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核桃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核桃树的病虫害与防治

核桃黑斑病
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在叶片上产生 黑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导 致叶片早落。
核桃疫霉病
一种由疫霉菌引起的病害,造成树干 、枝条溃疡,甚至引起树木死亡。
核桃举肢蛾
以幼虫蛀食核桃果实,造成果实品质 下降,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
树体衰弱,生长缓慢,产量减少 。
04
核桃树病虫害防治的综 合管理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01 02
监测预警
定期巡查核桃园,注意观察树体、叶片、果实等部位的变化,及时发现 病虫害的迹象。结合气象、环境等条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提前 做好防治准备。
选用抗病品种
在种植核桃树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03
清除病虫源
在核桃树休眠期,及时清理落叶、落果、枝条等,减少越冬病虫源,降
03
核桃树的常见虫害及防 治
核桃举肢蛾
要点一
总结词
核桃举肢蛾是核桃树的一种重要虫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核桃举肢蛾的幼虫在核桃果内蛀食,导致果皮变黑、 凹陷,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成虫则在核桃树 叶背面产卵,进一步加重树体受害。为防治核桃举肢 蛾,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生物 防治包括释放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等。化学防治则可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注意轮换用药,避免害虫 产生抗药性。
防治方法
03
04
05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 对疫病抗性较强的核 桃品种进行栽培。
• 清除病源:及时清除 病叶、病果、病枝, 减少病菌传播。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 期,喷洒有效药剂如 硫酸链霉素、氢氧化 铜等进行防治,每隔 5-7天喷一次,连续喷 洒2-3次。注意药剂的 轮换使用,避免病菌 产生抗药性。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果出仁 减 少 3 %左 右 , 油量减 少 3 %左右 。 1代老 熟幼 0 合 5 第
甘肃 、 北京 等 8个省 市【 , 生较普 遍 , 以陕 西商 洛地 区 、 l发 , 但
北京 山区、 山西省太 行 山区危害最 为严 重 。 据报 道 ,9 5年 , 18 陕 西商 洛地 区因 该虫 危 害 , 桃减 产 约 4O 0 ̄ 18 核 0 t。9 7年 , 山
年发 生程度 密切相 关 , ̄ 月降水量 尤为重要 , 月降水量 56 4
在 26 ~3. 5 . 3 4 mm 之 间 ,发 生 十分 严 重 ,降 水 量 在 16 ~ 0 4 9. 4
2 1 mm之 间 中等发 生 , 3. O 降水 量在 9 .~ 7 . 82 1 1 mm之 间 , 生 9 发
虫 自落 果中咬孔外 出 , 越冬代幼虫则 自黑果 中咬孔 坠落地面 。
蛹 初 为黄褐 色 , 羽化时 蛹体及 翅变 为黑色 , 眼呈暗 黑色 。 复
3 发 生 规 律 31 海 拔 .
西 省盂县 、 左权 、 黎城等 9 县市调 查 , 虫果 率达4. 个 核桃 7 %, 7
严 重 者达 9 %以 上阿 近 年来 , 0 。 核桃 举 肢蛾 在 部分 核桃 产 区 发生仍十 分严重 。 在河 南北部太行 山区 , 每年 虫果率都在5 % 0 以上 , 重影响 核桃产 量 。 严
被害状与越冬 代显著不 同: 1 第 代幼虫蛀 食内外果皮及 子叶 ,
可 引起 3 %~ 0 0 8 %落 果 , 害果 毫 无食 用 价值 ; 2代幼 虫 被 第
该 虫在 我国分 布 于河 南 、 北 、 西 、 西 、 河 山 陕 四川 、 山东 、
只蛀食 中果皮 , 果实外表变黑并 向内洼 陷形成核桃黑 , 使 被害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防治
农 村 百 事 通 1 0 02 1 .1 2


勉 举肢 蛾 的圜 日 与圈 圈
核 桃 举 肢 蛾 俗 称 核 桃 黑 和 黑 核 桃 , 鳞 翅 目举肢 蛾 科 . 我 国 属 在 核 桃 产 区普 遍发 生 . 危 害 严 重 且 危 害特 点 核 桃 举 肢 蛾 幼 虫在 核 桃 青皮

