19.87%,就不会影响原
项目的可行性。
这里,各因素的分析较粗,在实际工作中还可 以进一步细分。例如,将年现金净流入量进一 步分解为售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来考察。
管理会计
1-6
15000
使得净现值为零的年金现值系数=
=3
5000
查表并利用插入法可得
3-2.487
投资回收期=3+
=3.75(年)
3.17-2.487
即,只要项目的可回收年限大于3.75年,就不会影响 原项目的可行性。
13-5
(三) 确定贴现率的上限 实际上,确定贴现率的上限就是求内含报酬率。
查表并利用插入法可得
年现金净流入量的下限实际上就是使得净现值 为零的年现金净 流入量。
设:年现金净流入量的下限为x,则 x·(P/A,10%,5)-15000=0 x·3.791-15000=0 x=3957(元)
即只要年现金净流入量大于3957元,就不 会影响原方案的可行性。
13-4
(二) 确定可回收年限的下限
实际上,确定可回收年限的下限就是求动态投资回收期。
管理会计
1-1
13-2
敏感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 敏感性分析就是在影响项目效益的诸多因素中, 测定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变化对项目的影响。
二、敏感性分析举例
[例8-14] 设某设备投资15000元,可回收 年限为5年,贴现率为10%,年现金净流入量为 5000元。
13-3
(一) 确定年现金流入量的下限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一、敏感性分析的意义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确定分析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
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
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例:计算题(P113)4.某公司规划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21.15%,财务基准收益率为12%。
试对价格、投资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
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敏感性分析综述

敏感性分析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敏感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应用领域、主要方法以及当前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广泛应用于经济、金融、环境科学、医疗等多个领域。
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本文梳理了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模型,详细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敏感性分析在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文章还将对未来敏感性分析的发展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敏感性分析是一种评估模型或系统对特定参数变化的反应程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工程学和自然科学等。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敏感性系数的计算、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的处理。
敏感性系数是评估模型对参数变化敏感程度的量化指标。
它通常通过计算参数变化一定百分比时,模型输出变化的百分比来得到。
敏感性系数越大,表示模型对该参数的敏感性越高,即该参数的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越大。
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是敏感性分析的核心内容。
当模型参数发生变化时,模型的输出结果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具体取决于模型的性质。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参数变化对模型输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从而为我们提供决策依据。
参数的不确定性也是敏感性分析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确定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而只能给出一个估计范围。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参数不确定性对模型输出的影响,从而了解模型结果的稳健性。
敏感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评估模型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模型或系统的行为,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三、敏感性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敏感性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决策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用于评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政策或模型的潜在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敏感性分析就是通过分析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敏感性分析方法。
投资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有关因素变动对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敏感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进行投资敏感性分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分别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二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变动极限。
因素变动对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影响程度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总量法和差量法进行。
因素变动极限的计算分析,可以采用各因素不利变动的临界限度分析法进行
敏感性分析的作用:
1、确定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敏感因素。
寻找出影响最大、最敏感的主要变量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或估算其影响程度,找出产生不确定性的根源,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计算主要变量因素的变化引起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变动的范围,使决策者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以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改善和提高项目的投资效果。
3、通过各种方案敏感度大小的对比,区别敏感度大或敏感度小的方案,选择敏感度小的,即风险小的项目作投资方案。
4、通过可能出现的最有利与最不利的经济效益变动范围的分析,为投资决策者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程度,并对原方案采取某些控制措施或寻找可替代方案,为最后确定可行的投资方案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