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检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部分建筑防水材料性质的试验。

2.编制依据GB 18173.1—201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T 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 328.1—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抽样规则》GB/T 328.5—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GB/T 328.7—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平直度和平整度》GB/T 328.9—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 328.10—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 328.13—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GB/T 328.15—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 328.19—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撕裂性能》GB/T 328.27—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吸水性》3.检测项目防水卷材: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弯折性、尺寸定稳性、撕裂性能、吸水性。

4.防水卷材检测技术1 拉伸性能仪器设备电子拉力试验机:有连续记录力和对应距离的装置,能按下面规定的速度均匀的移动夹具。

拉力试验机有足够的量程,至少2000N,夹具移动速度(100±10)mm/min和(500±50)mm/min,夹具宽度不小于50mm。

试验步骤试件准备a、试件表面的非持久层应去除。

b、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50±5)%条件下至少放置20h步骤将试件紧紧的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为防止试件产生任何松弛推荐加载不超过5N的力。

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方法A(100±10)mm/min,方法B(500±50)mm/min。

见证取样建筑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

见证取样建筑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

######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筑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号:分发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年月日建筑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检测建筑工程或相近工程用防水卷材2、范围适用于建筑防水卷材。

3、执行标准3.1《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 328.1-2007~~GB/T328.27-20074、仪器设备4.1 电子式万能试验机 WHSD-100/Ⅰ级4.2电动不透水仪DTS-6/0.01MPa4.3低温试验箱10X-170-40/0.1℃4.4低温柔度弯曲仪ZSY-1/0.1℃4.5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101-3A/1℃4.6电子数显卡尺SF2000/0.01mm4.7电子天平ESJ210-4B4.8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要求检验人员应是通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

6、试验条件6.1 送至试验室的试样在试验前,应原封放于干燥处并保持在15~30℃范围内一定时间,试验室温度应每日记录。

6.2在裁取试样前样品应在(20±10)℃放置至少24h。

在裁取试件前试样应在(20±3)℃放置至少20h。

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30~70)%的条件下放置至少20h。

6.3 物理性能试验所用的水应为蒸馏或洁净的淡水(饮用水),所用溶剂应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7、试样7.1 将取样的一卷卷材切除距外层头2500mm后,顺纵向截取长度为500mm的全幅卷材两块,一块作物理性能试验试件用,另一块备用。

7.2 试件所取部位需符合GB328.1—2007之规定。

8. 外观8.1沥青防水卷材(1)执行标准GB/T328.2-2007(2)试验条件:常温。

有争议时,在(23±2)℃条件下进行。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防水材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以确保防水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操作人员将能够准确执行防水材料检验操作,并确保所检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检验准备在进行防水材料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所需检验的防水材料种类和规格。

•准备检验仪器和设备,如压力计、温度计、计时器等。

•准备检验样品,从不同批次中随机选取代表性样品。

•阅读和理解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3. 检验步骤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防水材料检验的第一步,旨在确定样品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或污染。

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放置在干净的检验台上。

2.检查样品表面是否存在划痕、凹凸、气泡等缺陷。

3.检查样品表面是否有油渍、尘埃等污染。

3.2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对防水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评估。

常见的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强度测试:对材料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进行测试。

•耐候性测试:暴露样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检测其抗紫外线、耐热和耐寒性能。

•疲劳性能测试:对样品在不同载荷下进行多次循环加载,观察其疲劳寿命和性能变化。

3.3 化学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主要是对防水材料的化学成分和耐化学品性能进行评估。

常见的化学性能检验包括:•成分分析:通过使用化学分析仪器,确定材料中各成分的含量。

•耐化学品性能测试:将材料暴露在不同化学品中,观察其耐受性和性能变化。

3.4 抗渗性检验抗渗性是衡量防水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渗性检验的步骤如下:1.准备好检验装置,如压力计和渗透介质。

2.将样品放置在压力计下方,并用渗透介质完全覆盖。

3.施加一定的压力,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渗透压力。

4.观察样品是否出现渗漏情况。

3.5 其他检验根据具体的防水材料类型和要求,可以进行其他的检验项目,如导热性能测试、阻燃性能测试等。

4. 检验记录和报告每次进行防水材料检验时,都应当准确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检验记录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数据和结论等内容。

