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同学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同学要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使同学增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同学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二、教师范读课文考虑: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同学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漫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裹滥胁(注意让同学练习、当堂记忆。
)3.让同学说说自身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同学再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维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安排作业1.誊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件ppt

4、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
万平方千米?目前人口约 为多少亿?
返回
考考你:
小明今年1岁,他爸爸听说在以地球为中 心的40万亿公里的边缘,有可供人类居住的 第二星球。他爸爸就花钱让人造了一艘时速 为40万公里的飞船,让小明到上面过好日子 。请问:小明要多少年后才能到达那个星球 ?(注:一年是8760个小时) 40万亿÷ 40万÷ 8760=1141.5(年)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我们郑重宣誓 !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向地球妈妈 宣誓,我决心加入环保行列,珍爱地球 、善待地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争 创环保小卫士! ——宣誓人:______
一、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
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 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 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 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科学性、严谨性。结合前文“矿物资源 ”的阐述,再一次证实了自然资源的有 限及面临的危机,从而给读者以警示、 提醒。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 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 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霞光
地 球 的 渺 小
自然资源有限
1 形成过程漫长 2 面临枯竭
3 “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 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 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 的。
点明可再生资源已遭破坏,强调原先的可 再生性,突出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说 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人类目前无法移居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 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 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 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 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 到别的星球上去。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认识地球资源的现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
2、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网上收集资料的乐趣,乐意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只有一个地球》以简练的语言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告诉学生人类活动范围之小,自然资源的溃乏以及我们无法移居别的星球,这些知识涉及面广,内涵丰富。
而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了解如此多的知识是一个难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绝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
因此,利用网络教学,以超媒体方式组织学习内容,通过灵活的导航机制,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十分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学习顺序,自主地发现,通过合作交流互补的协作学习,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籍看得少,因此,对于地球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多,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
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思考问题比较肤浅。
通过两年的信息技术教育,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学习伙伴,分组学习,通过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并让学生通过bbs论坛发展自己的意见,进行环保宣传,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启发学生探究学其教学流程为: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网上分组探究学习→组织讨论交流→网上环保宣言→作品展示,反馈评价→归纳总结,产生建构。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15篇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15篇《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1一、说教材《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__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__的主要特点。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默读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定为引导学生利用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品读感悟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激发学生灵动的想象。
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作为辅助教法,运用远程教学资源中的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只有一个地球教案新人教版

(8)学生可关注环保领域的科技创新,了解最新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如太阳能技术、风能利用等,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①课文标题:《只有一个地球》
②课文重点:地球的美丽和脆弱,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意识培养
③环保小贴士: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绿色出行等
④互动问题: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环保小行动。
⑤板书布局:课文标题位于板书中央,重点内容以关键词形式呈现在周围,环保小贴士和互动问题分别位于板书两侧。
⑥板书艺术性:使用生动形象的插图或图案来装饰板书,如地球、绿色植物、环保标志等,增加板书的趣味性。
(2)环保网站和杂志: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官网、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官网、《环保科学与技术》杂志等,这些资源提供了最新的环保资讯、研究成果和政策法规,有助于学生跟进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
(3)环保书籍:如《大自然的启示》、《环保行》、《绿色生活指南》等,这些书籍从理论到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和实践建议。
2.辅助材料:收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地球的自然景观、环境污染现象等,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实验器材:如果课程中涉及实验环节,如模拟地球环境变化的小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玻璃瓶、水、泥土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布置教室环境。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讨论和交流的空间;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2)课文中的长句子和复杂句式,学生不易把握。
(3)如何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环保意识付诸实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类文阅读 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类文阅读-19 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使命,保护地球,中国在行动!(节选)欧阳艳玲科学技术成几何度递增,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极度丰富,人类实现登月、遨游太空、潜入海底的探索。
机器人代替繁脏劳动,坐着点击鼠标便可轻松(浏览欣赏)世界,生命质量得到空前提升,现代医疗技术(制造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人口数量不断刷新,仅中国六十年前为四亿人口,而今增至十多亿……然而,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光明便利的同时,也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人类必须清醒客观地看到这一(严酷残酷)现实!老龄化趋势(沉重严重)。
随着人口攀升,转基因产品,各种催生食品,异化着人类。
人类自身代谢排放是生存环境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电子垃圾释放铅、镉、汞等废弃毒物伤害人的神经系统、肾脏系统等;汽车尾气排泄废气,一氧化碳、烟油化合物、铅化合物、甲醛等毒性物质,碳、氮、苯、铅,对人体心肺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慢性浸蚀。
诸多种种更使得空气中附着物比重加大,诸多污染积累热量;普遍的燃烧煤炭、天然气,使温室气体增加,太阳辐射增强;地表水减少,使地温升高。
还有无度采伐,森林资源锐减,造成沙化;矿产资源开发,改变地质构造,植被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同样造成沙化。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无法承受人为毁损之灾。
(有改动)1.选择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用“√”标出。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4.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用“”在文中画出。
5.读完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参考答案】1.浏览创造严酷严重2.承上启下3.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极度丰富,人类实现登月、遨游太空、潜入海底的探索。
机器人代替繁脏劳动,坐着点击鼠标便可轻松浏览世界,生命质量得到空前提升,现代医疗技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人口数量不断刷新。
4.老龄化趋势严重。
随着人口攀升,转基因产品……甲醛等毒性物质,碳、氮、苯、铅,对人体心肺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慢性浸蚀。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只有一个地球_PPT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 世界动物日--10月4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
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 保护地球=热爱妈妈。 • 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
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概况(分段)
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 太容易破碎了。
可爱是无私奉献资源,为人类生存 提供保障;破碎是她很容易受到破 坏。体现对地球的赞美,更表达宇 航员对它的担忧之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 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 的子孙后代吧!
我们郑重宣誓!
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向地球 妈妈宣誓,我决心加入环保行列, 珍爱地球、善待地球,从小做起, 从我做起,争创环保小卫士!
——宣誓人:______
环保纪念日有哪?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
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语文教案设计《只有一个地球》

语文教案设计《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围绕“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一主线展开叙述。
课文先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或随意毁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人类目前无法移居到第二个适合居住的星球上;最后告诉读者: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他们对地球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等。
但是,他们对于地球的资源现状、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以及人类生存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还比较肤浅。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晶、莹、蔼、资、矿、赐、竭、滥、胁、睹”10个生字,会写“晶、莹、蔼、资、源、矿、竭、滥、胁、睹”11个字。
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和蔼、资源、矿物、恩赐、枯竭、滥用、威胁、目睹”等词语。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的资源状况以及地球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梳理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
.
10
环保纪念日有哪些?
国际湿地日 --2月2日
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 世界动物日--10月4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16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
.
3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 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 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 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 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 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4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 有这大,不会再长大。
我想对地球说:———————————— ———————
我想对人类说:———————————— ———————
我想对自己说:———————————— ———————
.
8
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 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 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 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 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 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 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
1
jīng yíng ǎi
晶. 莹. 和蔼. 可亲
cì
jié làn
恩赐. 枯竭. 滥. 用
zī kuàng
资源. 矿物.
xié
dǔ
威胁. 目睹.
慷慨 移民 破碎 璀璨 指望
.
2
一(1-2)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 二(3-4)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三(5—7)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四(8—9)人类应精心保护地球。
.
5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 容易破碎了!”
.
6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原先、先前”,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 已经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 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 学性、严谨性。
.
7
你想对地球、对人类说些什么?
.
11
.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9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 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 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以后 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 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 “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 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