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OLED的基础介绍性文章,入门使用
OLED屏简介

随着OLED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尺 寸OLED电视也逐渐进入市场,为 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显示器领域
专业设计
OLED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精准色 彩还原和低延迟等特点,适合专业设 计领域使用。
图形工作站
OLED显示器能够满足图形工作站对于 高画质和高性能的需求。
手机领域
高端手机市场
OLED屏幕在手机市场主要用于高端机型,提供更好的显示效 果和节省电量的特性。
由于其宽视角的特性,OLED显示 屏适合在多人场合下使用,如会议 、展示等,方便大家共享信息。
适合不同环境
无论是在明亮的户外还是昏暗的室 内,OLED显示屏都能保持出色的显 示效果。
响应速度
1 2
快速响应
OLED显示屏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对于动态图像 和视频的呈现非常出色,不会出现拖影和模糊的 现象。
06
详细描述
OLED的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控制, 从而实现高对比度和宽视角,无论从 哪个角度看都能保持一致的色彩和亮 度。
详细描述
OLED的响应速度极快,适合用于动态图像和 高帧率视频的显示,能够提供流畅的视觉体验 。
02
OLED显示屏特性
色彩表现
色彩鲜艳
OLED显示屏能够呈现出非常鲜艳的 色彩,因为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 ,不需要依赖背光,所以色彩饱和度 更高。
OLED屏简介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OLED技术概述 • OLED显示屏特性 • OLED屏的应用领域 • OLED屏的未来发展 • OLED屏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OLED技术概述
OLED定义
总结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详细描述
OLED 原理及运用介绍

OLED的原理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机发光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
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辐射光可从ITO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
根据这种发光原理而制成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
OLED是如何发现的1979年的一天晚上,在柯达公司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邓青云(Dr. C. W. Tang)博士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
回到实验室,他发现黑暗中有个亮的东西。
打开灯,原来是一块做实验的有机蓄电池在发光。
这是怎么回事?OLED 研究就由此开始。
邓博士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
OLED的技术特点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它被专家称为未来的理想显示器。
2006-3-3一般来说,OLED显示器依驱动方式分为被动式(passive matrix,即PM-OLED)与主动式(active matrix,即AM-OLED)两类,其电路设计原理如图一所示。
被动式适合用在小尺寸的面版,因为其瞬间亮度与阴极扫瞄列数成正比,所以需要在高脉冲电流下操作,会使像素的寿命缩短。
且因为扫瞄的关系也使其分辨率受限制,但成本低廉、制程简单是其一大优点。
主动式恰与被动式特性相反,虽然成本较昂贵、制程较复杂(仍比TFT-LCD容易),但每一个像素皆可连续与独立驱动,并可记忆驱动信号,不需在高脉冲电流下操作,效率较高,寿命也可延长,适用于大尺寸、高分辨率之高信息容量的全彩化OLED显示产品。
喷墨印刷oled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喷墨印刷oled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简要介绍喷墨印刷OLED 技术,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喷墨印刷OLED 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它结合了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喷墨印刷技术的优势。
OLED 技术具有自发光、视角宽、高对比度等优点,而喷墨印刷技术则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可大面积制造等特点。
喷墨印刷OLED 可以通过喷墨技术将有机发光材料溶液精确地喷射到基板上,形成显示像素,从而实现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喷墨印刷OLED 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OLED 技术和喷墨印刷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介绍OLED 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喷墨印刷技术在OLED 制造中的应用,以期展示喷墨印刷OLED 技术的前景和潜力。
对于读者来说,理解喷墨印刷OLED 的原理和技术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这一新兴技术有望在未来的显示器市场中取得突破,其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优势将使其在平板电视、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