肥 ( : : = 51 :5 5 氮 磷 钾 1 :51 ) 0公 斤 . 用 要病害是 白绢病 、软腐病 、根腐 清 粪 水 溶 解 后浇 施 病 、 枯 病 一 旦 发 现 病 害 , 用 叶 可 2除草 . . . 魔芋 虽有 覆 盖物覆 盖 . 10 万 单 位 的 农 用 链 霉 素 . 00 或 0 5 %甲基托 布 津 、 叶枯 但仍有 少量杂草生 长 , 早 除 、 幼 虫 入 土 越 冬 期 . 可在 树 冠
下 的 地 面 上 用 2 % 辛 硫 磷 胶 囊 5
3 0倍 液 均 匀 喷 洒 . 将 药加 水 5 0 或 倍 拌 细 土 2 0倍 制 成 毒 土 .撒 于 0 树 冠 下 .喷 洒 药 液 后 浅 锄 或 盖 一 里纵 横 蛀 食 . 青 皮 变 黑 或皱 缩 . 层 薄 土 . 取 得 较好 的效 果 使 可 果 仁 发 育 不 良. 害 果 实 变 黑 . 被 故 3 虫产 卵盛 期和 幼虫发 生初 . 成 称 核 桃 黑 . 害 果 常 提 早脱 落 有 期进 行 树上 喷 药 . 隔半 月 喷 1 被 每 次 的 幼 虫 早 期 钻 进 果 壳 内 蛀 食 种 2 % 西维 因可 湿 性粉 剂 5 0倍 液 . 5 0 仁 .使 核 桃 仁 枯 干 :有 的 蛀食 果 或 5 %杀 螟 松 乳 油 10 0 0 0倍 液 . 或 柄 , 坏 维 管 束 组 织 . 成 早 期 落 5 % 敌 敌 畏 乳 油 10 破 造 0 0 0倍 液 . 或 果 . 重 影 响核 桃 的产 量 和 品质 2 %速 灭 杀 丁 乳 油 2 0 ~ 5 0倍 严 0 0 0 20 二、 防治 措 施 液 , 喷 2 3次 . 点是 喷果 。 共 ~ 重 1冬 、 季 深 翻 树 盘 . 表 土 . 春 将 4及 时摘 除 虫果 和 捡 拾 落 果 . . 翻 入 底 层 使 越 冬 幼 虫 不 能 化 蛹 . 集 中烧毁 或 深 埋 可 消 灭 部 分越 冬 幼 虫 ( 南 省 中牟 县 林 业 局 刘 河 2树 冠 下 施 药 成 虫 羽化 出土 磊 邮编 :5 4 0 . 4 15 )

核桃举肢蛾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核桃举肢蛾的危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果农之友2018.8绿色植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干果营养价值的正确认识,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核桃产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随着核桃园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核桃举肢蛾危害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了核桃的品质和产量,极大地损害了果农的经济收益。

滦南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总结出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及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1核桃举肢蛾的危害核桃举肢蛾是危害核桃果实的主要害虫。

以幼虫蛀入核桃果内(图1)(总苞)以后,随着幼虫的生长,纵横穿食危害,粪便排于其中,蛀孔外流出透明或琥珀色水珠,被害果渐变琥珀色,并开始凹陷,核桃仁(子叶)发育不良,表现干缩而黑,故称“核桃黑”,严重影响核桃品质。

有的幼虫蛀食果柄间的维管束,引起早期落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

图1幼虫危害状2核桃举肢蛾形态特征核桃举肢蛾属于鳞翅目举肢蛾科,成虫体长4~7毫米,翅展12~15毫米,黑褐色有光泽,腹面银白。

复眼红色,触角丝状,淡褐色,下唇须发达,银白色,向上弯曲,超过头顶。

翅狭长披针状,缘毛很长;前翅端部1/3处有一半月形白斑,后缘基部1/3处还有一长圆形小白斑(有时不显)。

后足很长,胫节白色,中部和端部有环状黑色长毛束,静止时胫、跗节向侧后方上举起,并不时摆动,故名“举肢蛾”。

卵椭圆形,长0.3~0.4毫米,初产时乳白色,以后逐渐变为黄白色,红黄色,近孵化时呈红褐色。

幼虫(图2)初孵时体长1.5毫米,乳白色,头部黄褐色。

老熟幼虫体长7.5~9毫米,肉红色,头部棕黄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横带。

蛹体长4~7毫米,纺锤形,初期为黄色,近羽化时变为深褐色,藏于土茧内。

茧长7~10毫米,椭圆形,略扁平,褐色,常粘附草屑及细土粒。

图2核桃举肢蛾幼虫3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河北唐山地区每年发生1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2~3厘米深的土中或杂草中结茧越冬,少数可在树干基部皮缝中越冬。

