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kW并网型可调度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5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5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XX能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XX.06XX能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网方案目录—、系统原理框图 (2)二、相关规范和标准 (3)三、并网逆变器介绍 (4)3・1性能特点简介 (4)3.2电路纟吉构 (5)3.3技术参数 (5)3.4设备图片 (7)四、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介绍 (7)五、直流防雷配电木巨介绍 (12)六、主要设备清单 (11)七、部分业绩 (11)八、声明文件 (11)九、质量保证 (11)十、售后服务 (11)XX 能源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网方案2-系统原理框图(AC飆瓠)并网发电单元坤并网发电单丿加#环境监测仪二相关规范和标准2.1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6497-1986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9535-1998(IEC6121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 )方阵I・V持性的现场测量GB/T 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 )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2632-1990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2.2本并网逆变系统的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光伏(PV )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61727:2004,MOD )GB/Z 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 :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 :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9-200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 :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equ IEC 60529:1998 )GB 3859.2-1993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2.3升压系统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311.1 ~ 6—83 中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7—88 中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1207—86 GB1207—87 GB1984—89 GB1985—89 GB3906—91 GB7261—87 GB11032—89 GB50150—91 GB1094.1 GB1094.2 GB1094.3 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交流中压断路器交流中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按接试验标准电力变电器第1部分总则电力变电器第2部分温升电力变电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电力变电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交流中压熔断器限熔断器三.并网逆变器介绍此次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15个100KW并网发电单元,每个并网发电单元配置1台型号为BNSG100KS并网逆变器,整个1.5MW系统配置15台BNSG100KS并网逆变器。

5KW并网发电系统方案

5KW并网发电系统方案
4.6KW小型家用、商用型并网光伏 系统方案简介
1
一、光伏發電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參數
光伏陣列峰值功率(W) 4600 光伏陣列占地面積(m2) 並聯路數*串聯組件數 逆變器數量 36 (24PCS 195W單晶)
40 (20PCS 220W多晶)
2*12(或2*10) 1
最大輸出交流功率(W) 4600 逆變器轉換效率 歐洲轉換效率 最佳傾斜角度(°) 97.5% 97% 按地點定(詳見以下表格)
9
3.支架
太阳能支架材質一般分为角铁烤漆、镀锌槽钢及全铝三种,支架需具有防生銹、 抗颱風、抗雪災等功效。據安裝地點來定,支架可分為:地面式、屋面式、牆面式、 便攜式。具体安装方式可據當地緯度來調節傾斜角度。 角铁型支架属于低档型。一般用于简易型光伏发电系统。因做过粗糙(电焊), 此类支架成本低,但牢固性、抗台风及抗雪灾性均不强。
七、系統的維護
為保證系統发电量,用戶需定期清潔組件表面灰塵、樹葉等雜物,以保證 最佳發電效果。若系统运行出现故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证安全。
八、25年發電量測算及节能减排一览表
發電量計算:組件每5年衰減5%,線損0.5%,逆變器0.5%,灰塵、樹葉等遮擋損耗5% 按峰值日照4小時,每年陰雨天20天,則5年發電量為:4.6*4*(1-5%)*(365-20)*5=30153度
將24PCS 36V/195W單晶 硅組件(或20PCS 30V/230W 多晶組件)分12PCS(或10PCS) 串聯組成一個電池方陣,共兩個 方陣,後接入4.6KW雙路MPPT 非隔離並網型逆變器,逆變器 AC輸出經交流防雷配電櫃、電 錶后並網公共電網,雙向計量電 錶計量買電、賣電情況。同時, 逆變器通訊接口連接監控系統, 實時監控系統運行情況。