因此,了解喷墨印刷OLED 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于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喷墨印刷OLED 技术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准确评估该技术的前景和应用潜力。
最后,我们将总结OLED 原理的重要性,并对喷墨印刷OLED 技术的未来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喷墨印刷OLED的原理。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OLED的原理和应用;在文章结构中,说明本文将介绍OLED原理和喷墨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OLED制造中的应用;在目的中,阐明本文旨在总结OLED原理的重要性并展望喷墨印刷OLED的前景。
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两个小节。
第一小节将深入介绍OLED原理。
首先,解释什么是OLED,包括其基本概念和原理。
然后,详细介绍喷墨印刷OLED的概念和应用,阐述其在显示技术领域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OLED 模块 使用说明

OLED模块使用说明杭州海视方电子科技(VIP客户版,第一手资料,请勿外传。
所有资料均以官方数据为准,此文仅供参考,谢谢!)2014年12月22日重要提示:OLED屏裸露,玻璃板易碎,使用过程中请勿用力挤压、猛烈撞击,以免造成模块损坏!一、OLED简介: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LD)。
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因此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同属数码类产品的DC 与手机,此前只是在一些展会上展示过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样品。
自2007年后,寿命得到很大提高,具备了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0.96寸模块板子尺寸:SPI接口IIC接口三、1.3寸SPI接口模块尺寸图SPI接口IIC接口四、外观三种颜色任你选:蓝色、白色、蓝黄双色五、通讯模式:4线SPI、IIC接口六、SPI电路连接GND:电源地VCC:2.2V~5.5VSCL(D0):CLK时钟(高电平2.2V~5.5V)SDA(D1):MOSI数据(高电平2.2V~5.5V)RST:复位(高电平2.2V~5.5V)D/C:数据/命令(高电平2.2V~5.5V)兼容3.3V和5V控制芯片的I/O电平(无需任何设置,直接兼容)板子管脚依次为G(地),3.3V/5V(电源),SCL(CLK时钟),SDA(MISO数据),RES(复位),DC(数据/命令单片机采用 3.3V/5V电压的接线模式,下图以XS128单片机接线图为例:其他单片机只要有4个IO口就可以驱动移植程序非常简单:驱动程序以标准的.C.H文件写出,轻松移植七、IIC电路连接IIC接口:GND:电源地VCC:2.2V~5.5VSCL:CLK时钟(高电平2.2V~5.5V)SDA:MOSI数据(高电平2.2V~5.5V)注意事项:OLED显示屏不同于LCD,OLED上电是没有反应的,需要程序驱动才会有显示!。
OLED屏的驱动及使用

OLED屏的驱动及使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屏幕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它由小分子有机材料组成,并且能够通过自发辐射发光。
与传统的LCD屏幕相比,OLED屏幕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时间和更广的可视角度。
OLED屏幕驱动及使用是指将OLED屏幕与电子设备或者单片机连接,并通过驱动程序对其进行控制,以实现显像的过程。
在驱动和使用OLED屏幕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OLED屏幕的基本结构、电压和电流要求、时序控制和驱动方式、显示模式和显示内容。
OLED屏幕的基本结构包括OLED屏幕芯片、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OLED屏幕芯片是由一系列OLED器件组成,每个OLED器件由两个电极和两个OLED材料层组成,其中一个材料层具有载流子注入功能,另一个材料层具有发光功能。
通过在OLED材料层中施加电压,可以在OLED器件中产生电流,并激发材料层中的发光层,从而实现发光效果。
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负责通过正确的电压和电流控制OLED屏幕的发光效果。
驱动电路通常由功率电源、控制逻辑电路、时序控制电路和信号调制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负责接收来自主机设备或者单片机的指令,控制驱动电路的工作方式,并从驱动电路中获取所需的电压和电流信号。
在驱动OLED屏幕时,需要根据OLED屏幕的电压和电流要求选择适当的电源和电流源。
OLED屏幕通常需要驱动电压在几伏到几十伏之间,并且要求电流在毫安级别。
因此,需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源,并使用电流源控制OLED屏幕中的电流,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对屏幕产生损坏或发光效果不佳的影响。
时序控制和驱动方式是指控制OLED屏幕发光的时序和驱动方式。
时序控制是指控制OLED屏幕发光的时间和频率,以此控制屏幕的亮度和刷新率。
驱动方式是指控制OLED屏幕发光的方式,最常见的驱动方式有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两种。
