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注水工艺适应性评价--采油院

合集下载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摘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科学的、合理的进行注水工艺可以有效地增加石油产出降低相关能源消耗,这对于提升石油企业的开采效益是十分有帮助的。

可是过去传统的注水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石油开采的力度需求,因而本文根据采油工程中的一些现状,提出了分层注水工艺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从而希望对广大油田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工艺应用前言: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进行分层注水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油田的具体特点来展开相应的注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地进行油田分层注水工作,才能保证分层注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广大油田工作技术人员一定要抓住分层注水技术的核心本质,来在实际石油开采中有意识的加以应用,从而切实地提升油田采油工程的效益,进而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

一、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的概述石油开采过程中,如果遇到油田中的水含量持续上涨时,这样就会造成油田的开发工作变得很困难,这时如果还继续运用以往的传统注水方法,那么很容易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还会导致大量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从而严重的影响到石油采收的工作效率。

而运用分层采油的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出现以上不良问题,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石油采收的工作效率。

分层注水主要是通过置于注水中的封隔器来发挥一定的作用的,因为封隔器可以有效地分离不同的油层,然后发挥出配水器的分层配水功能,通过进行分层配水,来保障高渗层的注水质量以及中低渗透层的注水量,进而使不同的油层都能更高效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二、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的应用(一)分层注水管柱技术的应用在运用偏心注水管柱时,根据堵塞器和油管中心处于不同的中心上,偏心配水器能利用自身的阻塞器来对注水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调节。

偏心式的注水管通常分为洗井方式和不洗井方式,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安置管柱在井内的合适位置,然后有效发挥油管加压封隔器的作用,进行一定程度的座封,然后迅速捞出死嘴,当能够顺利进行注水工序时,就可以进行测试调节和配置了。