5kW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的研究和开发

5kW太阳光伏并网示范电站的研究和开发

中图分类号 : M 1 T 6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7 - 9 X 2 0 )6c- 0 4 0 6 4 0 8 (080() 0 0- 2
统 无 法 最 有 效 的 利 用 太 阳 辐 射 能 量 ,而 采 用 多 支路 并 网逆 变 器每 条 支 路 独 立调 节 自 身 支 路 使 自身 工 作 在 最 大 功 率 点 上 , 有 能 效的 利 用太 阳辐射 能 量 l 。 5 多 支路 型并 网逆 变 器的具 体 参数 W k 如下 : 效 率 ≥9 % 2 谐波畸 变率 <5 % 输 出 电 压 1 8 5 VAC 9 ~2 1 输 出 频 率 5 - . Hz 0 02 + 输 入 电 压 1 5~7 0 2 5 VDC 输 入支路 数 3 路 冷 却方式 强迫风 冷 通 讯方式 R¥ 3 /4 5 2 2 8 保 护方式 过 电压 欠 电压 高频 低 频 和 反 孤 岛 保 护 1 3 数据 采集监控 软 件 . 利 用逆变 器提供 的 RS2 2口, 3 PC机与 逆 变 器 中 单 片 机 控 制 电 路 进 行 通 信 , 逆 将 变 器 采 集 到 的 有 关 运 行 数 据 ( 括 输 入 电 包 压 、输 入 电流 、输 出 电压 、输 出 电流 、输 出频 率 、系 统 输 出 功 率 、 当 日发 电量 、 总 累 计 发 电 量 、 对 环 境 的 贡 献 等 )存 储 在 专 用的数据 采集监控 软件所 带的 S S r e QL e v r 数 据 库 中 。使 用 面 向对 象 的 高 级语 言—— C + B i e . 【, + u l r 5 03 针对光 伏并网发 电系 d 】 统 的 有 关 情 况 ,设 计 开 发 的 数 据 采 集监 控 软 件的 主要 功 能 有 : . 1 与逆 变器进 行 串 口通 信 , 集相 关的 ) 采 数据到计算 机 ; 2 分 析数 据 的正 确性 , 将正 确 的数 据 ) 并 存 储 到 数 据 库 中 , 数 据 不 正 确 提 醒 用 户 若 及时处理 。 3 管理 并 维护 数据 库 中的有 关数据 , ) 并 提 供 导 入 导 出功 能 , 用 户 做 它 用 ; 供 4 分析 有 关数 据 , 按照 用户要 求生成 ) 并 有 关数 据 曲线 。 1 4 室 内外数据 显示 . 数 据 采 集 监控 软 件 对 采 集 到 的数 据 进 行 有 关 分 析 处 理 后 ,使 用 无 线 通 信 模 式 将 数 据 提 供 给 有 关显 示 部 件 (包括 远 / 近程 L ED 大屏幕 ) 行实 时的 显示 。 进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

地球中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尽。

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也会提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再生能源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一种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讲更加重要。

其中太阳能资源在我国非常丰富,其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与市电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回馈电网。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并网逆变器,在本文中对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硬件进行了建摸及设计。

给出了硬件主回路并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阐述了芯片特点及选择的原因。

并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及软件实现进行了研究。

文中对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作了阐述并提出了针对本设计的实现方法。

最后对安全并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1.目前国内外光伏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作了简单介绍,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建立了一个总体认识。

2.研究了光伏电池的基本发电原理和输出特性。

重点研究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和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并网逆变器主要包括DC/DC及DC/AC两部分,文中分析了各部分设计重点,明确了选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的原因及优点,同时给出了控制及软件实现方法。

4.光伏电池发电输出是非线性的,存在输出最大功率(CMPPT)跟踪问题。

本文阐述了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并结合本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法。

使光伏电池工作于最大输出功率点上,获得高效功率输出。

5.在实际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及电网的电压是不断波动的,如何实现安全并网以及在运行中对各种故障的检测及报警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孤岛效应”进行了分析。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引言】光伏发电并网工程是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所产生的电能并网供应给电力系统。

为了确保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电气设计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系统组成】2.逆变器: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电力系统所需的交流电能。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总功率和输出电压来选择适配的逆变器。

3.电表:电表用于测量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发电量和消纳量,以及电站的电能质量参数。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电表类型和安装位置。

4.汇流箱:汇流箱用于集中汇集光伏组件的电流和电压,同时起到保护和连接的作用。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置来确定汇流箱的容量和布局。

5.电气保护设备:电气保护设备主要包括断路器、避雷器、接地装置等,用于确保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6.监测设备: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以便进行运维和故障诊断。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监测要求选配合适的监测设备。

7.高压侧配电设备:高压侧配电设备用于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接入电力系统。

在电气设计中,需要根据并网点的要求选配合适的高压侧配电设备。

【设计要点】在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系统可靠性:光伏发电并网工程是长期运行的设备,因此电气设计应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设备和布线方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电气安全性。