核桃举肢蛾防治方法

核桃举肢蛾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
将生物、化学、农业和物理等多种防治方 法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以提高防 治效果,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 防治,需要注意用药量和频率,以避免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物理防治
利用核桃举肢蛾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进 行诱杀。
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清除枯枝 落叶等措施,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破 坏核桃举肢蛾的生存环境。
体长7-9毫米,头部黄褐色,胴部淡黄白色 ,背面有紫褐色纵纹,各节有黑色突起。
长5-7毫米,黄褐色。
生活习性
生活史
核桃举肢蛾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繁殖与活动
成虫在清晨和傍晚活动,产卵多在核桃果实胴部,每处产卵1粒,一果多达7-8 粒。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内为害,纵横串食,充满虫粪。最后咬穿果皮,脱果 入土越冬。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关注多种指标,包括虫口密度、虫株率、 危害程度等,以便全面了解防治效果。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以评估防治措施的有 效性。
将评估结果以图表或文字形式呈现,以便决策者和技术人员直 观地了解防治效果。
问题解决策略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 法来控制核桃举肢蛾的数量。
危害
核桃举肢蛾幼虫蛀食核桃果实, 形成纵横隧道,充满虫粪,被害 处变黑,容易腐烂,造成早期落 果,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8毫米,翅展12-14毫米,头、胸部 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褐色,翅面 布满褐色鳞片,翅基有一银白色斑点。
长0.3-0.4毫米,椭圆形,黄白色。
幼虫

核桃举肢蛾为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核桃举肢蛾为害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 桃举肢蛾 ; 态识别 ; 核 形 为害 特 点 ; 生 规 律 ; 治 措 施 发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7 3 3 6 7 ¥ 6 . 0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2 1 ( 0 0 0 —0 10 i 0 — 1 7 2 1 ) 20 5 — 1
陕西 林 业 科 技
2 1 ,2 :I 5 0 0 ( ) 5 ,3
S a n i o e tS in e a d Te h o o y h a x r s ce c n c n l g F
核 桃 举 肢 蛾 为 害 特 点 与 综 合 防治 技 术
惠军 涛 , 德 田 王
( 西省 蓝 田 县植 保 植 检 站 , 西 蓝 田 7 0 0 ) 陕 陕 1 5 0

要 : 过 近 年 对 本 县 核 桃举 肢蛾 发生 为 害 情 况 的调 查 研 究 , 通 总结 出蓝 田县 核 桃 举 肢 蛾为 害特 点 与 综
合 防 治技 术 , 为科 学 有效 防 治核 桃 举 肢 蛾 提 供 参 考 。
学 的病 虫防 治知识 , 加之不 重视 病虫 预防工作 , 造
卵 : 0 3 0 4mm, 圆 形 , 为 乳 白 色 , 长 . ~ . 长 初
渐 变浅红 色至红 褐色 。 幼虫 : 老熟 时体 长 7 5 9mm, .~ 头部 暗褐 色 ,
成核桃 举肢蛾 等病 虫 的发 生 为害 , 重 影 响核 桃 严 产量 和品质 。为此 , 笔者结 合工作 实践 , 现将 核桃 举 肢蛾在 蓝 田县 发生 为 害及 综合 防治措施 简要 介
绍如下 , 以期指 导群 众 。
身 体淡黄 色 , 背半透 明 , 体 体侧 有 白色刚毛 。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核桃举肢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绿色植保核桃举肢蛾是核桃生产中最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近几年来,核桃举肢蛾在章丘核桃老产区发生普遍而且严重,造成大量落果,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

为此,笔者对章丘市核桃举肢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供广大果农参考。

1核桃举肢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

学名: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又名核桃黑。

分布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贵州等核桃产区,危害核桃的果实。

1.1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变黑(图1),多提早脱落。

图1核桃举肢蛾危害状1.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毫米左右,翅展13毫米左右,黑褐色,腹面银白,翅狭长披针状,缘毛长,前翅端部1/3处有一半月形白斑,后缘基部1/3处有一长圆形白斑,后足长,栖息时向后侧上方举起,故名举肢蛾(图2)。