高分子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高分子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主题:作业指导书第30页共154页高分子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防水卷材检测实验,减少试验偏差。

二、试验范围适用于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的测定。

三、试验依据《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173.1-2012)《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328.9-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GB/T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328.15-2007)四、试验准备及检定方法将规格尺寸检测合格的卷材展平后在(23±2)℃,相对湿度(60±15)%标准试验条件下静置24h。

按表1裁取试样,试片距卷材边缘不得小于100mm。

裁切复合片时应顺着织物的纹路,尽量不破坏纤维并使工作部分保证最多的纤维根数。

表1项目PVC卷材三元乙丙橡胶(JL1)聚乙烯丙纶丝(FS2) H类、G类L类、P类、GL类拉伸性能GB/T528哑铃Ⅰ型150mm×50mm GB/T528-2009哑铃Ⅰ型200mm×25mm拉伸速度(250±50)mm/min拉伸速度(100±10)mm/min拉伸速度(500±50)mm/min100mm/min纵横向各5个不透水性150mm×150mm,3个低温弯折性100mm×25mm,纵横向各2个120mm×50mm,纵横向各2个撕裂强度GB/T529中的无割口直角试样,横纵各5个拉伸速度(250±50)mm/min拉伸速度(100±10)mm/min拉伸速度(500±50)mm/min100mm/min注:L类、P类、GL类按GB/T328.9-2007中方法A进行试验,夹具间距90mm,伸长率用70mm的标线间距离计算,P类伸长率取最大拉力时伸长率,L类、GL类伸长率取断裂伸长率。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堆放方式:整齐堆放,避 免挤压变形
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运 输工具,避免颠簸和碰撞
包装要求:使用防水、防 潮的包装材料,避免雨水 和潮气侵入
运输途中:定期检查,确 保防水卷材完好无损
储存期限:按照产品说明 书的要求,避免超过保质 期
防水卷材施工质量控 制
施工前准备
01
熟悉图纸,了解防 水卷材的种类、规 格、性能等要求
防水卷材老化: 定期检查,及时 更换老化卷材, 选用耐老化材料
防水卷材粘结不 牢:加强粘结剂 质量,确保粘结 牢固,加强施工 管理
防水卷材渗漏: 加强施工管理, 确保施工质量, 选用优质防水卷 材
附录与参考文献
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清单
国家标准:GB 502合理储存,避免受潮、 变质等影响
04
原材料使用:按照生产工艺要求, 合理使用原材料,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控制: 选择优质原材料, 确保质量稳定
生产工艺控制: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和 质量
生产设备维护: 定期维护生产设 备,确保生产正 常进行
质量检验:严格 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合格率
02 03
准备施工工具和设 备,如卷材铺贴机、 胶粘剂等
检查基层,确保基 层平整、干净、无 杂物
04
确定施工方案,包 括施工顺序、搭接 方式、施工工艺等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0
防水卷材的选用: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
1
选择合适的防水卷材。
0
防水卷材的搭接:根据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防
3
水卷材的搭接,确保搭接严密,无渗漏。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防水卷材检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防水卷材破损:施工不 当、材料质量问题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检测作业指导书1000字一、实验目的1、掌握防水卷材检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规程2、了解防水卷材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设备1、数显万能材料试验机2、引力天平3、大切割刀、样品切割模具4、金相显微镜5、导电仪、子午线仪、厚度计6、擅长防水卷材检测的专业人员。

三、实验步骤1、对防水卷材的雨打试验(1)试样制备选取一定大小的防水卷材,按照所需要的尺寸进行切割,去除尺寸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制备出所需要的试样。

(2)试验环境在试验室制备良好的环境,保持相对湿度为85%~95%,样品在环境中应放置24小时。

(3)试验设备将所制备的试样固定在雨淋试验架上,设定试验参数,进行雨淋试验。

(4)数据处理将进行雨淋试验后的防水卷材表面进行观察、拍照和记录,达到对防水卷材水密性和耐候性能的检测目的。

2、对防水卷材的拉伸试验(1)试样制备依据所规定的试样尺寸,使用大切割刀进行切割,将所制备的试样进行打包保存。

(2)试验设备将上述制备好的试样安装在数显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并测出其最大力值和伸长值。