2.性能优化:电气设计应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要求,优化系统的性能。

例如,合理选择逆变器,优化电路参数,降低系统的损耗和成本。

3.安全保护:电气设计应注重系统的安全保护。

例如,合理设置断路器、避雷器和接地装置,以防止系统因雷击等异常情况而受到损坏。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社会形象。
-增强公众对清洁能源的认识和接受度,促进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
七、结论
本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既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又体现了高效、安全、环保的设计理念。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用户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保护环境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五、项目实施
1.前期准备
-完成项目备案、环评等相关手续。
-确定项目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2.施工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组件安装、逆变器安装、配电设备安装等。
-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规范,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3.调试与验收
-完成系统安装后,进行严格的调试,确保系统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组织专业验收,包括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等,确保系统合规运行。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第1篇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应用日益得到重视。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案,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二、项目目标
1.满足用户日常用电需求,降低用电成本。
三、系统设计
1.光伏组件
选用高效率、低衰减、耐候性强的高质量光伏组件,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具体参数如下:
-单块组件额定功率:X寸:XXmm×XXmm
-组件重量:XXkg
2.逆变器
选择品牌信誉良好、性能稳定的逆变器,确保光伏电能高效并网。逆变器关键参数:
-最大功率:XX千瓦(kW)
3.验收调试:项目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培训与售后服务:为用户提供培训,确保用户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提供长期、优质的售后服务。

光伏发电初步方案(5KW)

光伏发电初步方案(5KW)

光伏发电方案介绍一、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述1.1光伏发电原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运行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电网调节。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支架、配电柜、并网逆变器等。

其运行原理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电网来调节。

并网型光伏发电原理图1.2 屋顶光伏电站简介闲置屋顶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夏天建筑内部的温度也有所降低。

光伏系统发电时无噪音、无污染、零排放,全自动运行,不需人员操作或看守,定期对光伏组件进行清除表面灰尘的维护即可,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

电能质量与电网完全匹配,对企业的正常用电没有任何影响。

每1平方的屋顶可安装光伏电站约100W,因此5KW的光伏电站所需的屋顶面积约为50平方。

屋顶光伏电站案例1屋顶光伏电站案例2二、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国家大力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颁布了光伏发电补贴政策。

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自项目并网发电的次月起连续20年实施补贴。

三、光伏发电建议方案光伏组件俯视图电站建成后的效果图光伏电站侧面图建议在屋顶上安装容量为5.1KW的并网型光伏电站,屋顶的光伏组件安装如上图所示。

下面分别就5.1KW方案进行经济分析。

四、光伏电站的经济分析4.1 光伏电站造价及材料清单5.1KW的光伏电站的所需的屋顶面积为50平方左右,材料清单如下表:4.2经济收益5.1KW的屋顶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为6600度电,相当于每年可节省6600*0.9=5940元/年的电费,可获得国家补贴为6600*0.42=2770元/年(连续20年),因此5.1KW光伏电站每年的收益为8712元/年。

5kW家用光伏系统典型实施全过程

5kW家用光伏系统典型实施全过程

5kW家用光伏系统典型实施全过程前言近期小固会推出光伏并网系统配置的专题内容,给大家详细说明组件、逆变器、线缆、配电柜的选型问题,包括整体的设计方案和详细配置清单,最后还会给大家分析电站的收益情况。

后续我们还会推出较大的平屋顶及地面项目案例,为了区分此次我们就以斜面为例,先跟大家聊聊家庭应用最广泛5KW光伏系统的设计的全过程。

I.设计过程1. 项目简介此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分布式发电的设计方案,用户把组件装在自家的屋顶上,根据现场勘查可以安装组件20块,设计容量5KW。

采用一台并网逆变器接入220V单相交流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2.组件选型选用常见的晶硅组件,下面是一组多晶硅的性能参数:根据系统的容量和逆变器大小,考虑到组件衰减等因素,可以选择260Wp 20块适当超配,使逆变器输出功率更优异。

3.支架选择本次项目为斜面琉璃瓦屋顶,采用铝合金支架安装。

导轨支架安装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屋面的防水工作并且合理的布置线缆。

4.逆变器的选择项目为民用项目,并网点的电压为220V,选用单相机型。

具体根据组件的朝向、倾角是否一致选择不同的逆变器,选择方式如下:本次5KW项目组件朝向一致,就可以选用GW5000-NS的逆变器。

5. 线缆的选择直流线缆多为户外铺设,需要防潮、防晒、防寒、防紫外线等,因此分布式光伏系统中的直流线缆一般选择光伏认证的专用线缆,考虑到直流插接件和光伏组件输出电流,目前常用的光伏直流电缆为PV1-F 1*4mm²。