卵:椭圆形,初产乳白色渐变黄白,孵化前为红褐色。

幼虫:体长8毫米左右,初乳白色,头黄褐至暗褐色,背部微红,前胸盾和胸足黄褐色(图3)。

蛹:长5毫米左右,黄褐至褐色。

茧:长9毫米左右,长椭圆形。

1.3生活史及习性核桃举肢蛾在章丘市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于树下3厘米左右深处土中、石块下或杂草中结茧越冬,少数在树干基部树皮缝中越冬。

越冬代幼虫于5月上旬至5月下旬出土化蛹,蛹期7天左右,5月中旬至5月底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产卵期,卵期约为5天,5月下旬至6月底为第1代幼虫期,幼虫期40天左右,6月中至6月底为第1次危害落果期,幼虫在落果或土中作茧化蛹。

6月底至7月中下旬为第1代蛹期,7月上旬至7月底为第1代成虫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第2代卵期,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第2代幼虫期,8月上旬至8月底为第2次落果期。

成虫昼伏夜出,一般一个果上产1~4粒,后期数量较多,一个果上可产7~8粒。

一个雌虫可产卵35~40粒。

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2~3小时即开始钻入果实青皮,纵横取食(图4),果皮内充满虫粪,被害果最后变黑,多数脱落(图5),故称“核桃黑”。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的。 3 、发 生与 环 境 的关 系
田内的核桃树 由于连年耕作 ,核桃 举肢 蛾发生少 ,受 害轻就是连年 垦
幼虫 在 青果 皮 内蛀食 多条 隧 道, 并充 满虫粪 , 害处青皮 发黑 , 被
调查发现 ,一般老品种 比矮化 复耕 作的缘故 。 对不便垦复 、 杂草丛
被 害后 的 3 d内可 在 果 中剥 出幼 优 良品种受 害重 ,多雨年份 比干旱 生的核桃树 , 0 应铲除杂草 、 除枯枝 清 虫, 有时 1 内有十多条幼虫 。 果 早期 年份受害重 ,深山区比浅山区受 害 落叶, 刮掉树干基部的老皮 , 中烧 集 被危害的坚果 种仁 干缩 、 早落 ; 晚期 重 , 浅山区 lJ 塬区受害重 , :l gl 荒坡 草 毁 。 以减少翌年 的虫 口密度 , 起到消 被危害的坚果 种仁瘦瘪变黑 ,严重 丛地 比耕地受 害重 ,阴坡地 比阳坡 灭虫源 的作用 。
7 % 0 0 8 %,甚 至高达 9 %以上 , 5 对 入土结茧越冬 。 人土深 1 2m,  ̄ e 以树 可 以疏松土壤 、 蓄水保墒 , 促进树体
我县核桃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现将 冠 阴蔽处 的土 内较多 ,在 石砾 、 杂 生长 ,更重要的是使举肢的越冬幼
该虫 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总结 如下 。 1 、危害症状 草 、 叶、 枯 树根枯皮 中也有少数越冬 虫 翻至土壤 深层不能 化蛹羽化 。 农
上 旬至 8月 上旬 羽化 , 6月下 旬至 树下土壤表层 、草皮下结茧越冬 的 显 , 可达 9 %以上 。 法简单 易行 , 0 此
7月上旬 为羽化盛期 。幼 虫于 6月
中旬开始危 害 , 7月危 害严重 。 7月 8月上旬 ) 和来年举肢 蛾后蛹期 ( 翌 中旬 至 9月 下旬 老 熟幼 虫脱 果 入 年 5月下旬 )进行药剂封杀地面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态 特 征 、发 生规 律 、生活 习性 及 防治 措 施进 行 总结 , 以
4 . 1 加 强 管理
加 强 田间管 理 , 提高树势, 增强 树体 抵抗 力 。 合 理修 剪 。