分层注水工艺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分层注水工艺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测试 , 不同小 层间注水量直 接测试 , 克 服 了层间干扰 的影 响 , 提 高 了分层流量调 配的准确度 。
取全 区某时刻 ( 段) 地 层压力有 三种表示方 法 , 分别是油 井平均 地 层压力 、 水井平 均地层 压力和油水 井平均地 层压 力。三者 各 有 所侧重 , 其 中油水井平 均地层压 力最能表 现全油 田的压力变 化情 况。
分层注水工艺及其应 用效果评价
何磊 ( 中 国石 油长庆 油 田分公 司采油 五厂 , 陕西 榆林 7 1 8 6 0 0 )
摘要 : 我 国陆上 大部 分油 田为 多层砂 岩油 藏 , 储层 渗透 率 以确定分注工艺对油藏开采的适应性 , 及时调整分层配水量 , 非均质 性普 遍较 重 。分层 注水技 术将 渗透 率差 别较 大的层段 改善开 发效果 , 提 高油藏最终采收率 。 分 隔开来进 行 注水 , 可 达到提 高 中低 渗透 层储 量动 用程度 、 提 2 . 1产 吸剖 面 法 高注水利 用效率 、 减缓 老油 田产 量递减 的 目的 。根据 分 注工艺 产 吸剖 面是 油 田 日常 生产过 程 中最常 见的 一项 生产测 试 实施前后 产吸剖 面 、 区块含水上 升率 、 水驱特征 曲线 、 地层压 力 资料 , 包 括采油井 的产液剖面 和注水井 的吸水剖 面两部分 。对 等的变化, 对分注工艺进行有效评价 , 对该技术提高矿场适应 单井产 液 ( 吸水 ) 剖面 , 可直接 对比其分 注前后不 同层 间的产液 性、 提 高油藏最终采收率具有 重要 意义。 ( 吸水 ) 相 对量 变化 , 来 评定 分注效 果 。一般来 说 , 分 注前产 液 关键词 : 分层 注水 ; 产吸剖 面; 动 用程度 ; 增油量 ( 吸水) 为 单 层控 制型 , 即产 液 ( 吸水 ) 主要 集 中在 某一 高渗 透 人工 注水 开发 作为一 项应 用 最为普 遍的 提高 油藏采 收率 层 , 占 了较 大 比重 。而 中低 渗 透 层不 产 液 ( 吸水 ) , 或 比例 很 技术 , 在 国 内外 石油矿场得 到广泛应 用 , 起 到 了补 充地层能 量 、 小 。分注后 则层间注采均匀性会 有所改善 。 提 高油 井产液 量并 最终 提高 油藏 整体开 发效 果的 作用 。人工 对 全 区产吸剖 面 , 可 进行 统计处 理后 , 绘制 全区 产吸剖 面 注水按注水层位间是否用封隔器卡开, 可分为笼统注水和分层 的 劳伦兹 曲线 , 并 采用微 积分 法计 算 曲线的不 均 匀度 , 来定 量 注水两种 。 评价全 区分注 前后产吸剖 面变化情 况。 另外 , 根 据产吸剖 面资 对 均 质性 较 好的 储层 , 不同注 水 层间渗透 性差 别不 大 , 可 料计算 油 田不 同年 度 月份 的水驱储量 动用程 度变化 , 可更直 观 直接 采 用笼统 注水 进行 注水 即可达 到注 水要 求 。但对于 储 层 展现分 注前后 开发效果 的改善程 度。一般说 来 , 分注后 油田动 间渗 透性 差 异较大 、 非均 质性较 强 的注水井 , 直接 笼统注 水 的 用程度 会变大 。 结果 往往是 高渗透 层吸水量偏 多 、 中低渗透 层吸水很 少或不 吸 2 . 2油藏工程法 水, 造成高 渗透 层注 水量 多、 驱 油效果好 , 导致 油井过早 见水水 油藏 工程方法 是油 气田开发工程 中的常 用方法 , 其本 质是 淹 。而 中低渗 透层 由于 无法有效 注水 , 动用 程度较 差 , 成 为剩 根据 相关 计算 理论 公式 、 经验 公式 、 物 质平 衡方 程等 对开发 中 余油 富集区 。为提高 中低渗透 层注水开发 效果 , 对此类 注水井 的各开发指标 进行统计分析 。 般 采取分 层注水 工艺进行注 水 , 即在注水 井井筒 中人为下入 基于 油 田生 产动 态 数据 , 计 算 油 田在 分注 前后 含 水上 升 封 隔器将 渗透 性差 异大 的层 位分 开来注 水 。并及 时开展 分 层 率 、 水 驱指 数等 的变化 , 可对 油 田分 注前后 水 驱开发 效果进 行 结合 理论 曲线评 价油 田整体 开发 效果 。 另外 , 根据 油 田 注水 实施 效果 评价 , 分 析分 层注 水工 艺技 术有效性 , 以对 分注 评价 , 工艺 配注 参数动态调 整。 分注 前后 日 产油( 月产油 ) 增减情 况 , 是最直观 的分注效 果评价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分层注水适应性评价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分层注水适应性评价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分层注水适应性评价【摘要】分层注水是解决油田开发中的层间矛盾,实现有效注水,保持地层能量,维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提高水驱动用储量和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储层非均质性强,各向物性差异、层间矛盾、层内矛盾十分突出,注水过程中的单层突进和层间干扰现象十分明显,实施分层注水,油藏吸水剖面明显改善,水驱动用程度增加,递减降低,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分层注水开发效果1 油田概括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属于平缓西倾单斜背景上的鼻隆背斜与岩性组合圈闭,油藏为岩性——构造油藏,原始驱动类型为弹性弱水压驱动。

储层河道砂体发育,呈北东西南向展布,平面上为条带网状,剖面上为顶平底凸的透镜状。

大路沟三区经过12年的开发历程,经历了勘探发现、储量评价试采、上产阶段、稳产阶段等四个阶段。

2 分层注水必要性分析2.1 非均质性表现特征油田开发初期,采用笼统注水,由于不同渗透率的油层自然吸水量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层间吸水差异大,造成注入水单层突进和平面舌进,对应油井过早水淹,非主力低渗透油层储量动用较差。