(3)数据处理通过拉伸试验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检测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对防水卷材的表面形态检测(1)试样制备选择防水卷材中心部位进行一定大小的切割,使得切口的长度足够进行观察和拍照。

(2)试验设备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防水卷材的表面形态检测。

(3)数据处理通过观察、拍照和记录的方式,对在表面形态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并检测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试验设备的损坏和误操作,设备废品及试样应在规定的地点进行处理,并统一销毁。

2、对于实验室各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要做到有人负责,有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检查制度。

3、在试验之前应对检测设备和材料进行校准,保证其精度和准确性,以便获取合理的检测结果。

4、在样品处理和试验过程中应精心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黑龙江铁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一.执行标准:GB/T18243-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328-2007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27部分GB/T18173.1-2006 《高分子防水卷材第一部分片材》GB/T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18173.1-2006 《高分子防水卷材第一部分片材》GB/T2941-2006 《橡胶物理实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二.沥青防水卷材尺寸外观抽取成卷卷材放在平面上,小心展开卷材,用肉眼检查整个卷材上、下表面有无气泡、裂纹、孔洞或裸露斑、疙瘩或任何其他能观察到的缺陷存在。

①机械测量法开始测量前检查测量装置的零点,在所有测量结束后再检查一次。

在检查厚度时,测量装置下足应避免材料变形。

②光学测量法任何有表面结构或背衬的卷材用光学法测量厚度。

三.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外观抽取成卷塑料、橡胶卷材的一部分,在平面上展开,在卷材两面和切割断面上检查有无气泡、裂纹、孔洞或裸露斑、疙瘩或任何其他能观察到的缺陷存在。

保证卷材和测量装置的测量面没有污染,在开始测量前检查测量装置的零点,在所有测量结束后再检查一次。

测量厚度时,测量装置下足慢慢落下避免使试件变形。

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分布10点测量并记录厚度,最边的测量点应距离卷材边缘100mm四.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无新鲜空气进入达到80±2℃。

2.热电偶,链接到外面的电子温度计在温度测量范围内精确到±1℃。

3.钢板:280*80*6mm用于裁切,它作为模板来去除露出涂盖层,在放置测量标记和测量期间平压试件。

4.玻璃板:涂有滑石粉。

试件:5个250*50mm的试件试验方法:方法一当采用光学方法,试件上的相关长度在(23±2)摄氏度用长度测量装置测量精确到1mm。

为此,用于裁取的钢板放在测量基点和铝标签上,长臂规上圆锥的中心此时放入测量基点,用画线钉在铝标签上画弧形测量标记。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doc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doc

XXXXX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S/WJ-2015编制:审核:批准:2015年1月1日颁布2015年1月10日实施XXXXX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颁布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白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性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02《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JC/T690-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聚合物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DBJ01-53-2001)《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23441-2009)《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328. 8-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328. 10-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328. 11-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GB/T32& 14-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GB/T328. 26-2007)2组批规则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试验项目(1)拉力(2)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玻纤胎卷材无此项)(3)不透水性(4)低温柔性(5)耐热性(6)可溶物含量3.2试验方法被检测的卷材试样在试验而,应在(23 ±2)°C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0h。

按表1裁取试样, 试样距卷材边缘不得小于10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通过对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以了解其相应品种卷材的质量。

2 引用标准JC/T690——2008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GB18243——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328.1~27——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3 环境要求:试验温度范围为15~30℃4 拉伸强度和延伸率4.1仪器器具4.1.1 拉力试验机:有足够量程(至少2000N)和夹具移动速度(100±10)mm/min,夹具夹持宽度不小于50mm,能同时测定拉力与延伸率。

4.2抽样抽样按GB/T 328.1 进行。

4.3 试件制备整个拉伸试验应制备两组试件,一组纵向5个试件,一组横向5个试件。

试件在试样上距边缘100mm以上任意裁取,用模板,或用裁刀,矩形试件宽为(50±0.5)mm,长为(200mm+2×夹持长度),长度方向为试验方向。

表面的非持久层应去除。

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30-70)%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0h。

4.4步骤将试件紧紧的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

夹具间距离为(200±2)mm,为防止试件从夹具中滑移应做标记。

当用引伸计时,试验前应设置标距间距离为(180±2)mm。

为防止试件产生任何松弛,推荐加载不超过5N的力。

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10)mm/min。

连续记录拉力和对应的夹具(或引伸计)间距离。

4.5 结果表示、计算和试验方法的精确度4.5.1 计算记录得到的拉力和距离,或数据记录,最大的拉力和对应的由夹具(或引伸计)间距离与起始距离的百分率计算的延伸率。