剪 除病 虫 枝 、 过密枝 , 调节 通风透 光 条件 。
4 . 2 消 灭 虫 源
供参考。
1 主 要 危 害 症 状
4 防 治 措 施
响核 桃 的产 量 和 品 质 , 是 核桃 减 产 绝收 的 主 要 害 虫 之 一 。
对 核 桃 病 虫 害 的防 治 , 要给予高度重视 , 及 时 防 治 可 避 免
出现 更 严 重 的 后 果 。 因此 , 要组织专I U力 量 , 摸清虫情 , 因 地 制宜 , 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 为 核 桃 产 业 发 展 打 好 基础 。 笔者结 合工作实践 , 将 核桃举 肢蛾发生 危害症 状 、
植 物 保护 学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0 1 4年第 1 期
核桃 举 肢 蛾 的发 生 与 防治
赵 楠 李 林 王 守龙
( 河 南省 济 源 市 林 业 调 查 队 , 河南济源 4 5 9 0 0 0 )
摘要 阐述 了核 桃举 肢蛾 的危 害症 状 与形 态特征 , 介 绍 了其发 生规律 与 生 活习性 , 并提 出 了防治措 施 , 以期 为核 桃 举肢 蛾 的 防治提 供 参考 。 关键 词 核 桃举 肢蛾 ; 危 害症状 ; 形 态特征 ; 发 生规律 ; 生活 习性 ; 防治措 施 中 图分类 号 ¥ 4 3 6 . 6 4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4 ) 0 1 — 0 1 8 8 — 0 1
受 害 轻 的果 树 , 在 幼虫 脱 果 前及 时摘 除 树 上 变 黑 的 果
核桃 举 肢蛾 幼虫在 青果 皮内蛀 食多条 隧道 , 虫道 内充 满 虫粪, 被 害处 青皮发黑 , 被 害后 的 3 0 d内可 在果 中剥 出幼虫 , 有时 1 个 果 内有 1 0余条 幼虫 。 早 期被危 害 的坚 果 种仁 干缩 、 早落 ; 晚 期被 危 害 的坚 果种 仁瘦 瘪 变黑 , 全 果被 蛀 食空 则 变 成 黑核桃 , 脱落 或干 缩在 树枝 上 , 致使 核桃 产量 严 重受 损Ⅲ 。
1 9 9 0 ( 1 0 ) : 1 3 — 1 5 .
[ 4 】 李海菊, 鄂从 军 . 核 桃举 肢蛾 的 发生 与 防治 [ J 1 . 林 业 科技 , 2 0 0 1 , 2 6
( 6 ) : 2 4 — 2 5 .
2 0 1 3 — 1 1 — 2 8
3 发 生 规 律 及 生 活 习性
间 越冬 代 蛾 出现 后及 时 喷洒 5 0 %杀螟 松 乳 油 1 0 0 0倍 液 或 5 0 %敌 敌 畏 乳 油 1 0 0 0倍 液 、 5 %氟 虫 腈 ( 锐劲 特 ) 悬 浮 液
1 0 0 0倍 液 、 8 0 %杀 虫单 可 溶性 粉 剂 2 0 0 0倍 液 、 1 0 %天 王 星 乳油 3 0 0 0 ~ 4 0 0 0倍 液 、 2 0 %速 灭 杀丁 乳 油 2 0 0 0倍液 、 2 0 %
冬。 1代区在 翌年 6月上 旬 至 7月下 旬 越冬 幼 虫化 蛹 , 蛹 期
7 d左右 , 6月下 旬 至 7月 上旬 为越 冬代 成 虫盛 发期 . 6月 中 下旬 幼虫 开始 为 害 , 3 0 ~ 4 5 d老 熟脱 果 人 土 越 冬 , 脱果 期 为 7月 中旬 至 9 月。 2代 区成 虫分 别 发生 在 5月中 旬至 7月 中 旬、 7月上 旬 至 9月 上旬 嘲 。 成 虫 昼伏 夜 出 , 卵 多散 产 于 两 果 相 接 的缝 隙处 , 少 数产 于梗 洼 、 萼洼 、 叶 腋 或叶 上 。 单 雌 产卵 3 5 ~ 4 O粒 。 卵期 约 5 d , 幼 虫蛀 果后 , 被 害果 渐 变成 琥珀 色 。 1 代 区被 害 果最 后变 黑 , 故 称核 桃 黑 。 2代 区 1 代 幼 虫 多 为 害