通过对取芯井岩芯渗透率进行非均质参数评价可得:大路沟三区长213与长221层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

路39-21井合采长213、长221层,两层物性参数相似,通过分层采油分层测压测试发现长221层压力(10.7MPa)高于长213层(9.1MPa),全井日液量5.43m3,日产油1.85t,含水59.9%,长221层日液量5.45m3,日产油2.18t,含水52.9%,长213层日液量3.50m3,日产油1.70t,含水42.8%,两层合采时液量小于两层分采液量之和,且长221层含水高于长213层,说明存在明显的层间干扰现象。

2.2 非均质性导致“水驱不均”注水井由于纵向上反韵律,导致层内尖峰状或部分段不吸水。

层间物性差异可导致水驱不均,部分层位不吸水。

路35-18井反韵律特征,下层不吸水,通过分注后,吸水变均匀,吸水厚度由4.10m↑20.62m。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田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油田储量正逐渐减少,而且现有的开采技艺和生产工艺已经达到一个瓶颈。

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高效、更节能的采油分层注水工艺,以逐步提高生产效能,实现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即在油层注入一定的水压力,使油层中的油流动起来,并将油注到井口。

该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油气井的分层难题,使采油产量得到提高。

具体来说,该工艺的实施可分为以下步骤:1. 在油气井中安装注水管道,确保注水能够直接注入油层。

需要注意的是,注水管道必须选择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以确保其使用寿命长,避免漏水、漏气等问题的发生。

2. 在井口安装一个监控系统,用于监控注水管道的工作状态和油气井的产量。

该系统应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管道堵塞、渗漏等,以便及时处理。

3. 确定注水量和注水压力。

注水量和注水压力的确定需要根据油气井的具体情况来考虑。

通常情况下,注水量和注水压力应该由试验结果来决定,以确保注入足够的水压力,从而推动油层中的油向井口流动。

4.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水工艺。

常用的注水工艺有三种:定压注水、定注量注水和变压注水。

在确定注水工艺时,需要考虑油气井的地质条件、泥沙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

5. 对注水管道进行维护和保养。

注水管道的维护和保养是确保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正常运行的关键。

需要定期检查注水管道的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此外,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管道清洗和防腐蚀技术,延长注水管道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油田开采技术。

该工艺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油气井的地质、工程和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注水管道正常运行,提高采油产量。

对于油田开发企业而言,采油分层注水工艺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油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采油院

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采油院

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注水工艺研究所:李世文(胜利油田)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二、国内分层注水工艺现状三、胜利油田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及技术进展四、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下步攻关方向注水作为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油田开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胜利油田分公司目前投入开发油田59个,其中注水开发油田54个(657个开发单元),水驱动用地质储量27.93×108吨,占分公司动用储量的84.4%,胜利油田总注水井数6528口,配注水量67.34×104m3/d,开井4923口,配注水量58.68×104m3/d,开井率75.4%,日注水量55×104m3/d,。

方案分注井2743口(其中792口井因套管原因不能分注),配注32.93×104m3/d,在油田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提高注水效率和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出程度,国内外许多油田采用了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分层注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现状国外的注入水水质处理工艺较为先进,注入水基本上不堵塞地层,洗井解堵周期比较长,注水过程中没有不动管柱洗井的要求,因此注水封隔器没有洗井通道,结构简单,减少了烦琐的定期洗井工序,大大延长了管柱的使用寿命。

分层注水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分层注水完井工艺,配水主要采用井口流量调节器和井下流量调节器进行定量配水,一般不需要进行井下流量测试,不配套专门的井下流量测试技术,管柱寿命可达3年以上。

1、分层注水管柱按照井下管柱数量与,国外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可分为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和多管注水工艺管柱。