交流线缆主要用于逆变器交流侧至交流汇流箱或交流并网柜,不仅要需要考虑防潮、防晒、防寒、防紫外线,还要考虑防火和防鼠防蚁,一般选用YJV型电缆。

长距离铺设还要考虑到电压损失和载流量大小,5KW单相机交流线缆选用YJV-3*6mm²。

6.配电箱的配置配电柜一般包含断路器(标号1)、熔断器(标号2)、浪涌保护器(标号3)、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标号4)、电表、刀闸开关(标号5)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光伏发电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5kW并网型可调度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院(系):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 2015.12.14-2015.12.25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新能源学院 教研室: 电气教研室 注:成绩:平时40% 论文质量60% 以百分制计算学 号 121806015学生姓名白雪峰专业班级电气光伏121课程设计(论文)题目5kW 并网型可调度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并网型可调度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发电、储存、逆变、输出并网五环节,每个环节根据需要可独立或与其它部分组合成一体。

最大发电功率5kW ,储能达10度电,输出电压220V 。

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的要有计算依据和过程。

主要设计内容:1. 太阳能电池板设计及选择2. 储能蓄电池设计及选择3. 逆变器设计及选择4. 汇流设备设计及选择5. 并网方法及设备设计 进度计划第1天 查阅收集资料 第2天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第4天太阳能电池板设计及选择第5天 储能蓄电池设计及选择 第6天 逆变器设计及选择 第7天 并网方法及设备设计 第8天汇流设备设计及选择第9、10天 设计说明书完成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摘要近些年来,能源问题迫使世界各国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因其自身的优势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种新能源。

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要成功,前途无量。

但太阳能光伏发电仍旧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成本高、能量转换率低,需要不断地改良,优化。

对于光伏发电而言,并网模式是将其效率最大化最为理想的方式,因此要做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优化,才能满足电网对发电质量的要求,以及本身的安全运行。

本文先对光伏发电进行了回顾,而后重点介绍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并提出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RSSI;加权质心;混合定位目录第1章绪论 (1)1.1光伏发电系统概况 (1)1.2本文研究内容 (2)第2章光伏发电系统总体设计 (3)第3章发电系统设备选择及设计 (4)3.1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 (4)3.2蓄电池参数计算及选择 (5)3.3逆变器设计 (6)3.4汇流箱设计 (9)3.5并网逆变器控制保护设计 (11)第4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附录A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 (16)附录B 并网发电系统原理图 (17)第1章绪论1.1光伏发电系统概况地球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高达5.4*1024J,若能将其中的十万分之一转化为电能,就可以满足目前全世界的能耗需求,因此,太阳能发电对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危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太阳能发电主要指光伏发电。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中,接近99%的安装容量为并网应用,这是因为并网应用相对独立光伏系统有成本低和免维护等优势,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式当今发展方向,全世界并网式光伏系统年增长率约为25~30%。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将光伏电池的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逆变技术为光伏并网发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并网逆变器正朝着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并网逆变器性能的改进对于提高系统的效率、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寿命、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近几年,随着西班牙、德国、美国、日本对本国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全球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销售额逐年递增,光伏发电用逆变器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但目前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基本被国际几大巨头瓜分,欧洲式全球光伏市场的先驱,具备完善的光伏产业链,光伏逆变器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SMA是全球最早也是最大的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德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第二位是Fronius。

全球前七位的生产企业占领了近70%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光伏并网逆变器市场规模较小,国内生产逆变器的厂商众多,但专门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制造商并不多,但是不少国内企业已经在逆变器行业已经研究多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但在逆变器技术质量、规模上与国外企业仍具有较大差距,目前具有较大规模的厂商有合肥阳光、北京科诺伟业、北京索英、志诚冠军、南京冠亚、上海英伟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目前这些企业用于光伏系统的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国内市场规模虽然较小,但未来光伏电站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给国内企业带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目前国内光伏逆变器主要被阳光电源、艾思玛、KACO等品牌所占领,国外企业多数通过代理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由于售后服务提供难度大整体市场占有率不高。

2008年统计数字显示,合肥阳光电源公司占据70%以上的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国内重点光伏项目大功率产品几乎全部选用国内产品。

从技术方面来看,国内企业在转换效率、结构工艺、智能化程度、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在小功率逆变器技术上与国外处于同一水平,在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上,大功率并网逆变器仍需进一步发展。

1.2本文研究内容本文对光伏并网发电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就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设计一种小功率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介绍了光伏逆变器中应用的各种拓扑结构,并分别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设计装置的主电路及整体控制结构。

探讨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几种方法和在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式。

分析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防孤岛效应,并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得了验证。

介绍了并网逆变的几种控制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就一种方法在本文设计的系统中进行了实现。

最后对并网逆变器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实验波形。

第2章 光伏发电系统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图2.1 总体设计方案图光伏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音;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作为关键部件的太阳电池使用寿命长,晶体硅太阳电池寿命可达到25年以上;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