直流驱动是通过在OLED屏幕芯片上施加直流电压来驱动发光,具有简单、稳定的特点。
OLED显示技术介绍

OLED显示技术介绍第一节、概述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 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
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因此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同属数码类产品的DC与手机,此前只是在一些展会上展示过采用O LED屏幕的工程样品,还并未走入实际应用的阶段。
但OLED屏幕却具备了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也一直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
而低分子OLED则较易彩色化,不久前三星就发布了65530色的手机用OLED。
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
目前采用OLED的主要是三星如新上市的SCH-X339就采用了256色的OLED,至于OEL则主要被LG采用在其CU8180 8280上我们都有见到。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将每个OLED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
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
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
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
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
主动式的OLED比较省电,但被动式的OLED显示性能更佳。
一篇OLED的基础介绍性文章入门使用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华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姚华文名称.日本称之为OELD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美国称之为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性能优异的OLED主要内容1.发展历史2.器件分类3.基本结构4.OLED材料及发光机理5.OLED电流驱动方式6 .有机电致发光的理论及计算7.获得彩色显示板的方法8.无源矩阵驱动方式9.有源矩阵驱动方式10.OLED的制造工艺11.存在问题及进展概况1.发展历史[1]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
⑵20世纪50年代,A. Bemanose等人在蔥单晶片的两侧加上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im—20|im[3]1963年M. Pope等人也获得了蔥单晶的电致发光[4]70年代宾夕陰尼亚大学的Heeger探索了合成金属[5]1987年Kodak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10V, >1000cd/m2)有机EL器件(Alq作为发光层)。
[6]1990年,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 (PPV作为发光层)2.器件分类• OLED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A第一,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 和高分子基OLED (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A第二,与LCD类似,目前OLED显示屏的驱动方式也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
无源OLED类似液晶显示中的TN/STN的驱动方式。
有源OLED类似于TFT-LCD的显示驱动方式。
四种不同的器件结构三种类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三种类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普通OLED面板的结构Cathode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 Emitting layerHole transporting layerAnodeLight全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图电子編送展,ETL>R<a (Hl发光空我诒送信<MTl>室穴注AS IH1L阳蝮U璃膺基片(1)注入层•理想阴极是以低功函数金属作为注入层, 以具有较高功函数的稳定金属(Mg/Ag,Li/Al)作为钝化层。
microoled结构和原理

很高兴能为您撰写关于microoled结构和原理的文章。
在撰写过程中,我会按照您的要求,以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并尽可能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个主题,希望您能从中获得深入的理解。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microoled的结构和原理。
Microoled是一种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技术,通过利用有机材料在电场刺激下发光的特性,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低功耗的显示。
其结构主要由玻璃基板、阳极、有机发光层、阴极和封装层等部分组成。