1)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单管注水工艺管柱多为支撑式结构,管柱主要由卡瓦式封隔器、流量调节器和伸缩短节组成。

封隔器用于分层和锚定管柱,能有效克服管柱的蠕动对封隔器密封性能的影响,密封压力较高,工作寿命较长。

伸缩短节一般装在第一级封隔器的上方,用于补偿注水过程中温度和压力效应引起的管柱长度变化,改善封隔器的受力条件,因而管柱的寿命较长。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

分析采油分层注水工艺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发方法,旨在提高油井产能和采收率。

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向油井分层注入水来增加油井压力,改善储层的渗透性,从而促进原油的流动和采集。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需要根据油田的地质特征进行储层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岩心分析和物性测定等手段,确定油井的产油层和储层性质,包括渗透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注水方案和预测注水效果非常重要。

根据储层特性,确定注水井的位置和井距。

注水井通常位于产油层的上游,以提供足够的注水压力。

井距的选择需要考虑油井之间的距离和储层厚度,以保证注水液体能够均匀地分布到产油层各个区域。

注水液体的选择也是采油分层注水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注水液体需要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流动性,以便在储层中形成适当的注水压力。

一般来说,清水或含气体的水被用作注水液体。

还可以添加一些助注剂,如聚合物和界面活性剂,以改善油水流动的物理性质。

注水的工艺参数也是需要进行分析和调整的。

注水的压力、注水量、注水周期和注水时间等参数需要根据储层的特性和油井的状态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采用逐级增压、逐渐增加注水量和适当延长注水时间的方式,以充分利用水力压裂和增压注水效果。

对采油分层注水工艺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整。

通过油井的产能测试、油藏压力变化监测和注水液体的化验分析等手段,对注水工艺的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在需要的情况下,对注水工艺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采油效果。

采油分层注水工艺是一种有效的油田开发方法,通过优化注水方案和工艺参数,能够提高油井产能和采收率。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油田的地质特征和储层性质,以设计出合理的注水方案,并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采油效果。

采油二厂注水井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

采油二厂注水井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

采油二厂注水井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作者:李亚恒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我厂的油藏开发已经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分注工艺是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确保新老油田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本文通过对我厂注水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注工艺现状、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的剖析,归纳总结出适应我厂生产的分注工艺技术,并提出了在注水工艺上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注水开发:分注效果;精细注水1 目前存在问题我厂主要由羊二庄、王徐庄、刘官庄等7个油田组成,采收率为33%。

开发层系为明化、馆陶、东营、沙河街,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目前两大主力油田王徐庄和羊二庄油田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综合含水呈上升趋势。

而分注工艺是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精细注水是确保新老油田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所以分注工艺水平决定着油田开发采收率的高低。

2 分注工艺现状2.1 分注率通过深入开展注水工程专项治理工作,近五年分注井数逐年增加,分注率连续四年保持在65%以上,高出考核值5.1%。

2.2 分注合格率近年来,通过注水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升级,管理水平不断进步,我厂分注合格率连续保持在85%以上,高出考核值0.5%。

3 分注工艺适应性分析3.1 一级二段地面配水分注工艺技术管柱結构为:油管分离器/TF安全接头+Y441/K344封隔器+滑套+筛管+丝堵。

3.1.1 工作原理该工艺管柱采用液压或扩张式封隔器,封隔器坐封后将上下层分隔开,继续打压,憋掉滑套后注水。

适用于上下层压差大,无法实施井筒分注的井,一般只注油管。

通过地面注水恒流阀控制配注,通过封隔器的选择,可以实现洗井功能。

3.1.2 应用情况目前我厂共有一级二段地面配水分注工艺井32口,主要集中在王徐庄和羊二庄油田,该分注工艺具备管柱结构简单、不用投捞、流量调节方便、验封简单可靠的优点,能够满足上段停注、下段注水的两段分注井。