光伏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光伏系统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

应用主要领域主要在太空航空器、通信系统、微波中继站、电视差转台、光伏水泵和无电缺电地区户用供电。

随着技术发展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推广城市光伏并网发电,主要是建设户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MW 级集中型大型并网发电系统等,同时在交通工具和城市照明等方面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0.3~2W 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 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光伏电池阵列 控制器 蓄电池逆变器交流电网主配电断路器本地交流负荷第3章发电系统设备选择及设计3.1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基本材料为P型单晶硅,厚度为0.3—0.5mm左右。

上表面为N+型区,构成一个PN+结。

顶区表面有栅状金属电极,硅片背面为金属底电极。

上下电极分别与N+区和P区形成欧姆接触,整个上表面还均匀覆盖着减反射膜。

当入发射光照在电池表面时,光子穿过减反射膜进入硅中,能量大于硅禁带宽度的光子在N+区,PN+结空间电荷区和P区中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

各区中的光生载流子如果在复合前能越过耗尽区,就对发光电压作出贡献。

光生电子留于N+区,光生空穴留于P区,在PN+结的两侧形成正负电荷的积累,产生光生电压,此为光生伏打效应。

当光伏电池两端接一负载后,光电池就从P区经负载流至N+区,负载中就有功率输出。

本系统的负载总功率为1000W,日平均工作时间为10h,所有负载同时工作的系数为0.3,系统工作电压48v,日耗电量为208Ah,日照峰值时数3.5h,选定125W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主要参数:峰值功率125W、峰值工作电压34.2V、峰值工作电流3.65A;(查表可知充电效率系数为0.9,组件损耗系数为0.9,逆变器效率系数为0.8)电池组件的并联数=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组件日平均发电量*充电效率系数*组件损耗系数*逆变器效率系数)=208Ah/(3.5*3.65*0.9*0.9*0.8)=26(块)电池组件串联数=(系统工作电压*系数1.43)/组件峰值工作电压=(48*1.43)/34.2=2块。

图3.1 太阳能电池板3.2蓄电池参数计算及选择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处于浮充放电状态,夏天日照量大,方阵给蓄电池充电;冬天日照量小,这部分储存的电能逐步放出,在这种季节性循环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小得多的日循环:白天方阵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负载用电则全部由蓄电池供给,因此要求蓄电池的自放电要小,耐过充放,而且充放电效率要高,当然还要考虑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因素。

蓄电池的循环寿命主要工艺结构与制造质量所决定。

但是使用过程和维护工作对蓄电池寿命也有很大影响,有时是重大影响。

首先,放电深度对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影响很大,蓄电池经常深度放电,循环寿命将缩短。

其次,同一额定容量的蓄电池经常采用大电流充电和放电,对蓄电池寿命都产生影响。

大电流充电,特别是过充时极板活性物质容易脱落,严重时使正负极板短路;大电流放电时。

产生的硫酸盐颗粒大,极板活性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长此下去电池的实际容量将逐渐减少,这样使用也会受到影响。

本系统选用的是深圳市旷鑫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KS系列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凝胶电解质的胶体蓄电池,是专为频繁的循环充放电的应用而开发,通过添加的纳米凝胶电解质,防止酸液分层。

此系列适用于光伏储能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及其他恶劣环境下场合的应用。

此电池产品特点:●标称电压:2V、6V、12V●额定容量:24AH~3000AH(20℃)●工作温度范围:-40~60℃●20℃正常使用条件下,浮充寿命长达15年●特殊的铅钙多元合金配方,减小了板栅被腐蚀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采用气相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减少水份损失,无电解液分层,循环耐久能力更强●过量电解液,电池热容量大,热消散能力强,不易干涸,有效减少热失控的风险●采用特殊的密封结构,凝胶电解液无渗漏,使用安全、可靠●延缓了致密PbSO4结晶层的形成,以及其对负极板表面的覆盖,提高电池低温性能●温度范围广,适用恶劣环境及高海拔环境中正常工作●纳米二氧化硅胶体和特殊合金,保证了蓄电池良好的充电接受能力● 胶体电解液的应用,使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自放电小,可储存一年无需充电即可使用 ● 循环耐久能力强 产品型号有:表3.1 产品型号本系统选用的是KS 6-200型的蓄电池,该蓄电池最大放电深度为0.6、放电率修正系数为0.85、低温修正系数为0.7,连续阴雨天数为10天,可以算出系统需要蓄电池的容量为4200Ah ,所以蓄电池的并联数为4块,蓄电池的串联数为24块,所以,该系统所需要的蓄电池为96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