微型的尺寸和复杂的原理使其成为当前显示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microoled的结构和原理,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让我们从microoled的基本结构开始。
一、结构1. 玻璃基板:作为microoled的基础材料,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机械强度优点,能够确保微型显示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阳极:阳极是导致有机材料注入电子的地方,也是电子流的起点,其材料和制作工艺对microoled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 有机发光层:作为microoled显示的核心部分,有机发光层能够通过电场激发,将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发光,实现显示效果。
4. 阴极:阴极是电子的发射和注入地方,其材料和工艺对显示效果和功耗也有着重要影响。
5. 封装层:封装层是为了保护microoled的内部结构,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保证显示屏的长期稳定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对microoled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二、原理1. 电子注入:在microoled中,通过外加电场,将电子和空穴注入有机发光层,使得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发光层内重新结合并发光,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阳极和阴极的材料和工艺会影响电子注入的效率和速度。
2. 光致发光:有机发光层中的有机材料在电场的激发下发光,其发光的颜色和亮度取决于所使用的有机材料。
优化有机发光层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实现更加高效和稳定的发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姚华文
名称
• 日 本 称 之 为 OELD (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 美 国 称 之 为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性能优异的OLED
可携带性 大视角
平板结构
主要内容
! 第二,与LCD类似,目前OLED显示屏的驱动方式 也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 驱动方式。无源OLED类似液晶显示中的TN/STN的 驱动方式。有源OLED类似于TFT-LCD的显示驱动 方式。
四种不同的器件结构
单层结构
阴极 EML ITO 玻璃衬底
双层结构 双层结构 三层结构 (SH-A) (SH-B) (DH)
II. 器件效率
• 效率极限:
ϕ EL = χϕ Fηrηe ≤ 0.25
χ——单线态激子的产生几率;由于自旋多重性,荧 光的比率为1/4。 ϕF——表示单线态激子的辐射跃迁几率;可达100% ηr——发光层内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几率;可达100% ηe——光子从器件中的逃逸几率;只有10%~20%
III. 平衡注入
复合彩色 信号
双扫描无源矩阵OLED的驱动电路
电源驱动ICs
移位寄存器
取样保持电路
列驱动器
信号控制器 NTSC解码器
AFC PLL
电压-电流变换器ICs
行
驱
动
显示板(320×3×240)
器
电压电流变换器ICs
取样-保持电路 移位寄存器
列驱动器
9. 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 OLED高分辨率上有相当程度的困难,若无法及时解决, 将丧失在移动电话手机逐鹿的最佳机会。
Bottom TOLED ITO Electrode 4
R
GB
Substrate
III. 光致发光的颜色转换
B
B→G
B
G→R
B→G
B
Substrate
R
G
B
8. 无源矩阵驱动方式原理图
时钟 数据 行同步 列同步
控制器
列驱动
耦合电路
微处理器控制 单元
行
行
扫
驱
描
动
EL平面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矩阵显示器的整机原理方框图
• 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 到共轭高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 最低空轨道(LUMO),于是就会产生正、 负极子,极子在聚合物链段上转移,最后复 合形成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 光。
也有人认为
• ,电致发光机理属于注入式发光,在正向偏压的 作用下,ITO电极向电荷传输层注入空穴,在电场 的作用下向传输层界面移动,而由阴极注入的电 子也由电子传输层向界面移动,由于势垒的作用, 电子不易进入电荷传输层,而在界面附近的发光 层(Alq)一侧积累。由于激子产生的几率与电子 和空穴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在空穴进入Alq层后 与电子界面处结合而产生激子的几率很大,因而 几乎所有的激子都是在界面处与Alq层一侧很 狭窄的区域(约36nm)内产生。因而发光不仅仅 是在Alq层,而且主要在电子/空穴传输层的界面。
• 1.利用多层异质结构和有机材料主要传输单一 载流子的性质,使电子空穴在分立的输运层中, 异质阻挡层起聚集电子(或空穴)的作用,并将 复合和激子扩散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来说, 电子是少子,将不同的空穴输运层组合起来可实 现阶梯注入可进一步改善器件性能。
• 2.通过降低荧光产额换取电荷载流子的适当迁 移率,可得到平衡注入,并可降低工作电压。
• 1.发展历史 • 2.器件分类 • 3.基本结构 • 4. OLED材料及发光机理 • 5.OLED电流驱动方式 • 6.有机电致发光的理论及计算 • 7.获得彩色显示板的方法 • 8. 无源矩阵驱动方式 • 9. 有源矩阵驱动方式 • 10.OLED的制造工艺 • 11.存在问题及进展概况