去除任何在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在试验机夹具中滑移超过极限值的试件的试验结果,用备用件重测。

最大拉力单位为N/50mm,对应的延伸率用百分率表示,作为试件同一方向结果。

分别记录每个方向5个试件的拉力值和延伸率,计算平均值。

拉力的平均值修约到5N,延伸率的平均值修约到1%。

同时对于复合增强的卷材在应力应变图上有两个或更多的峰值,拉力和延伸率应记录两个最大值。

4.6试验方法的精确度试样方法的精确度没有规定。

5 不透水性5.1 原理对于沥青、塑料、橡胶有关范畴的卷材,在标准中给出两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步骤。

方法A:试验用于卷材低压力的使用场合,如:屋面、基层、隔汽层。

试件满足指导60kPa压力24h。

方法B:试验适用于卷材高压力的使用场合,如:特殊屋面、隧道、水池。

试件采用有四个规定形状尺寸狭缝的圆盘保持规定水压24h,或采用7孔圆盘保持规定水压30min,观察试件是否保持不渗水。

5.2 仪器设备5.2.1方法A一个带法兰盘的金属圆柱体箱体,孔径150mm,并连接到开放管子末端或容器,其间高差不低于1m,通常如图1所示。

5.2.2 方法B组成设备的装置见图2和图3,产生的压力作用于试件的一面。

试件用有四个狭缝的盘(或7孔圆盘)盖上。

缝的形状尺寸符合图4 的规定,孔的尺寸形状符合图5的规定。

5.3 抽样抽样按GB/T328.1进行。

5.4 试件制备5.4.1制备试件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裁取,最外一个距卷材边缘100mm。

试件的纵向平行并标记。

在相关的产品标准中应规定试件数量,最少三块。

5.4.2 试件尺寸5.4.2.1方法A:圆形试件,直径(200±2)mm。

5.4.2.2方法B:试件直径不小于盘外径(约130mm)。

5.4.2.3试验条件:试验前试件在(23±5)℃防止至少6h。

5.5 步骤5.5.1 试验条件试验在(23±5)℃进行,产生争议时,在(23±5)℃相对湿度(50±5)%进行。

5.5.2 方法A步骤放试件在设备上(5.1),旋紧翼形螺母固定夹环。

打开阀(11)让水进入,同时打开阀(10)排出空气,直至水出来关闭阀(10),说明设备已水满。

调整试件上表面所要求的压力。

保持压力(24±1)h。

检查试件,观察上面滤纸有无变色。

5.5.3方法步骤图2 装置中充水直到水满出,彻底排出水管中空气。

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盖上规定的开缝盘(或7孔圆盘),其中一个缝的方向与卷材纵向平行(见图4)。

放上封盖,慢慢夹紧直到试件夹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的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24±1)h[7孔圆盘)保持规定压力(30±2)min].试验时观察试件的不透水性(水压突然下降或试件的非迎水面有水)。

5.6 结果表示和精确度5.6.1 结果表示5.6.1.1方法A试件有明显的水渗到上面的滤纸产生变色,认为试验不符合。

所有试件通过认为卷材不渗水。

5.6.1.2方法B所有试件在规定的时间不透水认为不透水性试验通过。

5.6.2 精确度试验方法的精确度没有规定。

6 耐热性6.1 方法A6.1.1 原理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

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

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

耐热性极限是通过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6.1.2 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不提供新鲜空气)在试验范围内最大温度波动±2℃。

当门打开30s后,恢复温度到工作温度的时间不超过5min。

2)热电偶连接到外面的电子温度计,在规定范围内能测量到±1℃.3)悬挂装置(如夹子)至少100mm宽,能夹住试件的整个宽度在一条线,并被悬挂在试验区域(见图1)。

4)光学测量装置(如读书放大镜)刻度至少0.1mm。

5)金属圆插销的插入装置,内径约4mm。

6)画线装置画直的标记线(如图1所示)。

7)墨水记号线的宽度不超过0.5mm,白色耐水墨水。

8)硅纸。

6.1.3 抽样抽样按GB/T 328.1 进行。

6.1.4 试件制备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按6.1.5.2或6.1.5.3试验。

