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2第35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含2019届新题新人教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为一 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 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 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 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 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 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 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 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史论归纳】 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 (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 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文 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 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 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 (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扬弃;“五常”思想 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 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 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 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历史解释——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原因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 治的需要而成为正统思想。客观上反映了儒学的长盛不衰,其 原因如下: 1.内因 (1)自身特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 (2)体系开放:能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及外来思想。 (3)适应时代: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调整。 (4)个人贡献:历代儒学家的创新发展。 2.外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符合统治需要。汉代儒学之所 以成为正统,是其内外调整、发展的结果。
考纲 高考真题 考查内容
wenku.baidu.com素养立意
以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
史学家的 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 汉代儒学
2018·全国 历史观受 物及相应等级为切入点,考 成为正
卷Ⅲ·T42 到主流思 查汉代儒学的影响。考查学 统思想
想的影响 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纲 高考真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2.天人合一 (1)董仲舒认为,天、地、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类社会与宇宙是一个整体,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 天,因此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便是如何调节天人关系。 (2)在董仲舒看来,天似乎是具有人一样的意志感情,天的运行 规律也有道德含义,而这正是人的形体和内在思想的来源。这 种观点把天神秘主义人格化,使儒学具备了类似宗教的束缚 力。
史料实证——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史料一 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 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 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 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 儒学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 饰”的功能。
【提示】 (1)汉武帝尊崇儒学是注重儒学的“文饰”功能,而 不是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全部政策的出发点。 (2)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 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 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的形成。
【史论归纳】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 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 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具有一定的作 用。
3.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但最早源于孔子。 (1)“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 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 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 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在一定时期起到了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 后,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
1.(2016·高考全国卷Ⅰ·T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 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 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史料实证——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史料一 (汉初儒生)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 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 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世 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
——毛圣泰《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 史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 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 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 败乃至”。
【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有什么不足? (2)根据史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3)根据史料三概括汉代儿童教育的内容,指出儒学在民间的推 广取得了怎样的地位。 【提示】 (1)不足:脱离现实。 (2)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评价:神化君权,维护君 主专制;规劝君主,缓和矛盾。 (3)内容:识字习字;儒家经典;规范礼仪。地位:在民间开始 处于独尊地位。
命题点 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图证历史——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解读】 (1)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对原来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 发展,《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 阐述了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2) 宣扬君主权力来自上天的赐予,使皇权神化,以及实施仁政, 强调法制,即“德主刑辅”,先对百姓进行教育,教育无效时 再用刑罚来镇压,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被汉武帝 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3)由于他的思想观 点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为历代统治王朝所推崇,称之为 “董二圣”。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三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问世后,汉代民间小童大多六 岁进入乡里贤儒创办的书馆,接受两年识字、习字为主的学前 教育。常有幼童因书法丑陋,仁顺礼敬不周受体罚。出馆后再 初步诵读《论语》《孝经》等经典。
——摘编自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等 【读史指导】 (1)史料一说明汉代儒学家面对现实改变世界观,反映创立新儒 学的背景。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3)史料三主要反映了西汉儿童学前教育的学习内容及管理。
二、主张 1.加强中央集权:提出“_春__秋_大__一_统_____”和“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的主张。 2.加强君权:宣扬“__君_权__神_授______”,提出了“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应”学说。 3.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三、汉武帝的举措 1.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起用大批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地方政府定期选出 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 爵的主要标准。 3.教育 (1)规定儒家经典为官方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_太__学___,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读史指导】 (1)史料一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目的及特点。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注意画线部分对整段史 料的引领。画线信息说明了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具有 最鲜明的特征,给儒学披上了神学的外衣。 【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一,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 (2)史料二是如何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成为正
查两者内容的不同。主要涉
卷Ⅰ·T40 儒学的不
统思想
及唯物史观及历史解释等学

科核心素养
考纲 高考真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从秦汉以后天子祭天、祭祖
现象出发,考查对“天人感
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
2014·全国
应”“君权神授”思想对治
成为正
成为正统
卷Ⅰ·T24
国理念影响的理解,涉及唯
统思想
思想
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
解析:选 C。汉代崇尚儒学,而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 在“五经”之中,这说明儒学注重历史传统,并不“迷信”孔 子个人,“五经”也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故 C 项 正确,A 项错误。汉代儒学并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而是 强调寻根溯源,B 项错误。儒学并没有因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它于西汉时重新兴起,故 D 项错误。
心素养
考纲 高考真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从秦律与西晋法律对(养)父
子财产关系规定的差异入
汉代儒学
汉代儒学 手,分析儒家伦理纲常对法
2014·全国
成为正
成为正统 律规定的影响,考查学生透
卷Ⅱ·T25
统思想
思想 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涉及
家国情怀及唯物史观等学科
核心素养
命题立意:汉代儒学的内容、影响是高频考点,非选择题占的 比重较大。近几年来通过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的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联系社会热点从 古代中国法律的伦理化、古代中国的治国理念等角度来考查。 备考复习时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点注意两点:第一、董仲 舒新儒学的基本主张,第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代 以后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刑罚、科 技文化等。另外也要重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 35 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背景 1.客观:汉武帝时期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 为患,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不再适应时代要求, ___积_极__有_为______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2.主观:董__仲_舒___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 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以汉代《论语》的地位为背
汉代儒学 2016·全国
成为正 卷Ⅰ·T24
统思想
儒学思想 的历史根

景材料,考查儒学思想的历 史渊源及对汉代儒学的理
解。考查学生唯物史观和历
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考纲 高考真题 考查内容
素养立意
以唐代韩愈对先秦儒学与汉
汉代新儒
汉代儒学
代儒学的不同态度入手,考
2015·全国 学与孔孟
【图解历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
【易误辨析】 正确认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经过董仲舒改造 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 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2)“罢黜百家”并不是禁绝百家。“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 服务,并不意味着只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 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各家 思想,进一步适应了“大一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1.法律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 化的道路。 (1)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 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 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从总体而言,就是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 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律实 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刑事的、民事的、婚姻家庭的、行 政的、诉讼的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 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 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