1.发展历史
" 芘作为蓝光发射层的掺杂剂 " MQA作为绿光发射层的掺杂剂 " 红荧烯为黄光发射层的掺杂剂 " DCM为橙红色光发射层的掺杂剂。
4. OLED材料及发光机理
• 根据发光材料的不同,OLED可以分成三 类,即: – 小分子OLED – 聚合物OLED(也被称之为PLED) – 镧系有机金属OLED(也叫稀土OLED)。
• TFT驱动技术在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改进应用, 将克服简单阵列驱动的局限,使得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的分辨率和显示屏尺寸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为彩色有机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向高清晰度、大尺寸化方向发展奠定了 基础。
发光效率 可高于15lm/W
可高于20lm/W
优势 劣势 适用领域
容易彩色化、工艺控制较容易且稳定、 设备成本较低、组件构造相对简
材料合成与纯化较为容易
单、耐热性较佳
设备成本较高、对于水分的耐受性不佳、材料合成、纯化以及彩色化较困 蒸镀效率低易造成材料浪费、热稳定性 难,研发和产业化步伐相对较慢 与机械性质较差、驱动电压较高
阴极
阴极
阴极
ETL
EML
ETL
EML
HTL
EML
HTL
ITO 玻璃衬底
ITO 玻璃衬底
ITO 玻璃衬底
三种类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
+-
+-
+-
+-
+-
+-
+-
+-
+-
+-
+-
+-
+-
+-
+-
+-
+
+
ITO EML&ETL HTL
Mg/Ag
EML&HT
ITO
Mg/Ag ETL
++++++++++
动 电 压 ( < 1 0 V,>1000cd/m2) 有 机 EL 器 件 ( Alq 作 为 发 光 层)。 [6] 1990年,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 (PLED)(PPV作为发光层)
2.器件分类
• OLED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 第一,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 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 和高分子基OLED(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
[1]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 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
[2] 20 世纪50年代,A. Bernanose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 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µm~20µm
[3] 1963年M. Pope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 [4] 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eeger探索了合成金属 [5] 1987年Kodak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
Ground state singlet Radiative absorption
Radiative emission (fluorescence)
Non-radiative emission
5. OLED的驱动方式
• OLED的驱动方式就电压极性而言,可分为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
• 在正向直流驱动时(ITO接正极)空穴和电子的传输方向是固定不变 的,其中未参与复合的多余空穴(或电子),或者积累在 HTL/EML(EML/ETL)界面,或者越过势垒流入电极。
Blue filter
white
Green filter
ITO Red filter
B
G
R
II. 采用红绿兰三种EL发光材料
Thick Mg/Ag Electrode 1(reflector)
Top OLED Sputtered ITO Electrode 2 Middle TOLED
Thin Mg/Ag Electrode 3(Partial reflector/absorber)
高单价、高附加值产品
低单价、量大的产品
OLED和PLED发光机理
S2
Internal conversion
S1
Intersystem crossing
T1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2
S0 1
0
电致发光材料中能量传递: Jablonski energy level diagram
稀土OLED 组成和发光机理
Excited singlet
稀土OLED能级图
Excited triplet
Lanthanide or actinate excited states
Ligand fluorescence Ligand phosphorescence
Trapped states
Lathanide fluorescence
" 白色发光层加滤色片。这是获得全色显示最 简单的方法,它是在研发LCD和CCD时形成的 一种成熟的滤色片技术。
" 采用红绿兰三种EL发光材料,因此发光层为 三层结构。
" 采用兰色EL发光材料,及光致发光的颜色转 换材料获得全色显示。除兰色外,再由兰色光 通过激发光致发光材料分别获得绿色和红色光。
I. 白色发光层加滤色片
有机小分子的发光机理
• 从阴极注入电子,从阳极注入空穴,被注入 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HTL的作 用是传输空穴和阻挡电子,使得没有与空 穴复合的电子不能进入正电极,被注入的 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并在发光层 内复合,从而激发发光层分子产生单态激 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