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是卷材的纵向。

试件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是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应标记。

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适宜的方法是常温下用胶带粘在上面,冷却到接近假设的冷弯温度,然后从试件上撕去胶带,另一方法用压缩空气吹[压力约0.5MPa,喷嘴直径约0.5mm],假若上面的方法不能去除保护膜,用火焰烤,用最少的时间破坏膜而不损伤试件。

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至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料直到另外一层胎体。

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见图1)。

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的去除涂盖层不损伤胎体。

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见图1)。

任何表面浮着的矿物料和表面材料通过轻轻敲打试件去除。

然后标记装置放在试件两边插入插销定位于中心位置,在试件表面整个宽度方向沿着直边用记号笔垂直画一条线(宽度约0.5mm),操作时是间平放。

试件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止粘结。

6.1.5 步骤6.1.5.1试验设备烘箱预热到规定的试验温度,温度通过与试件中心同一位置的热电偶控制。

整个试验期间,试验区域的温度波动不超过±2℃。

6.1.5.2规定温度下耐热性的测定按6.1.3制备一组三个试件露出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

必要时,用如硅纸的不粘层包住两面,便于在试验结束时除去夹子。

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在烘箱的相同高度,间隔至少30mm。

此时烘箱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开关烘箱门放入试件的时间不超过30s,放入试件后加热时间为(120±2)min。

加热周期一结束,试件和悬挂装置一起从烘箱中取出,相互间不要接触,在(23±2)℃自由悬挂冷却至少2小时,然后除去悬挂装置,按,4.4条要求在试件两面画第二个标记,用光学测量装置在每个试件的两面测量两个标记底部间最大距离的ΔL,精确到0.1mm(见图1)。

6.1.5.3耐热性极限测定耐热性极限对应的涂盖层位移正好2mm,通过对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在间隔5℃的不同温度段的每个试件的初步处理试验的平均值测定,其温度段总是5℃的倍数(如100℃、105℃、110℃),这样试验的目的是找到位移尺寸ΔL=2mm,在其中的两个温度段T和(T+5) ℃。

卷材的两个面按6.1.5.2试验,每个温度段应采用新的试件试验。

按 6.1.5.2一组三个试件初步测定耐热性能的这样两个温度段已测定后,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要测定,两个温度T和(T+5) ℃,在每个温度用一组新的试件试验。

在卷材涂盖层在两个温度段间完全流动将产生的情况下,ΔL=2mm时的精确耐热型不能测定,此时滑动不超过2.0mm的最高温度T可作为耐热性极限。

6.1.6 结果计算、表示和试验方法精确度6.1.6.1平均值计算计算卷材每个面三个试件的滑动值的平均值,精确到0.1mm。

6.1.6.2耐热性耐热性按 6.1.5.2验在此温度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滑动平均值不超过2.0mm认为合格。

6.1.6.3耐热性极限耐热性极限通过线性图或计算每个试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结果测定,每个面修约到1℃(见图2)。

6.1.6.4试验方法精确度6.1.5.3方法的精确度值由相关实验室按照GB/T6379.2试验,采用的是聚酯胎卷材,6.1.6.4.1规定的范围对6.1.5.2条也有效。

6.1.6.4.1 重复性——一组三个试件偏差范围:d s,3=1.6mm——重复性的标准偏差:σr=0.7℃——置信水平(95%)值:q r=1.3℃——重复性极限(两个不同结果):r=2℃6.1.6.4.2 再现性——再现性的标准偏差:σR=3.5℃——置信水平(95%)值:q R=6.7℃——再现性极限(两个不同结果):R=10℃6.2 方法B6.2.1 原理从试件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

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及流淌、滴落。

6.2.2 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不提供新鲜空气)在试验阀内内最大温度波动±℃2。

当门打开30s后,恢复温度到工作温度的试件不超过5min。

2)热电偶连接到外面的电子温度计,在规定范围内能测量到±1℃.3)悬挂装置洁净无锈的铁丝或回形针。

4)硅纸。

6.2.3 抽样抽样按GB/T 328.1 进行。

矩形试件尺寸(100±1)mm×(50±1)mm,按6.1.5.2或6.1.5.3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