缺点是只能实现二段分注,不能实现多级分注;无法套管保护;大斜度高压井存在管柱渗漏。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应用探析

采油工程分层注水工艺应用探析

一、分层注水技术随着油气田的开发,对于一些高密度的油田,应用常规的分层注水方式,无法达到油田开发的增产需要。

分层注水技术,是利用水驱来增加油流的驱替能量,进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但是面对低孔低渗的高密度油田,常规注水的方法很容易发生窜流现象,水不能被油层很好的吸收,达不到配注的能力,此时为提高水驱开发效率,需调整注水剖面,应用偏心配水管柱方法达到注水井配注要求。

该方法是利用偏心活动式配水器,通过调整配水嘴的大小,控制小层的吸水量。

在运行偏心配水管柱时,需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联系实际对偏心配水管柱系统进行逐步更新,改造配水器结构来提高注水效果,堵塞器的材质需不断更换,以方便投捞,能更好的管理注水井。

为满足水驱开发的经济性要求,对注水井进行不断的分层测试以及对油水井进行动态分析,以此来分别完善分层注水方案和确定注水井合理的配注量。

油田开发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油田已经注水的井进行增注处理,因为此时油田注水井孔隙会出现堵塞现象,为了疏通堵塞的油层,加大储层渗透率及注水开发的效率,需要对油层进行化学腐蚀,一般利用酸液进行。

二、采油分层注水工艺1.地面分注工艺。

地面分注工艺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层注水技术,主要应用在定向井、深井或是斜井等特殊油田中,由于井位过于复杂,使用其他分层注水工艺无法达到开采效果,需要通过地面分层注水的方式进行水驱,适用范围不大。

在实际应用中,地面分注工艺主要是在井内把目的层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段选择油套环空注水方式,而下段则选择油管注水方式,利用电子流量计、井口阀门进行实际注水量的控制和调节,便于后期的调测,避免额外投捞发生的问题。