白刚 毛 。 腹 足 趾 沟 间序 环 , 譬 足 趾沟 为单 序横 带 , 成 熟 时 体 长7  ̄ 9m m, 每 节都 有 白色 刚毛 。 成 虫为 小 型黑 色蛾 子 . 翅 展 1 3 ~ 1 5 m m。 翅狭长 , 翅 缘 毛 长 于 翅宽 。 前端 1 / 3处 有 椭 圆 形 白斑 , 2 / 3处 有 月牙 形或 近 三角 形 白斑 。 足 白色 , 胫 节和 跗 节 具 有环状 黑 色 毛刺 , 后足 特长 , 休息 时 向上 举 , 并 不时 摆 动 。 腹 背每节 都 有 黑 白相 间 的鳞 毛 , 腹 部 银 白色翻 。 蛹 黄褐 色 , 蛹 外 有褐色 茧 , 常黏 附 草末 及细 土粒 , 纺 锤形 , 长4 ~ 7 mm。
2 0 0 9 ( 3 ) : 3 7 . [ 2 ] 宋继 学 , 李东 鸿. 核桃举肢 蛾发生规律和 防治研 究【 J ] . 西 北 林 学 院 学 报, 1 9 9 0, 5 ( 1 ) : 3 9 — 4 5 .
[ 3 】 王瑞, 赵律 纪. 核 桃举 肢蛾发 生规律 与防 治试验 【 J 1 . 山西农 业科 学 ,
冬季 土壤 封冻 前 , 清 除 果园 内 的枯 枝 落 叶及 杂 草 , 刮 掉
树 干 上 的老 皮 , 并集 中烧 毁 。 同时 , 深 翻 树冠 下土 壤 , 深 度 达 1 5 c m以上, 范 围超 过 树 冠垂 直 投 影面 积 , 使 越 冬幼 虫 大 部 分 不能 正常 羽化 而死 亡 。
氯马乳油或 1 0 %溴 马 乳 油 1 0 0 0倍 液 等 药 剂 防 治 。 6月 中 旬 再 防 治 1次 。 1代 区可 在 6月中 旬喷 第 1次 药 . 7月 上 旬
再 喷 第 2次 药 。 喷药时 , 如 果是 成 片 的核 桃 园 . 最 好 统 一 进
核桃 举 肢 蛾 发 生 与环 境 条件 有 密切 关 系 , 随 海 拔 高 度 和气 候 条件 而 异 。 高 海拔 地 区每 年发 生 1 代, 低海 拔地 区 每
年发 生 2代 。 在 河南地区每年发生 1 ~ 2代 , 均 以 老 熟幼 虫
行喷 洒 。
4 . 4 成 虫薰 杀与 物理 防治 对于 郁 蔽果 园 , 可 于成 虫发 生 期施 用烟 剂 进行 薰杀 。 核
于树 冠 下 土 中或 杂草 中结 茧越 冬 , 少 数 可在 干 基 皮缝 中越
2Hale Waihona Puke 形 态 特 征 实 和树 下 的落 果 , 集 中烧 毁 或与 生石 灰搅 拌后 深 埋 于地 下 ,
以减 少下一 代虫 口密 度 。
4 . 3 喷 药 防 治
卵初 产 时 呈乳 白色 , 孵 化 前 为红 褐 色 , 圆形 , 长 约
0 . 4 I T l m。 幼 虫 头褐 色 , 体淡 黄 色 , 背 面稍 带粉 红 色 , 被 有稀 疏
济源 市很 多 核桃 园 发 现 有核 桃 举 肢 蛾 , 主 要 为 害核 桃
的果 实 , 果 实受 害 率 达 7 0 %~ 8 0 %, 甚至高达 1 0 0 %. 严 重 影
青 皮 内蛀 食 , 被害处变黑很少落果 。 该 虫在羽化期多雨 的
年份 比 干旱 的年份 危 害严 重 , 荒坡 地 比间 作地 危 害严 重 , 深 山的 沟顶 及阴坡 比沟 口开阔地 危 害严 重 。
果 壳 和 种仁 , 危 害状 不 明显 , 但 被害 果 多脱落 , 2代 幼虫 多于
收稿 日期
1 8 8
桃举肢蛾对 短波光趋 性较强 , 可 用 黑 灯 光 对 成 虫 进 行 引 诱捕 杀 。
5 参 考文 献
[ 1 】 李 文祥. 核桃 举肢蛾发生规律 及综合防 治技术【 J J _ 农业 科技与信 息 ,
成虫羽 化出土 前( 5月初 ) , 向树冠下地面 喷施药剂 , 采 用白僵菌 3 0 k g / h m + 2 5 %辛 磷 微 胶 囊 2 . 2 5 k g / h m , 对 水 2 2 . 5 , 喷 后覆 草 , 防效 可 以达 到 9 0 %以上 。
树 上 喷药 是 防 治核 桃 举 肢 蛾 的 重要 方 法 , 一 般 从 5月 下 旬至 7月上旬 , 需 要喷药 4 ~ 5次 。 2代 区可 在 5月下旬 , 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