根据采油工程实际情况上看,地面分注工艺通过井内压缩式封隔器来实现分层注水,有效提高注水效果,进而达到预期的油田开采要求。

2.同心集成式分注工艺。

我国采油分层注水工艺逐渐呈多样化趋势发展,同心集成式分注工艺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工艺使用效果也随之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施概况
结合水驱层系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油藏上提出了有效动用 剩余潜力储层开发要求:实施细分开发层系、层系重组、完善注 采井网等,实现平面及纵向均匀驱替,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油田稳产基础,提高 水驱采收率。从而在工程上对分层注水提出了更高要求。
沙二12 沙二13 沙二14 沙二15 沙二16 层 沙二21 位 沙二23 沙二24 沙二34 沙二35 沙二36 沙二37
7086
7792
7440
7962
8528
9059
2369
2312
2467
2619
2582
2611
2728
2782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年2369口增加到
100
2012年2782口;
98
96
94
方案分注率:由
92
90
88.4
88
88.1%提高到95.4%。 86 84
防腐管井数(口) 普通管井数(口) 防腐管数量(万米) 普通管数量(万米)
防腐油管井数增加2570口,由 39%提高到60.4%。
普通油管井数减少611口,由61%下 降到39.6%。
一、实施概况
“十一五”以来分层注水实施效 (3)分注层段合格率大幅提高 果:
%
%
80 72.6
70
60 53.8
50
细分注水 高温高压 出砂油藏 套变井
韵律层挖潜
层间差异大 管柱蠕动严重
出砂 聚合物返吐
井筒尺寸变小
➢封隔配水一体化注水工艺技术 ➢精细卡封定位注水工艺技术
➢锚定补偿式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防蠕动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双管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分层注水防砂一体化工艺技术 ➢防返吐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大通径防砂二次完井工艺技术 ➢液控式分层防砂注水工艺技术
2013年胜利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
分层注水工艺适应性评价
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2013.02
分层注水工艺适应性评价
汇报提纲
一、实施概况 二、实施评价 三、认识与建议
一、实施概况
胜利油田水驱动用储量占总储量的81%以上,年产油量占总产量 的78%以上,是油田稳产的基础。水驱油藏层数多,层间差异大, 经过长期的水驱,层间动用不均衡,制约了注水开发效果的提高。
层系内小层间吸水强度和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
一、实施概况
围绕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核心, “十五” 末油田组织了注水系统 大调查,找出了影响有效分层注水的几个关键问题:
1、薄夹层、大斜度井(45°以上)、高温高压(35MPa或125℃以上)、 套损修复井还不能有效分注,油田方案分注率只有88.4%。 2、受水质腐蚀结垢、注水管柱工具适应性差等因素影响,分注层段 合格率61.9%,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20
辛47块沙二1-3砂层组各小层储量动用状况图
22 24 26 28 30 32 34 采出程度
辛47单元沙二1-3砂层组各小层吸水强度图
沙二12 沙二13 沙二14 沙二15 沙二16
层 沙二21 位 沙二23
沙二24 沙二34 沙二35 沙二36 沙二37
吸水强度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56.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治理区块层段合格率大幅上升10~23个百分点;通过治理的带动作 用,油田平均层段合格率从2005年的61.9%上升到2012年的71.0%。
一、实施概况
(4) 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注采对应率提高5.1%、老区稀油自然递减逐步减缓, 降低2.65%,累计恢复失控水驱储量1.8亿吨。
整装、复杂断块、海上油藏层数较 多,有必要细分开发层系
平均小层数
平均主力小层数
0
5
10
15
20
整装构造 复杂断块
低渗透 稠油
特殊岩性 海上 平均
10.4 3.7
5.8 5.3 2.9
7.3 3.1
3.5 1.7
8.7 4.3
5
15.3
13
辛47-14-辛47-3井南北向油藏剖面图
面积:1.1km2 储量:693万吨 含水:93.6%; 采收率:38.7% 采出程度:33.7% 含油小层89个 含油井段638m
20
15
10
5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在井三年以上注水井比例由 2005年的41.4%下降到2011年 的20.8%。
(2)井下技术状况得到改善
水井井下油管使用情况对比
5137
3980 3369
2547
2005年 2011年
1086.3 508.9
787.7 691
75.3
76.9
62.1 51.7
74.2 59.5
治理前
治理后
71.6
72.8
63 58.5
40
3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分注井层段合格率%
72.0
71.0 70.3
70.0
68.9
67.9 68
68.0
67.0 67.3
66.0
64.0
61.9 62.0
60.0
58.0
➢小井眼分层注水工艺技术
井 深:≤4000m 技术水平 工作温度:150℃
■注水压力:35MPa ■分注层数:2~5层
一、实施概况
自2006年开始,油田采取总体规划、集中管理与技术集中配套模 式,集中投入资金,围绕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核心,分阶段实施水井 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井5379井次,其中治理分注井2923井次。
一、实施概况
“十一五”以来分层注水实施效 (1)水井、分注井逐年增加 果:
历年注水井与分注井对比图
注水井数:由 2005年6527口增加 到2012年9059口;
分注井数:由2005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6527
6697
3、分注有效期平均为11个月,高于20MPa的只有6个月,严重影响有效 注水。
4、注水管柱技术状况较差:防腐油管井数2547口,39%
普通油管井数3980口,61% 三年以上未动管柱井2700口,占41.4%
一、实施概况
针对不同油藏、不同井况的分注要求,通过攻关、引进与集成 配套,完善了分层注水技术系列:
82 2005
%
88.6 2006
方案分注率%
89.8
92.2
93.7
2007
2008
2009
93.6 2010
93.2 2011
95.4 2012
一、实施概况
“十一五”以来分层注水实施效 果:
在井三年以上注水井比例(%)
45 41.4
40
35
32.6
30 25
28.1 22.7 24.3 22.2 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